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这个年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红烧豆腐干
一解开,果然里面都是蘑菇木耳和菜干。
齐建军朝老太太得意地挑了挑眉,“怎么样人家送的都是当地特产,可没干什么坏事,不存在什么送礼行贿举止。”
齐老太太点了点头,“小心无大错,在外交朋友还是要注意点。注意在信里措词也要小心点,不能说的别乱写。”
“您老就是不吩咐,我都明白这点。奶奶你是没见过那对古灵精怪的孩子,要不然你也一定会喜欢。有那样的孩子,这当父母的不会差到哪里去,您老放心好了,我做事有分寸。”
“听你的意思连人都没见过面,还是万事多提防些。”
齐建军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心里却不想替对方在老太太跟前多辩解,人家不止回礼很客气,在信里更客气。
说明什么
压根就没打算跟自己多来往。
否则回信不会短短数语。
比如他的真名总要写上吧可署名还是关老三,瞧着字迹不像没文化的人,会没个正经名儿
再比如自己都报上单位和宿舍地址,邀请他们有空上京玩儿,按理不是也该回信邀请自己去东北
齐老太太很了解大孙子,这就不是多热心的孩子,更不是多喜欢小孩,要不然早点成家早点有自己孩子不是更好。
“那对孩子几岁了”
齐建军回想了一下,“好像是五岁还是六岁俩孩子长得很好也很干净,一点也不象农村孩子。”
“比起我们家小景年如何”
齐建军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您老觉得回什么礼比较合适”
“你先回答问题。”
齐建军无奈地摇摇头。
“在我心里,谁也比不上我小弟。我小弟貌比潘安,小小年纪稳重有礼,再也没小孩比得上。”
“这还差不多。”
齐老太太得意的一笑,瞟了瞟书房,压低了声音,“有老头子夸小平安,你爷爷不高兴了。”
&n
第340章 拾秋
马六屯.
大家就跟打仗一样,恨不得一天二十四时小时全不休息;恨不得的一下子将粮食全收完;恨不得一下子全脱粒儿晒干入仓……
终于在村民们都晒掉了一层皮之后,地里的庄稼终于连夜收割完毕,部分农作物也陆陆续续地入了仓库。
一直让人恐慌的秋雨,它还真没来,累了、乏了、黑了、瘦了,可丰收让屯子处处充满着一张张喜悦的笑脸。
既然在下雨之前,都抢收了粮食,是不是就可以马放南山,刀兵入库呢
那可错了。
如今也就恢复往日生产队的上下工时间,晚上是不需要整个生产队社员再累死累活的赶工。
但秋收还没结束,就算公地上的全部作物入库,连麦秆都晒得枯干后堆成垛,可新的一轮忙碌又摆在眼前。
队里还得见缝插针地种植一些快速成长的过冬菜,还得平整土地,给地里沤肥施肥什么的。
而除了出工时间,各家各户的重心也放在自留地和自家菜园子,大家都再为过冬之前做准备。
但好歹大家都能松了口气,除了出工时间,终于也有时间赶在下雨之前,整理自留地和自家菜园子。
实在被前几年的饥荒搞怕,因此只要还有一口气在的,屯里所有人都像蚂蚁般在辛勤囤积着物资。
相比起这些大人们需要白天忙于队上的活,再晚上干私活,屯里大小孩子们的日子却轻松很多。
原因嘛,也简单。
收秋时孩子们只是做为大人的配角,而地里的庄稼收割完毕,大部分的大人往往退居到打麦场以及旁边晒场上劳作。
总有些看晒场或者掰苞米粒的人会偷偷的把黄豆粒、玉米棒什么的装进自家孩子的衣兜,让这些孩子飞快跑回家。
这样的小动作屡教不改,如是几番,她们是能够给家里增添可观的粮食,但从大义来说是破坏了集体利益。
罚
法不责众。
于是,在妇女们闹哄哄的出现数次小纠纷之后,在马三爷快要动手削人之前,让所有人都在期待的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
——马大队长终于敲响了钟,宣布拾秋。
所谓的拾秋,就是在生产队将庄稼,甚至是秧棵都收拾走了之后,宣布大家可以捡拾地上遗落的粮食。
每年一到地里的庄稼收割完后,那些空下来的花生地、大豆地、苞米地、地瓜地……都会成了全村人关注的焦点。
那里面可有被大集体遗漏的、星星点点的大豆、花生、和细小不起眼的麦粒稻谷,还有小地瓜等等果实。
这是属于孩子们的秋收。
到了一个时期,大人们还在忙于上工,出动的成员自然是这些半大小子。这不,打麦场也终于恢复清静。
突如其来的钟声响起,关平安还愣了愣,“哥哥,队里不止大中午敲啥钟,外面还好吵,是不是出了啥事”
西屋的小天佑立即喊道,“妹妹,快点,带家伙。”
打架
“我去找爹,你保护娘。”
“错了!错了!”小天佑连忙冲到外屋地,气急败坏地嚷道:“谁说打架是拾秋!拾秋!!!”
