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之长嫂嫁进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寒冬落雪
“也行,七姑你放心,这次我跟大哥一定看好你,不会再出事了。”
愣了一下,苏烨文一本正经的承诺。
“……”这孩子怎么就这么老实呢一点儿都不像苏悦华印象里这个年纪的孩子。
 
第9章 拉电,享福了
“谢谢嫂子。”闻着大铁碗里的肉,苏悦华嘴里生津。
“七姑还跟嫂子客气上了,快吃。”
仿佛是没想到苏悦华会说谢谢,于小满愣了一下,不好意思的转身,继续翻炒着锅里的肉。
苏悦华半碗肉刚吃完,还来不及帮忙洗碗,家里就热闹起来了。
“七姑你在这里看着火,锅里是油,火别太大了,我去看看。”
胡乱的在油亮的围裙上擦了擦手,将围裙卷成一团,于小满出去看拉电线的了。
“勤劳致富的中国人民啊。”看了眼大水缸里冒着热气儿的肉,苏悦华忍不住嘀咕。
虽然只有十岁,不过,女孩子个头先长的,苏悦华已经跟比她大两岁的苏彬文一样大了,趴在灶台上,一会儿操心锅里的油,一会儿操心灶里的火,忙的不亦乐乎。
因为早就准备好了,通电其实很顺利。
于小满看着自己房里也接了灯头,笑眯眯的出来,才想起来锅里的油,顿时脑门上拍了一巴掌,冲进了厨房。
“嫂子你咋了”怎么跟狼追着似的
“七姑,这油是你翻的”看着并没有出问题的锅,于小满才长长松了口气。
“嗯,猪油太多了,我翻不动,嫂子你看看糊了没。”
敬职敬业的坐在灶台前,苏悦华没有一点点居功的意思。
“好着呢,一点没糊,好着呢。”拍了拍心口,于小满松了口气。
这一锅油,可是他们小半年的荤腥,这要是糊了,婆婆指定要说她了,还好还好。
“嗯,嫂子,我哥他们啥时候回来呀,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
苏悦华突然想到,除了苏大伯家的大哥二哥,其他的哥哥们都不在家里,顺口问了一句。
“可能要小年了才能回来,你三哥干活的老板说是找钱去了,得年跟前才能发工钱,发了工钱他们就回来。”
想到离家许久的丈夫,于小满微微叹了口气。
“哦。”苏悦华的印象里只知道她哥哥们去县城打工了,不知道具体在干什么,这时候也不好细问。
“今年过年你四哥要去王家订亲,听阿大说彩礼钱还没凑够,他们都等着发工钱才能回来呢。”
对于这个问题,她就是有意见也只能装作没有,没办法,农村里就是这样,大的带小的,家家户户这样,她能说什么
“四哥要娶媳妇了四嫂家是哪里的嫂子你见没见过四嫂子我有些害怕。”
“你害怕什么,你四嫂子人好着呢,再说了,有阿妈呢,你害怕什么。”
笑看着这个突然变得不一样的小姑子,于小满给她普及老四媳妇王彩屏的事情。
“你四嫂是阿妈娘家后头的亲戚,听说还念过书呢,在镇上供销社卖过东西,性格方面都挺好的。”
“是吗,我就是有些担心,四嫂子的彩礼要的多吗”对于现在的情况,她根本就是两眼一抹黑。
“也不是太多,就是你四嫂以前学过裁缝,要了一个缝纫机,这个要拖关系才能弄回来,有些麻烦。”
想到自己结婚的时候什么大件都没有,于小满心里微微不是滋味儿。
“嫂子,我哥走了你一个人急不急”看于小满脸色微敛,苏悦华换了个话题。
“急有什么用,家里这么多农活儿要干,还有星文要操心,我只能在家里帮着阿大阿妈种地。”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嫂子你要是想跟我哥去打工,可以跟阿大阿妈说的,星文长大了,会听话的,我平时看着他就行。”
一个在家务农,一个处在打工,长年累月的见不了几次面儿,苏悦华有些心疼这个才二十来岁的嫂子。
&n
第10章 亮夜,撮干面
“行了,下一家,还要劳烦苏二哥帮帮忙呢,帮我抬着梯子。”两个人收拾好东西,叫了苏仲景帮忙抬着梯子,进了下一家。
“被人说着,我们七姑也羞了”收拾完厨房里,于小满出来,看着红着脸的苏悦华,开玩笑的问。
“才没有呢,嫂子你不许笑话我!”
