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推三千世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三九蝎
“我们青木武馆不收没可能成为强者的弟子,那传出去只会堕了我们青木武馆的名头。”
“现在,对你们的考验才真正开始,不考验其他只考验一项,那就是你们的武道资质!”
众人听闻此话,呼吸粗重心神再次变得忐忑紧张。
“我将传授给你们一套拳法,待我传授完你们轮流打给我看,只要拳法打得像样就能留下,成为我青木武馆的新弟子。”
陶子安沉声道。
“此拳名为落木拳,拳走沉稳刚猛,招式攻守兼备。”
“你们如果通过考验进入武馆成为新弟子,接下来一段时间主要也要习练此拳。”
陶子安站在原地,缓缓打出一套拳法,边打边道。
众人屏气凝神,全神贯注看着陶子安一招一式,眼睛都不眨一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动作。
陶子安显然是在教拳,而不是练拳,拳法打得极慢,招式间每一个动作都清楚呈现在众人眼前。
“这套拳法,我一共会打上五遍。”陶子安道。
不待众人惊喜,他继续道:“但我会打得越来越快,最后一遍我会出全力演练这套拳法,要想学招式自然第一遍效果最好,你们现在最好认真的看。”
不同于其他人神色紧张两眼圆瞪看着陶子安演练拳法,李丘神色淡然,微眯着眼睛,眼中隐秘浮现一抹审视。
这套落木拳法在他来看,招式算不得如何高明。
以他的武道经验,莫说看一遍将此拳学会,陶子安打一套拳法的时间,都已足以让他在此拳法之上创出一套招式更为精妙的拳法。
不过这套落木拳法招式简单,不代表青木武馆就没有高明的武功了。
哪一家门派也不可能让弟子入门时就接触到本门最为精深的武学,何况他们这些人还没有被青木武馆收入武馆内。
而且……
李丘看着陶子安缓慢之极的一招一式间微微显露出的威势,心神感到一股淡淡的压迫。
虽然对他实力造不成什么影响,但拳势对心神的压迫却是确实存在。
这一世的武功似乎涉及到了心神之力的运用,是上一世武学所不能比的。
如此看来,陶子安先前说
第一百二十六章 今时不同往日
从这一点来看,他选择青木武馆似乎也是对的。
武者偏重力量或速度,会因心神受到压迫冲击受到影响压制,实力难以发挥出全部。
但心神不论如何受压迫冲击,防御却不会因此变得脆弱,偏重防御的武者比偏重力量或速度的武者,面对强大的心神冲击能保存更多的实力。
院中陶子安身形模糊,在打着最后一遍落木拳,身上散发出的猛烈气势让人胆寒心悸腿脚发软。
砰!
陶子安施展落木拳最后一招落木千山,拳头在空中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
随着缓缓收功,他身上那股恐怖气势渐渐消失,锐利逼人目光也渐渐收敛,恢复成众人一开始见到他的那副模样,身穿劲装神色严肃,与门口那两个青木武馆弟子似乎没什么两样。
但众人看向陶子安的目光却无法再回到之前,那道威势恐怖的身影已经深深印入他们脑中无法忘怀,心中只有惊惧和崇敬。
陶子安将众人神色收入眼底,心里微微摇了摇头。
他为众人演练落木拳,让众人直面他的拳势,固然能让众人深刻铭记,对落木拳拳势有更多的体悟,但却也有利有弊。
众人因实力差距太大对他不可避免产生了深深畏惧,日后若不将他打败消除这种畏惧,恐怕很难将威势蓄养到一个极高的地步。
当然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毕竟这里面是否能出现他打败的人都未可知,又何谈超过他将威势蓄养比他还要厉害。
小院中恐怖威势消弭,众人喘着粗气,不再被压迫的心神渐渐恢复,体内四肢的力气渐渐恢复。
陶子安见众人恢复差不多了,叫众人排队为他演练落木拳。
“你们演练落木拳不要慌不要急,若是哪一记招式没有记住没关系,可以跳过接着往下打,直至打完你所有记住了的招式为止。”
“在那之后,我会告诉你能否留下成为武馆的新弟子。”
陶子安神色缓和,语气较为之前轻柔不少,缓缓说道。
众人心神刚刚被他拳势冲击过,他若再不神色变得缓和语气轻柔,消除一些众人对他的畏惧,只怕这些人没一个能在他注视下发挥比较正常的。
