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个系统来读书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火车大王
拉通一看,自己还算幸运的,算是赶上了竞争压力比较低的时代。
“还有进步空间!再努力一年,进步个几十分,应该不成问题。”
这般想着,唐明耀内心安定了不少。
只是他对下学期究竟去哪里读书,已经有点犹豫起来。
县中学的老师,说实话给他的帮助不大,无论是知识的教导,还是学习技巧的教导,都给不了什么帮助,他基本全靠自学。
而自学这东西,会的学习方法就那些,他已经全部用上了。没有别人传授,后面很难再学会新的方法。
这时候,他就有点悄摸摸的想着双湖中学了——那是省内名校,如果能去那儿读书,自己应该会更轻松,更稳妥。
琢磨着一些念头,时间又过去了两天。
罗文溪的服务生制服改好了,那件衣服,被她拿去找裁缝收了腰,又在细微处做了一些修改,还在胸口位置点缀了些图案做装饰。
改完之后,这件制服在唐明耀眼里,评分从六十分,立刻上升到了八十多分。
主要是有型了,看起来不像原来那么不贴身,新加的装饰图案和衣服也挺搭,小小的改动,让这件衣服顿时有了时尚感,都有点不像制服了。
少女穿着它回去上班,立刻就有同事羡慕的跟她说这衣服好看,想让罗文溪也帮她也改一下。
罗文溪答应了。
然后过了两天,她就接到了店里所有人的委托,把大家的衣服都拿去修改了一遍,店长还专门出了钱。
罗文溪说:“现在店里的人,穿的都是我修改过后的衣服了,我是不是很厉害”
唐明耀说是。
接着问她:“你是瞎改的,还是参考了别的衣服”
罗文溪说:“参考了一些我的人物画,我给那些人物画了不同的衣服,这次就是选了几张做参考……”
唐明耀若有所思。
罗文溪的审美,一直挺不错的。
以前在农村,他就发现她的打扮比较时尚,不像个农村姑娘,后来进城了,穿衣打扮一直保持在水准线上,在唐明耀看来,很难得没有那年代的土味——除了她偶尔穿公主裙时,看起来有点夸张。
之前在省城,两人给黄中选货物,罗文溪的建议也都比较靠谱。
这次给咖啡店改衣服,说起来有点离谱,但也算是她的正常发挥。毕竟那店里的店员都是业余的,她们改的衣服都很一般,罗文溪至少还有点美术功底,而且咖啡店的制服本来看起来就不怎么样,改进的余地很大。
又在省城呆了几天,八月中旬了。
罗文溪的补习课还要几天才结束,唐明耀决定不等她,提前回县城去。
这个暑假,他在省城呆了一个多月,没有把电脑搬过来,因此也就没怎么写小说,之前的存稿已经
第186章 一起转学吧
老郭有点郁闷的离开了。
唐明耀把他送到店门外,看着他的背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好像人家对自己一往情深,而自己却率先背叛了这段感情似的。
回到屋里,他慢慢理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之前一直在文理科之间犹豫,经过这几个月的深思,他已经想好了,还是直接读理科。
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对自己进行了大量观察的结果。
至于特招名额,他决定直接放弃了。选择了理科,就全力以赴去参加高考,抱着这个特招名额不放,后面就总觉得还有退路,心生侥幸,学习上很难全力以赴,将来说不定会后悔。
唐明耀前世看过一个著名的思维陷阱:你走在路上,你捡到了一瓶汽油,下一步你应该干什么
他还记得上辈子看到这个陷阱时,就傻乎乎的掉进去了,一直在那琢磨:“汽油拿着去卖钱,去找辆车还是去做什么”
然而下面的答案却是:你原来打算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你意见捡到了一笔横财,发现这个东西有点值钱,但不好处理,然后就一直在纠结,我要怎么把它处理掉,怎样才能把这个东西利益最大化,因此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结果把本应该做的事情耽误了。
唐明耀觉得自己的情况跟这个就很类似——参加新概念,意外捡了个特招名额回来,看着挺值钱,于是抱着它不撒手,总想怎么利益最大化。
实际上,当他看清自己要走的路时,这个特招名额就已经是他前进的障碍了。
早就应该抛弃,专心前行!
