重生之南漂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悄悄走过
进了房间坐了下来,刘畅妈问刘畅肚子饿不饿。刘畅一说有点饿,刘妈就给刘畅去下面条去了,刘畅爸则跟刘畅讨论着结婚的事情。
“还有个问题,每个酒桌的烟酒你准备用什么家里人摆酒,一般是浏阳河酒和硬盒白沙烟,你们准备怎么摆”
这个问题之前刘畅爸就给刘畅谈过,刘畅让他不用操心。眼看这时间都快要到了,刘畅还没把烟酒拿过来,刘畅爸便忍不住提醒些刘畅。
“这个都准备好了,明天有人送过来。”
烟酒不用刘畅准备,老张已经准备好了,只是还没给拉过来。用老张的话来说,这烟酒得用好的,这样才有气派。
张雪跟刘畅说过,老张准备的是茅台酒,烟是中华,随礼的人每人一包,小孩没有。这些在刘畅他们老家,已经是非常高档次的准备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村里的人随礼也就五十或者一百,家里其他亲戚关系近的会稍稍多些。但是按一桌八个人来算,这些人的礼金还不够烟酒的钱了。
老张跟刘畅说过,这种酒宴贴些钱没关系,反正刘畅也不会差这个钱。刘畅对这个说法没什么异议,老丈人吩咐,照着做就好。
反正只要他们高兴就行,其他对于现在的刘畅来说,都不是问题。
“你准备好了就好说,然后是鞭炮烟花这些,我们准备了平时村里办酒宴用的烟花爆竹,其他你还要做什么么”
乡下结婚,这种场面少不了。刘畅他们这结婚,过来的亲戚朋友,进村的时候都要放鞭炮,表示有客人来了,然后主家得过去迎接。
但是刘畅他们年轻人是不是还喜欢不一样的东西,那就得刘畅自己去准备了,刘爸不清楚年轻人想怎么搞。
“鞭炮够了,我准备了烟花,晚上放的。”
鞭炮这东西,就是听个响,真要好看,还得烟花,不过还得晚上放。可惜这时候市里不给放烟花了,要不然老张还想在市里放。
市里不能放,但是刘畅家可以,所以老张和刘畅商量了下,定做了一批烟花,准备结婚那几天连放几天。
父子两商量了会婚礼的事情后,刘畅妈已经把面条煮好。放了两个荷包蛋,还有瘦肉和猪杂这些,然后洒了点泡椒和葱花,让人闻着香味就食欲大振。
“另外十大碗中家里准备了野兔野鸡和麂子肉,你的那些朋友估计很多都没吃过这些,也算是咱们这的特产了。”
刘畅的婚礼比刘邺的婚礼要隆重很多,这不是刘畅爸妈对大儿子不上心。而是刘畅自己本身要过来的朋友就多,而且还要加上老张的原因,亲家近就是这样。
毕竟这附近有什么动静,老张很容易就知道。刘畅家不差钱,自然不会在这些上面亏待了。
“呃,准备了这么多的野味哪里弄到的”
刘畅听后愣了下,他这得上百桌呢,弄到这些东西可真不容易。要知道他们这周围野味虽然多,但是平时也就那么点在卖,这弄上几百桌的酒宴,可得不少东西了。
“你这是运气好,镇上的林场要批量砍了。周围有不少人过去,然后弄了几只麂子。野鸡野兔这些也不少,我算了下,刚好够酒宴,就全部买了下来,现在都冷冻着。”
这是刘畅爸的得意之处,见自己儿子吃惊,便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家的面子在,加上给钱痛快,所以很容易就拿齐了这些。
镇上有个大林场,连绵几个山头都是高大密集的杉树这些。里面藏了不少野味,这一砍伐,那些野味就得到处跑,正好给那些人提供了方便。
还有几头野猪,不过刘畅爸没要。比起野鸡
第三百七十九章 又是一年春节到
“又一年过去了!”
