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这个年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红烧豆腐干
齐景年敲了敲桌面,“我先跟你说件事,照这个试卷出的水平,咱们那个补习班可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考生都能心想事成。”
关平安斜倪着他,“你怕我弄巧成拙?”
“怕你进不了理想的学校,也担心你失误进不了喜欢的专业。”齐景年说着,停顿了一下,“底子好的考生肯定不少。”
“明白。”
关天佑推开自己前面的试题,“哥,你说研究生招生试题不会也如此?”
闻言,齐景年摇头,“不会。招生办肯定会考虑到十年断层问题,你看这份试卷就从由浅到深。”
而关关觉得题目简单,那是以她自身水平来评论,不能当作依据。“而研究生招生,那又是一个档次。”
“面向的招生体不同?”
齐景年朝关平安缓缓点头,“就是这个意思。虽说现在只有风声传出,但等具体报考通知出来,要求肯定不会简单。”
关天佑一怔,忽然一笑,“我现在只想通知快点出来。好了,先吃午饭,吃了歇会儿你还要上考场。”
关平安闻言朝窗口望了眼,“不等爹爹他们了?”
“咱们先吃。”谁知道俩爷爷和爹娘上班临时会不会有事儿赶不回来。毕竟他们几位中午一直在单位就餐。
与关天佑所料的差不多。
梅老打了一个电话,得到关平安已经考完回家,他就留下一句话让张嫂传达之后就挂了电话。
而赶回来的关有寿看了眼闺女递来的“试卷”,笑了笑,不多说,他又急匆匆地骑着自行车跑了。
至于回来最早的梅大义和叶秀荷,他们倒是赶得上陪关平安仨人吃午饭,但一等她真“睡”了,也赶去上班了。
用梅大义安慰叶秀荷的话来说,没瞧孩子爹都笑着跑去上班了?还没考完,你就别去问孩子考得如何。
要他说真心话,梅大义更想说考什么考,回头还不是要出国?大冷天的,何必让他家孙小姐跑出去挨冻。
——都是闲得慌。
想是这么想,到了次日周末,梅大义自己倒是一大清早起来连他坚持已久的晨练都不玩儿了。
干啥?
陪他孙小姐去考试呗。
于是。
这一天。
除了背起双手不好去考场的梅老在家转悠之外,关家能陪同的人员部到齐,一个个的守在学校门口。
偏偏关有寿这个老子,目送他家闺女进入考场,与在场的熟人寒暄几句之后,他还掩耳盗铃地避开大门口远远的。
可再远?
还是又让撞到了不少熟人。
“你家如初这回儿也是来考试吧?快,上家里坐坐。就在前面胡同,不远,铃响了都能听得到。”
关有寿好不容易谢绝离开。
一个转身。
得~
饭馆出来了一位。
“关哥?哟,稀客啊。走走走,上里面坐坐。”
“刚吃过,你慢用。”
“别啊,进里面喝喝茶也好啊。”
关有寿又是好不容易谢绝离开。
这会儿,他可不管再四处溜达了。
这不,他正寻思着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已经快过去一个小时。还等他多走一小段路,迎面又遇上熟人。
“是中华啊,我还以为看错了。你这是要去哪儿?”
一个个的,热情的不得了,可累死关有寿了。他还不如不出去转一转,安安心心地守在校门口等他闺女回来。
可大首都不愧是大首都,这老少爷们啊,特热情,和他老家的父老乡亲们一个样儿,热诚又豪迈。
说实话,他也挺开心的。
要不是他家平安这个考场规定了考生只能先在校园里候着等考试结束才能所有考生一起出校门。
他倒想与人唠上几句。
可问题就是,他闺女要挨冻啊,他这心里就老静不下来。熊丫头!让她多穿一条毛裤都不听。
“爹爹!……我在这儿啊……爹爹!……是我,安安呢。”
哗啦啦的,一下子,好多的目光聚集在铁门那儿一边悄声喊着人,一边不停蹦跳的关平安身上。
关天佑差点扶额。
妹,露陷了。
。
(iishu)是,,,,!
