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沉默了一会儿,保卢斯就说道:“我们可以在白天摧毁这些防空火力,格策,所以这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夜间战斗机……只要它才能阻止这些两栖登陆船运输!”

    于是,保卢斯马上就给希特勒打了个电话要求更多的夜间战斗机。

    希特勒对此感到很为难。

    因为此时英、美正加大对德国本土的轰炸力度,其中尤其是德国的工业重地鲁尔区。

    (注:1943年3至7月,英、美对鲁尔区若干城市进行43次空袭,轰炸航空兵出击18506架次)

    英国人、美国人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从另一层次声援苏联。

    当然,这其中也有英国磨洋工的成分在其中。

    就像之前分析的,在苏联遭到德军全力进攻的时候,位于德国后方的英国只需要组织大规模登陆就可以使德国腹背受敌陷入几线作战的窘境。

    斯大林也是一直这样要求英国的。

    但丘吉尔更希望的是德国与苏联打得两败俱伤,于是一直将这个早就应该发生的登陆想方设法的推迟到了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而此时东线的苏联已经是胜券在握了,英、美如果再不登陆就有可能不需要登陆苏联独自击败德国国了。

    至于空中对德国本土的轰炸,那只是因为英、美顶不住斯大林不断施加的压力,这么做更多的是一种像征意义……从空中轰炸不过就是将炸弹丢在德国的土地上,至于炸得准不准能有多少效果,就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了。

    因此,这轰炸虽然是针对德国工业区鲁尔,但对德国却没有造成多大的打击。

    而德军的夜间战斗力研发出来,当然不是为了让保卢斯在斯大林格勒封锁补给线的,它们是用来在夜间拦截英军轰炸机的。

    考虑了一会希特勒最终还是将一个夜间战斗航空团调往斯大林格勒由保卢斯指挥。

    希特勒对参谋说:“德国少了一个夜间战斗航空团依旧是德国,而斯大林格勒如果多了一个夜间战斗航空团,它就不再是斯大林的斯大林格勒了!”

    这个夜间战斗航空团当天就从德国飞往卡拉奇……此时的卡拉奇已经做为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前进基地,不仅保卢斯的指挥部设在这,补给、兵员甚至战机都集中在这里。

    接着,飞行员在短暂的三小时的休息之后马上就被投入到战斗中。

    航空团团长弗雷德上校还因为这事与保卢斯起了争执。

    “您不能这么干,将军!”弗雷德上校说:“我们用了五小时的时间才把这些飞机开到这里,一路上降落了三次加油。您知道这样的长途飞行有多消耗体力吗飞行员们需要休息,也需要时间适应新的环境和战场,可他们只得到三小时的时间,他们甚至连张地图都没有!”

    “我知道,上校!”保卢斯回答:“但情况就是这样,我们别无选择!”

    “我们有……”

    “你认为有!”保卢斯打断了弗雷德上校的话:“但你是否想过,如果你们休息一晚的话,就意味着敌人可以乘着黑夜运送更多的物资进入斯大林格勒。知道这结果是什么吗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些像耗子一样的敌人,每天只需要半块面包就能活下来并端着步枪在废墟中朝我们瞄准!你以为这一夜的运输量可以让他们支撑几天”

    弗雷德上校无言以对。

    因为他知道保卢斯上校说得对,战争有时就是这样,它有“机会”的说法,而且这个“机会”往往还是稍瞬即逝。

    比如现在的斯大林格勒,正是德军封锁其补给的关键时刻,也就是斯大林格勒在濒临弹尽粮绝的时刻,如果空军休息一晚再参战,其结果就是往后可能要用成倍的努力和伤亡将其换回来,甚至可能永远也换不回来。

    想到这,弗雷德上校就不再反对了。

    “是,将军!”弗雷德上校挺身回答:“但至少,您应该给我们看看要轰炸的目标,比如照片之类的!”

    “我们没有照片!”保卢斯回答:“我们的侦察机没能成功的拍到它,或者说成功拍到了却没能回来!”

    “那我们……”

    “不过你不用担心找不到它们!”保卢斯说:“我认为那应该是又像船又像汽车的东西,也就是说可以在河上和陆地上机动!你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它!”

    弗雷德上校不由一愣,说:“真是奇怪的东西!”

    “是的,不过却很有效!”

