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混古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杨柳爱豆包
“差不多就这意思。”
左弗点点头,“所以关键还是要让每个环节的人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钱不过是一种表象的东西罢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汉今日受教了。”
徐汉再度起身作揖,那冷峻的脸再配这动作,左弗忽然觉得这人也没那么讨厌了。
虽说说话直接,可却也是端方君子。
起身回了一礼,道:“云槎兄不必如此,三人行必有我师,与你论道,我亦有收获。”
“我现在有点明白,为何
第252章 黏上了
徐汉的眼神变了,素来冷漠的脸写上了几个字你莫不是疯了
左弗笑笑,也不多解释,只道“这红薯产自大洋彼岸的亚美利加洲,产量十分高。我师父从西夷那儿弄来后,又对其进行了改良,经过小范围种植后,发现此物十分耐旱且高产,我们保守估计能亩产两千斤左右。”
“你们已试过了那粮种长什么样”
“等天再热点,我会在西郊先种上一批,到时你可以看看。”
左弗也不多说,只道“还有一种叫作土豆的东西,产量也十分高,可做菜,可当粮,若是能将这两样推广出去,再配上高产水稻,我大明子民便无饥饿矣。”
徐汉不敢想象了。
左弗拿出了太多匪夷所思的东西,所以她这般说,应是真有这样的东西了。
所以……
他已不敢想象了。
亩产两千斤若真有这样的东西,只要今上不是太昏庸,好好整顿吏治,发奋图强,那么北伐也是指日可待的了。
“姑娘,可以开饭了。”
椿芽进来禀报道“刘妈妈将酱猪蹄做好了,奴婢让人端过来了。”
“那就开饭吧。”
左弗作了一个“请”的动作,然后便起身去饭桌边坐下。
徐汉也起身跟了过去。
在净手过后,他倒也不客气,见左弗动筷后,便是拿着猪蹄啃了起来。
斯斯文文的贵族公子啃起猪蹄来完全不见优雅斯文,反倒像个仗剑走天涯的江湖豪侠,这反差,让左弗有点想笑。
似是察觉到了左弗笑意,徐汉抬头忘了她一眼,道“我生平除了好读书便是好吃。”
这话算是解释吗
左弗觉得这家伙还有点小傲娇呢。
“你小时候没有吃吗”
徐汉有点诧异,“你怎么知道”
“在口腹期受了虐待的人,长大后就会贪吃。”
“这也是你们的学问还研究这个”
被人看出了过往的遭遇,徐汉非但没有恼怒,反倒是显出了好奇,“这又算什么学问”
“或许该叫心理学”
左弗笑了笑道“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与幼年时的经历有很大关系,我师门中也称为原生家庭的影响。你平日淡漠,可对吃食却执着,显示了不寻常的执着,所以这可能与你幼年时,口腹之欲常得不到满足有关。又或者,幼年时就早早感受到了寄人篱下,经常压抑自己,待成年后,只要机会合适,就会在这方面放纵自己。”
徐汉的眼睛瞪圆了。
好看的薄唇微微张着,上面还沾着酱料,看着颇为滑稽。
“建筑,造物,天文,地理,人的行为想法……你们师门还真是什么都琢磨”
素来淡定的徐二公子有点不淡定了。
他想不出,这世上居然还有人去研究这个而且……
分析得还挺多。
自己生母地位低下,怀自己的时候时机不对不说,还真将自己生下来了。这对自己嫡母来说是绝对不能忍受的事!
所以自自己懂事那日起,便是一直活在嫡母的打压下,月例少发,晚发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自己好吃竟是因为这个原因吗自己都没注意到呢!
这学问还真有意思。
见徐汉又要提问,左弗忙也夹过一块猪蹄啃了起来。
边啃边道“饿死我了,云槎兄,先吃饭再说。”
这家伙是个十万个为什么。不及时打断他,他估计会一直问下去。
好在,忙活一上午,这家伙也饿得厉害了,所以难得的,闭了嘴,乖乖用起饭来。
吃饱喝足后,徐汉也没有要走的意思。反是神在在地坐在位置上,准备跟左弗开启下一轮讨论。
徐二公子显然是一个求学心很重的人,但被他请教的人显然耐心已经耗光了。
拜托!