想通了这些,唐明耀就开始为接下来的事情做准备。
父母这里先沟通好,第一步没什么难度。
接下来第二步,通知女朋友,沟通自己转学之后两人异地相处的问题。
这一步其实不好处理,因为少女可能又会产生去年那种“你转学是不是故意远离我,不要我了”的错觉。
然而等他电话打过去,稍微一提,罗文溪却当场就欢呼了起来。
唐明耀:
什么情况
罗文溪高兴的说:“其实我也想转学啊,我暑假在省城学画画,上个月我妈就在和我说,要不就直接来省城读书好了。我就是想到你在县城,所以一直没同意。如果你转学的话,我就可以答应我妈啦。”
唐明耀有点羞愧。
少女为了他,可以放弃大好的转学机会,而自己似乎就少了点为她考虑的打算。
当然这里面也有他成年人思维的缘故,觉得读书期间,为了前程稍微分别一下,他可以接受这种程度的牺牲。
两种思维,没有对错。
既然都要转学,那就好办了。
接下来,两人就商量转去哪里比较好的问题。
罗文溪说:“我们绘画班的老师给我推荐了两个学校,都挺不错的,你觉得我要不要去”
唐明耀说道:“我之前去双湖中学,听说这个学校对艺体生有特殊政策,我打电话问问看,你等我一会。”
挂了电话,翻出那个副校长龙天明的名片,按号码打了过去:“龙校长您好,我是唐明耀,之前于教授来演讲那次,我们一起吃过饭……哦,你记得我啊……对,我就是问问转学政策……还有我有同学也想转学,下学期初三,我记得双湖中学是有初中部的,艺体生的政策,能麻烦您再详细给我说说吗”
十几分钟后。
唐明耀满意的挂了电话。
他自己这里,基本没什么问题。
龙校长给他支招,按照现在的高考政策,应届生不许中途转学异地参加高考,他要在双湖中学高考,最好是把户口转到省城,这样就万无一失。如果转不了,那学校也可以想其他办法迂回一下,帮他办妥。
罗文溪那里,龙校长问有没有拿过奖,没有拿就只能按普通艺体生入学,学杂费照样缴,还有一定的择校费。
不过上学期间,学校对艺体生还是有一定的优待,比如学校有专门的美术、音乐、体育老师,可以直接在学校报班学习,费用比在外面的课外班低,教学质量也有保
第187章 高三新班级
社会上有些事情就是这么不讲理。
改制服这件事情,罗文溪确实有不妥的地方,但若说她真有多大的错误,唐明耀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可是如果领导非要追究,非要把责任落实到人头上,衣服是她改的,所以她就必须承担起主要的责任。
被扣了半个月工资,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唐明耀觉得,如果把被扣的工资分成十份,店长起码要赔她五份,其他人也要每人赔她一份,她自己最多承担一两份。
然而事实上,谁会赔
店长也被扣了工资,扣得比她还多,其他人则全部装起了鸵鸟,最后这损失只能罗文溪自己承担了。
过了两天,罗文溪从咖啡店辞了工,领了半个月的工资,郁闷的回县城来办理转学手续。
唐明耀见到她,少女竟然没有高兴的扑过来,有气无力的,仿佛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致。
“遭到了社会的毒打……”
唐明耀心想,这算不算达到了自己带她去体验生活的目的当初找工作时,就是为了让她体验社会的艰难,这不正好
嗯,暗戳戳的想法,似乎不太好。
唐明耀甩开这些念头,安慰起女朋友来。他说:“那个领导有点过分了。处罚可以,但罚半个月工资就太伤人了,普通上班族,哪里禁得住这么罚。”
罗文溪说:“我还不是被罚最多的,店长被罚了八百块钱。她还说,我的那一份她也帮忙出了,我没要。我不是心疼钱,而是明明没有做什么,却被罚了,很不开心。”
唐明耀说:“允许你不开心。”
罗文溪没好气的给了他一个白眼。
过了一会儿,她说:“其实我想过了,这事大家都没有做错什么。店里的制服不那么好看,店长想改,也是想让大家更看起来更精神点;那个领导也没做错,公司的制度就要遵守,有人违规就要处罚;还有我,我觉得我也没做错什么……可能这就是你让我体验生活的目的吧,看到学校外面的复杂。”
