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最强小村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硝烟

    余见海现在要做的就是要给余湾村安装路灯,并且是在全村都安装,不仅仅是像别的村庄只是在村部门口象征性的安装几盏。

    要安装路灯就要有资金,现在余湾村里欠着银行的贷款还没有还清,哪有钱拿出来安装路灯啊!

    不过这拦不到余见海,村里没钱不要紧啊,余湾能够来钱的地方多了,只是之前人们没有找到办法而已。现在有余见海这个能人当村长,还愁弄不来钱么!

    余见海在广播里通知,让余湾村的村民小组长都到村部开会,说要研究一下石塘的承包问题。

    承包石塘

    谁特么的脑子有病包那玩意儿干啥呀!

    包括施志年在内,七八个村民小组长都是觉得不可思议,认为余见海是天方夜谭。

    石塘后面就是山,前面是余见海新建的房子,周围还有一大片裸露的石头,可以说是余湾村最荒凉的地方。

    之前还有一块空地,不过现在被余见海买下了盖上了房子,现在余湾最没有人气的地方,就是石塘。

    平时,除了热天少数胆大的人白天会到石塘边洗洗澡之外,石塘几乎是无人问津的。像现在天气还不够热,石塘边上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山脚的那些零星的麦地都被余见海承包了啊,人们又不下地干活,又不上山,没事谁闲得蛋疼往石塘边上跑啊!

    以前施志年和高同山的老婆倒是常从石塘边走,偷偷上山去幽会,可是自从被余见海和谢若云发现之后,两人已经很久没有幽会了。一方面是害怕,另一方面是两人的心性也有了转变,把对彼此的感情更多地藏在了心里,不再是那种一言不发就啪啪的冲动了。

    这片石塘,在余湾可以说现在没有半点用处,人们不在里面洗碗做饭,都用自来水了,谁淘个米洗个碗还往石塘边上跑啊。也不用在这里洗澡,大部分人家都有太阳能,谁特么的闲得蛋疼专门跑石塘泡澡

    何况石塘那么深,要是不小心抽了筋出事了,连呼救声都没人听到。

    就是这样一块半点用处都没有的石塘,余见海居然想要承包出去,不要说村民们觉得异想天开,就连田凯他们这些村干部都觉得好笑。不过田凯现在可不敢轻易和余见海作对,自从上次想陷害余见海没有得逞之后,他已经老实了不少,把这种小心思收了起来。

    &nbs




第286章:承包石塘
    第286章:承包石塘

    余见海听了余汉芒和田桂生的话,这才恍然大悟。

    敢情余湾人不是没有想过,利用石塘养鱼啊,只是因为考虑到没有办法捕捞,才不得不放弃的呀!

    哎,还以为他们都没有想到呢!原来是自作聪明了!

    余见海笑了笑,“那么,你们认为,石塘多少钱能承包给人家呢”

    “啊”田桂生一脸不相信的看着余见海,刚才明明说过了啊,石塘不适合养鱼呀,哪还有谁肯承包啊!

    就是钱多了再没地方用了,也不会包这么一个地方吧

    他甚至怀疑余见海是不是变傻了,话到了嘴边还是没说。

    “志年叔,你说,这片石塘要是有人包,觉得多少钱合适”余见海轻声问道。

    “多少钱多少钱都合适!”施志年有点没好气地说道,“关键是有人包啊!”

    “哦哦,”余见海又看向余汉成,“汉成叔,你说多少钱承包出去合适”

    余汉成扔掉了烟头,“一块钱不嫌少,一万块不嫌多!谁想包就包,总之扔那儿也没用,能混几个钱也是好的。”

    “你们呢”余见海又看向另外几个小组长。

    “只要有人包,多少钱都行!”他们异口同声的说道,“有总比没有好!”

    “余见海,你光顾着说,究竟是谁想承包石塘啊”田桂生忍不住问道。

    余见海还是笑,余汉芒已经反应过来了,脱口说道,“不会是你吧”

    “啊”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余见海,难道真的是他

    余见海这时候慢慢地收敛了笑容,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不错!我想承包这片石塘!”

    哗……

    余见海这句话像是在平静的水面上扔了一块大石头,瞬间激起了无数的浪花。

    施志年:“你要是想承包,那直接说啊!给几个钱意思意思得了,哪个讲究那么多啊!”

    余汉成:“我还以为哪个想要包呢!要是我说,你还是不要包,包了百分百亏本!”

    “余见海,你要考虑清楚啊!”余汉芒也善意提醒道。

    “我已经考虑过了。”余见海轻声道,“总之村里也没有什么钱,我正好想承包石塘,把承包费交给村里,给全村人安装路灯!”

