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个系统来读书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火车大王
丁老板猛地摁断电话,举起大哥大想砸,犹豫了一下,没舍得。
接下来两个小时,他就不断接到了各个店面陆续打来的电话,内容都是一个,那就是律师函。
听到后来,他都不想接电话了,直接关机了事……反正都是同样的破事。
瞪了一眼那缩在一边的亲戚,越看越不顺眼,站起来,逮住他就是一阵拳打脚踢:“让你忽悠我,你当老子傻是不是,说,你是不是敌方派来的奸细!”
…………
晚上回家,唐明耀从父亲那里,了解到了今天白天的详细情况。
之前说要挨家挨户送律师函,就真的挨家挨户送了。
除了丁老板在的那一家店是由律师亲自送的,其他家都是让加盟商自己送。送的时候秉持一个原则:挑人最多,最热闹的时候去!
一封律师函,是不可能整倒别人的。
之所以要送,就是要趁他开业,迅速扩大影响力。
你不是不要脸吗行,我就把事情公开,让顾客看看你不要脸的嘴脸。
只要在开业这一天,在顾客心中留下了这种极端恶劣的第一印象,后面就很难再扭转过来了,生意必然大受影响。
唐明耀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逼着对方改店名。
说得文青点,那个名字他是留着等自己高考过后,再拿来给自家连锁店用的,谁允许你们跑来截胡了
至于那一百万的索赔,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最大的作用就是破坏对手的心情。
这年头,基本上不会有人傻乎乎会赔这种钱的。
就算只索赔一万,人家也不会心甘情愿的赔,反正都是扯皮,数字写大点,还有点唬人的作用呢。
真要索赔,直接走法院程序,等法院的判决还靠谱点。不过即便如此,人家也还可以当老赖,只要不想给,就完全可以不给,反正这年头当老赖又没什么成本。
总而言之,唐明耀从来没想过,一棍子就能把人给打死,一封律师函也打不死人,他的目的只是在接下来的竞争中,获得先发优势。
唐辉说:“这招还真好用。上午他们那些店生意还很红火,跟我们开业时都差不多,等到我们一出手,立刻就受到了影响,下午生意就差了很多,那些唱歌跳舞搞表演的,也有气无力的,士气大降啊。”
唐明耀说:“眼下第一要务,还是要逼着他们改店名。一周之内,一定要让他们把店招换了!那招牌挂的时间越长,对我们影响越大。”
第225章 开拓者?传道者!
“你不干了”
“不是不干,是没事可干。而且我也不是辞职,只是请长假……总之我得出去看看外面的行情,看看这个行业在中国是不是都这个鸟样……你知道吗,我们的从业者少,知道的人少,有意识寻求心理服务的人也很少,我都不知道我这两年在做什么,浪费青春你知道不”
唐明耀:“……”
陶老师感叹了一阵,说:“假都已经请好了,明天我就走。正好你今天过来了,我把办公室钥匙给你吧,你在学校要是没地方休息,可以过来坐坐,顺便帮我打扫一下。虽然我自己不看好心理学在国内的发展,但我对明知道这种情况,还一头扎进来的人还是很佩服的,比如你。正是有你这样的人,心理学在中国,或许还有一点希望……”
唐明耀感到一阵默然的悲伤。
他说:“陶老师,你也不用太悲观。人的认知是随着文化水平提高而提高的,心理学在国内现在冷门,是因为大家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是这种情况一定会有改善的。这两年高校扩招,网络兴起,这都是心理学崛起的契机,你要相信,总有一日,它会成为一门主流学科。”
陶老师摇着头说:“也许有那么一天吧,不过,那一天的到来还需要多久十年、二十年还是五十年我的青春等不起了。”
他拍拍唐明耀的肩膀:“加油,希望你有等到的那一天!”