第1308章 时也,命也
【】(iishu),
这边关天佑一边提醒着他老子小点声,里面还有考生没出来,一边跟在他老子身边往铁门挤去。
“我不冷的。”关平安往身后瞄了瞄,一张脸趴在铁栏口,“爹爹,还有十五分钟就开门了。”
“嗯,快了,快缩回去。”关有寿伸手戳了戳闺女脸蛋。幸好他闺女机灵,知道围了围巾,不然小脸都不能要了。
“好,你带义爷爷和我娘他们先去路口等着,我速度很快的。”要不是不怕吓唬到人,她早就翻铁门走了。
杨佳佳的考场就没有规定考生必须要等结束铃声响起方能出校门,而这儿的规矩肯定是老校长订制的。
好讨厌的~
瞅瞅她爹娘脸都快吹红了,瞅她义爷爷冻得腿都快走不利索,瞅她哥冻得都不知道笑,瞅小北冻得眼珠子都不带转一下。
好不容易结束铃声响起,关平安第一个冲出学校,但也不用她到路口就见到了她老子一行人。
这边关有寿递给闺女让她先喝口热汤暖暖身,那边叶秀荷从自己怀里掏出两个灌了热水的玻璃瓶。
关平安“……”娘亲呀,你说你到底从你单位带回了多少个玻璃瓶儿?咱家有热水袋有小手炉的。
听到动静,背着双手的梅老一出来就走几步就看到众星捧月似进了院子的众人,眼皮子狠狠地抽了抽。
他家如初多优秀的孩子,都是被他们给惯的,惯得孩子一直不想长大,惯得孩子失去雄心壮志。
“爷爷,我回来了~”
梅老微微颔首,“洗一把,开始开饭。”
“你不问我考得咋样啊。”
梅老暗自嗤笑一声。要是连这一关都过不了,那可真枉费他费尽心思扒拉几位老家伙去马六屯了。
可不管考得如何,在这两天半的考试时间内,关平安算是顺顺当当地过去了,剩下的就等通知到来。
齐家最不缺的就是大学生,从第三代的齐建军到齐太平都是大学毕业,但到了第三天晚上还是家上了关家。
齐老太太名曰孩子辛辛苦苦地考完试,开始放松放松。然后下一句就是陪她老婆子出门转转如何?
还用得了说。
肯定是舍命陪君子。
自从小儿子齐立嵘死而复生归来,又有继女回来一趟解开心结,齐老太太看着年轻了不少,精神抖擞的。
这趟,她就想带关平安下江南。当然,之所以想带关平安一起去,这其中离不开齐家其他人都走不开的缘故。
齐立嵘的二十年个人成就与职位已经处于上升到快顶峰的周孝正差不多,但不得不说有时所管辖的上司很关键。
梅老跟周孝正的老首长一号肯定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而他所带出的手下,同样的,秉性也差不了多少。
齐立嵘在回来之后,私底下就拒绝了调到其他部门的高位,同时,他也拒绝了子承父业接过齐老的担子。
他还是在原单位任职,但以他所做出的贡献,毫无疑问的,成了梅老的副手之一。当然,明面上他还是有挂了个虚职。
结果,新官上任的齐立嵘比他父亲齐老更忙碌,今晚,他就没法上关家,据说要参加什么会议。
反正齐老太太早就心知肚明她这个小儿子差不多把他自己卖给了国家,能露面让她时常见到人就行。
她不挡儿女前程,但早年许下的承诺就一直烙在她心里。想到小儿子平安归来,这不上佛前还了,她心里就不踏实。
早前小孙子出世,她就想还了,可那会儿形势不等人。一等二等的,后来她更不能冒险去江南的灵隐寺。
按理来说,现在她也不好去,但只要不是大张旗鼓的去还愿,以去见见得了重病的老姐妹为由就问题不大。
所以,齐老太太想撬家了。
为了以防老伴让身边的勤务员和阿姨都跟着她,任性的老太太就挑了她家还没过门的高手小孙媳一道出门。
对的,高手。
她老婆子可有见过她家小孙媳是如何在梅花桩上蹦来跳去的,又是如何拿着一根棍子耍得虎虎生威。
这孩子啊,合该是她齐家人。
不提齐老太太是有多得意拐走人家闺女,但最后陪同她出行的,还是又多了齐家的阿姨和小王俩人。
重游故地。
不止是齐老太太,就是关平安,心里也是相当的激动。尤其是等她终于见到了老太太的老姐妹。
那位当初答应齐老太太帮忙收集绣样绣线及作画颜料的善心老太太。对方就是重病在床,还是风姿绰约又魅力难挡。
何谓“美人在骨不在皮”?