其实这个时候,若想让众人正常发挥,最好换一个人来考核众人拳法,但在他注视下演练拳法,何尝又不是一种考验。
众人排好队,开始演练自己学到的招式。
在陶子安手中沉稳刚猛攻守兼备的落木拳,到了众人手里一个个走样变形,招式间磕磕绊绊,全无半点连贯与气势可言。
陶子安面无神情,淘汰掉一个又一个,接连七八个人被淘汰,才出现一个身穿锦衣的少年,让他勉强点了点头通过了考核。
那个锦衣少年拳打得不算好,先前被淘汰的人中有两三个人水平和他差不多,但就是因为那一身锦衣,才通过了考核。
见到这一幕,众人中有人神色欣喜,有人神色愤懑,家境富裕的好处在这一刻显现而出。
陶子安看着人群中身穿布衣那一部分人脸上的愤懑,神色如常微微摇了摇头。
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真正的公平可言,纵使心中愤懑又有什么用,还不如努力变强打破那些不公平。
他也曾是生在寻常百姓家里的孩子,现在不也成了师父的入门二弟子,武道有成在上江城里也成了一位人物。
固然有他武道资质出众的原因,但当时同期弟子有几人武道资质并不比他差,他主要还是靠着他刻苦练武才得在同期弟子中脱颖而出,被师父看中收为入门弟子。
考核在继续,小院中的人飞速减少。
“你可以回家了,下一个……”
陶子安再次淘汰掉一人,轮到一个先前在第三组中没有被淘汰的人。
那人施展拳法,虽然打得有些缓慢和磕磕绊绊,但却是将一套拳法完完整整打了下来。
第一百一十七章 记名弟子与举鼎
李丘站到一旁,察觉到众人对他投来的各种目光也没在意,一部分人看了他几眼便挪开了目光。
但怀疑李丘被提前传授拳法的人,目光却一直阴魂不散死死盯着李丘背影,仿佛李丘和他们结了什么仇一样。
李丘眉头微皱转头看去,那些人中有人低下了头避开了他的目光,不敢与他对视。
但有几个身穿锦衣的少年,反而更加起劲,神色鄙夷看向李丘,眼神中充满挑衅。
李丘转回头,他不喜欢被人注视围观,尤其充满恶意的目光,但现在这样他也没什么办法,只能等事情结束。
他可以用眼神和威势吓退这帮人,就怕被一旁陶子安察觉到什么。
终于所有人都在陶子安面前演练过一遍落木拳后,院中只剩下了寥寥数十人。
从一开始的数百到现在的数十,青木武馆挑选新弟子的考核不可谓不严苛。
被淘汰那些人,除了再到小武馆试一试能否被收下,就只有读书科举一条路了,总之他们这一辈子是不可能成为强大的武者了。
达到青木武馆要求,即将成为青木武馆弟子的众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陶子安转过身,看着众人缓缓道。
“你们通过了考验,成为了我青木武馆的新一批弟子,现在你们可以管我叫一声陶师兄了。”
众人神色激动,微微躬身拱手,齐声道:“见过陶师兄!”
“见过各位师弟。”
陶子安点点头,脸上露出一抹笑意,随即神色又变得严肃提醒众人道。
“你们可以叫我师兄,但见到我师父时,要叫馆主或者陈师,绝不能叫师父,也最好不要叫老师,因为你们只是学道弟子!”
“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叫错乱了上下,不然不止我师父会不喜,还有我几位师兄师弟也会很不高兴……”
众人连连点头,示意自己记下。
“当你们在武馆学武一段时间后,我师父可能会将你们中最为出色的一人或者几人收做记名弟子,到时你们中有人可进一步称呼我师父为老师。”
记名弟子,地位处于学道弟子和入门弟子之间。
武者会传授给记名弟子一些学道弟子所学不到的东西,用以进一步考校记名弟子的资质、品性、毅力等。
在觉得满意之后,武者会将记名弟子正式收入门墙成为入门弟子,与武者师徒相称关系好比父与子一般。
陶子安似忽然想起什么,道。
“对了,你们也可以不用等那么长时间,只要达到一个我师父设下的要求,你们可以立即成为我师父的记名弟子甚至入门弟子。”
陶子安说这句话时,语气平淡之极,似乎只是走个流程,不认为有人能达到那个要求。
他转身指向院子右边的一尊小鼎。
“看到那尊小鼎了吗”
“只要你们中有人能将它举过头顶,我师父就会收他做记名弟子,甚至入门弟子也不是没有可能。”
小院右边摆放着一排排的兵器和石锁,其中以一尊乌青色的三足圆鼎最为显眼。
众人神色骇然,连连摇头,直呼不可能。
“怎么可能!”
