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如果能达到这个战略目标,那么把正斜面丢给德国人又有何妨

    苏联指挥官总是打着打着就忘了为什么打这场仗,巴维尔科夫上校也不例外,不过他最终还是明白了。

    于是,马马耶夫岗这个战略要地就在一连串的拉锯战中平息下来。

    德军占领正斜面,苏军占领反斜面,彼此谁也奈何不了谁。

    表面看似乎是打了平手,但从战略目标来说,德军始终也没能通过马马耶夫岗封锁伏尔加河,所以毫无疑问输了这场战役。

    第82步兵团一直在反斜面守到了天色入黑,到了夜里九点才与近卫步兵第39团换防。(注:斯大林格勒4月份7点半左右天黑)

    换防撤下来的第82步

    兵团一个个都跟野人似的,包括舒尔卡和米哈依尔维奇少校在内全都是满面漆黑浑身泥污,甚至身上还散发着焦臭味和硝烟味……那是炮弹炸及燃烧废旧轮胎造成的。

    尽管如此,但是战士们却一个个精神抖擞,虽然他们中许多人已连续几天没能好好睡上一觉了。

    为什么会这样就不用多说了,他们首次尝到了打败敌人的感觉,而且还是在一连串的恶战中战胜了敌人,并最终活了下来。

    一开始战士们还没怎么表现出来,或许是因为还没从战场的那种紧张和戒备的状态放松下来。

     




第五百三十四章 战略目标
    舒尔卡大概只睡了五小时,然后就被米哈依尔维奇少校中醒了。

    “戈利科夫同志让我们去指挥部一趟!”米哈依尔维奇少校说。

    舒尔卡张了张嘴,揉着依旧生涩发疼的眼睛起身,看了看周围的战士们依旧躺在地上鼾声四起,不由有些羡慕起他们来。

    军官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缺点也不少,比如现在舒尔卡就不得不去向戈利科夫汇报。

    集团军指挥部已经搬过地方了。

    这是由于之前指挥部所在的位置过于靠近前线……在第82步兵团与敌人争夺马马耶夫岗时,德军在其它方向一直在往前推进。

    新指挥部设在一幢平房的地下室里,搭乘吉普车赶到这里的舒尔卡甚至在车上还小睡了一会儿。

    人往往都是这样,如果始终保持着不睡的状态脑袋似乎还是清醒的,甚至有时想睡着还有点困难。

    然而,一旦睡个开头就被人叫醒,那睡意就会像滔滔江水似的延绵不绝的涌来。

    于是,米哈依尔维奇少校不得不再一次叫醒了舒尔卡。

    “舒尔卡!”米哈依尔维奇少校小声提醒道:“那是集团军司令戈利科夫同志!”

    舒尔卡知道米哈依尔维奇少校这话的意思……戈利科夫要见他们,不管怎么说也要认真对待吧,怎么能这样随随便便想睡就睡的

    舒尔卡有些无奈。

    这并不是他看不起戈利科夫,事实上戈利科夫虽然在战场上的表现不是很好,比如东南方面军被击溃,其一度认为无法守住斯大林格勒而有了放弃的心理,而崔可夫的上任并最终守住了斯大林格勒则用事实证明他是错误的。

    但戈利科夫却是在赫鲁晓夫时代的红人。

    舒尔卡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他更在意的是战争、是战场、是生命,而不是去指挥部汇报战果走形式……如果做这些的话,舒尔卡宁愿继续躺在仓库里再睡上一觉。

    然而,舒尔卡很快就知道戈利科夫把他们叫到指挥部不只是汇报。

    “舒尔卡同志,米哈依尔维奇同志!”戈利科夫在见到两人时热情的与他们握手:“感谢你们,还有第82步兵团,你们使马马耶夫岗免于陷入敌手,这几乎是挽救了斯大林格勒!”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戈利科夫同志!”米哈依尔维奇少校挺身回答。

    “当然,你们的贡献不只是这样!”戈利科夫说着拍了拍舒尔卡的肩膀,说道:“我们已经将你的战术全面推广到整个斯大林格勒,事实证明它是有效的,敌人推进的速度几乎是以米计算,而且一到晚上还会被我们夺回来!谢谢你,舒尔卡同志,你给了斯大林格勒生存下来的希望!”

