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娇女之冷王悍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二月清风
他一开始还以为尹尚真的是因为撼动不了蔚家军,这才想要从神行军身上下手。毕竟折多山地理特殊,又有邓家的存在,而稻坝草原虽然是肃南王府的地盘,却与银杏城相距千里,不过是片渺无人烟的草原。
若尹尚真的有心打、集中了兵力打,从一开始就将手中的兵马全都用上,一举将稻坝卫所解决,神行军必然士气大损。到时候再联合南疆与姜沐,并非就没有把握将稻坝草原变成大夏的领地、甚至将整个泊宜郡都变成大夏的领地也不是没有可能!
为什么这样说尹尚麾下的兵力确实不多,可神行军的兵力也不多呀!若他们真的将稻坝草原拿下了,与泊宜郡毗邻的赵玺和姜沐能不动心别说二人对泊宜郡没有半点想法,面子上倒是乖顺,可男人有几个是没野心的
尤其享受过权力滋味的,就像旷久了深更半夜有人送美人一样,敢说没有半点反应!没反应的还算爷们再说二人的处境本来就算不上好,甚至说句糟糕都不为过。
赵玺是因为南疆太后和小皇帝亟需壮大自己的实力;姜沐则因为姜泽的打压一早就被边缘化,再加上个实力深不可测的姜衍,他心里恨不恨慌不慌
但凡尹尚抛出瓜分泊宜郡这个诱饵,腾冲至少有八成的把握二人会答应。剩下的两成不确定,仅仅是利益瓜分不均。
事情退回来看,神行军所有的兵力加起来有十几万,十几万听起来是不少了,但有了赵玺与姜沐的加入,这些兵力还是问题吗赵玺麾下的兵力姑且不论,仅姜沐手下的腾龙军就有十几万好不好
便是二人心中存疑,须得为自己留够后路,只各自派兵五万,泊宜郡就岌岌可危了——泊宜郡本就蔽塞,这是妥妥的三面合围之势啊!战事一旦打响,就连姜泽都不一定有办法!
当然了,姜泽不是真的没有办法,即便是碍于形势和自己的名声,他也会下旨声讨出兵增援。但肃南王府是什么立场啊,与镇国将军府是姻亲,雷震霆是蔚池的岳丈,姜泽会舍得用自己的兵马来增援
就姜泽那副恨不得让蔚家军立时瓦解的架势,这可能吗退一万步说,就算他真的能暂时放下对镇国将军府的仇视,启泰的兵力还有限呢,除了驻守西北的蔚家军,他能用的只有皇城驻军和北征军!
皇城驻军还要拱卫京师,姜泽是脑子被门夹了才会去动!而鹿城距离泊宜郡何止是远,那是非常非常远、简直就是天高地远!且北戎人同样虎视眈眈,眼下正打得火热呢,曹奎已
经是姜泽手里的底牌,他就更不会动了。
至于说黑河郡的水师,用水师来打陆战,这不是搞笑吗尤其泊宜郡百分之八十都是山地!
