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这些白痴!”德军工兵营营长卢卡少校忍不住骂了声。

    “他们自以为能打败俄国人!”副官说:“我真希望能把俄国人放过来狠狠教训他们一顿!”

    “不,科赫!”卢卡少校说:“那会使我们陷入困境的!”

    “我只是说说而已,少校!”副官笑了起来。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说说而已很快就成为现实了……

    就在卢卡少校一边指挥着部下布雷一边协助罗马尼亚军队撤退的




第一百一十二章 突破(五更奉上)




第一百一十三章 罐头




第一百一十四章 彼得罗夫




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二阶段
    尽管彼得罗夫少将半信半疑,但他最终还是把这个消息和命令传达了下去……毕竟这是莫斯科的命令,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好消息。

    只不过彼得罗夫少校传达这个情报时比较保守:“援军可能会在将来的两天或是三天到达,你们知道的,70公里,一路上还有敌人阻截!”

    彼得罗夫少校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如果把时间说得太短比如一天,这虽然会给部队打上一针兴奋剂,但一天后如果援军没有出现,士气就会遭到反噬。

    但即便是这样,敖德萨的苏军还是士气大振。他们甚至在某些局部地区对罗、德联军发起了反攻并将几支进入市区的罗马尼亚军队赶了出去,德第22步兵师同样也是举步维坚。

    消息传到伦德斯泰特那,就让他感到头疼了。

    一方面无力阻挡苏第9军的穿插,另一方面又无法短时间内彻底占领敖德萨,这就会使罗第4集团军处于苏军的两面夹击之中。

    虽然罗、德联军总兵力要比苏军总兵力多完全可以分兵,但伦德斯泰特却知道分兵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原因是罗马尼亚一个集团军十几万兵力是虚的,如果按战斗力算的话他们顶多只能算一个军。

    “他们怎么解决水源的问题”伦德斯泰特问了声,他记得副官曾经告诉他罗马尼亚军队占领了敖德萨的蓄水池。

    “雨水,元帅阁下!”副官回答:“他们收集雨水!”

    伦德斯泰特了然的点了点头,然后在心里骂了声:“这该死的天气,如果没下雨的话战斗早该结束了!”

    但现在事实就是下着雨,而且可预见的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都是多雨。

    所以问题还是得解决。

    伦德斯泰特盯着地图看了好一会儿,然后就指着地图对副官说道:“最外层防线……”

    “最外层防线总长80公里!”副官马上就给出了伦德斯泰特需要的信息:“从德涅斯特湾一直到季利古尔湖!”

    “距离市区多远”

    “25到30公里!”副官回答。

    “也就是说,距离中层防线近20公里!”伦德斯泰特说。

    “是的!”副官点了点头:“最远的地方应该超过20公里,最近的也有17公里!”

    这是一个简单的减法运算。

    “外层和中层防线都在我们的控制中”伦德斯泰特又问。

    “是的,元帅阁下!”

    “有什么工事”

    “战壕、碉堡还有反坦克炮阵地!”

    “那么……”伦德斯泰特说:“把部队及后勤部队调入两道防线的中间地带!”

    伦德斯泰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没有彻底拿下敖德萨的情况下把苏军的防线及工事利用起来,然后内攻敖德萨外拒强敌。

    副官马上就明白了这话的意思,他吃惊的望向伦德斯泰特,说道:“可是将军,这也就意味着俄国人可以切断我们与罗马尼亚之间的联系!”

    将防线利用起来当然有它的好处,但把主力部队调到两层防线之间就是一种自我封闭,也就是断了自己的补给线。

    “不!”伦德斯泰特指着德涅斯特湾,说道:“这就是我们的补给线!”

    副官不由恍然大悟,然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另外!”伦德斯泰特说:“命令肖伯特将军马上赶到敖德萨指挥这场战斗,我信不过罗马尼亚人!”

    “是,元帅阁下!”