    “这是我们全军的努力,戈利科夫同志!”舒尔卡回答。

    然后戈利科夫就邀请两人走向地图,阿基莫维奇正拿着一根指挥棒站在旁边,见舒尔卡和米哈依尔维奇两人微微点了点头致意。

    阿基莫维奇身为集团军参谋,此时当然应该归建并将他从第82步兵团那学到的东西应用到战场上去。

    “说说我们的问题吧,阿基莫维奇同志!”戈利科夫朝阿基莫维奇扬了扬头。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对科特卢班的进攻并不理想!”阿基莫维奇指着斯大林格勒以北的位置,说道:“事实上,他们死伤惨重,预计不久就无法再维持攻势!”

    这个计划实际上是舒尔卡提出来的。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被挡在斯大林格勒以北无法投入战场,东南方面军则在斯大林格勒苦苦支撑。

    所以,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对德军实施进攻可以分担东南方面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压力。

    “这么快”舒



第五百三十五章 夜间战斗机
    是人都会犯错,所以朱可夫也一样会犯错。

    其实这也不能说是朱可夫犯的错,而是他这个最高副统帅受命于斯大林。

    斯大林变更了战略目标使其变为与斯大林格勒取得联系这是最大的错误。

    这个错误决定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不得不对德军发起强攻。

    在这个战略错误下,朱可夫可以操作的空间就很小了,他只能命令部队进攻,而且是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攻。

    另一方面,就是德军采用了一种比较高明的纵深防御战术。

    德军在科特卢班一带的防线没有一道明显的防线,或者说他们的防线是灵活机动的,而在防线前布置着分散游击小组。

    这是德第六集团军司令保卢斯根据苏军普遍缺乏通讯装备及沟通、协同混乱而设置的。

    这种做法很高明,因为它使相当多的苏军部队甚至不知道德军防线在哪,行进当中突然发现已经进入敌人包围圈,或者以为前方是敌人防线发起进攻结果根本就没有敌人等情况。

    于是,在这场为期12天的战斗中,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一共投入25万名士兵,伤亡高达8万人。

    此外四个集团军共拥有400辆坦克,损失了300辆。

    另外还有炮兵、汽车等损失不计其数,其中许多苏军甚至连敌人都没看到就被摧毁了。

    所有的这些伤亡,仅仅只是将防线往前推进了11公里,不久后还可能被德军打回去。

    米哈依尔维奇少校望向舒尔卡,问:“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如果无法保持进攻,是不是意味着我们……”

    舒尔卡默默的点了点头。

    这一点是肯定的,德军失去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就意味着他们可以集中所有的力量对付斯大林格勒。

    就在这时指挥部的电话铃响了,阿基莫维奇接的电话。

    然后他就回来沮丧的对众人说道:“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电话,他们已经停止了进攻!”

    似乎是对这话做出回应,外面的炮声减弱了许多。

    “德国人似乎放缓攻势了”米哈依尔维奇少校有些意外的看着众人。

    “他们的确放缓了攻势!”阿基莫维奇回答:“各个方向都是!”

    “可是……他们的进攻不是应该更猛烈才对吗”米哈依尔维奇少校疑惑的问。

    “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戈利科夫回答:“敌人正在计划新的进攻,当那一刻到来时……攻势就会比现在猛烈得多!”

    指挥部霎时就陷入一片沉默。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米哈依尔维奇少校问:“我是说,我们能做什么准备”

    “我们不知道敌人会以什么方式进攻!”阿基莫维奇回答:“所以当然无法做准备!”

    “如果说我们有什么可以做准备的话,那就是补给了!”戈利科夫接嘴说道。

    这是很明显的。

    因为从一开始,斯大林格勒的战斗就是围绕着补给展开的,德军千方百计的封锁苏军的补给,而苏军则费尽心思解除封锁。

    甚至马马耶夫岗的战斗也不例外。

    “我们在拖拉机厂存储了一些补给!”米哈依尔维奇少校说。

    “我知道!”戈利科夫苦笑了一下:“它们已经用完了!”