结完婚后再忙活了一番,2004年就这么匆匆的过去了。
年底的这段时间,刘畅很忙。陪着张雪转了一圈她家的亲戚,还得走自己的亲戚。
然后回到刘畅家准备着除夕过年,刘畅家今年大团圆,刘畅兄弟带着妻子,加上刘倩,整整一大桌,所以过年需要准备的东西也多。
这是张雪作为刘家儿媳妇在刘家过的第一个年,所以有点小小的感慨,往年这个时候她都是陪着自己父母过年,也不知道老张夫妻他们两过年会不会觉得冷清。
“是啊,又一年过去了,明年我们就得抓紧时间造人了,到时生几个孩子放家里。给老张找点事情做做,这样过年就热闹了。”
刘畅抱了下张雪,笑着回道。张雪在想什么,感叹什么,他还是大致猜到一些。还好亲戚近,年初二自己就得带着张雪一起去她父母家转转。
真想要去,在刘家湾拜了年后,年初一刘畅就可以去和张雪过去陪老张夫妻一起吃完饭。想要去看看,其实挺方便的。
“生好几个这罚款都得交不少了。”
听了刘畅的话后,张雪娇嗔道,这把自己当猪了。
年二十八下了一场雪,现在天气有点小冷,两人就呆着房间没怎么出去。听了刘畅的话后,张雪忍不住捏了一把刘畅。
虽然刘畅穿着羽绒服,这一把还是让他忍不住龇牙咧嘴。
生的越多,罚款也越多,这是这个时候的特色。
虽然有老张的关系,和刘畅自己的影响力,但是该罚的还是少不了。这让自己生好几个,怎么行
“罚钱就罚钱了,我现在最不担心的就是没钱。”
刘畅听后笑着回道,其实这也就说说而已,真要生太多了,感觉也挺头大。
小孩这种种类,也只有小的时候好玩些,稍稍大点就调皮捣蛋的很,看着都头大。
另外而且往后刘畅少不了会出现在公众场所,万一给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扒出自己生了好几个孩子,那样影响也不好。
所以这些也只是想想,刘畅可不敢放开胆去生。而且这个还得看张雪第一胎什么情况,如果不是顺产,第二胎刘畅都不会生了。
剖腹产那种经历,对女人身体的影响太大了。自己是找老婆,不是找生产工具,所以这个也得考虑。
“走了,下楼去帮下忙。今天除夕宴,可不能一直呆在房间里。”
两人聊了会,刘畅笑着把张雪叫起来。刘畅妈下午在炖萝卜汤,炖好后用坛子装起来,后面吃的时候再从里面盛出来一部分加热就好,这种汤一直要吃到年初六七去。
这也是刘畅老家的一个特色,过年炖肉做扣肉,炖肉下来的汤就炖白萝卜,下雪后的白萝卜超甜。
以前的日子不怎么样的时候,刘畅就盼着这个时候。刘畅妈会剔除来一些肉骨头和瘦肉给刘畅他们三兄妹,直接沾了酱油就能吃,大块吃肉的感觉真好。
“除夕快乐!”
刘畅家今年的除夕比往年又多了个人,加上刘邺的儿子现在能到处跑了,也热闹了不少。他们兄弟两没有分家,所以吃住还都在一起,春节也在一起过。
对于刘畅兄弟两来说,家里这么大一栋房子足够他们住了,而且各自在外面都有房,分家其实一点意义都没。
而且刘爸刘妈现在一年还能挣不少钱,不需要兄弟两操太多心,加上兄弟两也不缺赡养父母的钱,分家其实没什么意义。
“除夕快乐!”
刘畅家除夕的菜式依然是传统的几样,一碗白萝卜汤,一碗蒸的鸡肉,一碗扣肉,一条红烧草鱼。
一碗豆腐粉丝,一碗糯米丸子,剩下的几盘中,一盘小炒腊肉,还有一盘炒牛肉。再加上一个青菜和一个水豆腐。
今年除夕的晚宴是刘畅妈带着徐珂和张雪两人整的,其实更多的还是刘畅妈在操办。张雪和徐珂两人都是在打下手。
徐珂今年因为刘畅结婚回来的早,跟着刘畅妈学了几次做豆腐,现在手工做豆腐已经能出师了,回头准备去湘印象搞下试点,作为一个噱头。
张雪对这个没兴趣,也没时间跟着去学。刘畅其实也会自己做豆腐,前世跟着刘畅妈学的,还有自己做腐乳泡菜这些。
“除夕快乐!祝你们明年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虽然刘家的人都不怎么喝酒,但是这个晚上每人还是倒了一小杯谷酒泡了药材的酒,一起举杯庆祝了下。
“明天你们都要早点起床,刘家湾所有人,明天都要去祠堂聚会,然后一起出行去山上采青。”
吃完饭后,刘畅家都坐在大厅看春晚,这时刘畅爸想起了湾里的事情,交代了刘畅兄弟两,张雪和徐珂,以及刘邺的儿子都要去参加。
这是刘家湾的集体活动,随着这些年大家都有点钱了,这些年越发搞的隆重起来。祈祷新的一年,湾里所有人都平安健康。张雪作为新嫁过来的媳妇,她还真不能少。
“嗯,知道了。”
随着人慢慢长大,家里的春节,也就这么几天比较热闹些。
年三十,初一,初二。
过完这三天,拜年的去拜年,上班的去上班,家里也就没那么热闹了。
往后过年的感觉只会一年比一年更淡,似乎过年就是坐一起吃吃喝喝,然后走下亲戚就没了,一点期待感都没。
也只有刘畅他们小时候才会对过年特别期待,因为过年有肉有鱼吃,还不用上学可以玩炮竹,这些东西都是平时很难得到的。