    另一边的舒尔卡当然不知道德军的这些安排,他们只知道昼夜兼程的赶路……谁都知道敖德萨是整场战役的关键,而敖德萨的关键又在第9军能否及时的赶到。

    否则,如果罗、德联军占领了敖德萨全境,事情就有些不妙了。

    &nb



第一百一十八章 T28
    群号发在简介上,欢迎各位书友进群讨论。

    但这些优势无法弥补苏军t26坦克防御上的不足……15mm厚的装甲,这就是一层薄钢板,12.7mm的高射机枪在100米的距离上都能将其击穿,就更别说反坦克炮了。

    因此,罗马尼亚军队装备的25mm口径的反坦克炮反而体现出它的优势:轻便、灵活。

    罗马尼亚军队使用的这款反坦克炮是进口自法国的apx25mm反坦克炮,它外形看起来有点像苏军的sg43郭留诺夫重机枪……一根并不粗的炮管,后部架着一个小防盾,防盾下两个用于机动的小轮子,全重500公斤,可以用人力推着机动甚至分解之后布设到某个高地或碉堡里。

    它的弱点就是穿甲能力不足,就像加夫里洛夫少校说的,300米的距离对付t26就有困难。

    问题就于雨幕中t26想要在300米远的距离发现目标也很困难,尤其是罗军的25mm反坦克炮只比重机枪大一点,加上伪装就算在200米、100米的距离要发现它都不容易。

    因此25mm反坦克炮的弱点也就不再是弱点了,而优点却一个不落。

    就像现在,一辆辆开上前去的t26被罗军反坦克炮摧毁瘫痪在战场上,有的冒起了黑烟,有的被击穿发动机着了火,还有的甚至因为引爆了炮弹而被炸成碎片。

    进攻的苏军没有轻易妥协,他们似乎是想用坦克海战术在敌人防线上打开缺口……于是在用火炮对罗军防线实施压制的同时坦克和步兵一批接着一批往前涌。

    枪声、炮声、喊杀声,很快就充斥着整个战场。

    偶尔有几辆坦克突进敌人的防线,但都有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复返。

    罗军25mm反坦克炮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射速快,每分钟15发,这使罗军有足够的时间在打瘫一辆坦克后接着转向另一辆。

    战斗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直到后续部队被敌人炮兵分隔开进攻出现中断时苏军才不甘心的撤了下去。留在阵地上的,就是成片的尸体和横七竖八的坦克残骸。

    “我们应该要有更厚装甲的坦克!”这是舒尔卡的第一反应。

    这很正常,坦克与坦克炮之间的竞争很大一部份就是装甲厚度的问题。

    “我们的确有这样的坦克!”加夫里洛夫少校回答:“不过它们还在赶来的路上!”

    “路上”

    “是的!”加夫里洛夫少校回答:“t28中型坦克!”

    舒尔卡闻言不由“哦”了一声。

    对于这款坦克舒尔卡也略有了解,这是苏军在苏芬战场上大量使用的坦克。

    它的火力很强,76.2mm炮再加上三挺dt机枪:一挺同轴机枪,另两挺位于炮塔前两个可旋转的独立小炮塔内。

    这种独特的三炮塔结构使其需要6人操控,有的经过改装后甚至还有奇葩的五挺机枪(包括坦克外用于防空的高射机枪)。

    这机枪数量和备弹量简直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

    其装甲厚度也勉强能达到要求,30mm,现在应该已加装了额外装甲前部达到了60到80mm。

    这足够用于抵挡罗马尼亚军的25mm反坦克炮。

    (注:法国apx25mm反坦克炮200米的距离对垂直装甲的穿甲能力为30mm)

    问题是这家伙的速度太慢了,越野最高时速只有19公里。

    这还是其次,毕竟从基辅到敖德萨500公里也不算远,几天的时间也能赶到,更大



第一百一十九章 湖泊
    从这方面来说,伦德施泰特还是有些头脑的。

    他将罗马尼亚军队调进两道防线之间的做法显然是考虑到各种情况:德涅斯特湾的补给、罗马尼亚反坦克炮、苏军坦克的装甲厚度等等。

    但他还是漏算了一点……

    “我认为!”舒尔卡说:“敌人防御的弱点是这些湖泊!”

    加夫里洛夫少校愣了下,疑惑的问:“湖泊”

    难怪加夫里洛夫少校会感到奇怪,因为恰恰是这些蛇形湖泊使进攻部队束手束脚的,而舒尔卡却说它们是敌人的弱点。

    “是的!”舒尔卡说:“因为这些湖泊将敌人的防线切割成一段段的,而且湖水还会随着雨季旱季变化,所以很难在附近构筑防御工事!”

    “可这并没有什么用!”加夫里洛夫少校指着地图说道:“他们在湖泊的入口两侧建了几个炮台,用炮台上的火力封锁湖面!”