“陶师兄莫要与我们开玩笑,我们怎么可能有人能举得起这尊小鼎。”
“即便体型小了一些,这尊鼎也起码有千斤之重,我们中不是没练过武就是练武没几年,都还未达到淬皮期,又怎么举得起千斤重鼎。”
“举得起这千斤重鼎的,起码也是强筋期的武者了吧!”
“是啊,绝对不可能的!”
“纵使一般的天生神力,也没有在我们这个年纪达到千斤之力的,这个要求太强人所难了。”
&nb
第一百一十八章 见过张师兄
;众人神色紧张,难道铜鼎要被举起
方脸少年发出低吼,使出全身力气撼动铜鼎,铜鼎一只鼎足离开地面。
先前举鼎未成的锦衣少年,脸色更加难看,眉宇间浮现一抹紧张,心里期望方脸少年和他一样举不起铜鼎,这样他的面子还能保留几分。
李丘站在一旁,看着举鼎的方脸少年,目光闪动。
其实这才是正常的天生神力在这个年纪应有的力气。
大约六七百斤力气,能够撼动铜鼎,却难做到举起铜鼎。
砰!
沉重的铜鼎落回回地面,方脸少年踉跄退出两步,弯腰双手扶着膝盖,气喘如牛摇头道。
“这尊铜鼎太过沉重,起码有千斤,以我的力量还不足以举起它。”
众人微微点头,他们也已看出这尊铜鼎的确不只是个样子货。
刚才和锦衣少年和方脸少年一起走出,想要举鼎的还有几人,但看到两人先后都未将铜鼎举起后,已经放弃了举鼎的想法。
通过举鼎成为馆主记名弟子这条路太难了,还不如脚踏实地刻苦练武,等日后在同期弟子中脱颖而出被馆主看中,到时同样能成为记名弟子。
后者虽然困难,但总比前者要靠谱得多,前者太过不切实际。
铜鼎为真,重有千斤。
他们不相信有人能在他们这个年纪举起铜鼎,恐怕换年轻时的青木武馆馆主也不行。
见无人上前尝试举起铜鼎,陶子安摇摇头准备叫众人散去各自回家。
李丘迈步走出,众人目光倏地集中到他身上。
“他要做什么”
“难道想要举鼎”
“那鼎可有千斤重,连自小练武和天生神力的都没有举起,他能成吗”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陶子安看着李丘,眼中闪过一抹诧异,目光惊疑不定。
陶子安对李丘印象是十分沉稳的一个少年,在被他拳势冲击过心神后,还能在他面前施展拳法演练自如,受到他夸赞时脸上也没有现出多少兴奋之意。
性格如此
此沉稳,不可能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可明知铜鼎为真,重有千斤后,这个少年难道还有把握举起重鼎
锦衣少年和方脸少年从下至上打量了李丘两眼,皆是摇了摇头。
李丘身穿布衣,未生在大富之家,没有从小习武的条件,总不可能又是一个天生神力,什么时候天生神力变得遍地都是。
何况天生神力又怎样,十几岁的少年即使天生神力,面对千斤重鼎怕也只能无可奈何,方脸少年就是很好的例子。
只有成为记名弟子,才能得到些许真传。
李丘虽然不懂,为何举起千斤重鼎,居然仅仅只是一个记名弟子,但有总比没有好。
他面无神情一言不发走到铜鼎前,双手抓住铜鼎,肩膀贴靠到沉重坚硬的铜鼎上,轻轻低喝了一声,如山般难以撼动的铜鼎倏地的动了。
一只鼎足翘起,离开地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