    “哎,那你可以包个山头什么的,也比承包石塘好啊!”余汉芒无语道,“山头上起码还有点树,多少能见几个钱的!”

    “我决定了,就承包石塘!”余见海坚定地说道,“因为我是村长,承包费我不好说,你们商议一下吧!”

    看到余见海坚持要承包了,大伙儿也都严肃起来,开始互相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余见海,你是想包一年还是多久”施志年问道。

    “一年太少了,要包就多包几年吧!”余见海说道。

    “嗯嗯,”施志年点了点头,“既然你要包,我们也不拦着,你一年给个三千两千的意思意思吧,总之你是为了村里装路灯的,包了也没什么用。”

    “哪里要那么多呀!”余汉成嘀咕道,“要是我说,你干脆负责把村里路灯装好,石塘给你得了!”

    “不行!”其他人还没有表态,田凯已经果断说道,“按照国家规定,土地什么的归集体所有,个人只有承包经营权,没有所有权。余村长要想承包石塘,那就要和村里签订承包合同,承包期满了以后,村里有权把石塘的承包权收回的。”

    “收回干嘛呀”高同山翻了个白眼说道,“村里要它干嘛



第287章:第三把火
    第287章:第三把火

    三天的公示期满后,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

    余见海正式和村里签订了承包合同,以每年五千块的金额,承包余湾村石塘三十年,承包费一次性付清。

    说起来很好笑,余见海代表着余湾村部在合同上盖了章:,又代表着本人在合同上签了字,这才小心翼翼的把合同收了起来,拿出了用布条捆扎好的现金。

    十五万!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高同山代表村里打了收据,将钱收好,赶紧去镇上将钱存进了余湾村委的账户。

    有了钱,安装路灯的事宜立刻提上了日程。

    经过村干部商议,觉得安装太阳能路灯比较好,又方便又节能环保,还不用交电费。

    因为要是用电的话,光是线路就很麻烦,还不如安装太阳能路灯省事。

    太阳能路灯一盏需要差不多两千块,经过计算余湾一共需要安装五十多盏路灯。这基本上安装到了每一个路口,每一个村庄,最大限度的照顾到了全体村民的利益。就连通往老羊倌羊圈的路口都安了一盏,还有通往余见海家的路上呀安了几盏。

    其实通往余见海家路上的路灯,余见海是不打算让村里出钱的。不过施志年他们都说了,余见海也是村里的一员,连老羊倌家都安了,凭什么不能给余见海家也安上

    这不仅仅因为他是村长,而是大家都公平,一样看待。

    扣除了安装路灯的费用,余见海的承包费还剩下了一些。这笔钱余见海不让动了,说要留着给村里的人发福利,谁都不能打主意。

    现在余见海在村里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拥护,就连很多原来对他颇有微词的人,也说余见海这件事干得漂亮,说不出任何的褒贬。

    他们都说余见海这个村长上任,烧的俩把火不错。一把带领大家致富,一把给大家搞了民生。和以往的干部比起来,算是最好的一任村长。

    余见海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才烧了两把啊,还有一把呢

    不着急,路灯还没有安装完毕,余见海的第三把火又烧起来了。

    这把火烧得更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余见海宣布,以后村里的低保资金,扶贫资金的使用,全部要公示。让所有村民参与进来,大家民主推选谁家应该享受低保,谁家可以享受扶贫资金。不再像以往一样,任由干部们私下里决定。

    他同时还修改了村规民约,把原来的一些落后的,跟不上时代脚步的陈旧条款删除掉,增加了一些奖惩条例。

    比如说哪家的小夫妻尊老爱幼模范啦,哪家是吃苦耐劳的致富典型啦,哪一家是遵纪守法的代表啦,都应该得到物质奖励。

    村里每年评选一次,由全体村民评选产生,村里给予广播宣传,再给予一定的现金物质奖励。

    这个条款一出,余湾的民风一夜之间有了转变。吵架拌嘴的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互相道歉互相谅解。好吃懒做的也变少了,人人都不想成为人们眼中落后的典型。

    就连打牌喝酒的人都少了不少,人人都忙着赚钱,哪里有时间喝闲酒赌钱啊!

