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造个系统来读书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火车大王
    &nbs




第134章 颁奖仪式
    新概念作文大赛,得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有人说,初赛靠运气,复赛靠实力。

    因为初赛参赛者众多,如果你的作品,不是那种让人第一眼就惊艳的,你就会和其他水平跟你差不多的参赛者,几十人几百人一起竞争一个复赛名额。能不能过,全凭审稿人的主观判断,运气成分很大。

    而复赛,几百人里选几十个得奖的,一等奖差不多十进一,多人交叉审稿,运气成分被压到最低,这时候实力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只要实力过硬,就能脱颖而出。

    唐明耀不知道这一届参赛者都是什么水平,但他来之前,把韩二去年写的那几篇文章都找来看了,感觉自己这篇,笔锋虽然不如对方犀利,但是在立意和创新上,还是不输的。

    而且韩二之所以闻名,主要在于他的年龄和文风之间的反差,让人印象深刻。如果只看文章本身,他也不见得就比很多老道的成年作者厉害。

    退一步说,唐明耀今年又不用和他比,他只需要胜过这一届大部分竞争者,就是胜利!

    看看这两年,其他的参赛者写的都是些什么文章,就知道自己有没有竞争力了,都是些“叛逆少年离家出走,走到火车站就回来了”、“青春疼痛的校园爱情故事”、“外国小镇上的少年打架”……这些题材深不深刻少年人眼里的深刻罢了。

    唐明耀不相信自己活了两辈子,在这一方面,还干不过这些高中生。

    只要这一点胜出,加上朴实简洁的文笔,完整的文章结构,得奖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走出考场时,唐明耀又见到了昨天那个金伟。

    他的母亲在考场外迎着他,问他写得怎么样,金伟说挺好,母亲又问能不能得奖,金伟说不知道。

    唐明耀摇摇头,没过去打招呼,自己回酒店休息。

    他还得在这里待两天,因为复赛的结果,隔天就会揭晓,能不能得奖,都得去现场看看。如果得奖的话,可能还有主办方联合的大学下来接洽,跟学生谈特招什么的。

    唐明耀有点不着边际的想,万一自己得奖了,七八所大学抢着要自己怎么办剩下两年半高中还读不读了究竟去哪一所学校呢读个什么专业上辈子自己那个财经类的专业,他一点都不喜欢,感觉读了也没用上,这辈子肯定不能走老路。

    真难抉择啊……

    辗转想了一阵,看看外面天还没黑呢,自嘲道:“还是别在这做白日梦了,老老实实脚踏实地,看书学习吧。”

    当天没有再出门,第二天抽空在城市转了转,等到颁奖那天一早,唐明耀收拾整齐,循着地址找到了颁奖的酒店。

    新概念作文大赛经过去年的运作,名气已经不小了,联合了国内七所顶尖高校,还聘请了国内一流的文学家、编辑和人文学者担任评委,赛事到了今年,已经成了一件文坛盛事。

    然而颁奖过程,却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隆重,参赛者在酒店大堂等着,到了时间,涌进来一堆人,发言、鼓掌、拍照,然后念获奖名单,先从二等奖开始,然后一等奖,念到一个,获奖者就上前领个证书和奖杯,然后就结束了。

    唐明耀:“……”

    这跟想象的不一样啊。

    还以为会搞得跟记者招待会一样隆重的。

    台上那些知名的学者、编辑,他一个都不认识,因为前世根本不曾接触过这一块,因此他也不像有些学生见到偶像一样,激动得拿起小本本,瞅着机会就找人签名。

    他淡定的坐在台下,看着上面一个接一个的宣布获奖名单。

    “我其实不喜欢写这种作文,前天参赛也没尽全力,当时是随便写的。”旁边一个男生在说话,声音闷闷的。

    唐明耀转头,是金伟。

    他不太明白这哥们为什么要找他说话,但他敏锐地察觉到,金伟得奖的可能性不大,不然他不会说这样的话。

    他点了点头说:“重在参与,以后这段经历,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我其实喜欢写的是小



第135章 大型装X现场
    特殊对待

    唐明耀并不是第一个被喊到的人,在他前面,还有一大群a组的一等奖获得者,已经先进来过了。

    这些人出来时,唐明耀看到了他们脸上洋溢的喜悦,分明是有了好结果。

    这边轮到自己,怎么就变成一个人了

    b组不受待见吗

    “你好,唐明耀同学”台上有人发话了,是京华大学的代表。

    “是我。”