可姜泽既不愿意让南疆和大夏好过,又不想姜沐得了便宜、更甚至,他也不想让肃南王府和镇国将军府好过,那
第119章 半路折回
可该来的始终要来!就算腾冲对尹尚有再多怨言也无可奈何。更何况官大一级压死人,他虽是驸马,却并无实权,就连眼下这将军的职位,还是尹尚争取来的。
腾冲黑着脸策马上山,临出发前又特地叮嘱了负责巡逻的将领几句。
却是才行到半路,便听山脚下有锣鼓声和喧嚣声响起。闻言不禁面色一变,当即便勒马停住,回头只见山脚下已经密密匝匝的燃起了几条火龙。
最初还只是单纯的锣鼓之声,紧接着排山倒海的呼喝声紧随而至,伴随着呼喝声的,似乎还夹杂着骂声。腾冲听清楚后气得脸色发青,与他同行的十来名亲卫早就齐齐停住,个个怒意勃发,亲卫统领气咻咻道:“将军,是神行军。”
这话还用明说吗腾冲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那目光跟看傻子似的,“速速派人去查!”倒是巧了,神行军早不动晚不动,偏他前脚才刚离开,神行军后脚就开始袭营。难不成雷文珞还长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不成
腾冲面色格外阴沉,“仔细查查今晚的巡逻兵,方才来传信的是谁”
亲卫统领闻言面露惊愕之色,“是鹰卫的人,将军的意思是”
“你觉得这是巧合还是神行军运气好”他什么想法,他想法多了。但现在一个都不能确定,说出来有什么意思。
没准这人就藏在这群亲卫当中呢。毕竟,要说到了解他的行踪,还有谁能比的过亲卫但这话腾冲不可能说出来,别说是说出来了,就连面上都不会表现出分毫。
他可不是傻子,若亲卫中真有细作,表现出来岂不打草惊蛇若是没有,这些人都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疑神疑鬼不免伤了情分。思及此,腾冲轻飘飘的往四周扫视了一眼,眼神晦暗冷冰,却因夜色太黑,没一个人看出来。
且只这短短时间的沉默,山下的动静变得更大了,亮起的火光也更多。
胯下的马儿开始打着响鼻躁动不安的在原地转圈,腾冲细数着下方的火光,却一时间有些拿不准雷文珞的用意。稍顿后微微眯了眯眼,用力扯住缰绳道:“从大营到邓府总共四十来里,咱们现在才刚走到一半。”
他现在颇有种被卡得不上不下的感觉——继续上吧,神行军到底出动了多少兵马,是真攻还是佯攻谁也说不清。
要说佯攻吧,对方已经准备了数日,这些日子频繁调兵,怎么看都不像开玩笑的。
可要说真攻吧,对方声势浩大还点了火把——他就没见过有心袭击对方营地,还专程点亮火把来给人当靶子的!雷文珞又不是傻子,可他不傻,难道就不怕他在营地外围埋伏了弓箭手这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呢……
这么一想他倒真想立即下山看个究竟,但尹尚对山下的境况心知肚明,若无十万火急的事情,断然不可能深更半夜遣鹰卫来亲自传话,没准是发现了蔚家军的踪迹也不一定。
亲卫队长也反应过来了。如此紧要关头,说巧合谁信至于说神行军运气好,那就更加扯蛋了。莫说此时已是深夜,便是白日里,腾冲的出行计划也不是人
人都能得知的。
且离营一事纯属偶然,除了身边的亲卫,只有巡逻兵和大门处的守卫知情。亲卫统领将近几日的事情细细回想了一番,却始终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军中是否出现细作他也不敢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家将军已经被人盯上了!
而此处恰好是军营通往邓家的中间位置,前后十几里地没有人烟,亲卫队长细思极
第120章 本王只是不想连累你
说话的正是麒麟卫的斥候,蔚十三派出的斥候共有五名,几人最先去的是岷独峰。
话说四大家族迁到折多山后,邓家因出身将门,很快便选定了距离稻坝草原与尼玛城距离相当的岷独峰落脚,岷独峰上也只居住着邓家。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岷独峰早就没了最初的荒凉冷清。
邓家的子嗣越来越多,邓家的发展也越来越好,邓家人的宅子在岷独峰上占地越来越广。几人到了之后原是打算直接去找尹尚的,却因邓家占地广宅子多而改变了主意,干脆一路到了几十里的大夏兵军营——毕竟,此次行动的重点是大夏军营,尹尚本人还是其次。
几人到的时候,恰好见腾冲被十几人簇拥着策马离开营地。
深更半夜的,没事谁会骑马离开营地一看就没什么好事呀!几人当即便决定分头行动,其中三人继续留在大营,负责将大夏兵的粮草和军备库找出来;另外两人则悄悄跟上腾冲,想看看他到底去往何处。
神行军开始行动的时候,留在军营的三人正因没找到粮草和军备暗暗着急,听到动静不由满心欢喜,随腾冲上山的二人也松了口气。
之前这伙人一直不曾说话,两人也不知道腾冲到底要去哪里,看方向是邓府,却并不能肯定。这下好了,腾冲虽半路改道,目的地却说的明白。
二人原本藏的好好的,心下一喜,稍不注意就露了行迹。这也是腾冲原先还没反应过来,等亲卫走后又刻意在原地停留的原因。
麒麟卫二人暗戳戳讨论腾冲是不是发现了他们的行踪,肯定发现了呀!