    这一点舒尔卡早就料到了,一个集团军数十万人,他们都需要弹药。

    除此之外还有被困在斯大林格勒的百姓,他们需要食物、药物等等。

    这些几乎可以说是天文数字,舒尔卡存储在拖拉机厂的那些物资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我



第五百三十六章 伙食
    第二天天色一亮,形势就更加严峻了……

    整个伏尔加河甚至斯大林格勒上空都飞满了德军战机和轰炸机。

    伏尔加河上空的飞机主要是针对运输船和苏军高射火力的……像之前所说的,伏尔加河中央有两道长条形沙洲,苏军将大量高射火力布置在沙洲上。

    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

    一方面在保护河道运输的同时节省弹药。

    所谓的节省弹药是相对于将高射火力布设在斯大林格勒河岸而言的……如果要将火力布设在斯大林格勒,就必须将高射机枪、高射炮的子弹和炮弹运送到斯大林格勒,然后再成片成片的打向空中。

    显然,这些火力布设在沙洲上会省事得多,后勤补给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另一方面,则是沙洲上高射火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运输船的压力……敌机有时会为了攻击高射火力而放过运输船。

    毕竟德军飞行员也不笨,他们知道在高射火力与运输船之间应该优先选择高射火力。

    因为只要干掉高射火力,那么运输船不过就是待宰的羔羊。

    斯大林格勒上空的飞机,则是为德军其它方向的进攻提供火力掩护。

    这也就是昨晚戈利科夫预估的,敌人会从两个方向同时施加压力:在加大封锁力度的同时加快进攻步伐,于是斯大林格勒很快就会陷入补给困境。

    斯大林格勒的情况的确不容乐观。

    这一点可以从补给严重缩水可以看得出来……昨晚用餐时间还是一块一指厚的黑面包。

    虽然这黑面包的味道不怎么样,尤其苏联人因为节约粮食还会在黑面包里加进草籽和难消化的矿粉(注:难消化的矿粉使肚子没那么快饿)。

    但饥肠辘辘时就不会挑食了。

    到了今天,过了早餐时间什么也没有,过了中餐时间还是没有……

    战士们一个个饿得前胸贴后背,但却只以连为单位补充了几箱子弹。

    “怎么回事”瓦列里问:“我们难道要拿子弹当面包吗就算我的牙齿硬到能把它嚼碎,我也担心到时没有足够的弹药上战场!”

    “闭上你的嘴,瓦列里!”米哈依尔维奇少校回应道:“他们给我们的只有这些!”

    “可是少校同志!”瓦列里说:“我们总不能什么也没吃就带着这些子弹上战场吧!”

    “看见你脚边泥土了吗”米哈依尔维奇少校回答:“它比子弹肯定要松软多了,我相信你的牙齿能嚼得动它,可能还会有些炒面的味道。这样,你又可以填饱肚子又不用担心没子弹!瞧,问题解决了!”

    部队中传来一阵笑声,他们被米哈依尔维奇少校的话逗乐了。

    苏联人有他们自己的幽默,而且这种幽默会显得粗枝大叶甚至有些粗暴。

    比如米哈依尔维奇少校的回答,他根本就没有解释是什么原因,或许他自己也不知道原因。

    但这些话却的确能让部下闭嘴。

    不过当然,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时间久了也会出问题。

    于是舒尔卡就补了句。

    “别想多了,瓦列里!”舒尔卡说:“我想你们已经看到德国人的飞机有多疯狂了,这是我们补给减少的根本原因。”

    “但我们也要吃饭,上尉同志!”瓦列里回答。

    “当然会有的!”舒尔卡说:“要知道我们是第82步兵团,在马马耶夫岗成功打退德军进攻的第82步兵团,你以为他们会轻易让我们饿死”

    战士们点着头,脸上露出自豪的微笑,包括瓦列里在内……此时的第82步兵团已经与之前的第82步兵团不一样了,它已经不是“惩戒”性质的部队,而是应该优先分配物资的英雄部队。

    &nbs



第五百三十七章 排查
    “干得好!”米哈依尔维奇少校走到舒尔卡身边给他递上了一小壶的沃特加,说:“我指的是你说的那些!”

    这可是宝贝,是警卫员为米哈依尔维奇少校省下的一点,所以舒尔卡很小心的接过了并在米哈依尔维奇少校注视的眼光中有些不甘的还给了他。

    “这不算什么,少校同志!”舒尔卡说:“我只是说了些实话!”

    “我就不知道怎么说这些实话!”米哈依尔维奇少校笑了起来:“虽然那的确只是一些话,但我却感觉到了,他们精神状态上的变化!”

    想了想,米哈依尔维奇少校又接着说道:“或许只是因为这些话是你说的,舒尔卡!”

    舒尔卡明白米哈依尔维奇少校这话的意思。

    因为舒尔卡已经成功的在第82步兵团中竖立了自己的威信,所以他说的话总是会有人相信甚至奉为座右铭。
1...9596979899...1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