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这个年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红烧豆腐干
“除了养猪,我还担心入冬没菜吃,你看能不能先找娘划一块菜园子归咱不用多大,够咱们一家四口就行。”
关有寿拍了一下脑门,还真把这关键的一点给忘了,不用等入冬,以他娘和他大嫂的为人,到了夏天都怕够呛。
“娘,我奶不会答应。”
瞧瞧,连他六岁的儿子都知道他奶奶的为人,关有寿估摸自己提了也没啥用,还会被老娘给喷得狗血淋头。
“幸好咱闺女机灵,知道拿些做饭的家什,要不然明早都得饿肚子。对了,明早还得先磨面。”
关有寿听完顿时失笑不已。难怪刚才他
第132章 马三爷
磨坊在生产队场院内,队部是一间直筒式的房子,一溜儿的土炕,地面宽敞,是之前集体吃饭时的地方。
更是如今逢农忙时节劳动时集体吃饭的地方、大冬天里队里的开会场地与猫冬干活的地方。
屋子东侧的墙根摆了几个石头槽,一排排低矮的土坯石头垒成的就是队里几头牛和毛驴的家。
平时有一位马姓的老头子住在这里管理,兼给生产队打更。老头子长得干巴巴的,常常板着一张老脸。
那严肃的神色跟马队长有得一拼,但为人不错,虽很爱较真,但也爱讲究个什么都公平公正,当然更是少不了一副热心肠,遇上谁家临时有事急着离开磨坊的,他偶尔还会帮一把。
最外间没上锁的两间土坯草房就是磨坊,里面就放了大碾盘和石磙,再也无其他吸引人的东西。
可一年四季家家户户都落不下来这里,总有人家要磨粮食,也总有临时急着离开的时候,因而也欠了对方不少人情。
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屯里人,不管老幼,遇上了对方都尊称他一声马三爷,也不知道这是属于什么辈分。
此处天还未破晓,低矮的木门就传来石磙碾过磨盘的声音,间杂着马三爷对小毛驴的吆喝声。
原本这是生产队财产,为公共所用,几乎没人管理,也用不着管理,谁家要磨米磨面的就径直去,不用和谁打招呼,也不需要给谁交费。
这样一来,总有闹矛盾的时刻。
可自从换了了马三爷驻守场院,情况就不同。
赶上人多的时候,就把面袋子往磨坊里一撂,跟他打一声招呼,人就先回家干别的去了,等别人用完了再自己用。
有时,哪家的男人不在家需要磨面,只要女人吱一声,马三爷总会帮着磨完,无需太多的言语,也无需什么报酬,就像拉家常一样自然而然。
因而屯里乡亲们渐渐地相处得很是和睦,没有谁会因为用磨的事再发生争抢,谁着急谁就先用呗。
比如此刻从马三爷的吆喝声里就能明白这位老人又是发了善心。
等关有寿一进入就看到被蒙上黑布的小毛驴正被套着碾架,就是一动不动,乐得他发出爽朗笑声。
“三爷,你老这是咋得罪这小家伙,居然跟你反着来”
马三爷眼含笑意拍了拍小毛驴脑袋,“跟人相处多了,变机灵了呗。快点干完活,我给你加餐。”
也是奇怪了。
马三爷这么一说,撅着后腿咋也不愿意挪动一布的小毛驴居然用脑袋朝他身子拱了拱,这才开始一圈一圈地绕着碾盘走。
提前来的两位与关有寿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和一位大婶正等着碾面,见状或多或少都露出笑意。
大家都是一个屯里的,彼此相识,见一时半会儿的轮不到自己,开始你东一句,我西一句的唠嗑起家常。
“老三,咋听说你们昨晚分家了”
“嗨,这还用得了问,没瞧这会天还没亮,他们哥俩都一块来”
这又没啥不好对外传言,关有寿闻言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啥时起屋”
关有寿打趣道,“你先借我点钱,明儿就起。”
“关三哥,我都等着还饥荒呢。钱没,力气要不要回头你喊一声,我不上工都跑过去帮一把。”
“嘁,你咋不早说老三,赶紧的让这家伙今儿就去打土坯。”
“行呀,定好地了没咱哥几个谁跟谁!”
