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最强小村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硝烟

    这个重大的突破让朱大头欣喜若狂,赶紧把这一好消息汇报给了余见海。余见海此刻正在家里抓紧炼丹,得知这一好消息之后也欣慰地笑了。他早就对这一结果有所预感,现在证实了他的判断是对的。

    封士建开始大量培育多肉,根据品种的不同在原有的价格上提高一倍,然后在朱大头他们给客户清理甲醛的时候顺带向客户推荐。那些客户基本上都是欣然接受,不仅仅是这些多肉本来就十分精致好看,而且具有吸收残余甲醛的功能啊!

    当然朱大头他们在向客户移交多肉的时候,都吩咐他们加一个公众号,上面定期推送一些有关于多肉日常管理的心得,也让一些不擅长侍弄的年轻人掌握了不少知识。

    朱大头这边搞得风生水起,对于药液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余见海现在可有得忙了,几百个大棚的药液需求,一千多亩水稻玉米的需求,兴旺养猪场加上天润养殖基地的需求,还要时不时的临时弄一炉特殊功用的丹药,余见海实在是有点忙不开了。

    没有办法,余见海现在只是凝气四层巅峰的实力,而炼制出来的丹药和个人的实力直接挂钩,每一炉丹药耗费的真气是固定的,只有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更快更好的炼制出浓度更高的丹药。

    如果一开始余见海用铁锅熬制的药水只算是初加工的话,余见海现在通过药王




第406章:刘三儿
    第406章:刘三儿

    刘三儿初中没毕业就因为经常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多次骚扰女同学屡教不改被勒令退学。他的那个喜欢喝多了就打人的老子恨他丢了脸,那天一顿死打要不是他老婆死死地拉住,估计刘三儿的小命保不保得住都是难说。

    在床上躺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才下地勉强走路,并没有让刘三儿洗心革面。他还是偷偷地溜出去和那些所谓的讲义气的哥们混在一起,大家在一起凑几个钱买一包好烟分享,或者去小饭店搓一顿,偶尔还能去游戏厅玩上半天过过瘾。

    可惜他的老爸对他心灰意冷,不再给他一分钱,这让一直白吃白喝的刘三儿时间久了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在同伴跟前总觉得抬不起头。

    终于有一天,刘三儿和另外一个同病相怜的伙伴戴翔默默地聚到了一起,两人只是对视了一下,就知道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那天,戴翔拿着从家里偷出来的十块钱买了一瓶二锅头和花生米,两人跑到山上看着逐渐坠落的夕阳喝了个酣畅淋漓,在天黑前互相搀扶着下了山。

    骑着已经锈迹斑斑的破自行车,两人偷偷的摸到了一个早就打探好的村子,一直在村口那家人的草对边躲到半夜,等着那些人家逐渐地熄灯睡觉,整个村庄归于沉寂之后,摸到了第三排那户养着几十只鸡的老两口家,一个人放风一个人钻进了鸡圈,将里面的公鸡母鸡一锅端,趁着黑夜仓皇离开。

    那一次小试牛刀,刘三儿和戴翔一人分了将近三百块。这对于除了交学费之外就几乎没有碰过毛爷爷的刘三儿来说,就是一笔巨款。他哆哆嗦嗦的把三张毛爷爷收好,在天亮前溜回家里,一觉睡到了快中午才起来。

    他的父亲回来看到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就气不打一处来,从门后拖出笤帚就打。那一次刘三儿破天荒的敢还手了,把他那个已经被劣质酒几乎掏空的老爸气得几乎昏厥。在他老爸哆哆嗦嗦地喊出那个“滚”字之后,刘三儿的眼神突然变得冰冷,默不作声地进屋从枕头下拿出那三百块钱,一言不发的出了门。

    打那以后,刘三儿回家的次数就很少了,经常是白天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到处转悠,晚上就不见了人影。不过镇上摆摊卖鸡鸭的摊贩倒是和特别的亲密,据说那人的儿子过十周岁刘三儿和戴翔都去出礼金了,那天喝得晕头转向,晚上打麻将还输了一千多。

    再后来刘三儿的自行车换成了摩托,后座上装上了铁笼子,上面固定着一个喇叭,里里面反复喊着“收鸡鸭鹅狗”,把附近好几个乡镇几乎都转遍了。只是他们的生意似乎并不太好,那些想卖鸡鸭的人都嫌弃他们出的价钱太低,成交的比例低得可怜。