    “我说的并不是从湖面进攻,少校!”舒尔卡指着地图解释道:“这几条湖泊都是纵向的,它们从防线外一直延伸到防线内,有的甚至还跨过两道防线……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这些湖泊潜进外层防线并内外夹攻”

    “你的意思是说……防毒面具”加夫里洛夫少校眼睛不由亮了起来,他想起了在布列斯特要塞改装防毒面具潜过布格河突围的事。

    “是的!”舒尔卡点了点头:“只要我们潜进一支小部队由内往外进攻,与此同时正面也发起猛攻……”

    接下来就不用多说了,所有的防线都是朝外防御的,这意味着驻守防线的敌人将腹背受敌。

    “这些湖泊的深度是否适合潜渡!”福明政委问。

    福明政委对此也有经验了,他知道太深或是太浅都不适合……太浅无法隐藏,太深则防毒面具的延长管不够长。

    “这不是问题!”加夫里洛夫少校回答道:“这一带所有湖泊都是中间深两侧浅,我们可以改变位置调节深浅!”

    “敌人是否对此有防备”福明政委又提出一个担心。

    这个担心是合理的,毕竟这方法苏军用过一次,此时再用第二次……

    “敌人应该不知道!”加夫里洛夫少校想了想,说:“你们知道的,他们并没有对我们在布列斯特要塞那场战斗进行宣传!”

    正如之前所说的,苏联高层认为布列斯特要塞战役是“逃跑”,所以不值得宣传当然也就不是英雄。

    这样的例子很多,历史上基辅战役也有许多英雄不被承认。

    不过这也有好处,那就是布列斯特要塞战斗的细节没有暴露,比如改装防毒面具。

    “但是德国人可能通过俘虏知道情况!”福明政委还是有些担心。

    福明政委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布列斯特战役时有许多苏军投降了敌人,包括在用防毒面具渡河之后。

    所以,德国人完全有可能通过审问俘虏或是从叛徒那知道这个方法。

    “那是中央集团军群!”加夫里洛夫少校说:“那场战斗对于他们来说是耻辱,他们不会把这件事对南方集团军群说,尤其我们现在面对的还是罗马尼亚人!”

    福明政委犹豫了一会儿,然后就点了点头。

    加夫里洛夫少校说的与舒尔卡想的一样。

    中央集团军群的指挥官也许知道细节,毕竟是谨慎的德国人,他们对战争有种执着,他们会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导致他们的失败,所以会想尽办法找出问题所在,这一点与苏军指挥官的粗枝大叶完全相反。



第一百二十章 求援
    苏第9军利用白天的一点时间做了些准备。

    首先是与托利奇卡少将通气,毕竟这需要他的协同,更重要的还是加夫里洛夫少校不希望眼睁睁的看着托利奇卡少将就这样把坦克部队可打光了。

    为了避免走漏风声,加夫里洛夫少校带着舒尔卡去军部走了一趟。

    “你们确定这个办法可以”托利奇卡少将问。

    “我们在布列斯特要塞试过,将军同志!”加夫里洛夫少校说:“我们成功的渡过了布格河!”

    “但那是一支小部队!”托利奇卡少将说:“而且只是渡过一条河,现在我们显然需要更多的部队,他们要潜渡的距离是你们之前的几倍!”

    这困难和危险的确不是之前渡过布格河可以比的,万一被敌人发现……他们只需要往湖里投掷手榴弹就能让潜伏在湖里的苏军吃不了兜着走了。

    “所以我们选择在天黑时潜渡,将军同志!”舒尔卡说:“同时对敌人发起佯攻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又考虑了一会儿,托利奇卡就点了点头同意了这个方案。

    “反正它对我们也没什么损失!”托利奇卡说。

    就算潜渡被敌人发现,也只是死伤几个人而已,而战场是无法避免要死人的,所以这对苏军军官来说算不上“损失”。

    于是第9军的进攻就停了下来,对部队传出的消息则是准备在夜里进攻……这个借口很充分,如果无法依靠坦克的话,的确在夜里进攻与罗马尼亚军队打夜战更合适。

    其次就是防毒面具。

    这一点在布列斯特算不上什么困难,要塞的仓库里存有许多防毒面具。

    但是在苏联的军队里防毒面具却不是标配,许多士兵嫌它麻烦而且没什么用就没带了。

    不过从一个军里搜几百个防毒面具来还不是难事,唯一的担心就是收集防毒面具会泄密而引起敌人的注意。
1...2122232425...1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