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带着淘宝混古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杨柳爱豆包

    他们几代人才攒出多少钱有三十万两吗根本没有!

    把所有的地算上,有个十万,十几万两也就顶天了!

    而若是将这个学会,不在常州弄,去其他地方弄,这左弗还能追着过来收钱这五千两值了!

    似是预料到他们内心的想法,左弗又开口了,“不过诸位乡贤,我奉劝你们做人还是实诚一点。因为我会在契书里写上,一旦发现诸位将这技术带出常州而不给钱的话,呵呵,那网箱以后就别想要了!

    本官可以明着告诉你们,没有本官的网箱和饵料以及鱼苗,你们甭想将这事搞起来。况且,我也早早将此事呈报了天子,但凡在水域搞网箱养鱼者,都要交纳租金与税银。”

    “啊!”

    章老头忍不住惊呼,“还要交纳税银”

    左弗笑笑道“你自己吃自然不用,不过你要卖,自然就要交纳税银了。”

    自己吃!就是浑身是嘴又能吃下多少!

    果然……

    女魔头还是那个女魔头,不但下手狠还坏得很!就知道,她哪可能有那么大的肚量!

    正腹诽着,又听左弗道“稻田养鱼养鸭的技术本官可以免费传授你们。不过鱼苗,鸭崽等得花钱买,这本官也免费不了,都是钱呐!”

    几个乡绅相互看看,然后都点点头,“如此就多谢大人了!”

    条件虽苛刻了一点,可算来算去,比种田划算太多了,还是能搞的!再者,不也免费得了点东西么这一想,心里也就舒坦了。

    而且,只要左弗还在本地为官,他们也不用担心被盘剥。这人来了以后就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税银给废了,如今买卖只有三十税一的规定。

    漕运那边,也被整治了一顿。现在那些收黑钱的都不见了,都按照国法,老实办事。当然,若是货物出了武进,那就不能保证了。

    但像鱼这样的东西,一般也是在本地消化,也不大可能卖到外地去。

    他们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若是养鱼的多了,会不会影响鱼价还有,本地能消化得了这多鱼吗

    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后,左弗笑着道“货物多了自然会影响价钱,但买得人也多了不是”

    将经济的基本运转又说了一遍,喝了口茶后又继续道“大家日子都好过了,市场繁华了,还怕吸引不到人来吗这鱼还能做成咸鱼卖往外地,你们东西出港后,风险也就转嫁出去了,还怕外地的盘剥吗再者,这些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前些日子,钱阁老还写信给我,问问我还能不能再吃下一批难民呢,你们还怕没人”

    “可难民哪有钱买鱼啊!”

    一个乡绅忍不住道“那些人都是来要饭的啊!”

    “蠢货!”




第277章 议和
    “一对应1,二对应2……”

    新建的常州新式学堂内,左弗在黑板上写下一串阿拉伯数字,然后在1前面写上了一个“0”。

    “要想了解我这科学,你们就必须弄懂0这个概念。0可以代表无,也可以代表有。世间事,有阴就有阳,在数字上也是一样的概念。有正既有负,所以0可以是无,也可以是有。”

    左弗指着黑板道“这概念现在要你们理解可能有点难,不过没关系,你们先熟悉下这阿拉伯数字。在教材上,我都标注了,什么时候能熟练掌握阿拉伯数字的应用了,我们就可以下面的课程了。”

    这没什么难度。

    这些人里面,就算是没考上秀才的童生那记忆能力也是很变态的。简单背一下,再自己默写了几遍后,便全部记下来了。

    他们的课程会很紧张,因为再过些日子,学堂就要正式对外招生了。如今他们学的内容就是新学堂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若是不抓紧时间学习,到时他们这些童生,秀才,两榜进士跟人一群幼童学一样的东西,岂不是要笑死人了

    好在,中国古代的文人治学精神一向不错,一旦接受了,便也不会在这上面打马虎眼,其刻苦的精神让左弗这个曾经的学霸都汗颜。

    这些人会寻找一切空隙来温习功课,而这样的治学态度带来的结果则是突飞猛进。

    其实这些人本就是有基础的,只是没经过系统化的学习过。许多概念早就打下了基础,一旦转换过来,学习进程也是非常快的。

    转眼,便到了八月,新城的学堂开学了。

    左弗给书院起了个名字,叫知新书院。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是左弗对这座学院的期望。

    拖了几个月的清廷已熬不住内部的倾轧,终是决定将多铎等人要回,并与明廷签下了划江而治的国书。而四川一带,因着百姓的带路,明军得以顺利入川。

    完全丧失人心的大西开国皇帝张献忠最终落得了一个可耻的下场,在逃跑的过程中不慎坠马,直接被追赶上来的明军给砍成了肉酱。

    得知已将四川掌控的清军一下就慎重了起来。张献忠不得民心,清军可以打着解放大家的口号前来;可如今王师已到,他们还拿什么借口来蛊惑民心

    再者,扬州之事也跟随着明军的入川,传得人尽皆知。在这样的情况下,清军想再入川就难了。

    不过,很快,他们也就不用为难了。因为上面的人已经跟明廷议和了。

    为了将一众勋贵赎回,多尔衮不得不忍受这耻辱,向明廷低头。

    不低头也不行呐!