而现在,家家都不差肉鱼吃,想吃天天都能吃。甚至还吃厌了不爱吃肉,只想吃素。所以对过年的期望,就慢慢变淡了。
加上往后到处禁放烟花炮竹,为了生活的到处奔波,过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留下期望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少。
“听说上面在考虑把咱们这里的庙会,还有出行,以及正月十五的草龙灯会,二月二龙抬头,以及三月三等习俗,加上端午节的划龙舟一起弄成什么非物质文化。现在大队对这些也在考虑怎么弄的正式和热闹起来。”
出行采青在正月初一,这个是每个村子每个村子去搞。
庙会在年初二,二月二,五月二十三都有,共三次,这差不多算一个大队一个大队去搞。
正月十五的草龙舞这个没限制,好像整个镇上的村子都会有人去搞。
直接用稻草扎出来的龙灯,然后舞着玩。
三月三,杨柳煮鸡蛋。
对于刘畅他们老家的人来说,这天会比较讲究些,水杨柳煮鸡蛋给小孩吃,还有青菜肉粥这些。
接下来就是清明节,端午节,农历六月的尝新,七月中元,八月中秋九月重阳。
除了十月和十一月没什么节日,一年的十二个月剩下每个月都有节日活动。
不过这是以前,以前因为过节都有好吃的东西吃,所以对节日的印象就比较深刻。
&n
第三百八十章 年第一喜
“还是搞房产挣钱快!”
在刘畅面前,老张不用耍什么小心机,也不用担心刘畅会乱说什么,翁婿两说话很随意。
这两年的煤矿生意算起来其实还没他搞房产好挣,第一是煤矿的产量有限,煤炭卖出去的价格起伏也大,挣的自然就少。
其次就是人工成本太高,现在请人挖煤,一天的工钱比之前涨了不少,一天一两百一天了。这时请一个小工,一天也不过六十块钱而已。
尽管如此,过去挖煤的青壮年人并不多。因为挖煤比较危险,现在下井的人基本都是中老年人。
这些做事的效率比青壮年人要少很多,创造的价值也有限。
另外就是煤矿风险比较大,很容易出意外。
而且这两年的赔偿也逐渐提高起来,一旦出了点事情,光赔钱就是一笔不少数了。
以前煤矿出事,一个人赔个几万块钱就可以,现在得几十万。
而且很多附近的中老年人感觉自己平时挣不了多少了,也想挣点大钱,他们去煤矿上班,就想着出事。
因为这样一旦出了意外,就能给孩子挣几十万,刘畅前世记忆中的好几个同学的父亲就是如此。
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但是事实就是存在。很多时候,人命就是那么廉价。
这还算好的了,甚至有的只有几万块钱或者几千块钱的,那价值更低。
文明的世界并不是处处都是文明,很多东西只是没有经历和见识而已,太阳普照的大地,依然也会有阴影存在。
开支大了,收入少了,风险还高。所以老张现在越发对煤矿这块没多少兴趣起来,更想的是去搞房产。
只要动动嘴皮子,随便画个大饼,这一年挣的钱比煤矿强多了。
比如自己圈的那些地皮,现在都还没建房子呢,价值就翻了不少。当初廉价得到的东西,轻松的就变成了价值不菲。
“其实现在还好了,现在还不是房产最挣钱的时候,再过上几年,那时才是最挣钱的时候。到时候那房价,恐怕会高的吓人。”
刘畅听后笑着回道,这个时候的房价还算好了,升降都不算离谱。也只有几个比较特别的城市,升降幅度有点大,大部分地方还在望风而待。
再过些年,那房价才是让人恐怖的地方。全国都在拼命的建房子,拼命的抬高房价,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炒房团进入,顺带把消费水平也跟着抬高了。
但是,让人无语的是,房价在升,物价在升,但是员工的工资却几年都不见升一次,这大致是最悲哀的一个地方。
而那些在大城市难以生活下去的人,只能无奈转回老家。加上淘宝等网络购物平台的崛起,实体店生意不好做,周围人气越来越少,工厂招不到人,等等。
每个房价暴涨的城市,都看不到与其配套的人气。明明房子都卖光了,但是就是看不到几个人,明明事情就是这样诡异,房价依然还是那么高。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现象,羊毛就是拼命的褥,褥了还不给羊一点好处,这样下去,迟早有天会出问题。
只是对于某些人来说,只要不是在他们手里出事情,管他死后洪水滔天呢,这大致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捞钱的赶紧捞钱,捞政绩的赶紧捞政绩,百年之后什么样,谁能顾的上
“你对以后的房产这块很看好要知道琼省的教训可没多久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