腾冲的身手虽不及尹尚,与鹰卫相比却是旗鼓相当。但他不确定对方的身份,也不确定对方的人手,身边只带了十几个人,既然已经决定改道,他也专程派亲卫去给尹尚送信了,主动出手不是没事找事吗
且山下的情势还急着呢!腾冲稍微驻足试探了一番,发现对方根本就没对他动手的意思,转身溜得比兔子还快!
一众亲卫只以为他担心山下的战事,那是半点都没起疑。
三刻钟后,腾冲一行回到大营,寻找粮草和装备库的三人也退了出来——大夏军营一乱,刚好给三人提供了便利。若非三人身上带的装备不够,没准会立即就将对方的粮草付之一炬也不一定。
但装备不够就是不够,三人也没办法,估摸着腾冲很快就会回来,只能惋惜的离开,转身给蔚十三传信。
尹尚同样听到动静,他原本就没睡意,听到动静后就更加没有睡意了。对于腾冲的选择也有所猜测,当即就遣人下山探听消息,自己则重新煮了壶水开始沏茶。
小半刻钟后,玉树来禀,“王爷,邓家主过来了。”
尹尚分茶的动作不停,淡淡道:“请进来吧。”邓友昌会过来他并不意外。
二人之间虽有合作,却不到生死相交的地步。邓家本就是折多山的土霸王,自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神行军来势汹汹,再加上达瓦和古曲等人一直没有消息,千人小队的境况看起来不妙,邓友昌能坐得住就怪了。
“深夜求见,可打扰了王爷休息”室内茶香弥漫,邓友昌明知故问,才刚进门就朝尹尚抱拳行了一礼,末了抬头,似乎这才发现对方正在烹茶,笑容不改道:“王爷果然是做大事的人,在下佩服!”
“邓家主客气了。”尹尚一笑,斟了杯茶推到对面,抬手淡淡道:“邓家主请坐吧。”
邓友昌从善如流,撩袍坐下后先端着茶浅啜了口,这才道:“这茶像是泊宜郡产的,在下以往喝的时候觉得不过尔尔,经王爷之手,这口感似乎不一样了。”
“那是好了还是坏了”尹尚半垂着眸子吹着杯面的浮沫,面上神色再从容不过。
“当然是好了。王爷茶艺精湛,不知可有诀窍不吝传授”邓友昌笑容恳切。
邓家的野心虽然不小,主要还是经商。
这茶如今还没上市,却已有几款在达官贵人中打响了名头。涉及到利益,邓友昌自然早瞄上了。打听之下却发现产地在泊宜郡,且茶园的面积和茶坊的规模还不小。
而泊宜郡是肃南王府的地盘,寻常人要在泊宜郡置办茶园,怎么可能避的开肃南王府细想之下,没准还与镇国将军府也有关系也不一定,要不西北商行和西北镖局的人何以频繁出入
邓松是邓友昌的亲儿子,宝贝儿子死后,邓友昌对肃南王府和镇国将军府恨之入骨,是以,这茶便是再好,他也不会说半个好字。
但茶是尹尚沏的,他敢说不好
在邓友昌看来,邓家才刚起步,距离真正的壮大还差得远。眼下尹卓与秦家已经栽了,邓家与肃南王府并镇国将军府、甚至姜泽皆是有仇,唯一能依仗的只有尹尚。二人本也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他心里就算再如何着急,也不能将邓家给作死了。
尹尚闻言不由得挑了挑眉,“邓家主果真是爱茶之人,既是同道中人,说传授就过了,交流一二倒是无妨。”
“王爷说的是,那在下便洗耳恭听了。”邓友昌面上的笑容更真挚了些。
尹尚颔首,先是端起茶几上的碧玉茶盏轻嗅了一下,继而转动着杯子道:“《水经》言水为茶之母,这话本王极为赞同。这饮茶吧,茶叶好不好、到底什么品级尚在其次,最关键的是用什么水;其次火候,再是器,再是炭。”
说着看向邓友昌,面色平静道:“倘十分茶用十分水,火候得当再辅以好炭良器,自然是相得益彰。但若是十分茶用七分水,那这十分茶则变成了七分。若再欠缺火候,亦或器具不当,则七分都保不住。”