    这些被抓的清人牵涉的利益面太广了,若是不表点姿态出来,只怕以后要离心离德。

    多尔衮能当上大清实际上的一把手,脑子不灵光只靠蛮劲的话,不知死多少回了。

    所以在分析了利弊后,他果断求和,要求将自己的这些左膀右臂放回来。

    这是他把控朝政的根基,这些小辈若折损了,那么他们身后的人就跟自己离心了。

    再者……

    因着左家军,他们想打也打不过去,这样对持的局面已经持续很久了。而中原再富庶也经不住这样折腾,现在不比以前,既以天下正统自居,那些归顺的汉民还是要照顾下的,不然把人都杀了,财富都抽干净了,还拿什么来供养朝廷,供养军队

    多番权衡后,大明与大清终达成了共识暂时休战,划江而治,互不侵犯。

    双方都在蓄积力量,多尔衮知道这点,朱慈烺也知道。

    不过,既已休战,那么军事方面的压力就轻了不少,现在大家可以安下心来,好好种几年田,提升国力了。

    &nb



第278章 红红火火
    所以左弗不着急。

    今年招生仓促了些,且民生刚有些恢复,招生情况不理想也是能理解和接受的。

    反正只要继续抓民生,她相信,有了安全感的民众们慢慢会想到更深层次的东西,会将家里适龄的儿童送来读书的。

    日子就在这样的忙碌中过去,转眼便要入冬了,而一群乡绅的鱼也到了收获的季节。

    左弗之前弄的鱼,在市场上基本已被消耗空了。在接收了十万难民后,苏州,无锡等地因战乱,也产生了许多难民。

    听说常州武进需要劳力,新上任的苏州知府与无锡知县写了封信求到了左弗头上。

    左弗与崔玉舒一商量,便是答应将这些难民接收过来。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苏州知府将此事又告诉了其他同窗。

    这下好了,得知武进知县颇有能耐,颇需劳力后,这些人纷纷动起了送难民的心思来。

    其实也不能怪这些父母官。

    着实是天灾不断,这些难民盘踞在地方上,时间久了不但会增加官府的负担,还会引起诸多治安问题。

    所以一听有人要难民,他们就激动了。之前钱阁老在大半年中,陆陆续续往武进送了十万难民,他们本想等着看左弗笑话的。可没想到,左弗不但消化了这批难民,居然还真将这些难民转化成劳力,将武进民生搞得红红火火的……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江宁县主厉害啊!

    既然她还能再接收苏州无锡的难民,那么再接收下他们这边的难民应问题也不大吧

    这下可好了,在当地官府的蛊惑下,一群难民开始往武进走。有些丧心病狂的官员甚至还给难民送了些粮食,派人护送到常州来。

    于是,在入冬前,常州城一下涌入了快两万难民,吓得崔玉舒心脏病都要发了。

    而任宁等人也是吓得不轻。

    虽说左弗挺厉害的,那种活动板房几天就能搭一大片出来,可一个地方能供应的人数是有限的。若全部收下,武进的人口就该突破三十万了吧

    对此,他们纷纷劝慰左弗,不要再收了,不然这天下的人都会将他们搞不定的事送武进来,到时可怎么办啊!

    哪里晓得,左弗却不以为意。

    后世常州400多万人口,这才哪到哪常州现在是真正的人少地多,在将几个大刺头打倒后,还有大片大片的土地荒废着,正等着人去种呢!

    而且,常州还有许多基建工程要完成。在这多雨的江南,防洪工程是很重要的,许多河道也待疏通。要干的事多了去了,这点人分下来,左弗还觉不够呢!

    而她还想弄几个大工厂以及造船厂,还想将城里的危房都拆了,直接弄成砖瓦房,进一步减少火灾的隐患。想要做完这些事,没大量的劳力还怎么做

    至于吃的……

    左弗不觉这是问题。

    因着章老头等人的表现,今年第二季的杂交水稻种植可火爆了!

