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带着淘宝混古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杨柳爱豆包

    “周大人好大的官威,拿着假户籍装成难民混进千户所到底意欲何为!”

    “意欲何为意欲何为!你问我意欲何为!”




第79章 约定
    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当真是熟读圣贤书,无耻起来不是人!

    左大友心里冷笑着,想着女儿的话,对这帮文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哪里是什么君臣情义,分明是怕两头讨不好,索性将自己和太子踢远点,眼不见心不烦。

    不过虽然知道周世昌的盘算,可不得不说周世昌这提议很好,他无法抗拒。

    本来还在想法周转呢,这下可好,若是有周世昌这个兵部侍郎周旋,那么自己去琼州的可能性就有了。

    想到这里,他便拱拱手道:“大人忠义,小人佩服。”

    顿了下又道:“若是大人真为小爷着想,不若将我发配去琼州吧。”

    周世昌一愣,有些不敢置信地道:“去琼州那可是流放之地啊!且多有瘴气,海盗侵袭,你去那能做什么”

    “小爷性命最重要。”

    左大友道:“若是真有什么,坐上船就能跑,去海外与土著为伍总比丢了性命好。”

    周世昌怔住了,过了许久他才长长发出一声叹息,道:“你等老夫消息吧。”

    说罢便是推开门,离开了千户所。

    回到家的周世昌这一夜失眠了。

    一介武夫都能如此忠义,他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难道还不如一介武夫吗

    再冷静下来琢磨琢磨,左大友当初的确是恶心过他,可那也是说的事实,后来他女儿活了也就消停了,的确也没必要现在再来恶心他。而且他仔细观察过左大友的神情,的确不像在说谎。

    再者,太子藏他那里,他低调还来不及,又怎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跟自己过不去前不久他就听说,左大友曾请求卫戍海疆,如此看来,小爷早就去他那了,他早就在筹谋,那么谣言也不大可能是他造的。

    问题不是他造谣又是谁跟自己过不去

    他想了很久,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然后,他又想到了吕华岱和玉娘的婚事。其实对于这个女婿他并不是很满意,一个嫌贫爱富的人德行必然不好。

    只是姐儿爱俏,到了年岁,偶尔的一瞥往往是一往情深。他也年轻过,自然懂年轻人的心事,想着吕华岱就算道德有点瑕疵,可起码还算有点才华,最主要他出生寒门,在朝中无半点根基,女儿嫁过去了也不怕受气。

    而最主要的原因他实在受不了女儿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作态,老来女总是格外疼爱,所以无奈之下也只能应允了这门婚事了。

    现在想想,他又觉得后悔了。

    若无吕华岱,自己也不会跟一个小小千户结仇。自己不跟左大友结仇,现在自己在同僚眼里依旧是君子,这回的谣言多半不会起到什么效果,这说来道去的,怎么看都是吕华岱那小子的错啊!

    自己有婚约却还勾引自己的女儿,此子果是无耻!

    想了一夜,左大友在周侍郎心里从粗鄙武夫变成了忠义之人,而才华满腹的绿化带同志则成了祸事精,而这结果绝对不是吕华岱与周玉娘想要的!

    看看自家老爹又没了反应,而他们能编排的谣言也编排得差不多了,可效果却是一点都没有,自家老爹仿佛已得道成仙了,气了几日后,竟对谣言一事彻底放下了,这也太奇怪了吧

    而更让他们纳闷的是,周世昌居然还把吕华岱叫了去,还警告他要安分做人,勿要再去招惹左家的姑娘。

    这话说的,吕华岱当场就吓尿了,以为便宜老丈人知道了自己造谣的事,就差没跪下认罪了。

    好在,他吕华岱也不是吃素的,从小艰苦朴素惯了,心志也不是一般的坚毅,当下就狡赖,拍胸表示对周玉娘一心一意,绝对没再去招惹左家姑娘。

    &nbs



第80章 难民
    “我爹一定被人下**药了……”

    走出周世昌的书房,周玉娘如此想着。

    难道这回又要白白受气了

    这怎么甘心呢

    周玉娘气得心肝脾肺肾都疼了,可她爹若是不管这事,她还真没法对付左弗。

    而吕华岱也是对此无计可施,且心里也有些忐忑,他总觉自己的未来岳父看自己的眼神有点不一样了,且这些日子都显心事重重的,为自己将来的前途计,他打算还是先将这事放一放。

    至于周玉娘

    她虽刁蛮,可自己也有应付她的法子。女人嘛,既爱俏哥,俏哥多哄几句便也就好了。若是再耳鬓厮磨下,还不是男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周世昌根本不知自己的好女儿以及好女婿背着自己干了这么多事,不过不管知不知道,这事也总算揭过去了。

