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个系统来读书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火车大王
第108章 新概念作文大赛
啪!
一本杂志被拍在唐明耀的练习册上,打断了他做题的思路。
“什么”
他愣了愣神。
等看清封面上的两个字后,不由露出恍然之色。
接着,又陷入了更深一层的疑惑。
他抬头,看着坐在前面的娇小女生,问:“唐小鸳,你拿本《萌芽》杂志给我做什么”
唐小鸳就是中考考场上打吊瓶的那个女生,身高据测只有146cm,今年十六岁,听她自己说,她自从上了初中就不怎么长了,现在这个身高已经保持了两年。
可以想见,在之后的漫长人生里,她应该也不会再长个了。
娇小的个子,顶着一张娃娃脸……
再过两年,这就是一只又软又萌的合法萝莉。
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唐明耀和她坐前后排,大家又没什么交流障碍,偶尔借个书、借支笔、问个问题,来来去去就混熟了。
在这段时间的接触里,唐明耀对她的印象,除了中考时打吊瓶的画面,以及矮萌的身高之外,最近又多了一点:
这是个女小资。
爱看琼瑶剧和催泪言情小说,喜欢45度角仰望天空的悲伤,每每被《知音》、《故事会》上那些无病呻吟、伤春悲秋的故事感动得稀里哗啦。
感动完了,还要拉着周围的人陪她一起感动,有两次搞得唐明耀都无语了。
客观的说,他一个中年大叔,看这些玩意儿能感动
只想吐槽好吧。
当然他也不能太打击别人的爱好,平时都摆出一副冷淡脸,用“冷漠.jpg”把小女生的热情拒之门外。
不过唐小鸳并不是很在意他的拒绝,过上一天半天的,总要来骚扰他一次。
比如现在,她就翻开拍在桌子上的杂志,指着其中一篇文章说:“看这篇故事,好感动……”
唐明耀:“可以不看吗我没兴趣。”
“求求你看看嘛,真的很好看,我都看哭了。”
唐明耀无奈:“书先放我这,等我作业做完再慢慢看。”
“好滴,你一定要记得看啊。”
唐明耀木着脸点头,把书塞进课桌里,继续做题。
关上书桌的瞬间,他看到杂志封面一角写着的“唐小鸳”三个字,不禁暗暗啧了一声。
说实话,他觉得这个名字,念起来挺美,实际上却是没经过思考取出来的,取名字的人根本没有深究过字的意思,不知道是因为没文化,还是本身就不在意其中的含义。
因为鸳鸯鸳鸯,鸳是雄鸟,鸯才是雌鸟,一个小女生名字叫小鸳,奇奇怪怪的。
不如叫小鸢。
心里默默吐槽了一下,接着写作业,直到第一节晚自习下课,才把今天的任务全部完成。
年轻人肾好,不用每节课下课都去上厕所,唐明耀在位置上休息了两分钟,想起唐小鸳的书,便拿出来翻了起来。
她说的那篇故事,不出所料,就是一篇青春期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章,看了两眼开头,就知道后面写的什么了,唐明耀果断略过。
无聊之余,顺手把这本杂志从头到尾翻了一遍。
翻到最后几页,一张空白的表格吸引了他的注意。
“新概念作文大赛初赛报名表……”
这玩意……
现在是1999年下半年了,新概念作文大赛在年初已经举办过一届,出了个轰动全国的话题人物韩二,现在这个作文大赛,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唐明耀看着这张报名表,有点意动。
上半年省里的作文大赛,他得了个一等奖,中考加了五分,帮他拿了个中考状元。这次若是去新概念作文大赛,努力得个奖的话,是不是对读书也有额外的好处比如大学特招什么的。
而且说出去也特别有逼格,以后出门就可以跟人说,我和
第109章 从杜工部开始
杜甫的爱情有什么值得写的
仕途不畅,迫于生计,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白头到老。
唐明耀尝试写了个开头:
【秋高气爽八月天,红枣颗颗缀满园。出生北方士族大家,家境优渥,七岁便能吟诗,十五岁还在家里上树打枣的少年郎杜甫,永远不会想到,他今后的几十年人生,会在坎坷与颠沛流离中度过……】
停笔。
想了想,太飘。
切入点也不对。