“啊”
看着懵了的傻妹妹,小天佑决口不提自己是有意逗妹妹玩儿,立马冲出了外屋地去找工具。
半路上的马五丫听到钟声立即撒脚丫就往关家跑,人还没到小嗓门已经拉响,“安安,快点。”
匆匆跑出的关平安更是高声回喊:“五丫姐,你先过去,我马上就来。”
“快点啊,运气好能捡上好几斤豆子的。”
这点她倒没夸张,每年到了小秋收,她一个人就能捡上好几斤的豆子,加上几个姐姐,简直如蝗虫过界。
也就是前几年队里歉收,加上她娘断不了药,要不然马三憋就靠五朵金花早已脱离贫困。
第341章 该换我来玩!
真乖……关天佑让了一步,“你也可以挖,不过不能用劲儿,要不然咱奶该说咱俩往常藏了心眼儿。”
关平安转了转眼珠子,“你怕她们呀”
“咋可能!我是嫌她们烦人。”
关平安抿嘴一笑,“好,我跟着哥哥,干得不好,哥哥教我。”
关天佑拉上妹妹,连忙先找块还没人翻过的地方蹲了下来,用铁勾耙一下一下铙着松软的沙地。
关平安发现很多小孩用手扒,用双脚踢,有被铁勾耙刚铙过的地方,也继续有人再翻一遍。
田边地角、沟沟坎坎的,稍大一点的土坷垃也要被他们用小锄头砸碎或者用脚用手给捏碎。
真凶残!
“知道我为啥先选这儿不你瞅前面是不是五丫姐她每年都不去高粱地,因为那没啥可捡。
大豆和花生不一样,大人们收大豆,有些豆荚会炸开,他们顾不上,后面跟着捡的也不耐烦。”
关平安连连点头。
小手翻起他铙过的地方,见有豆子,不管秕的,还是被虫咬成半拉的都一一捡到篮子内。
“咱奶就不懂。去年我说麦地没啥东西,她还说我不懂,听她的就行。今年我就自个琢磨,我是真没说错。
刚收秋那会是不是大人们都先收拾麦地队长爷爷都在盯着麦地,可不得个个干活都很仔细。”
关平安回忆一想,好像往年她祖母就是让孙子孙女们先上麦地。“对,哥哥说的很有道理。”
“那你知道我为啥不先带你去挖花生”
关平安果断摇头。
不是人人都是马五丫,很多小孩子刨着刨着,刨累了,就失去了乐趣。
有些小孩就会三五结伴,每人抓出两把花生,找些花生藤和花生叶烧花生吃;还有些小孩会四处寻找老鼠洞,往下挖着挖着,兴许好运找出老鼠藏花生的地方,一掏就是一大把。
不过她爹娘在前两年就规定,不准她兄妹俩人掏老鼠洞,更不准吃老鼠洞内的花生,说吃了要得鼠疮。
半个小时过去……
小天佑还是饶有兴致,脸蛋上又添了一道泥印。
再半个小时过去……
俊秀的小脸蛋已经成猫脸。
关平安实在忍无可忍,趁着他又换一个地儿,立即抢过铁勾耙,“你都玩了好久,该换我来玩!”