    周玉娘拿左弗没法,吕华岱也怕事情败露,哄了周玉娘几天后,大家都选择性的将这事遗忘了。而那些谣言,传了一阵子后,见当事人都无甚回应,便也渐渐消停了下去。

    得了周世昌应承的左大友近日心情也颇为舒畅。招收难民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而自家女儿发明的肥皂让“弱”劳动力也能发挥所长,那些用皂基制造的肥皂制造简单,上手极快,且销路也很好,每天都能为千户所带来不少收益,这让一群难民也渐渐安心了下来,纷纷努力劳动,为将来奋斗着。

    左弗近日也挺忙。皂基要在淘宝购买,然后还要劳烦观鱼送来,除此之外,她还要指导难民如何制造冷制皂。

    相对于皂基皂,冷制皂的难度要稍微高点,且工艺也要复杂一点,再加之冷制皂享受对象乃是上层,所以在调香与外形上要下不少功夫的。

    好在,明代也是有不少调香师的,花两钱请两调香师,在一起工作的时候,还能启发灵感呢!

    除去这些赚钱的事外,左弗还得继续在淘宝大采购。这些难民来到千户所的时候几乎一无所有,健康以及个人卫生状况及其令人担忧,且天冷了,也不可能将人赶下河去洗澡,所以这思来想去的,左弗将一干工匠请来,左右一合计,打算盖一个澡堂。

    泡澡堂这事可不是后世人专有的享受。事实上,从宋代起,民间就有了公共澡堂。而澡堂也非北方专利,江南一带的澡堂文化也十分发达。

    在明清的时候,大城市有澡堂几乎已成了标配。苏州老城里至今还有条名叫混堂巷的巷子遗留至今,可见当时澡堂文化的发达。

    所以卫所里的工匠们要盖一个澡堂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为了迎合大姑娘的要求,他们还要在传统建造上做一些改动。

    左弗到底是受过系统的科学教育的,所以在看过工匠们拿来的图纸后,立刻提出了几点建议,比如将澡堂盖在厨房附近,同时将厨房大灶也改造下,做几个管道相连,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能源不被浪费,且效能能发挥到最大。

    而至于其他的,左弗倒也没多说。南京是待不长的,清军明年就会攻打扬州,就凭明朝现在这状况,是怎么也挡不住的。

    且周世昌已发现了朱慈烺的痕迹,为了自己的名声,他已和父亲订下了协议:他做恶人,将父亲踢去琼州,父亲则带着太子远走高飞,从此不回中原。

    既然挡不住,那这地方再投入太多的经营也没多大好处,只是暂时过度,能凑合使用就行了。

    &n



第81章 满足
    到了食堂,这些新难民也很惊异的。

    这千户所到底是多有钱啊

    怎么都拿精钢来盛饭!

    不锈钢餐盘,淘宝上售价12一个,再加三块,还配不锈钢碗以及汤勺筷子,左弗想都没想就入手了。

    明朝的餐具对她这个现代人来说是不贵,但这千户所既是他们的根基所在,那每一分钱都要核算下,既然核算下来,淘宝的东西更好,更便宜,为啥还要选择明朝的产品呢

    当然,为了这些难民,观鱼的劳军活动也越发频繁。没办法,人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大,不多跑几趟显然是不行的。对此,左大友自是心照不宣的。

    他面上惊讶,其实心里很清楚,观鱼劳军是借口,这些东西都是神仙送来的。

    同时心里也是暗暗赞叹:果是天上仙国,便是吃饭的盘子,筷子都用精钢打造,真真是不同凡响呐!

    食堂里饭菜的香味四下漫溢着,勾得一群难民肚子咕咕直叫,纷纷盯着食堂窗口,可却不敢妄动。

    刚刚,这儿的百户以及粗壮的椿芽姑娘已让他们知道了什么是纪律,什么是规矩,所以尽管饿得厉害却不敢妄动,也不敢说话,只按要求排着队,心里暗暗祈祷掌勺的师父不要给前面的人太多饭菜,不然后面的人可就没吃了……

    不过很显然,这些难民的担心是多余的。

    左弗早早就让观鱼又送了一批干碱面过来,足足有100箱,每一箱都有20斤重,一箱60块钱,这些面也足够吃些日子了。

    难民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直接给予正常饮食显然是不科学的。所以,为了不必要的麻烦,这些面条也成了新来难民的特供品。

    冬日里没什么蔬菜好吃,不过这现象今年在千户所有所改观。左弗从淘宝上购买了一批耐寒的种子,又买了大棚膜,让工匠做了骨架,选了阳光最充足的地方,将这些种子种下,现在一些蔬菜已能收割了。

    而这些蔬菜左弗打算都给自己人吃。会有这打算,也是冬日的蔬菜着实珍贵,若是外卖,怕是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这年头,也有权贵弄出了温室在冬日种蔬菜,或者干脆在温泉附近种蔬菜,但那方式成本太高且收获不大,所以左弗这儿若是能大面积在冬日种蔬菜的消息若传出,恐怕宫里都会惊动,到时可就不妙了。

    再说,越是天冷难民越是多,如今南京方面虽已下了旨意,让其他城市分流难民,但随着气温下降,能做得活计越来越少,留在南京城的难民生存受到了极大挑战后,再也顾不上好男不当兵的古训,纷纷前来卫所寻找生路。