邓家没落魄前是将门,本来就没什么底蕴,落魄后变成商户,邓友昌一颗红星向着权利,哪里有时间修身养性自然就更没什么底蕴可言。
他在外行走时常附庸风雅,但正儿八经的听人说如何烹茶却还是第一次。水为茶之母这话他当然听过,但要让他讲讲出处,明白《水经》是什么玩意,邓友昌哪里知道
但不知道不能说出来呀,就是装装样子,也得将面子给绷住了。
闻言连忙点头,“王爷一席话令在下茅塞顿开,不过……”说着顿住,微微拧眉道:“在下以往听人说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不知王爷怎么看”
尹尚闻言唇角勾起,“邓家主问的好。”他将杯子放下,茶杯接触到桌面发出叮的一声脆响,紧接着往身后的椅子上靠了靠,直言道:“这话本并不算错,但本王却有不同见解。”
“愿闻其详。”
“这么说吧,邓家主,倘你有十分的水,有十分的器,却只有五分的火候,那你说这茶还能不能喝铜铞能煮水,铁锅能煮水、粗陶瓦罐亦能煮水,甚至粗陶瓦罐煮出来的水并不比铜铞差。”
说着推了推面前的碧玉茶盏,又道“碧玉茶盏能盛茶,瓷杯能盛茶、粗陶土碗能盛茶、甚至竹筒木碗也能盛茶。是以,本王觉得,只要能将这水煮开,用什么器具并无妨碍,邓家主以为如何”
 
; “倒还真是这么个理。”邓友昌还真听进去了,细细咀嚼了一番道:“王爷这话让在下想起邓家早年的经历,二十年前邓家还用不起玉杯,用玉杯也是近几年的事。若再追溯的久些,邓家刚迁到折多山的时候,没准用的是粗陶木碗也不一定。”
毕竟那时候荣昌才刚灭国,四大家族迁到折多山之前,都是被洗劫过的。只那时候还没有他,老祖宗也不可能把喝什么茶用什么杯盏都记录进去。
但他可以想象呀,末了主动给尹尚斟了杯茶,又将自己杯中的茶一饮而尽,捻须笑道:“可见只要水火恰如其分,想沏出一壶好茶并不是什么难事。至于器具,所谓的好,不过为了锦上添花,便是没有,这茶还得照喝。”
“邓家主大才。”尹尚赞了句,微微道:“邓家主的来意本王清楚,山下的情况本王暂不清楚,但四驸马已经去
第121章 目标邓家
尹尚当然不会同意,多疑是高位者的通病。尽管邓友昌看起来忠心耿耿,但忠心能敌得过切实的利益明白这个道理,他永远不会真的将自己的性命交托给任何人。
换个方向思考,他为什么要走为什么要这时候走
难道他不知道这样的行为很窝囊不,他心里十分清楚。但他连腾冲和山下的三万大夏兵都信不过,凭什么信任邓友昌先不说邓友昌是否会出卖他,仅他们是依附与被依附这层关系,他就不可能跟着邓友昌的思路走!
关键时候,他要是连个稳妥的栖身之处都没有,还怎么让人信服还如何在邓友昌面前摆出高高在上的主子姿态是,他确实表现的平易近人,但骨子里的骄傲,却是绝对不可能丢掉的!
不由淡笑着摇头,“不必了,神行军与蔚家军同时动作,本王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事实上也是如此,他已经在折多山呆得够久了。尹卓战败的消息早就传到大夏,他派兵袭击蔚家军哨卡的事情这两日应该同样送到,老头子不可能无动于衷。
尹卓战败的事情姑且不说,后面的事情却与他想象的天差地别,若再加上折多山的战况,他若是什么都不做,估计很快就会被召回梵音城,到时候等着他的,铁定不会是什么好果子。
如此一想,尹尚不由更加头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