    “能简单做个自我介绍吗”

    唐明耀觉得有点多此一举,因为他参加复赛时,早就把个人基本资料填了,这台上的八个人,七个大学代表,还有一个萌芽杂志社主编,应该都早看过了他的资料才对,不然为啥专门把他一个人叫进来

    转念一想,看似正常的程序,也可能是一道考验。

    于是端正坐姿,简单把个人基本信息介绍了一遍,字正腔圆,毫不怯场。

    台上有两三人听得微微点头,对比之前那一批a组的,有些人做自我介绍,吞吞吐吐,半天话都说不明白,这一个的台风难得的稳健,尤其是他还是一个人面对七个人,还比a组的那些参赛者小一两岁。

    等他介绍完毕,华东师范的代表问:“说说你在写作上有什么心得或者建树”

    唐明耀道:“写作,我觉得是心有所感,然后才有作品流出。没有感悟的写作,是没有灵魂的,既打动不了自己,也打动不了别人。至于建树,初中得过一次全省初中生作文大赛一等奖,还在杂志上写了一个中篇小说,一个长篇连载的小说。”

    京华大学代表拿起一本书,问:“你的获奖作文,就是这上面的两篇”

    唐明耀看了一眼,是进考场时自己交给登记人员那本,上面这些人,果然把他的资料都研究透了。

    “是的。”

    “作文我看了,构思巧妙,文风稳健,很有大家之风……嗯,初中生作文大赛,1999年,去年的,你的报名表上填的资料是高一,也就是说,这两篇作文是你初三年级写的”

    唐明耀纠正道:“不是,是我初一写的。”

    “嗯”

    “我去年上半年读初一,下半年读高一,中间跳了两级。那个作文竞赛是上半年举行的。”

    喔——

    台上变得有些不平静了。

    这些大学过来的代表,在学校多半都是招生部门的负责人,别说眼前的唐明耀只是个中学生,即便是他们自己学校的大学生、研究生,他们看的时候自己也是高高在上的。普通学生,真不能引起他们多少心理波动。

    只是这个学生居然连跳两级,确实有点出乎意料,于是才稍微引起了波澜。

    复旦大学代表是个四十多岁的知性女性,突然发问:“为什么跳级你在学校的成绩如何是因为作文特长,你的高中学校对你特招的吗”

    唐明耀说:“不是,我是正常参加了会考、中考,以优异的成绩提前进入高中的,学校没有给我任何特殊待遇。”

    “你中考成绩多少进入高中后成绩又是多少”

    “我们那里,去年的中考总分是550分,我的中考成绩是537分,拿了全县的中考状元。这其中有5分,是省级作文竞赛一等奖的加分,所以我的实际考试成绩是532分。至于高中阶段,高一上学期一共进行了两次考试,期中考试总分800分,我的分数是785分,期末我考了789分,一直是全年级第一名。”

    喔!!!

    台上这回是真的骚动了。

    跳级学生其实也不稀奇,台上好几所大学自己就办有少年班,15岁上大学的虽然少见,但不是没有。

    但一个能在新概念拿一等奖的跳级生,还能拿中考状元,在高中也能保持年级第一,这就有点稀奇了。

    那啥,跟去年的韩二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136章 现场出题
    唐明耀不疾不徐的回答道:“可能我的大脑发育比较快吧,课本上的知识,我学起来并不难,初中一年,我就学完了三年的课程,还回头复习了一个月才参加中考。高中阶段,我高一才读了一学期,已经快自学完高二上学期的知识了,再用半年,应该就能把大部分高中课程学完,将来说不定还要跳级参加高考……”

    “写作方面,我用电脑打字,写作速度很快,状态好一小时能写三千字,每天一小时,一个月就能写九万字出来……”

    “不过,这些都不是我能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因为……”

    唐明耀顿了一下说:“因为我有一个系统……”

    见大家都面露疑惑,他心想这种场合还是不皮了,改口道:“是因为我有一个长期的读书学习计划,从小学毕业就一直在坚持,具体内容是每天给自己规定学习任务,比如每天读书一小时,每天写一个小情景的写作主题,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每完成一个任务,我会给自己计分,完成一次任务计五分。这些分数可以用来娱乐,或者买一些想要的东西,我的设计是每花一块钱,就扣掉一分……”