苏悦华恶狠狠的说着,只是,小模样儿加上软踏踏的声音,奶凶奶凶的,看着更好玩儿了。
“不笑,不笑,过年时候冯家妹夫来了,我说给他听。”
“嫂子!不理你了!”苏悦华是真的有些害羞了,说完就噔噔噔的跑了。
通了电,整个家里都亮堂了,原本一到晚上就什么也干不了的家里,倒是方便多了。
当天晚上,李春花叫了梁春燕、梁秀芬两姐妹,苏家大伯娘葛宝珠,还有一个苏家的堂亲苏银香,一起围在炕上撮干面。
这是一种地域性很重的特产,和面、醒好、擀好了切成碎丁,然后用手工在簸箕里撮成小卷儿,在外面晾干,吃的时候跟肉一起煮,肉钻进面窝窝里,咬一口,可香可香了。
苏悦华是没有吃过,不过,记忆里却有,看着大家忙活,她也跟着练习了一会儿。
“二婶子,乐欣做的可比我做的好看多了,你看看,咱们乐欣心灵手巧,以后嫁了婆家,肯定要被稀罕了。”
苏银香的语气带着很明显的奉承,将苏悦华弄出来的碎面递给李春花看。
“现在还小,谁知道以后呢,平时看着懒丫头一个,倒是没想到她还挺有心思的。”
对于女儿主动弄这些,李春花是很高兴的。
对他们来说,女孩子终究是要嫁人的,嫁了人,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这茶饭、针线活才是正经的。
就算七姑长得好看,小脸白净,以后嫁了人啥都不会,还是要被嫌弃的。
“二婶你就是操心,我看着冯家对七姑满意的很呢。”
梁春燕一边搓着面,一边开玩笑的可说了之前去镇子上的事情。
“乐欣的命可真好,我怎么就碰不上一个这么好的人家呢”苏银香嘀咕一声,大家顿时安静下来了。
“”苏悦华抬头看了眼自己阿妈,又看看嫂子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怎么刚刚还热热闹闹的,突然就不说话了。
“你还年轻,婚事肯定是好的,别急。”半天,大伯娘葛宝珠干巴巴的安抚了一句。
“我都二十五了,再熬下去就真成老姑娘了,昨天我阿大说给我说了个做裁缝的活,过完年我就上镇子上去干活了。”
叹了口气,苏银香的眼圈就红了。
“二嫂,银香姐怎么了”趁着梁秀芬上厕所的功夫,苏悦华跑出来偷偷问她。
“银香说了两回亲事,第一个女婿放羊的时候从山上滚下来摔死了,第二个女婿去城里打工再也没了消息,现在都传银香克女婿,这十里八乡的,不好说对象了。”
梁秀芬叹了口气,也是无奈。
“这些人是不是脑子有病啊”她看着那苏银香模样也挺好看,就因为这个事情嫁不出去,确实挺可怜的。
“这个事情谁也说不好,现在都没有媒人上门了,银香这也是急的没办法了。”
二十五还没嫁人的姑娘,在村子里,可就苏银香独一个了。
再回到堂屋里,苏悦华看着苏银香的眼神,不自觉的就带上了同情。
“说起来,今年吉富哥也要娶媳妇儿吧二婶你喜礼都准备好了吗”
“还没呢,过完年订了婚、日子定下来再说,赶得及。”
李
第11章 小年,谈媳妇
这一晚撮干面一直撮到了快十一点,大家都困得不行,才纷纷收拾东西回家。
第二天,又是忙碌的一天,腌完肉就开始蒸馍馍。
农村里,过年真的很隆重,光是花卷就蒸了满满两蒸笼,还有一蒸笼的包子,一蒸笼的小馒头,和一蒸笼夹肉的荷叶饼。
还好苏家人多,嫂子们多,不然,这么多事情,还真不一定忙的过来。
等一切准备妥当,已经是腊月二十三了。
农村里有腊月二十三,打发灶娘娘上天的说法,小年也准备的很隆重。
苏阿大亲自宰了一只鸡,又切了一盘肉,李春花擀了足足一盆的手擀面,一家人才算是准备好。
到了下午,去县城里打工的其他几个哥哥都回来了,苏悦华站在门口,看着几个风尘仆仆的哥哥,看着于小满忙前忙后的烧热水给哥哥们烫手烫脸,有些回不过神来。
“七姑这是怎么了不认识三哥了”