    然而刘三儿似乎并不在意,正应了那句买卖不成仁义在,依然笑眯眯的叼着烟骑着摩托离开,临走时还略显遗憾地丢下一句,“我出的价钱够公道的了,你留着又能多卖多少咱们整天在外转总得苦钱是不是”

    有几次人家还真的就被他打动了,在摩托发动的时候又喊住了他,有点惋惜地把鸡鸭卖给了他们。当然不卖的人家更多,不过少则一两天,多则个把星期,这些人家的鸡鸭就会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直叫这些人一边破口大骂一边惋惜,早知道之前卖了多好……

    当然也有人怀疑失踪的鸡鸭就是前几天上门的贩子偷走的,可是谁又记得刘三儿他们长的模样家住哪里啊。何况没有逮着现行,凭空说是人家偷的也不行呀。

    &n



第407章:小花
    第407章:小花

    多年的经验积累,已经让刘三儿炼出了自诩为“火眼金睛”的技能,他和戴翔商议了一下,很快就制订了一套几乎是天衣无缝的方案。

    由于余湾人独特的作息时间,早上人们上工以后几乎路上看不到什么人,这个空当对于他们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只要在这个空隙摸到了那户人家外面,一个人上前将狗引出来,另外一个用弓弩射杀,只要有几分钟的机会,他们就可以全身而退。

    这个方案几乎是天衣无缝,因为刘三儿又一次的实地查看了一下,确定成功率可以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哪怕是不能将两条狗全部带走,能够带走一条也是不错的。一条狗也是钱哪,蚊子腿也是肉呀,何况是七八十斤的一堆肉呀。

    谢若云坚持要余见海去买一套新衣服,说去华姐家喝酒,总得穿得体面些,好歹他现在已经是身家上百万的小富翁了,不能让那些城里人小瞧了。

    余见海只好听从了谢若云的建议,两人带着娜娜一起去了镇上买衣服,娜娜是听说去镇上自己就爬到了电动车上,安娜怎么哄她都不肯下来。

    余敏去了大棚帮忙,余汉生老两口去了石塘喂鱼了,楚天舒一大早就出去了,家里只有安娜一个人在家。在余见海他们离开后,安娜就把门关起来上楼去了,她现在正在抓紧提升自己的实力,争取早点能够突破,可以画出高级符画。修道的路何其漫长,他们几个一直在上下求索。

    早已摸到了余湾的刘三儿和戴翔眼看着余见海他们一个个离开,两人对视了一下会心一笑,戴翔从随身带着包里拿出了从网上买来的弓弩,小心翼翼地装上药箭递给了刘三儿,还不忘打趣道,“麻辣隔壁的你可得瞄准了,老子可就带了三支药箭。”

    刘三儿咧嘴一笑,“翔子你特么的不是废话么。老子又不是新手,哪次失过手”

    戴翔也觉得自己实在是多虑了,就朝刘三儿笑了一下,慢慢地向前摸了过去。是呀,他们合作这几年干掉的狗少说也有几百条,各种土狗洋狗不论大小只要被他们看上了,几乎很难有幸免于难的。最可惜的是去年冬天射中的一条二哈,据说那种狗哪怕是刚断奶的都要值上千块,可惜到了他们手上都特么的是大相国寺的水浇了菜园子,贵贱一码平了。

    应该是这样说的吧,好像是大相国寺。戴翔嘴角带着笑寻思着,这个没读过什么书却是水浒谜的惯偷,逐渐靠近了余见海家门口。他的身后,是眯着眼睛利用摩托车作掩护端着弓弩的刘三儿。

    “该出来了!”刘三儿根据经验默默数着数,果然就看到一黑一花两条狗出现在门口,一左一右地阻挡了戴翔的去路。

    戴翔停下了脚步,下意识地退后一步,回头看了刘三儿一眼。刘三儿闭上了一只眼睛,手指扣动,药箭急速射出,毫无征兆地射中了大黑。

    大黑突然遭到攻击呻吟了一声,死死地盯住眼前的戴翔就要扑上去,可惜它已经没了力气,摇晃了一下就倒在地上,抽搐了几下就不动了。

    药箭的作用不是吹牛的,戴翔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又往后退了一步。小花突然看到大黑倒地不起,疑惑地看了一眼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赶紧跑到大黑身边嗅了嗅,发现这个伙伴已经没有了生气,突然回头对着戴翔嘶吼了一声,弓起腰就扑了过来。

    戴翔大惊,吓得赶紧回头就跑,一边跑一边给刘三儿示意,催促他赶紧把小花也射杀。刘三儿刚刚装好药箭,看到小花发疯一样追着戴翔,赶紧举着弓弩瞄准,可是小花和戴翔已经跑成了一条直线,让他没有机会。

    “妈呀!”戴翔的裤腿被小花撕烂了,似乎感觉到了小花嘴里喷出来的人气,吓得魂飞魄散,“你麻痹的刘三儿还不动手!”

