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鱼跃沧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死鱼头

    秋意更浓了,老树也早已秃了头,村中各家为了筹备过冬,都在各自忙碌。

    年壮的汉子三五相邀,准备入冬前再进一次山,家中的老弱也都各自有事可做,推磨的,晒粮的,筛荞面儿的,忙碌中透着安宁,让江川的心境也沉静了几分,不觉便少了些许的焦虑。

    见到家中的几袋荞麦,以及屋后多年不用的石磨,江川也有样学样,在清理干净石磨后,也将荞麦扛了出来磨面。

    在没有动用丝毫灵力,也没有特意加速推磨的进度,如常人般匀速推动下。

    看着一勺勺麦粒,进入磨盘孔洞后,逐渐被摩擦挤压,最终变成了一把把青黑色的荞面,江川的心境越发平静,甚至还有些享受这一过程。

    期间赵老多次都想插手,可总架不住江川的婉拒,也只能在一旁干看着。

    不知不觉,赵老的嘴角便咧了开去,发自内心微笑的同时,江川还是察觉到了一丝影藏起来的悲伤。

    三袋荞麦,常人或许要数天时间才可磨制完成,可江川一天时间就磨完了,而且还脸不红气不喘的,看不出丝毫劳累的神情。

    这让赵老围着江川,又重新上下将其打量了一遍,啧啧称奇之余,更是连声夸赞。

    江川忘我之余,错判了常人体力,也只好推说自己曾经练过武,因此体力才会较常人优越,并借此机会和赵老商量下,自己想要进山一事,也好捕些猎物,准备过冬之需。

    赵老虽说余虑重重,可在江川有意展露了些许能力之后,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江川还未出门,便听得村中闹嚷嚷的一片。

    出门一打听,才知是一伙进山的村民返回,不过出去时是一行四人,回来后则变成了三人一尸。

    据说是兼顾采药之时,失足摔死伤,却没能挺到回村便没了气息。

    死者三十来岁,同样是家中独子,老父老母在晚年丧子的刺激下,目光已近呆滞,神伤不支下频频晕厥,身上的死意也是越发明显。

    赵老见此也赶了过去,在一旁不时安慰,却收效甚微,只能暗自摇头,眼神中,不觉间也带上了一丝身受之感。

    江川静静的站在远处,听着其父母绝望的啼哭,也听着众人的叹息和同行几人的自责。

    心中思绪发散,仿佛又见到了儿时的父亲,还有琳儿和赵叔刘婶的面容,仿佛一切就在昨天,耳边也响起了琳儿的呼唤“川哥,娘亲叫我们回家吃饭了。”

    孤独的内心,一丝暖意蔓延。

    “不知琳儿在塔内怎样了,是否有所好转。唉.....!”

    心有所思,魂有所依,哪怕身处寒冬,哪怕一路孤行,心中自有暖意,如此,足矣!

    心念回转之余,江川看向赵老的眼神,也越发的柔和起来。

    于落魄之际,有人关怀。

    于伤痛之时,有一屋可容身。

    于秋夜正凉之节,有人虚寒问暖。

    哪怕这些都不是我所需要的,哪怕其多少都存了一点私心,或是将我当作旁人对待,可身受之人始终是我。

    此恩,当报!

    “我,会陪你最后一程,让你,路上不孤!”