&nbs
第253章 乡绅
心思被点破,脸上挂不住,自是要生气的。
而且,国人的性子嘛……
素来是喜稳不爱冒进的,他们觉着自己这样想也没错。
先弄点试试,搞得好明年再继续搞嘛!
左弗能理解大家的心思。
换自己也会这样做啊!
可徐二偏偏要说出来,这下就尴尬了!
可偏偏徐二不觉着。
南京的皇庄已种上了高产稻,一些勋贵人家也都种上了,这群乡绅又不是普通小民,这点消息都不能证实吗
他们既想卖左弗人情,又怕担后果,呵,是欺负人家一小姑娘好说话吗
待人走了,左弗有点生气地道“云槎兄,我知你性情耿直,可这世上的事不是你对你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这些乡绅寻来,的确有卖好的意思,可你说出来不就尴尬了吗且推行新物种本就是艰难之事,当年太祖为推广棉花,花了多少力气闹出多少事来如今有乡绅愿带头,种一点,这不是最好的效应吗你一句话,就将人推走了,你这是要帮我还是害我!”
“这些人……”
徐汉冷哼,“只要你种一季成功了,他们自会来求你的,你不用如此费心力。”
顿了下又道“我虽是庶子,在家不得宠,可也见多了权贵间如何尔虞我诈的。如今在这武进,民心尽归,你已不必再与人虚与委蛇,尽管放了胆子做便是。”
他眯起眼,声音略有些阴冷地道“你和他们也打过交道了,难道还看不出吗这些人你不能客气,一旦客气了,就又会爬你头上。你杀李谂那会儿,他们可敢夺门而出”
左弗愣了下,竟觉得有些道理。
“其实我也有些好奇。”
徐汉道“你行事与我明人格格不入,不管是对上还是对下,你似乎像是佛国来的圣人,求的是人人平等”
左弗一惊。
这人的观察力如此恐怖
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是很难改变的。在现代生活了那么年,哪可能说变就变了就像椿芽刘妈妈,虽说是婢女,可她觉得他们就是为自己打工的,自己只是老板而已。
老板可以要求员工做事,但不能对人进行人格上的侮辱,视他们为努力。因为工作有上下级之分,人格却是平等的。
这是现代理念,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教育结果,所以哪怕她已克制了自己,可在许多细节上还是会流露出来。
在这种思维下,在对抗过后,想得还是合作共赢。所以,她有点惊讶徐汉的观察力,仅仅相处几天,竟看到了这些
“我求什么与这事有什么关系能少点对抗将事做了不是更好”
左弗冷着脸,道“你还是不要跟着我了,因你今日这话,我少不得又要做许多事来补救。你若喜行霸道之道,那我与你合不来。”
“我不喜什么,只是觉得你既坐这位置上了,便也不能过于软弱。”
徐汉淡淡道“老虎追捕自己猎物的时候,可从来不会想猎物什么感受。你身为地方官,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要行霸道。不然,只会让人觉女子就是女子,妇人之仁难免,不如男子。日子久了,难保不会有第二个李谂出现。”
这场谈话自然是不欢而散。
左弗觉得自己要爆炸。
可气过后,又觉徐汉的话有道理。
自己上辈子是草根,单位里一群直男直女,大家平日埋头搞研究,勾心斗角的事甚少。要有,那也是上层间,跟他们这些小虾米没关系。
所以如何拿捏人这套,她还真没什么概念。
刚刚跟徐汉闹了一场,自然是生气。可现在生气劲头过了,她觉着还是得消化消化徐汉的话。不说行霸道之道吧,起码也得琢磨琢磨怎么拿捏这群乡绅,不能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总得加点砝码上去,不然就显自己好拿捏了。
想通这点后,第二日,她便又派人将那些乡绅请了过来。她打算试一试自己的新思路,若是不行,那就依徐汉所说,不理他们,自己干,等出了成果,等这些人求到门上时,再好好揉搓他们。
一群乡绅来了。
左弗请人坐下,上了茶,客套几句后,便切入了正题。
“诸乡贤,你们愿种部分高产稻,本官心甚慰。你们的担忧本官也能理解,毕竟粮食关乎一年生计,容不得出错。”
这话一出口,一群乡绅便打开话匣子了。
“还是大人通情达理!国公家的公子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他哪里晓得我等的艰难”
“可不是嘛!我们这些人都靠地里产出活着,若是冒然都种上新物种,若是没成,那一年都完了,这可是要出人命的啊!大人,我说话直,你也莫要动气!我等心里虽觉您信得过,可到底事关身家性命,不敢冒然而行啊!”