关有寿跟他们走到一旁唠嗑,而叶秀荷则叮嘱闺女别靠前,小心被毛驴踢到,自己来到前面那位大婶子身边帮忙。
“全婶儿,你
第133章 清晨
分家后的第一个早餐,叶秀荷就是有心也无力,之前已经在磨坊里耽误了好一会功夫,加上她半道回来时,赵秋月已经占了铁锅开始煮粥,她只好放弃了烙煎饼的打算。
烙煎饼可不是什么好活儿,这要是等过得日子到了夏天,又累又热,烟熏火燎的,一桶糊糊烙完,手脖子都累酸。
本想着趁着现在没人盯着又时节合适,自己多烙点煎饼,免得大人下工晚了会饿着俩孩子。
可这一通折腾下来,眼看快到上工时间,她只好不得不一边熬粥,一边往锅边贴几个饼子先对付一顿。
果然,这边一家人刚吃完,那边之前关有寿和马振中去往县城路过公社领回的高音喇叭也伴着杂音刺啦刺啦响起。
“……现在开始广播啦,往后社员同志们记住啦,再上工不给你们敲钟提醒儿了,大家伙都快给我麻溜出门,迟了全扣分……”
这话顿时惊得刚分家的关家人很是一阵鸡飞狗跳。
关大爷背着双手,早就看不惯大儿媳和老儿媳妇俩人自从起床后为了争谁先用锅烧饭而生了一场闷气。
如今他更是眼神冒火,当公公的不好开口责怪儿媳妇,可老伴不是在嘛,他瞪了两个儿子一眼,对着关大娘皱眉道:“年轻人当不得家,该提醒你得说几句。”
“你放心好了,有我看着她们呢。”关大娘麻溜地朝老伴使个眼色。之前被分家乱了心思,现在一晚冷静下来。
她越发觉得老儿子在替他媳妇遮掩,啥那些钱是他自个赚的,是个屁呀,那手巾就是自个的。
她没怀疑自己老儿子,倒是越发觉得自己不见的私房钱一准是老儿媳妇偷的,正想收拾马杜鹃。
至于老大家的,那是顺带着的,不给敲打老实,还不得爬到自己头上。就是分家了,也轮不到儿媳妇当家。
前院发生什么,后院两房无从得知,与包好头巾要出门的赵秋月和叶秀荷俩妯娌不同,孩子们则是非常兴奋。
概因之前,运回广播的关有寿说了。
以后每天清晨6点,《东方红》乐曲会准时响起,6点半是个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到了7点是省内新闻联播,7点半才结束。
中午11点开始播音,12点半结束。
傍晚是6点,晚上7点还是早上的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之后就开始播放歌曲、评书和京剧一直到八点半结束。
而他们往后不用出屯子就能听到全省甚至全国的消息,更重要的是据说还会播出适合他们的儿童故事。
关平安下意识地瞟了眼关小竹,见她脸上露出欢快笑容,看来这个什么广播上的内容还是比较靠谱。
但她心里还是存了迟疑。
为何之前就没通知这边生产队去领取,偏偏今年急不可耐的给装上,而且恰恰是在关小竹说的明年这个节骨眼上
不过,很快她就没时间去关心这个问题。
“安安……安安……我来陪你挖野菜了……”
梁志红小朋友扎着两羊角辫,穿着一件发白的红底绿花薄夹袄,背着背篓一蹦一跳地跑来。
她爷和她爹可是说了,老关家昨儿分了家,就关爷爷的为人,关三叔他们哥几个估摸没啥东西分到手。
她娘也说了,往后她兄妹四个得多照顾点平安兄妹俩人。瞧,她今儿开始就带小伙伴一块玩儿。
“志红姐,你跑慢点。”关平安喊了一声,利索的一手拎上昨晚一家人换下来她娘来不及洗的脏衣服,一手提着一头放了搓衣板和草木灰的小水桶迎上前,还不忘扭头喊一声,“二姐,三姐,你们也快点。”
“你急啥呀,三婶她不是说了等她回来洗”
关小竹斜了她姐一眼,嘟囔了一句,“我五岁开始早就得帮着家里洗衣服做饭,啥没干过。”
关小竹虽然说的不好听,但说的话
第134章 捞鱼
大清早的河边一个人影子都没有,就连生产队的上百只鸭子还没被赶来,地儿还是挺宽的。
关平安示意梁志红看住渔网,自己则把身前的荷包掉了个头背在身后,开始打湿脏衣服,撒了一把草木灰在上面放在搓衣板上快速搓着,也不敢加大力气,就担心一不小心把衣裤给扯破……
其实她更想试试那块黄黄的肥皂,据说这个抹一把,再搓一下,什么泥土草渍都一干二净,可惜哪哪都有人。
一家四口的衣服没有油渍,倒是非常好洗,关平安听着还在那一口一句地怼着的堂姐妹俩人,真想她祖母突然出现。