很快,办公室里就只剩下唐明耀一个人。
桌子上留下了一串钥匙,证明着陶老师曾经在这里呆过。
唐明耀闷头思考,心理学就这么冷门
从业者不看好,黯然离开;大众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有心理问题时,基本都自己憋着。
然而就唐明耀了解到的,大众并非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他们只是不知道求助,等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不得不爆发时,他们已经不需要心理咨询了,这时候可以直接送精神病院。
这就导致了心理学这个学科,除了在学校和学术机构,就只有在精神病医院才有实际用途。
但是唐明耀是从二十年后回来的,他知道那个时代,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人们经过信息大爆炸的洗礼,通过各种渠道开阔了眼界,对心理学已经有不少了解。
那时候,这门学科在国内,已经开始蓬勃发展了。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坚持本心,潜心钻研,等待它发展起来的那一天。
或者,不用慢慢等那十几二十年的时光
自己既然在这个时代进入了这个行业,大概也是可以做点什么,让这门学科可以更快的被大众熟知和接受……
既然从业者不看好,那我就来改变现状,做一个行业的开拓者!
既然大众不了解心理学,那我就来做一个传道者,把这门学科推向千千万万的普通大众!
这一刻,唐明耀似乎找到了自己学习心理学的方向。
专业技术,要不要
必须要!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就没有发言权,说的话没人会听。
但是,自己要不要做一个技术狂人呢
似乎不应该。
作为重生者,他有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如果用在钻研技术上,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如果用在传播知识上,就会最大化的发挥这种优势。
比如他现在已经是个有些成绩的小说作家,如果把心理学和写作结合起来,写一本心理学的畅销书,畅销程度超过他的武侠、仙侠小说,很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想到这里,唐明耀脑子里蹦出了许许多多的想法和灵感。
他已经积累了不少素材,重生以来遇见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问题,这是他写作的基础。
至于主题……
主题一时之间还没想好,还需要慢慢琢磨。
不急,不能因为一点突然而至的灵感,就直接动笔。
应该先考虑成熟,至少有个成熟的大框架之后,再付诸纸上。
而且现在也不是动笔的好时机
第226章 进一步面对
“小师弟,你最近书看得怎么样了”
网络上,何宁正在qq上和唐明耀聊天。
唐明耀看见这个难得一见的师姐,都要哭了,回道:“《面对死亡的人》看完了,好歹只是本科普书,还是看懂了大半;另外那本《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我翻词典才看了三分之一,感觉最多看懂了一半。师姐你来得正好,我这里积累了一箩筐的问题,想要找你请教。”
“哈哈哈哈……”
何宁发来一串大笑的文字:“刚开始看英文原版书,是有这么个过程。你才高中,就能把原版看懂一半,已经很了不起了。知道我什么时候才开始看懂这些的吗”
不等唐明耀说话,她就自问自答道:“大四!我直到大四,才勉强看懂这些书,就算现在,也只能说看懂了80%,不敢说全懂。”
唐明耀说:“反正比我懂的多,那啥,问题我一会整理出来发给你,你给我介绍的书,你可得负责解答啊。”
何宁:“你还赖上我了是吧发我邮箱吧,我等会慢慢给你回复。问一下,你看完书觉得状态怎样,死亡焦虑有减轻吗”
“之前有段时间好多了,睡眠好了很多,内心也不那么急躁了。不过最近又有点反复……”
“受外界影响了吗”
“嗯,一个长辈过世了。”
“节哀。”何宁说,“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个长期过程,中途有点反复是很正常的,平常心看待就好,不用太过在意。”
“谢谢师姐,我知道。”
“对了,你找到你这问题的心理根源了没好奇问一下,不方便说你可以不说哈。”
“大概找到了,不过不方便透露。”
“没事,童年阴影嘛,我懂。”
唐明耀摸着下巴琢磨,童年阴影
我好像不是童年阴影啊,重生这事,跟童年扯不上关系。