    再次看了一眼赵老,也没有过去掺乎的意思,江川迈步,向着大山的方向而去。

    到了村后的无人之地,这才施法隐去了身形,踏空向山中疾驰。

    从空中鸟瞰,附近山中多野兔山鸡之属,数十里后,才偶尔可见山猪和狍子,还有少许野狼之辈。

    直至过了百里,才能见到山中真正的猛兽,虎、豹、黑熊之流。

    而凡是被江川遇见




第一百章:沿江万里行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可雪下得多了,也未必就是好事。

    就比如这个冬天,接连下了三场大雪,其后融化的雪水,却是将山坡的泥土泡烂了。

    最后导致的结果便是,积雪的重量压得山体滑了坡,将赵老赖以活命的山地彻底掩埋。

    为此,赵老可以说是非常绝望,因为眼看着就要开春,自家的地,可能来不及清整播种了。

    可江川在雪化之后,还是提着锄头,一点点的开始清理,犹如开荒一般,不急不躁,缓缓展开。

    最终,还是赶在播种之前,将山地给重新开挖整理了出来,顺利播上了种子。

    江川可以从赵老的眼神中看出,其内心深处的一丝满足和欣慰。

    赵老也仿佛忽略了其他,把江川真个当作了自家孩子,其言语虽然平凡,甚至稍有粗俗,可其情其悯,却可见真。

    冬去春来,在一个个平凡的日子里,江川也仿佛忘却了修为,忘却了魂伤。

    其所行所为,都更加接近凡尘,亲力亲为,不显丝毫特异。

    赵老在江川的陪伴下,几经寒暑,身子也更加虚弱了,现如今基本上已经不能下床,不过精神还算不错,话也较往年多了不少。

    常常拉着江川的手,一说便是一两个时辰,看向江川的眼神,也是越发的依赖,越发的柔和。

    江川也很愿意聆听赵老的叙说,仿佛其当年的种种,都很令人神往,都能在以后的生活中,为自带来灵感和启示。

    偶尔在叙说当中,赵老会提到强子,而每当此时,也都会下意识瞄一眼江川,眼神中既有悲伤之意,也有欣慰之情。

    此外,赵老很担心江川的病情,尽管这几年没有复发过,可还是被其一再提及,要江川多多注意,并在有机会时,去往山那边的镇子上,找个大夫好好看看。

    时间,不知不觉又到了冬天,而在第一场大雪来临的时候,赵老也走到了人生最后时刻。

    在其弥留之际,一直拉着江川的手,口中模糊不清的喊着强子…强子。

    村中消息传出后,也多有老者前来探望,见到状况后,也都是摇头叹息,没有丝毫办法。

    赵老此时的情况,江川自是明了,其身体内部的死气,已经到了极限。

    本不能撑到冬天的,可因为最近几年精神上的慰籍,才硬是让其多撑了几个月时日。

    赵老的呼吸渐渐微弱,神情于安详中带了一丝惋惜,其最后看向江川的眼神中,露出了一丝清明之意。

    干枯的嘴唇微微张合,似乎有话要说,却已经无力发声。

    江川心头一丝悲意划过,长叹一声后,将许久不动的灵力,慢慢通过紧握的右手,向赵老体内度入了一缕。

    赵老干枯且蜡黄的脸庞,难得露出一丝舒畅之意,长吸了口气,才断断续续低声说道

    “娃子,走吧!你…不属于这里,这里…也容不下你,我都知道,都知道!走吧!”

    江川心头的悲意更甚,另一只手也扶上了干枯的手背,看着赵叔微微点头,沉声说道:“我,送您一程。”

    赵老微笑,手,渐渐滑落,最后的微笑,定格在了面上。

    寒冬、雪夜,亮如昼。

    凄风、苦雨,亲人泪。

    江川守着赵老,独坐一夜,脑中思绪翻飞,想到了过往种种,不免也生出了一丝悲戚之意。

    直到第二天有人前来,才发现了赵老的过世。

    此后便是按照民间习俗,装棺、守灵等等诸事,好在这些琐事自有本家处理,江川只需出些吃食和银子便可。

    在村中其他人看来,江川始终还是外人,因此整个过程也没江川多少事。

    直到过了七天,赵老才得以下葬,等人散去后,江川又在坟前枯坐了七天七夜。

    每天还用低沉的声音,向赵老讲起了自己的故事,其声时而振奋,时而低沉,隐隐带着悲伤。

    除了少许隐秘之事外,江川此时也打开了心扉,越说越是动情,仿佛对面不止有赵叔,还坐着自己的父母、叔婶。

    七天之后,江川没有回村,而是循着沿河崖顶的的翻山小径,一步步逐渐远离,没有丝毫动用灵力的意思。

    于山顶回首远眺,心中竟生出了些许离别之意。

    回身上路之时,莫名的有了一丝悸动,仿佛自己此时的心念,暗合了冥冥中的一丝意境。

    “伤离”,“伤也离”,人离,心不离。

    人身一世,草长一秋,人与人的缘分总是忽远忽近,自己只需抓住属于自己的便可,却是不可贪心多得。

    且寻真我,做我真我,自在而为,诸事心随。

    脑中紫府,似有丝丝凉意,迈动的步伐,也轻快随意。

    ………………………………

    三江镇,顾名思义,其境内有两条江河流经此地,虽无交汇,却有一水分别注入两江,其后段也自成一江,因此形成一幕罕有的地势奇景。

    古有文人骚客偶经此地,还留有诗句为证:

    一水滴三江,川隔两重山。

    沧海鱼跃广,源出江川上。

    而这一水,便是江川一路走来的那条小河了,其源头是一座溪流汇聚的小湖。

    江川到达三江镇已有数日,在初次见到镇口大石上的刻诗时,也觉得特别亲切,好像这诗句,是专为自己所写的一样。

    镇上因为水系发达,也显得颇有些繁荣景象,车水马龙,人流不息,沿街的叫卖声更是不绝于耳。

    因为神识不便,江川查找储物戒指都特别费工夫,必须要用看的,也只有看到了才能通过灵力摄取。

    好不容易翻找出一些银子,这便到街上重新置办了一身行头,在客栈梳洗换装后,精神头立时大涨,颇有几分翩翩佳公子的样貌,只是神情略显淡默,似乎对外界诸事都不甚在意的样子。

    为了一观一水滴三江的奇景,江川还破例飞至云端,从高空俯览全镇地貌后,倒也对大自然的



第一百零一章:邪修诡踪
    江川一路走来,每遇奇峰险滩,都会静下心来感悟一番山河气魄,偶尔还飞至半空一览山河雄姿。

    初时看山便是山,可当自身的心真的静下来时,江川还真得体会到了那么一丝,看山不是山的意境。

    算是暗合了《烈火金身决》,上面所记的禅悟,达到了开悟的层次,领略到了一丝“山川有灵,观之以壮胸魂”的豪情。

    这也和兽皮书册上,所说的感悟天地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是借助天地之势,净化自身心灵的必要手段。

    若是再进一步,就可达到看山还是山的境界,也就是寻到了自身之道,从而能更有针对性的参悟,提高自身对天地万物的理解,也能反馈自身,最终达到万物发生,随心而变的无上伟力。

    在感悟天地之余,遇到城镇等凡人集聚之地,江川也都会停留几日,随心随性而动。

    或于人流穿梭之中,或于屋宇亭台之间,观瞧人身百种,静观人生百态。

    有那落草为寇的恶汉,一生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却又能长命百岁,最终身死魂消,一了百了,没有了丝毫痕迹。

    也有那一生碌碌无为的老好人,时常都能想人所想,做了一辈子好事的同时,也被欺负了一辈子,而最后身死之时,神魂却凝实无比且自带灵光,被凭空而生的漩涡吸入其中后消失不见。

    还有流落街头忍饥挨饿的幼女,被同为流浪儿,却有身具侠气的少年收留。

    菜市场口即将杀头的凶徒,见到不远处哭晕的老母,颤抖着嘴唇,留下忏悔的泪水。

    凡此种种,无一不让江川动容,还有更多的小人、恶人、好人、奸人、强人等等。

    他们人身的经历各自不同,或好或坏,或喜或忧,可相同的是,他们都很努力的活着,都很努力的想要争取最好的结果。

    可天意弄人,能有所成者百不存一,即使有所成,那也是相对而言,他们同样付出了足够的代价,最终也不一定就会有好的结果。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人生百苦莫不如是,当懂得,有一甜,是一甜。

    反过来,也正是这人生诸多苦楚里的一点甜,才能支撑着人们继续迈步向前。

    .................................

    雨,下的更大了。

    江川起身,正要走出一座简陋的,由一位坡脚老汉经营的惨淡茶肆。

    却不想老汉心好,硬是塞了一把油纸雨伞过来,让江川无从拒绝。

    直至走出了数百米,转过山坳,江川才屈指轻弹,一锭银子急速飞离,最后稳稳落在了老汉面前的茶桌上。

    老汉一阵不知所措,左右望去,却不见人影,唯有刚才离去的青年身影,在心中逐渐清晰。

    不错,江川的神识已经有所恢复,这一路走来,感悟的点点滴滴自上心头,紫府内始终都有一丝凉意缭绕,缓缓滋养之下,魂伤渐愈。

    虽仍有痛楚,可也已经慢慢习惯,不再有令人难以忍受之感。

    沿着凡间官道,伴随道旁江水,江川独自在雨中漫步。

    耳边听着风声,江水拍岸之声,还有雨水落地、落于草木、和落于油纸伞上,交织出的不同声响。

    内心安宁而平静!就连脚步都变得空灵,变得飘逸。

    仿佛此时的天空都不再阴暗,而是化作幕布,为江川奏响一曲自然之音,一曲洗涤灵魂之乐。

    “在向前百里,绕过那片山岗,就可以看见海了啊!”

    “大海,好久不见!”

    ....................................

    不知过了多久,雨渐渐小了下来,江川的身影也从飘渺无定中脱离了出来,重新变得真实。
1...3132333435...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