    好在,左大友早就打算招募难民为兵,故而早早就让人建造房屋,后来又听取了左弗的意见,直接造大营房,里面直接就是大通铺,这样一来,建造速度就快了许多,现在这多难民涌入,总算也有个住的地方,不至于而被冻死。

    而这些新来的难民,身体状况比前面来的难民还要糟糕。毕竟乞食的日子只会越来越艰难,朝廷的余粮都被江北那些军阀给要去了,又哪里来粮食不断的施舍难民

    所以这些新来的难民身体状况极为堪忧,而人这种杂食生物光吃肉是不行的,所以思来想去的,这些蔬菜还是留下给难民们补充营养。若是实在吃不掉,做成蔬菜干也是好的,以后行军打仗总是用得上。

    所以当这些难民发现今日不但吃的是白面,白面里还有青菜时惊讶的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之前也有同乡来拉过他们,说千户所吃得怎么好,他们还不信,可今日一见,而觉自己



第82章 新年(上)
    洗了澡,吃了一顿饱饭,难民的情绪也稳定了下来。将餐盘一一归还到指定处后,几个百户带着难民去了王吏目那儿。

    在那儿他们将领到一个属于自己身份标记的名牌,上面用阿拉伯数字标了编号以及姓名。这个名牌将跟随他们一生,以后在他们的人事档案里,还会记录上籍贯,特长等。

    为了这个,王吏目等几个文书近来可没少受折腾。好在他们也算是这个时代的精英了,学习阿拉伯数字并没什么难度,而后世的一些管理方式也让他们很受启发,所以在经过左弗狂轰乱炸的填塞式教育以及前阶段的练习后,现在已是熟门熟路,很顺手了。

    将名牌一一分发给难民后,百户,小旗们便是领着这些难民去了临时宿舍。

    难民进了宿舍,见这房屋虽简陋,可大通铺上都铺着厚厚的被褥,都十分惊喜感动。

    大通铺上的垫子是用稻草做的,不过上面又铺了一层厚厚的垫被,而为了应对小冰河期的寒冷,左弗还从淘宝上买了好些个塑料汤婆子。

    这些塑料汤婆子的保暖性与时长并不比铜的差,且每一个才20块钱,还送一个绒布袋,这么多人挤在一个通铺上,再加上汤婆子,一人一条六斤重的盖被外加一条军用毛毯,哪怕冰河期天气寒冷却也足够暖和了。

    为了培养这些难民以及军户的团结性以及认同感,左弗这些东西都是买的军用的,颜色都是军绿色的。

    所以这些难民在感动后也有些纳闷。

    这个千户大人是有多爱绿色怎么什么都是绿色的就是那非金非玉的脸盆也是浅绿色的,而洗脚的则是深绿色。他们现在所领到的物品,基本都是这一色系的,这位千户大人似乎对绿色情有独钟呢!

    纳闷过后,这些人在老难民的指导下,拿着自己的名牌开始对铺子上的编号,各自寻到自己的位置后,又在老难民的指导下,将自己的个人物品放到西面的一个大柜子里。

    这柜子做得十分精巧,上面有两扇可移动的门,里面用木板隔出空间来,一人有四个格子,可以分别存放鞋子,衣物,脸盆等个人用品,而其中一格则是做成抽屉状,上面还带有锁,想来是给人放重要个人物品的。

    将自己的东西都存放好后,各小旗百户又强调了下宿舍的规矩条例以及个人卫生,那杀气腾腾的模样令难民们印象深刻,总觉要是不严格执行的话,下场会很凄惨。

    对于难民来说,虽说卫所里的规矩颇多,有些还很难理解,不过这儿的条件也是他们以前不敢想象的,所以虽然心里有些嘀咕,但却也不敢违抗,反而是执行得很认真。

    一夜过去,第二天又有难民陆陆续续被招进来,看着新来难民被剥光赶下澡堂子的时候,隔天来的“老难民”都很不厚道的笑了。

    吃了几天饱饭,这些难民的精神也慢慢好了起来。左弗也不会让这些人闲着,做肥皂的做肥皂,搞建设的搞建设。天越来越冷,难民也越来多,所以要多建点宿舍用来容纳难民。

    地不够就用耕地来建,左大友不知未来历史走向,可既然跟周世昌约定了,他想着这地方也待不久,开春就得走人,所以便拨出了百亩旱地用来建设军营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n



第83章 新年大礼包
    明朝的新年颇为热闹,过了腊月初八,年味便是一天比一天浓。到了年脚下,送灶神,请人写对联,清尘除扫,很是热闹。

    到了年三十这天,家里的主妇们早早将做好的“祭菜”端上桌,在团圆饭开始前,先要恭请祖宗用餐并汇报一年的收获与经历。

    中国人都是祖先崇拜者,故而一年之中,清明,七月十五,冬至,年三十都要进行祭祖的活动。

    在吃团圆饭前,祭祀祖先就是一个非常严肃且隆重的活动。
1...2122232425...2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