最后一次将衣裤漂过水,关平安立即一件件拧干放入木桶内,将桶也放在岸上后,这才扯了扯瞧热闹瞧得傻乐的小伙伴。
这次梁志红倒是看懂了,抱上渔网就跟着她跑到上游一点地方。当然,关平安也没让她失望。
第一次撒网,她就那么抓住一头,随意洒向河面,预想着先试试手感,然后嘛……是一定得用作弊器。
看着关平安轻飘飘地拉回渔网,梁志红掩饰不住的一脸失望,但还是安慰她,“没啥,我哥也不是回回都捞到的。”
关平安莞尔一笑,默默无言地又一次撒网,小脚丫踩住网的一端,从荷包里抠出一个“存货”菜团子,把它捏碎撒向渔网中间……
“安安,这会能打到鱼吗”
关平安拍了拍小手,重新从小脚下抓起渔网一端,琢磨着一个菜团子都沾了她的神仙水应该差不多。
“有了饵应该能。”
梁志红看着小伙伴神色认真,心里暗自担心,要是都浪费了一个菜团子还捞不到鱼,回头她哭了咋办
想到这里,她往关平安身边靠近,悄声说道,“等晚上我给你拿饽饽,我奶这两天怕我爷和我爹辛苦,都没放啥野菜。”
关平安双眼盯着河面,笑眯眯的连连点头,正要回话,不料想……
“安……啊,鱼,鱼来了……”梁志红眼睛一瞟到河面,立即结巴地嚷着,又慌张地指着河面扯了扯她,“快拉,都要跑了……”
“咋啦”
“快去瞧瞧。”
她的声音没惊到关平安,倒是让隔了几步远的关小兰几个离开放下衣服跑来。
“嘘,小点声。”关平安一手按住想抢自己手上渔网的梁志红,双眼紧紧地盯住河面,比起她见到的河面一条条游入,她看得更为清晰。
这破网窟窿太大,根本留不住小鱼,眼看底下一条条鱼游入吞了诱饵,关平安双腿左右一蹬,喝了一声,扎好马步,双手立即迅速往回拉……
与她想象中一样,网刚一落出水面,一条条小鱼从网眼跑出,让赶来的关小梅三人和梁志红好一阵惊呼。
“好可惜呀。”
关平安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双手飞快地绕起渔网收口。有个五六条大鱼就够了,再多就得上交队里。
关小竹看着她双眼直冒精光,真没想到这傻子还有这么一手,这可是鱼呀,虽然在农村不值钱,可城里不同啊。
关平安拉上渔网,满意地看着里面被困住的五条鱼。
“安安,你干啥呀,接着要。”
关平安瞥了眼关小竹,“我没菜团子了。”
“是呀,没菜团子鱼就不上钩。”梁志红很是配合自己小伙伴,“不能再打鱼,我爷说过不能贪多,这里够安安吃了。”
关平安赞赏地瞥了眼小伙伴,梁家家教真不错。
“安安,给大姐一条呗。”
梁志红立即防备地瞪着关小梅,“
第135章 打听房源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关平安开始一边挖一边偷摸着从小葫芦内顺一些野菜往俩人的柳筐里塞。
等见差不多了,她自己则站起来,拿出荷包内的小弹弓,“志红姐,你在这等着呀,我给你打鸟去。”
梁志红一听有好玩的,立即不挖了,双眼亮晶晶地看着她,“去哪呀,我跟你一块,我最喜欢烤家巧儿(麻雀),可惜我哥他们老不爱带上我。”
关平安好笑地瞧了眼兴奋激动的小伙伴,点了点头,俩人把小铲子往柳筐一放,背上后小手拉小手的就走了。
“哇,安安,快,那有。”结果,一颗树上的小鸟被惊飞了……
“安安,快,那里,那里。”顺着小伙伴的小手指,又一只鸟飞了……
几次之后,关平安终于能体会梁志军哥仨的心情。要不是小丫头确实挺好玩的,她差点一巴掌拍过去。
“嘘,小点声。”
梁志红羞涩地吐了吐小舌头,之后还真不开口,但谁也挡不住她的小手,口不能语,但手都扯着拽着呀。
吓得关平安只能一手举着弹弓,一手拉着牛皮绳,至于小伙伴扯她的衣服本来就带人家玩耍,她倒没在意什么。
这样还是有好处的。
“啪”的一声,一只麻雀从半空掉落,随之而来的就是梁志红的惊喜喊声,“啊安安,你太厉害了……”
关平安望着跑去捡麻雀的小伙伴,不由地乐出声。
之后,她带着梁志红兜了一圈,打了五只小麻雀让她先看住,自己则绕到老树林去探查陷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