翻开自己专门去报刊亭买来的《萌芽》杂志,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理念再读了一遍,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
杜甫的爱情,前两个理念他可以在文中传达出来,但没有真体验,不接地气,给人的感觉,总是隔了一层。
又琢磨了一阵,唐明耀决定从身边的小事切入。
开篇,写夜半时分,万籁俱寂,突然隔壁邻居家传来阵阵喧哗,接着是鬼哭狼嚎,一个男人喊“杀人啦!杀人啦!”把周围邻居全都吵醒。
人们睡梦中穿衣起身,前去查看,发现原来是两口子打架。
因为男人没本事,挣不到钱,当年结婚的各种许诺,现在一样没兑现,日子还越过越难,女人不满意了,成天在家里找茬,一点小事就大吵大闹,这次大半夜的因为打鼾又吵起来了,女人去厨房拿了菜刀要砍人,于是就有了邻居们听到的那声呼救。
邻居们好心劝架,但发飙的女人没人劝得住,只好报警,派出所来人调解,闹到天亮才得安生。
文章里的“我”,由此产生许多唏嘘。
家长里短,一份感情经过柴米油盐的过滤,是否就会变质
大人们的感情,是否真如元稹诗中所言“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话题由此引开,谈及杜甫。
唐明耀写道:【距今1257年前的一天,长安,十里红妆,喜轿游街,二十九岁的杜甫鲜衣怒马,把小他十岁的妻子杨氏迎娶进了门……】
之后,把杜甫中年不得志、遭遇战乱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逐一展露。
唐明耀从杜甫传世的诗歌里,逐一查证其妻杨氏的生平、习性、以及对杜甫家国抱负无怨无悔的支持,每写完一段,就用杜甫的原诗做一段总结。
比如,写到杜甫投奔唐肃宗,路上被叛军俘虏进长安,逃脱无门,思家难耐时,就用他那时写的《月夜》做总结。
今夜鄜(fu)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对照其当时的人生经历,立刻就变得很催泪很感人。
文中还着重提及杨氏的出生,乃是官宦人家子女,从小锦衣玉食,但嫁给杜甫之后,却不得不亲自操持家务,动手浣衣舂米,因家道中落以及世道艰难,小儿子被饿死,其中艰辛凄苦,令人伤怀。
当时情景,杜甫在诗中写得悲恸莫名,其中一句描写妻子的:“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那一年,杜甫才四十四岁,小他十岁的妻子才三十四岁,但因长期操持家务,风霜挂满头,已经成了“老妻”。
除此之外,杜甫在其他诗中还称妻子为“瘦妻”,在诗中描写“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可知生活艰辛。
但就算这样凄苦清贫的生活,杨氏对他仍然不离不弃。
在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中,杨氏始终无怨无悔的支持着他,曾经的官宦大小姐,为了家庭,变得质朴而勤劳,勇敢地挑起生活的重担,始终坚守如一。
终于有一天,杜甫老了,折腾不动了,浣花溪旁一首《江村》道尽天伦之乐: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nb
第110章 内心那只小恶魔
读书按部就班的进行。
星期二早上,唐明耀送罗文溪上学时,少女跟他说,收到一张汇款单,是《武侠故事》杂志社寄来的,一会给他。
结果到了学校,就忘了拿出来,直接被她带到教室里去了。
课间休息时,唐明耀觉得正好出去活动活动筋骨,就走出教室,一路溜达过去拿。
说起来,上高中之后就没回实验班了,挺想念大家的。
刚到教室门口,正在琢磨自己是直接进去呢,还是找个人帮忙喊一下。
感觉怎么做都不太对,直接进去的话,他已经不是这个班的人了,有乱闯别人班级的嫌疑;找人喊罗文溪出来更显得矫情,他一不是不知道路,二不是不认识人,找个人喊,难道是为了在这里彰显存在感
刚犹豫了两秒,背后差点被一个人撞上。
“是你!”