    “其实很多时候我也想玩,但因为分数有限,能玩的就很有限,于是只能拼命学习,多给自己挣分,久了养成习惯了,时间就越来越多了……”

    “从上初中以来,我每天坚持完成这个计划,并每天做记录。迄今为止,我练笔写作的内容,大概有七八个笔记本那么多吧,记录任务的笔记本也有三本,全部加起来,有这么厚……”

    他伸出双手,比了个十几厘米的厚度。

    台上一群人全都震惊了。

    这年头,才华横溢的少年人他们见过,刻苦努力的年轻人他们也见过,既才华横溢又刻苦努力的,他们还是见过,但唯独没有见过唐明耀这种……把学习和生活,规划到如此细致程度的人。

    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成功是侥幸的。

    台前的风光,伴随的必然是台后无数的辛苦和汗水。

    这一刻,这些高高在上的大学代表们,都被眼前少年的坚持给震撼了。

    有几个人又情不自禁的给他鼓起掌来。

    其中一个说:“了不起,你这个学习计划,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唐明耀说:“算是吧,以前玩游戏,还看了一些书,得到了灵感,自己琢磨出来的。”

    华东师范的代表说:“你这个计划的核心,是自律和坚持,这一点,是百分之九十的成年人都难以做到的,而你做到了,没有亲自操作过的人,说不出如此详细的细节,我为刚才的质疑表示道歉。”

    唐明耀说:“没关系,我欢迎质疑,但我会用事实来回应质疑。”

    京华大学的代表说:“按理说,你已经通过了我们的考验,现在在场的几所大学,应该都有把你纳入特招范围的意思,但是我个人还有最后一点疑问,就是你参加新概念作文初赛和复赛的两篇文章,都不像是中学生的思维模式,你愿意接受我对你的现场考核吗”

    唐明耀说:“我愿意接受任何考核。”

    “好,那我现场出两个作文题目,你不需要把作文写出来,只需要告诉我你准备怎么写,把你的写作方向拿出来就可以了。”

    “好的,我没问题。”

    现场沉默了几秒钟,京华大学代表出题道:“就以我们眼前这个场景,你想一个写作方向给我。”

    唐明耀说:“给我两分钟。”

    低头思考。

    两分钟后,他回答:“我会以眼前这个情景,延伸到人才选拔的主题上去,我的写作主题是:高校招生,究竟是按高考统一标准好,还是对有特长的学生,特殊对待比较好结论是:应该齐头并进,以高考统一招生为主,以特招为辅,兼顾公平和特殊。”

    “很好!”

    &nbs



第137章 尘埃落定
    “谢谢。”

    唐明耀压下内心的激动,真心感谢道。

    他来参加这个作文大赛,为的是什么

    第一是检验自己的写作实力,第二是为了荣誉,第三,不就是为了这样的特权

    京华大学这种全国排名前一二的学校,通过正常高考,考进去有多难,他是非常清楚的。

    比如他们县一中,建校八十多年,考上这所学校的人,两个巴掌都数得过来,最近的一个,是94年有个学生考上了隔壁的水木清华。

    即便他是重生者,想要够得上这个学校的门槛,也要消耗极大的精力和努力。

    而现在,两篇作文,敲开了门。

    一条捷径摆在眼前。

    免试录取,意味着只要他不作死,就板上钉钉跨进这所学校的大门了,而这是他前世一辈子都没有达到的高度。

    这一刻,唐明耀觉得重生以来的一切努力,全都得到了回报。

    “别高兴太早,你现在才高一,学校虽然免试录取你,这只是意味着你可以不用参加高考了,但学校的自主考试你还是要参加的,我们会有专门的入学测试,不过关直接取消入学资格。所以你回到高中,该怎么学习还是怎么学习,不得有任何懈怠,你懂吗”

    唐明耀点头:“我明白。”

    接下来,其他几所大学的代表也相继发言,讲解自己学校的政策。

    都和京华大学差不多,大部分代表都让他读完高中,再给他免试录取的资格,也有代表让唐明耀正常参加高考,第一志愿报考他们学校,可以降30分录取他。

    到了厦men大学时,这位代表沉吟了片刻,说:“我们可以提前破格录取你,只要你愿意,今年九月你就可以直接来入学!”

    其他学校代表顿时一阵哗然。
1...4243444546...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