    &nbs



第409章:小花没有死
    第409章:小花没有死

    石塘边的某个角落,成了大黑最后的归宿。这条自从被余见海带回家以后一直兢兢业业的忠犬,长眠于此。

    当泥土慢慢地盖住大黑的身体时,娜娜已经哭倒在谢若云怀里,不敢再看。小花脚上的血迹已经干涸,焦躁不安地团团转,不停地呜咽着。余见海轻轻地抚摸着小花,小花的脑袋轻轻地蹭着余见海的裤腿,不时回头看着逐渐被填平的土坑。

    余见海心里很郁闷,想喊,想叫。死了一个被抓了一个,害死大黑的两个凶手已经伏法,可是余见海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他现在感觉就像是浑身的力气没处使,明明目标就在那儿,可是他却使不上力气,没有办法亲手给大黑报仇。

    郁闷!

    “回吧!”余汉生将土坑彻底填平,用铁锨把上面的浮土拍了几下,算是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看着一直不忍离开的儿子儿媳轻声道。

    “走吧!”余见海叹了口气,转身离开。谢若云拉着娜娜的手一步三回头,不停地呼唤着小花,小花走几步就跑回去围着土坑呜咽,又念念不舍地随着主人离开。

    突然遇上这样不开心的事情,整个中午余见海家的饭都没有吃多少。余见海吃了一点点,谢若云吃了半碗就放下了筷子,两个娜娜压根就没有上桌,余见海也没去劝。余汉生和黄翠娥老两口看到孩子们都这样,最后也不知道吃没吃饱,就草草地收拾了。

    “小花!小花!”黄翠娥端着剩饭大声吆喝着,没有看到小花像往常一样跑过来,很是奇怪,“这狗到哪里去了”

    余汉生刚要进屋休息,听到黄翠娥的自言自语走了过来,也唤了几声,还是没有小花的踪影。“跑哪里去了”

    余汉生突然想到了什么,扭头就往外走,黄翠娥赶紧喊他,“老头子你去哪块这外头热死人的……”

    “我去石塘那儿看看,小花没准跑那块去了。”余汉生头也不回道,黄翠娥有点疑惑,突然拿着草帽扔给了余汉生,“那你遮点太阳!”

    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余汉生浑身大汗淋漓,很快就看到了石塘边有个模糊的影子在动。余汉生的脸抽了一下,加快了脚步。

    “小花!”余汉生看着使劲刨土的小花轻呼了一声,小花回头看到老主人摇了摇尾巴,继续刨土。

    余汉生是又心酸又好气,把小花喝开,手脚并用将刨出来的土回归原位,看到小花团团转不甘心的样子,眉头皱了几下把目光转向石塘边,那里有以前剩下的几块石头,每一块都有上百斤。

    余汉生费了老大的力气将石头搬了两块过来,将土坑压住,这才气喘吁吁地擦了把汗,无奈地看着小花,“走吧!这下字你就没心思想了。”

    小花似乎明白了老主人的用意,一步三回头地随着余汉生回家。黄翠娥得知小花真的是在石塘边上的时候,心疼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她抚摸着小花的脑袋轻声责怪道,“你是不是傻呀,大黑死了!死了你知道吗,以后咱家就你一条狗了!”

    黄翠娥又去拿了两个鸡蛋磕在狗食上,示意小花赶紧吃。小花在主人的注视下,勉强的舔了几口,就自顾自地走到一边趴下了。他的爪子又冒出了血迹,伸出舌头轻轻地舔着。

    “哎,这狗比人还有良心!”黄翠娥抹起了眼泪,被余汉生拉进了屋,“畜生也是通人性的,等过两天就忘了……”