    余见新家的牌局明显没人了,他自从被警察放回来老实了不少,不过狗改不了吃屎,家里依然开着牌局。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来了,很多时候连他自己都算上,还是三缺一,渐渐地也没人来了。

    余见新自己在家闲着难受,居然也跑到了工地上去干活了,这在以往,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上任不到半个月,余湾的整个风气都为之一变。人人忙着挣钱,家家想着致富,吵架拌嘴的事情几乎消失,民风变得更加淳朴。

    同时,村民们,尤其是参加合作社的村民,因为现在有了共同的利益,大家平时天天在一起干活,交流的比原来多了。邻里关系也变得更和谐了,连好几家平时不怎么说话的有隔阂的,现在都互相谅解了。

    余见海这个小村长,得到了



第289章:常识
    第289章:常识

    消息传到了镇上农科站长杜玉明的耳朵里,杜玉明都快笑坏了。

    我勒个去!这帮农民真的什么都不懂啊!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

    在临海一带,有记录的小麦最高亩产量是一千二百二十五斤。这是临海市农科院试验田得出的数据,可是说是最权威的。

    而实际上,杜玉明也清楚得很,在粮食生产中,南城这边的亩产量一般就是稳定在九百多斤,个别年头丰收的,也就是在一千斤多一些。特别高产的田块,也就是一千一百多斤顶天了。

    因为无论是生产条件的限制,还是种田的科学性,普通农户肯定赶不上农科院的专家。那些专家可是专门研究农业生产的,肯定要比普通农户种的农作物丰产。

    虽然坊间也经常流传,某某地块丰收了,有收获了多少多少的产量,也就是老百姓自己相信罢了,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因为农业专家也调查过多次,这些所谓的高产,一部分是天块的面积不标准,有些天块的误差到达了百分之十几,平均产量可想而知。

    另外一种情况纯粹是浮夸,明明亩产八百斤,能被吹嘘到一千多。

    所以,在临海,官方承认的小麦最高产量也就是一千二百二十五斤,超过这个数字的,无论人们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如何斩钉截铁,专业人士也都是一笑了之。

    现在余湾的老百姓居然说,他们那里的小麦有可能收到一千三百斤,杜玉明当然觉得是个笑话,压根就没往心里去。

    农村就是这样,一些话题传播了几天,就渐渐的没人关心了。余见海的小麦也一样,渐渐地淡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人们现在其实都很忙,一个个憋足了干劲,把大棚里里外外收拾得井井有条,各种瓜菜在人们的精心侍弄下,长势喜人,越看心里越欢喜,人们寄予的希望也越高。

    因为有活生生的例子摆在人们眼前,余见海家每天都能收获一车的瓜果,也就是大把大的钞票。

    余见海现在其实反倒闲了,开始专心在家炼制丹药。

    村里的日常事务有吴菲在打点,除了一些重要的决策需要开会研究之外,余见海压根就不怎么操心。因为吴菲现在的工作能力,完全可以胜任村长的位置,只是现在不得不给余见海当助手罢了。

    对于当副手,吴菲倒是没有什么怨言,她是余湾少数从一开始就看好余见海的人之一,可以说余见海的成功是在她的亲眼见证下一步步实现的。

    吴菲认定,余见海的天地绝对不止在余湾这个小小的山村,只要假以时日,这小子会像展翅的大鹏一样,一飞冲天。

    蔬菜合作社有几个小组长负责管理,每天按部就班的干活,按照常规管理各种瓜果作物,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余见海不定期的交给他们一些药水,吩咐他们按照一定的剂量喷施。

    除了这些,余见海几乎也不怎么过问大棚的生产,也让一些人产生了不满。

    “哎,你说余见海这一天天的,也不见人影,还在合作社占有这么多的股份,真是自在得不得了啊!”

    “要不人家是领导呢,你见过有几个领导天天趴在地里干活的”

    “那也不能几天不见人影吧,我都七八天没看到他来大棚了!”

    “来不来还不是一样,大伙儿的活一点都没少



第290章:做好事不留名
    第290章:做好事不留名

    在市里,如果说稍有名气的混子,对于徐凯这个家伙并不陌生。

    之前徐凯也只是个小混混,属于那种不出名的角色。不过在年后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居然得到了临海西城区的混子老大徐恩平赏识,摇身一变成了徐恩平手下的四大金刚,负责管理一些娱乐场所,收取保护费。

    这不徐凯带着手下的几个马仔,刚从一家娱乐场所出来,一边议论这新来的小妹身材有型,火辣开放,一边满脸猥琐地说等到过两天再来,在偷偷的摸摸她。

    一个马仔掏出支烟递给徐凯,又满脸猥琐地给他点上,坏笑道,“凯哥不要说摸摸,就是想睡她,只要说一声,她还不得乖乖地爬到凯哥的床上”

    “你懂个屁!”另一个黄毛马仔笑道,“我刚才看见她吃香蕉了,一看就知道口活不错,一定会把凯哥伺候得欲仙欲死!”
1...5152535455...2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