不过这事就不必跟师姐解释了,又和何宁聊了一阵,他关掉qq,用邮箱把积累的问题一股脑儿发了过去,然后才关掉电脑,拿起那本看了三分之一的书,读了起来。
一边读,一边自己做总结。
人为什么会产生死亡焦虑
因为怕死。
为什么怕死
1、受周围人离世的影响,特别是非正常死亡的影响。
2、被他人的死亡焦虑传染,尤其是父母。比如:父母觉得这辈子没出息,他们的人生没有希望了,于是从你小时候就告诉你,他们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你一定要出人头地……长大后,你多半会患有较严重的死亡焦虑。
3、感觉自己在虚度时间,觉得人生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很多遗憾没有弥补,如果就这样庸庸碌碌的死去,会死不瞑目。
4、独特的经历影响,比如战争创伤、唐明耀自己这种重生经历……
…………
其中第3点和第4点,往往可以逆推,追根溯源到第1、2点上。
唐明耀总结了一番,发现自己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结为第一个理由。那就是受周围人非正常死亡的影响,就像这次被武叔叔的事影响了一样。
他的重生,其实也可以归结为“现在的自己”受到“原来那个自己”非正常死亡的影响。
找到了原因,接下来就是进一步的自我疗愈。
之前那种用纸笔写是一种方式,这种做法的本质是:心里憋着不好的情绪,请吐露出来,不要闷在心里,闷着会伤身。
当我们用嘴说的时候,可能不知道说些什么,甚至完全说不出来,但是用笔写,多半就写出来了。
除此之外,唐明耀还在书中总结了一些其他方法。
最有效的一项:直面死亡。
恐惧死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恐惧死后的情形、恐惧死亡的“事件经过”、恐惧生命的终结。
&nbs
第227章 阅读面太窄了
经过几次考试实践,唐明耀现在对机器人模式的运用已经很熟练了。
当考试铃响时,他就迅速进入了状态。
就跟固定代码被运行起来一样,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有其固定流程,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考试中出现疏忽和遗漏,而且做题时的状态也会很稳,基本上不会出现这次考得特别好,下次又考得特别差的情况。
当然,任何方法的运用,都是分人的,他这一套也很难说就适用于所有人。
两天考试结束,唐明耀感觉自己的状态没什么起伏,心里对即将考出的分数也有了一些预估。
等到成绩下来,果不其然,比一诊涨了一截。
这次直接涨到707分了。
历史最高!
本来还想看一下竞争对手黄韬的分数,结果一看,妈蛋,亏自己之前铆足了劲要超过他。
这家伙这次才考了668分,连团支书郑玉燕都没考过,只得了个年级第三。
唐明耀进校时就听何秋说过,黄韬是上一次高考失利才复读的,现在看起来,他似乎是受上次经历的影响,越考越差了。
这类学生就是那种上不得考场的人,平时成绩很好,一旦到了重要考试场合,就心态不稳,稀里糊涂必然考砸。
从黄韬这大半年的成绩曲线来看,距离高考越近,他就越稳不住,真不知到了三诊时,他的成绩会成个什么样子。
“可惜……”
唐明耀暗叹一声,把黄韬抛在了脑后。
这样的对手,已经不被他放在眼里了。现在他的眼睛,直接放眼到了全市。
双湖中学并不是省城第一的学校,只能说是前五,其他还有好几所中学,能跟这所学校竞争。
状元之争,向来都是最激烈的,有时候差一分半分,说不定就名次互换了。
到时候,状元会被万人追捧,而第二名,大概就只有考生自己的亲人和老师同学知道了,待遇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这次二诊,全市超过700分的有四个人,其中分数最高的713分,第二名709分。
唐明耀只能排第三。
到了七月份,这几个人都将是他的竞争对手,还有其他市偶尔也会有一两个高手,甚至有些这次没到700分的,也许就能在高考中突然爆发,比平时多考出十几二十分,和他竞争这个状元。
更何况,高考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就是场外加分。
这些能考700分左右的学生,哪个没有参加过各种竞赛,取得过名次到时候加个五分、十分,那还怎么比
因为特殊原因,他唐明耀可没有参加过任何竞赛,想要稳稳拿下这个状元,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至少要考到720分以上才稳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