不等唐明耀接话,她又说:“不说啦,不是什么大事,让它过去好了。我妈妈要去给我办转学了,我弟弟也要转学,你的手续办好了吗”
唐明耀说:“还没,等你一起去办。另外跟你妈妈说一下,最好连户口一起转了,以后上学比较方便。”
罗文溪说好。
接下来两天,两人就去学校把学籍转了出来,等到开学,又去省城的新学校报道。
唐明耀把自己的电脑捎在罗爸车上,一起搬走了,还有罗文溪家里的两台电脑也一起搬走。
到了省城,办理落户和入学手续,着实忙了一回。
双湖中学的龙校长对唐明耀的转学高度重视,专门派了个人,领着他们去学校走流程。
当问及两人要不要住校时,两人都摇头表示不用。
等到一切办妥,开学已经过了两天了。
罗文溪被安排在初中部的重点班——她的成绩就算在双湖中学,也是够重点班的——经过上半年的这一次波折,她已经不是很怕去重点班读书了。
而唐明耀,则分到了上次饭桌上,龙校长提到的王木林老师班上。
这是双湖中学高三年级最好的理科班。
班主任王木林教数学,省级优秀教师,带过七八届毕业班,基本都是重点班。
其他老师,也是全校最顶级的——语文老师、英语老师都是特级教师,同时是其他重点班和复习班的任课老师;而物理老师,是省城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带头人,在全省都是首屈一指的。
这个师资力量,比县一中高了不知多少倍。
唐明耀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波澜不惊的走进了新教室。
“今天我们又来了一位新同学……这是刚转学过来的唐明耀同学,大家认识一下。他刚从县城过来,生活学习上有些地方还不熟悉,你们平时多帮助他,班长和团支书要带好头。”
王老师说完,给
第188章 每个老师都有一套
下课时,英语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作业。
内容是背诵英语单词,拿高考英语词典,按字母顺序背诵,本周背诵a和b开头的。
星期五上午最后两节课会听写,正确率90%以下留堂,中午没饭吃。
唐明耀:“!!!”
这个英语老师,他看着还挺亲切的,谁知道第一堂课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
高三英语,单词正确率要90%,而且只有几天时间,这要求着实有点高。而且不合格不让吃饭,比初中实验班的老蒲都严厉。
他有点不能想象,都到高三毕业班了,老师竟然还管这么严。
不过还好,他对自己的要求一直没放松,这个星期多看看词典,合格是没问题的,就算不看问题也不大。
接下来是语文课。
语文的张老师有点秃顶,上台开始讲课,讲的一张卷子。
唐明耀没有,跟同桌何秋合伙看。
听了一会儿,他就发现这个老师的思维模式,跟之前遇到的老师都不相同。
老师已经把语文卷子都吃透了,他讲题时,一直是站在出题人角度讲的,告诉你这道题老师打算怎么坑你,另一道题的陷阱又在哪里……直接让学生转换视觉看卷子,很多地方一看就豁然开朗。
这一部分,唐明耀体会还不是特别深,因为他自己做卷子,也会用到这种思维。
然而等老师讲到作文时,他顿时就惊为天人了。
张老师说:“高考就是应试教育,考场阅卷时间很紧的。阅卷人看作文,十几秒就看完一篇,有些作文,可能几秒钟就看完了。所以我们写作文,开篇点题很重要,先把观点放在开头,让老师看到,只要审题不偏,至少就及格了。”
“老师改作文这么快,他有固定的评分标准。通常60分的作文,只要不偏题,可以拿42分左右,语句不通顺或者错别字多的会稍微低点;作文有亮点,在开头和结尾看到精彩语句和观点的,45-50分,所以每段开头提炼精华,结尾写总结性语言,让阅卷老师一眼扫过就能看到,非常重要;50-55分,你的作文基本成熟了,语言、结构、开篇、总结都要比较优秀才行;55以上看积累和临场发挥,没有技巧……”
“拿着你们的卷子,看看你在高中阶段,作文分数哪个层次得的最多,你就着重练习哪个层次的技巧。”
唐明耀听得满脑子问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