此刻,关平安有了更深体会。
收了见面礼,(老一辈还讲究长者赐不敢辞的),那是扎了红绸带点一卷轴字画,关平安被这家的小阿姨领出寝室。
留在室内的俩老太太具体会聊了些什么,这次关平安下意识地屏蔽她过人的耳力,她无意去窥探。
是心存尊敬也好,是不想掺和进老一辈的恩怨也罢。随着这家小阿姨出来,关平安谢绝了对方邀请她进书房坐坐的好意。
盛名已久的法租界,洋房,早已不复盛景,她不知当初齐景年来找这位老太太之时,老人家是不是就住在这儿。
但要是一直没搬动的话,后来肯定也遭了罪。宽敞的客厅,角落里一架黑色的钢琴发出冷冷的寒光。
同样的,关平安没去问人家小阿姨,这家还有哪些主人。这座有她家三间正院那么宽敞的洋房,空荡荡的。
空得让人心慌。
仿佛无处不在诉说着一位美人的生平往事。
其实不问,不打听,以关平安的一双眼睛,她还是看得出其中蹊跷之处,看得出又是一段美人沉浮于世的故事。
她是保持沉默了。但回到招待所之后,夜深了,齐老太太还是一边叹息,一边遗憾地讲了故事。
与老太太一样的出身,可谁知世事无常。一人是家破人亡与兄远走老根据地;一人是随父母迁居到海市。
等一对志同道合的小姐妹再重逢时,已过二十年,这二十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各自都有了家。
相同的出身,相同的为人后娘,不同的是,齐老是几十年如一日善待继妻,而有人却再娶娇娘。
时也,命也。
。
(iishu)是,,,,!
第1309章 您老想错了
【】(iishu),
这一晚,齐老太太给关平安上了一堂课,上了一堂“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生动课程。
想当初她老姐妹的那一位都会哄人开心,言外之意就是她齐家不善言的爷们才是真正有担当的大男人。
关平安很想说,您老这回真想错了,小乖乖就很会哄人。听听她娘亲咱家我家小北我家小北的就可见一斑。
更别说她爹爹还时常就跟小北嘀咕个没完没了。她爹是谁啊?是连好得穿一条裤子的好哥们。
——马振中。
在她马大爷这个好哥们前面都不落出小锦囊,可她爹就偏偏对小北坦诚,还把她这个闺女都送给人家了。
勾人心的,还有谁比得过您老的小乖乖手段之高。没瞅她小兄长都心服口服,隔了两天没见着就有一轱辘话。
唉……咋就不是她亲奶奶呢。她爹要是有这么一位亲娘,该是多可喜可贺。就是一家子每天吃糠都行的。
到了海市,齐老太太的故交还挺不少的。有她亲自上门的,有来拜访的,为此,又逗留了一周。
关平安要不是听老太太跟她咬耳朵提过想去灵隐寺还愿,她还真以为老太太过来就是找老姐妹唠唠嗑,逛逛街。
但!
不得不说,她还真喜欢陪齐老太太出门。
为啥?
对胃口啊。
听说某某早市有人挑着一担字画卖,一个转身,不等她张嘴,老太太就双眼发亮地跟她嘀咕得去瞅瞅。
听说某老裁缝开始私下接旗袍的活儿,一个转身,不等她张嘴,老太太就立马拉她去百货商店买绸缎。
老太太能和她对着一幅幅的字画鉴别评价;能和她去老师傅那,大手一挥就是订下好几条旗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