“唉,就是这样说啊。昨天那公子说话也忒难听了,说得我们都跟无耻小人似的。”
“云槎兄性耿直,诸位乡贤莫要将他的话放心上”
左弗安抚道“他从来都是有什么说什么,是个端方君子,藏不住话的,还请诸位多多海涵吧。”
“大人言重了。我等也一把年纪了,自不会真计较这些。”
一个年岁较大的乡绅道“所以今日我等前来,还是想跟大人讨要一些高产稻的粮种,另外还想大人能派人指点我们下,这高产稻该怎么种”
“这个你们放心。”
左弗笑着道“我从南京带了不少有种植经验的老农过来,到时自会去指导的。”
顿了下又道“只是诸位家里良田都有上千亩,每家只种个百亩会不会少了我觉得徐二公子的话也有些道理。诸位既信得过本官,这份信任何必再增加点呢毕竟,损失了两百亩地,还有七八百亩收成,若是成了,那增加的粮食可不是一点点了。”
&
第254章 以退为进
朱慈烺端坐在龙椅上,龙椅下的高庸尖着嗓子,将左弗以及孙训珽的奏折念完后,大臣们都炸锅了!
那个女人……
不但守住了常州,还活捉了多铎以及一干鞑子勋贵!
大明与清军打了几十年,何曾有过这样的大胜!
连孔有德,阮大铖等几个叛徒都被杀了!
众臣一阵迷瞪,可随即就欢呼了起来!
一朝天子一朝臣,更别提异族统治了。
握在手里的权利才是权利,不然也就图个虚名罢了。朱家的江山能保住,不管是哪一派,只要还站在这朝堂上的,心里还是高兴的。
“陛下,如此大胜必要传召天下啊!”
钱谦益十分欢喜地道“江宁县主此次不但守住了常州,还活捉了多铎,傅勒赫,傅喇塔等一干勋贵。若我们以此与清廷谈判,必能得几年修生养息的时间啊!”
朱慈烺笑着点头,“钱爱卿说得是。”
他挥挥手,高庸立刻从边上小太监那接过一副画卷。
“此画卷上画的是左弗身边的亲卫。”
朱慈烺的声音有些低沉,“他至死都未倒下,也未放下手中的刀,康安郡伯赶到的时候,他还站在那儿,双目平视,生生将自己活成了一座丰碑,如此忠烈,朕不但要昭告天下,还想为他树碑立传,追封忠贞侯。”
高庸下了玉阶,将画像展开,将画像给诸朝臣看。
诸人莫不是惊骇。
这样的事他们只在史书上见过,可当这样的忠烈出现在他们眼前时,他们却感受到了一股不真实。
一个小兵,没读过圣人书,父母皆无。
他曾是尘世最卑微的人,卑微到了尘埃里,可如今……
他的名字出现在这金碧辉煌的朝堂上,出现在他们这些公卿大臣的耳里,日后……
他的名字会响彻天下,名传千古!
一个小兵,就这样,用着一把钢刀撑起了自己流芳千古的美名。这是他们这些读书人最终极的追求,可他们大多人只会泯然于世,最终消散在这尘世里,如一颗尘埃都不如。
心灵被深深激荡着。
他们从来没想过,一个小兵也是可以拥有圣人般品质的。他们无法想象,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了这个小兵,至死不倒,将自己活成了一座丰碑!
有些感性的大臣忍不住红了眼,轻轻抽噎道“大明有此将士,必将千秋万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