小天佑摸了把额头上的汗,无奈地点点头,“好吧,我先去瞅瞅他们捡了多少。”
“是不是捡满小篮子就回家”
“不行,咱们还有布袋子呢。”
好吧,你赢了!
小天佑一走,关平安立即展开作弊器,一把铁勾耙在她手上被耍的风风火火,可很快她就发现弊处。
——这货只能铙浅层,再下面一点就不行,强行直逼估计会直接罢工。
关平安干脆就近找了一位小伙伴换小锄头。当然,她要是没用“抢”的力气,会更说得通。
小霸王模式一展开,杏眼一瞪,“我告诉你奶,你偷吃鸡蛋!”
被她高了足足一个头的男孩:“……”
“你还是不是爷们咋这么小气”
“我没说不换。”
关平安满意地点点头,转身就走,可也带了一条尾巴。
“你知道我是谁吗”
“你连自己是谁都不认识,真笨!”
小男孩被她一噎,随后笑道,“我知道你是谁。”
“你想告小状”马五丫可说了,屯里的规矩,告小状者,见一次能揍一次,揍到服为主。
“我才不是告状精。”
“够爷们!别跟着我了,我要干活!”
“我知道你叫安安。”
这是屯里那户人家的小子咋就听不懂人话关平安没好气地扭头瞪了他一眼,居然长得这么高、这么壮!
“我姓林。”
姓林
“林志轩。”
关平安狐疑地打量起他,“屯里没姓林的人家。”
“我娘姓马,我太姥爷是你们队里老会计。”
“哦。”
&n
第342章 丑话说在前头
跑了半天的田间地头,露个脸之后,关平安扯着哥哥谢绝小伙伴们邀请开展地图。
如今这年月,各个都把粮食看得比金子还贵,去村外就能拾秋还有好多村子地里都还没收拾完呢。
没兴趣!
吃过晚饭,兄妹俩人还没练几个大字,叶秀荷开始赶人,“快天黑了,别练字了,快去玩儿。”
可去哪
兄妹俩人望了一眼天色,相视一笑,一人跑去后院扯一把柴火;一人拎着小篮子去装东西。
叶秀荷见儿子又跑进来拿走火柴盒,正要开口。
东屋出来的关有寿朝她微微摇头。
“你不是做了火盆搁里头烧多干净,回头也不用收拾。”
“他们玩的就是在地上烤的乐趣。”
院子里,兄妹俩人将一根根豆秆放在地上,点火,又一根根柴火摆在上面,然后再摆上一排苞米芯。
关有寿想起自家一对熊孩子显摆敲完苞米棒子的得瑟笑容,再次忍俊不禁地轻笑出声。
“笑啥”叶秀荷怪嗔地斜了他眼,“咱俩孩子可没浪费,苞米粒归苞米粒,棒子芯上的渣子也都装了袋子。”
“孩子们应该还不知棒子芯外面一圈也能磨成粉。”
“何止外面一圈,你娘恨不得整个磨出粉。”话虽这么说,叶秀荷倒也没有埋怨婆婆意思。不说在前几年饥荒时,现在还有不少人家掺着吃呢。
“下面这么多张口,她不抠着点没法过。”关有寿说着,摇了摇头,“也快了,这日子又要热闹了。”
“啥意思”
关有寿朝媳妇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招了招手倒回东屋。
“快说啊。”
“真想知道”关有寿上了炕,拍了拍自己肩膀,“替我捶捶,再喊几声好听的。”
叶秀荷赶紧拖鞋上炕,“是不是疼了我早就让你干慢点,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吧,该。”
“逗你玩儿,你还当真不成”
“你!”
眼见媳妇又要掐人,关有寿赶紧开口,“知道为啥要热闹不他们快要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