一声惊叫,来人差点当场跳起来。
唐明耀转身,看见是周玉曼这个傻憨憨,不由无语。
我怎么了我是大老虎还是外星人一惊一乍的,太没淑女风范了。
他打量了一下对方,看她手上抱着一大摞书,问:“你干嘛呢这么多书!”
周玉曼嘿嘿笑着把书抱进教室放在讲台上,拿了最上面的一本出来,送到他眼前说:“喏,看看!你买不买我知道你肯定要买一本的。”
唐明耀接过,只见封面上写着:《1999年xx省初中生作文竞赛获奖作品集》。
他愕然无语。
效率奇高的教育部门,花了半年功夫,终于把这书给印出来了。
可是还有什么用!
他都读高中了,这玩意现在才出来,拿到高中部也不好装逼啊,都过时了!
翻开里面目录,用手指一行行移动着找,很快在目录第一页末尾,找到了自己的文章所在。
让他有点惊奇的是,这篇文章,竟然不是复赛那篇歌颂少年和祖国的,而是初赛写的那篇《小时候你牵着我,长大后我拉着你》。
不对,复赛的肯定有!
又在后面找了一阵,才把那篇《春天,少年,祖国》给找了出来。
这是初赛复赛两篇文章,一起登了上去啊。
意外之喜。
又看了看两篇作文的正文,铅字印刷,白纸黑字,还带着淡淡的油墨香味……正如周玉曼所说,这上面毕竟刊登了自己的作文,不买一本也说不过去,当即说:“买!钱交给谁你收钱”
周玉曼说:“不是我收,下节课就是邓老师的课,我估计她会指定让班长收,你要买的话,跟班长说一声。”
说着笑嘻嘻地把他手上的书收了回去,还说:“等老师说了谁收钱,你再给钱来买吧,现在先放在这里,丢了我要赔的。”
唐明耀摇摇头,不跟这个家伙计较。
经过这一打岔,他倒是觉得直接进教室也没什么了,周玉曼并没有因为他去读高中,就跟他生疏了,说明大家还是把他当一家人的。
迈步走进去,找到了坐在后排的罗文溪。
少女正在画画。
一支铅笔,在纸上涂啊涂,涂了个卡通少女形象出来,穿着很繁杂的盛装公主裙那种,有点像变身之后的巴啦啦小魔仙。
这是罗文溪自学的,学了一学期,现在已经画得似模似样。
唐明耀闷不做声,伸手,直接把画从桌子上抽走。
“啊!”
罗文溪吓了一跳。
抬头一看,发现是自己男朋友,脸上绽放出惊喜:“你怎么来了”
唐明耀说:“我来收债。”
“嘿嘿,早上忘了嘛,这就拿给你。”
从包包里拿出汇款单给他。
唐明耀瞅了一眼,是十月份的稿费,2244.6元。
这个小数点……
默默算了下,被扣税了。
之前的稿费也有被扣来扣去的,他一般会算个大概,差不离就行了,具体数字一般都懒得管。
他没有拿着汇款单盯着看,直接装进兜里,又拿了那张画说:“没收了!在教室画这些,开小差,罚没!”
临走时,交代罗文溪一会邓老师发作文集,记得帮他买两本,然后才迤迤然离开。
拿
第111章 连锁起航第一步
吃完午饭,送罗文溪回学校上课,两人在校门口分别,一人去初中部,一人去高中部。
充实的一天很快结束,晚上下课回家,唐明耀发现父亲唐辉和母亲李琼难得悠闲,竟然坐在餐桌前,一颗一颗吃着花生,花生壳在桌子上扔了一大堆。
唐明耀探头看了一眼,煮的。
顺手摸了两颗嫩的放到嘴里,牙齿一咬,乳白色的嫩尖全是水,放了盐有点咸,混合着本身的淡甜,别有一番风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