苏吉顺抱着自己的儿子,揉了揉苏悦华的头发,牵着她进去。
“回来的时候你四哥去买东西,看了县城里的小姑娘们都穿皮鞋,给你也买了一双,快去看看合适不。”
“我有新鞋。”苏悦华气恼。
家里要凑四哥的彩礼钱,资金这么紧张,他们怎么还乱花钱呢
“你有的是阿妈做的布鞋,这个是皮鞋,城里的小姑娘们都穿皮鞋,好看着呢,快去试试。”
小妹比自己小了一大截,苏吉顺几乎是当闺女养的,笑着拍了拍她的后脑勺,语气宠溺。
“就是,七姑快过来看看,四哥特意挑了个大红色的,好看的很呢。”
拿出背包里压的有些变形的鞋子,苏吉富笑着招手。
“四哥!你要娶媳妇了,要存钱给彩礼,不要给我乱花钱,这鞋子你回去退了,我有鞋穿。”
深吸一口气,苏悦华鼓着腮帮子将自己的意见说出来。
“就是凑彩礼,也不差你这一双鞋,这是哥哥们的一片心意,你穿着就是了,不能因为娶媳妇就亏了你,放心,这鞋便宜,没几个钱。”
第一次发现妹妹这么懂事,苏吉顺和苏吉富相视一眼,一脸欣慰的笑着安抚苏悦华。
“那放着等四哥娶媳妇的时候我再穿吧,现在天儿太冷了,这个一看就不经冻,脚冻坏了开春又要遭罪了。”
举着自己红通通的两只小爪子,苏悦华叹了口气。
之前苏悦华嫌弃李春花做的捂手的套手难看,不肯戴,两只手冻肿了,现在一热就跟蚂蚁在爬一样,痒的她恨不得拿手在石头上砸。
“呃,那行吧,那就放着过了年天热了再穿,幸好我买的大了。”
挠了挠后脑勺,苏吉富嘿嘿笑着将大红色小皮鞋放在炕上,继续掏东西。
“三哥,五哥呢,怎么没有跟你们一起回来”刚刚就没见到苏吉贵,苏悦华忍不住担心的问。
“你五哥明天才能回来呢,他在县城里谈了个媳妇儿,今天送人回家了,明天才能回来。”
苏吉顺说着,吃吃的笑了起来。
“五哥自己谈了个媳妇真的吗五哥媳妇哪里的人,她会愿意嫁在我们这山沟里吗”
坐在炕沿上,甩着两条腿,苏悦华有一搭没一搭的问。
“你五哥的媳妇也是山里人,另一个沟里的,今天我们一起到镇子上,他们那边路远,你五哥不放心,送人回去了,明天就能回来了。”
“第一次去人家里,你们有没有给五哥买些礼物带上啊别让人家说我们小气。”
掰开一个烤山芋,深深吸了口香气,苏悦华才问。
“带了,买了一副大砖茶,还有两斤冰糖
第12章 商量,聘礼难
“我……”听了丈夫的话,于小满突然想到之前苏悦华的提议,心里一热。
这件事情不急,回头她慢慢跟他商量。
“怎么了”
“小满顺子”苏吉顺刚握住于小满的手,就听见外面李春花叫唤。
“来了,阿妈。”小两口匆匆对视一眼,连忙掀开孝布白的门帘,出了房间。
“面坨了,快吃饭,吃完了还要出去烧纸。”
李春花虽然平时思想有些封建,却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儿子媳妇儿久别重逢,说几句体己话也是应该的。
“这是前些日子镇上冯家送过来的,你们尝尝。”
一家人坐齐,李春花才将一盘热气腾腾又芳香四溢的扣肉端上桌。
“好吃,好吃。”苏悦华家里唯一的文字辈儿苏星文,拿着爷爷递给他的荷叶饼夹肉,吃的直流口水。
“确实好吃,这口味怎么觉着跟我们的不一样”
等其他人一人夹了一块,李春花和于小满才沾了一点肉末尝了一下,婆媳两个互相看看,说不出所以然来。
原本低着头吃饭的苏悦华却突然多了几分心思。
昨天几个嫂子做扣肉的时候她还进去偷吃了一点,明明是拌酱的口味,看她们习以为常的样子,应该是这里平常的吃法。
可是,桌子上这一盘,却明显不一样,梅菜扣肉,明明应该是偏南方的吃法,有人说是惠州特产,也有人说是广东特色,总而言之,不是这个西北小村庄的特色。
那么,冯家,怎么会南方人的吃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