    当晚,就有一个航空大队起飞实施轰炸。

    德国空军的编制是一个航空团下辖三到四个航空大队,一个航空大队大约编有40架飞机。

    弗雷德指挥的第3夜间航空团只有三个航空大队,ww全团有127架夜间轰炸机和战斗机。

    这应该还算是数量少的航空团,战时一个航空团普遍编有160架战机左右,高峰期甚至能到270架。

    之所以少,是因为夜间轰炸机是装备有雷达的先型战机,产量暂时没跟上,所以只能一个团三个大队的编制。

    接着伏尔加河的夜空马上就热闹了,尤其是在南、北两段沙洲处。

    一道道探照灯柱扫来扫去,防空炮、高射机枪朝空中不断的倾泻着子弹和炮弹,天空的黑暗中则到处都是战机的轰鸣声和航空炸弹落下时发出的惊啸声。

    一轮轰炸过后,保卢斯就紧张的问弗雷德上校:“情况怎么样”

    “我们发现了他们,将军!”弗雷德上校回答:“也许炸毁、炸伤了几十艘两栖登陆船,同时损失了两架飞机……”

    闻言保卢斯不由松了一口气,看来这战术是可行的。




第五百六十四章 以假乱真
    ,最快更新苏联1941最新章节!

    德军其实是炸毁了十七艘两栖登陆船。

    确切的说并不是炸毁,而是打坏……两栖登陆船体积小目标小,再加上是在黑夜,即便是德军的夜间战斗机也很难将炸弹直接投掷到两栖登陆船上。

    从这方面来说德军击毁的两栖登陆船没有多少,只有五艘被直接命中着火或是弹药殉爆。

    问题在于两栖登陆船的制作十分粗糙。

    这其实情有可原,一方面是苏军的装备本身就有“粗糙”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两栖登陆船是新装备,水陆动力的结合还有许多问题没解决。

    于是,这些两栖登陆船一旦被机枪子弹击中,或是炸弹在附近爆炸剧烈震动,都可能让两栖登陆船因为故障而无法动弹。

    舒尔卡因此给西索伊打了个电话。

    “它们经不起折腾,西索伊同志!”舒尔卡说:“敌人对两栖登陆船展开了攻击。我猜到了这种攻击不会给我们带来多大伤亡,但没猜到会有这么多两栖登陆船出故障!”

    “这是必然的,舒尔卡!”西索伊回答:“你知道的,这批两栖登陆船是海军定制用于登陆作战的,他们不要求这种船有很好的可靠性!”

    这话说的的确是。

    海军步兵旅使用这种船更多的是用来登陆作战,他们需要的只是能冲上海滩并能控制方向。

    然后……它基本就是被海军步兵旅当作掩体挡子弹了,所以当然不需要可靠性。

    “那么,有什么办法解决吗”舒尔卡问了声。

    “我可以给你们派去一支维修队!”西索伊回答:“另外,我们会增加产量,尽量能保证运输!”

    舒尔卡无奈的放下电话。

    增加产量或许是个办法,但如果德空军只出动一次就能让苏军十七艘两栖登陆船报废或是故障的话,每天十艘的产量只怕是杯水车薪。

    就在舒尔卡发愁的时候,守着电话的安德里安卡就报告道:“舒尔卡同志,敌人另一批战机又起飞了,这一回比上次还多!”

    德军一个航空团有三个航空大队,再加上原有的几十架夜间飞机,其夜间战斗机达到两百余架。

    这两百余架战机被德军分成了三批,然后轮番出动实施封锁。

    “暂停运输!”舒尔卡下令。

    “是,暂停运输!”

    “暂停运输!”

    ……

    命令一声声传了下去。

    阿基莫维奇少校刚刚向集团军指挥部报告完情报。

    由于阿基莫维奇少对第82步兵团配合过,所以戈利科夫让他留在第82步兵团协同指挥两栖登陆船的运输任务……毕竟两栖登陆船是舒尔卡发明的,同时舒尔卡也能更好的联系到西索伊,所以把这个任务交由舒尔卡指挥也无可厚非。

    甚至整个第82步兵团都可以说沾了这个任务的光,他们由一线撤了下来专门负责补给运输的协调工作。

    “集团军指挥部大概的了解了一些相关情况!”阿基莫维奇少校说:“戈利科夫同志对暂停运输没有意见,不过这似乎不是长久之计!”