    等到余汉生他们睡完午觉起来的时候,小花又不见了,盆里的狗食几乎没动。



第410章:涂连成的心思
    第410章:涂连成的心思

    哪怕是余湾的农业公司已经步入正轨,每天都有大把的钞票到账,在南城依然有很多人不看好。尤其是经济实力一直都比较靠前的东洼、南山等几个村的干部,私下里更是经常议论,说余湾这是走回头路了,不要看现在好像很红火,等到分钱的时候就会有矛盾了。因为人们虽然暂时尝到了田头,可是骨子里还是各干各的个人主义思想,和这种重走集体化的路子是从根本上相冲突的。

    东洼因为靠近海边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传统的养殖村,现在海产品价格一直走俏,他们村一直是南城最富裕的村子。南山村的优势则是茶叶,这种产于黄淮平原的云雾茶虽然没有那些名茶有名,可是明前的也要卖到两三千,雨前的近千块,平时也是二三百一斤正常。

    除了这两个村子,还有天润养殖基地落户的杨桥村,一直以建筑工输出为主的季尧,都是南城排名靠前的村子,他们的干部一直包揽着每年的各种奖金奖状,对于其他相对落后的村子还是领先不少的。

    现在突然冒出了一个大搞蔬菜的余湾,村长还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还得到了镇上领导的多次表扬,让这些老资格的村干部心里很不舒服。不仅仅是这些老干部想看笑话,就连那些上任不久的年轻村干部也都是心里怪怪的。尤其是那几个大学生村官,现在可是对吴菲羡慕不已。他们哪里知道当初最不看好的吴菲吗,现在的业绩最好呀。

    虽然吴菲还是挂着村长助理的名号,可是一起来的这些同学心里都清楚,只要吴菲继续努力,即使不能在余湾扶正,到别的村当村长还是绰绰有余的。当然前提是吴菲愿意走。余湾如果按照现在的势头继续发展下去,不要说是村长助理,就是随便挂个号,都比在别的没有前途的村子强。

    当然这些都是人们私下里的议论,还不至于公开地质疑。只是人们都没有发觉,现在余湾人上街赶集用钱明显地活络了,基本上只要看好的东西都肯下手买,不再像以前那样瞻前顾后的。每个月按时拿工资,都是现金结算,手上不缺闲钱。至于公司的账面上流动资金腾腾地往上叠加,据有心人猜想,现在最少已经积累了几百万了,等到分红的时候,那可是厚厚的一摞钞票啊!

    家有余粮心里不慌,余湾人就连说话的口气都明显的有底气了。就拿家里有孩子要上大学的田林来说,之前在外打工要等到年终的时候才能拿到工钱,还打算先向亲戚借一些,再用一下助学贷款,现在两口子都在村里打工,他妻子原本就跟着三婶一直在余见海干活,现在两口子已经聚下了万把块,不需要向亲戚开口了。

    这些都要感谢余见海给了他们一个赚钱的机会,两口子私下里议论,如果余见海不出意外的一直当村长带着大家致富,他们有信心等到孩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交个首付,给孩子准备点家业。当然他老婆还说如果孩子大学毕业后工作不好找,也可以考虑让他在村里的农业公司上班。这个提议当即就遭到了田林的呵斥,他说老子辛辛苦苦的供他上大学不是让他回来当农民的,要是那样的话老子还要他上什么大学,现在就让他



第411章:韩山平
    第411章:韩山平

    韩山平进入从一开始的小交警,到现在在车管所担任考官,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这些年他一开始执勤的时候也吃了不少的苦,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炎炎夏日一个班次下来,衬衫后背都冒出碱花了,脱下来很快就发硬了,每天都要洗一次衣裳。

    要是冬天更是辛苦,在凛冽的寒风中冻得手脚开裂,晚上回暖的时候痒痒的难受,恨不得把冻肿的地方搓烂了才舒服。要是遇上领导视察或者什么评比活动,更是一站就是一整天,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后来逐渐取消了人工岗,主要的交通道口安装了信号灯和摄像头,韩山平他们才逐渐被解放出来,有机会到路上去查超载罚款。不过让司机们深恶痛绝的罚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有时候还会给交警带来不小的压力。这主要是上级经常给各中队定罚款任务,如果按时按量完成的话,就会返还一笔可观的奖金。可是万一完不成,那就受到批评不说们还要眼巴巴的看着别人拿奖金。

    韩山平幸运的所在的中队地段比较好,过境的车辆比较多,所以说收入还算可观,现在已经在市区有了自己的房子,孩子也上了大学。偶然的机会韩山平被调到城管所任职,到了这里他才发现,在交警队的油水和这里相比,简直是弱爆了。
1...7374757677...2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