    而早薯亩产更是惊得整个常州地面都翻动了起来!亩产4300斤!

    若不是亲眼得见,一群人都只觉自己在做梦似的。莫说那些小民了,就是颇有涵养气度的崔知府在亲眼见了红薯的亩产后都疯了。直接瘫在了地上,喘了好大一会儿气后,便扑到了红薯地上,抱着一堆红薯嚎啕大哭了起来!

    没有经历过物资贫乏年代的人是很难理解这种震撼与激动的。亩产四千多斤,虽说种一年后,要让土地休息,改种其他,可这产量太吓人了好吗!

    一亩地抵二十来亩地的收成,这是什么概念!虽说红薯吃多了肚涨,最好与细粮搭配着吃,可毕竟有了这个后,大家就不容易饿死了,不是吗

    &



第279章 难民韩有福
    大雪飘扬,转眼,已到了年脚下。

    新城内,从福建广粤等地被运转过来的难民被赶到了大澡堂内,在老难民管事棍子的挥舞下,这群人被剥光了衣服,哭着叫着被推到了淋浴下。

    “你们真是走了狗屎运了!”

    从浙江台州来的难民管事韩有福甩了甩手里的棍子,叫骂道“老父母大人与几个南京的大人忙活了几月,现在澡堂都可以洗淋浴了。都给我手脚麻利着点!你们这群穷酸,哭个卵子!能到这儿来的,都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赶紧的!两人一组,丝瓜精打了硫磺皂,给我使劲搓!要让韩爷发现你们没洗干净,呵呵,今天都没想有饭吃!还有头发!硫磺皂多打几遍!韩爷我可不是吓唬你们,要是洗几回还洗不干净,可是要强制剃发的!

    老父母大人爱干净,头上要有虱子,让你们自己处理,处理不好的,统统剃发!免得传病给别人!”

    在这些人进澡堂前,头发上都喷了高度白酒,然后用保鲜膜包起来,捂上一会儿后,进澡堂再用硫磺皂洗头,能灭除大部分头虱。

    等洗好后,再用篦子篦一下,然后喷上用中药中药百部泡制酒精溶液,再次套上保鲜膜捂一会儿,如此,天天洗一次,基本可以灭杀头虱。

    但若是还灭杀不了,那对不起了,那就只能剃光了。

    头虱会传播疾病,而这年头,有头虱的人不少。所以这些难民来到常州就必须受一些不人道的待遇,强行洗澡灭头虱。

    若是头虱比较严重的,对不起了,如今民望很高的左大人终于露出了獠牙,不再搞虚的了,直接就给剃光了,连女人也不例外。

    所以韩有福这话还真不是恐吓,之前就有几个倒霉蛋,病情比较严重,怎么弄也弄不好,然后直接被剃了光头。

    过程自然是要死要活的,不过好在当一个人一无所有时,节操也会下降,尤其在香喷喷的大米粥以及肉包子跟前……

    反正又不是士大夫,要那么多节操干嘛

    说实话,这头虱困扰他们也很久了。现在虽有点丑,可人也舒服了。而且人家也说得清楚,是为了防止传染给别人,防止生病,所以这次剃光后,后面不会阻止大家留发。

    这样一说,再加上新房,新家具,新被褥,新袄子,红烧肉等福利,这些被剃光头的难民很快就平静下来,便是那妇人也露出了笑容。

    不就秃几年吗总比饿死强!

    再者,大人不发了个头巾吗等头皮上彻底好了,扎上头巾,戴上帽子,也不难看呢!

    当然,老难民是熬过来了,可对于新难民来说,剃头无疑是件极为可怕的事!

    要是成了光头,岂不是要被人笑死

    身体发肤授之父母这样的概念,对于底层人民来说并不是必要恪守的,但被人嘲笑却是难受。

    所以,当下也不敢鬼叫了,在老难民的指点下,拼命往头上打着肥皂,使劲地搓着,就怕虱子不下来,自己就变光头了。

    看到自己的恐吓起了效果,韩有福表示很满意。

    他退出淋浴室,在外面大厅的躺椅上躺下后,端起案几上的茶水喝了一口,然后便是敲着案几,哼起了东乡小调来。

    作为一个难民,如今的日子是他不敢想象的。几个月前,他还处于被饿死的状态下,可如今他却过上了有房有钱,顿顿精米,天天有鱼有肉的日子来。

    因着年幼时,跟着乡里的秀才学写了几个字,来到这常州后,一问还认几字,立刻就被挑选出来接受特别培训,然后他就被分配到难民营里做管事了。

    在难民营当管事,那绝对是个令人羡
1...7980818283...2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