    舒尔卡点了点头。

    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甚至如果运输船暂停运输的话,敌人飞行员也可以休息。

    这就是战机的好处,它们速度快而且基本不受地形控制。

    也就是说,德空军实施封锁并不代表其夜间战斗机需要一直在伏尔加上空巡逻。

    他们只需要派出几架侦察机飞在伏尔加河上空,时不时的打下几发照明弹,一旦发现苏军两栖登陆船在活动,这时再呼叫夜间战斗机也来得及。

    而苏军的两栖登陆船……却因为速度慢总会落后一步。

    退一步说,如果这样一直暂停下去,也就意味着德军封锁成功,斯大林格勒得不到补给。

    如果不暂停,这两百多艘两栖登陆船很快就会在敌人如此庞大的夜间战斗机机群下损失殆尽。

    “河道上的运输情况怎么样”舒尔卡问。

    “不容乐观!”安德里安卡回答:“虽然我们布设了大量的烟雾,但运输船体积大目标大……到目前为止已经被炸毁了十余艘!初步估计,通过率在三分之一左右!”

    “这些混蛋!”米哈依尔维奇少校不由骂了声:“他们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夜间战斗机!”

    “从德国调来的!”阿基莫维奇回答:“英国人发现了这一点并把这个情报转告给我们!”

    此时的英国与苏联在情报方面有一定的合作,同时英国又是老牌谍报国家,会知道这一点没什么奇怪的。

    舒尔卡不知道的是,英国这个情报是直接来知“超级机密”。

    不过当然,英国人不会这么告诉苏联的。

    此时除了英国人自己外,没有人知道“超级机密”的存在。

    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舒尔卡。

    沉默了一会儿,舒尔卡就说道:“联系海军,我们需要更多的登陆船!”

    “登陆船”阿基莫维奇少校疑惑的问:“登陆船无法解决问题,舒尔卡同志,它们不能穿过沙洲!”

    “的确是!”舒尔卡回答:“但德国人不知道,他们的飞行员也不知道!”

    阿基莫维奇少校不由一愣,接着就“哦”了一声,然后马上就把电话打到集团军指挥部。

    答案其实很简单。w

    两栖登陆船是以海军的登陆船为模板建造的,也就是两者的外形几乎一样。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两栖登陆船多了四个轮子。

    当然,如果两栖登陆船在水里的话,根本就看不出它们有什么区别。

    同理,在空中坐在驾驶舱里的德军飞机员当然也无法发现它们的区别。

    那么,如果登陆船与两栖登陆船混在一起的话,德军飞行员就不知道哪些才是他们的攻击目标。

    甚至可以说,他们就算攻击了假目标,也会以为自己攻击了真目标而沾沾自喜。

    “好主意,舒尔卡!”米哈依尔维奇少校赞道:“现在,只要我们有足够多的登陆船,就足以让德国人的飞机忙得晕头转向了!”

    安德里安卡笑道:“我希望他们有足够的燃料和弹药!”



第五百六十五章 补给争夺战
    当晚苏军就搜集了三百多艘船。

    这些船并不是从海军那增援来的登陆船,而是从百姓那徵用的渔船。

    因为舒尔卡很快就想到了一点……

    如果德军飞行员无法分辩登陆船的话,他们还能分辩其它船吗

    毕竟是在高速飞行的战机上,分辩目标只能依靠照明弹的光线……

    夜间战斗机的雷达只能探测较大或是密集的金属目标,它们之所以需要地面雷达站配合,是因为即便探测到了目标也无法在黑夜中知道自己距离地面多远。

    这是最可怕的,尤其是对地攻击。

    因为就像之前所说的,如果是在国内执行拦截英军战机、轰炸机,因为目标是飞在空中有一定的高度,所以基本不需要考虑与地面的距离。

    但如果是对地攻击,尤其是要对目标俯冲扫射或是轰炸,不知道距离地面的高度的话,往往就是一个俯冲就坠毁自杀了。

    地面雷达就起到这方面的作用。

    在夜间战斗机在空中飞行的时候,德地面雷达基站实际上不是帮助夜间战斗机探测目标,而是探测己方夜间战斗机的高度并适时将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给飞行员。

    再加上侦察机适时打出照明弹,于是就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德军战斗机、侦察机、雷达之间高度协同的结果,而且这样的对地攻击还有相当的危险性。

    这在二战时已经算是走在世界前沿的战术了。

    但先进归先进,由于条件限制,德飞行员依旧很难分辩区分混在一堆差不大小的船只。

1...104105106107108...1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