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之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飞艇
更何况,从任务细则上,要求把江昀带到建安。
建安郡,位于江南道的最东南边,是一座两面临海的城市,向西南而行,就会进入到交州地界,那就不再属于传统吴地的概念了。
大晋朝的统治核心,还是在北方,以中原、并州、冀州、徐州等地为主,对于雍州、西凉、幽州等边境之地的控制力也还行,但是越往南,就越不靠谱了。
假设真是官府里的某位,要抓他,还要活捉,那带到建安是没有道理的。
可既然不太可能是官府要针对他,那还有谁要活捉他到建安
这个发布任务的人,是谁、有何目的,以江昀现在的信息看,完全猜不出来。
不方便在隐世会空间里呆太久,江昀抽回精神,回到现实,但脑袋里还在思考这件事情。
这个任务发布者,看起来恶意倒不是特别大,确保活捉不说,还要求身体无恙。那看来,自己的身份,对那幕后者来说,是很有利用价值的。
但无论如何,他都要更加小心一点了。
在葬剑山庄中,安全性应该还是能够得到保障的。敢来葬剑山庄劫人,渊之境都不行。身体安然无恙的活捉,难度比刺杀大太多了。
可尽管如此,他自己平常也要更进一步提高警惕。
……
靠着树木而坐,江昀的脑海里转着许多念头,而也就在这时,他听到一阵脚步,有人正朝他走来。
睁开眼一看,是庞央。
“江师弟。”庞央笑着说
第九十章 被袭
江昀骇然,他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跟庞央到底有什么仇,能让对方拼着命都不要,也要来杀他。
很显然,庞央这一手直接用上了‘云渺气劲’,全力出手,就是奔着要他的命来的。
庞央以启七星的实力对启四星,出手突袭力求瞬杀。
但还好,江昀提前警惕,有所准备。
‘聚灵咒’汇集了外在灵气,催动内气,体内的源灵气,也直接爆掉了半指,江昀斩出了一招‘大瀑击’!
他不敢有任何的大意,这一招,他也是倾尽全力了。
甚至,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还想嗑掉那粒沸灵丸。但事发突然,他哪怕将沸灵丸都准备好了,放在了随时可以拿出来的位置,但还是来不及吃。
庞央成为真传弟子,怕是有六七年了,累积深厚,不管是剑招还是内功,修的皆是葬剑山庄的根本**。他这个启七星,一点水分都没有。
这样一个人,全力对自己出手,江昀只能全力拼了,哪怕是要在真实世界爆发源灵气,他也不敢有半分犹豫。
剑刃破空的声音轰隆隆的当真宛如大瀑布一般,断魔刃与庞央的战剑对斩在一起。
毫无疑问,江昀仍旧处于了绝对的下风。人家足足多出来三颗的内气之星,带来的实力全面提升,抵挡起来还是太过于困难了。
但‘聚灵咒’、爆发的源灵气,都是有价值的。
‘大瀑击’本就是靠内气浩荡以力压人的剑招,‘聚灵咒’和源灵气爆发这两个外部增添的灵力加成,让这一剑招的威力增幅,勉强抹平了两者之间的内气星之间的差距。
对拼的结果,是江昀退后两步,后背靠在了树干上,他感到有一股诡秘难寻的内气,侵入到了自己的身体到处乱窜。
江昀知道,这是‘云渺气劲’的力量。
但还好,在之前的内气对抗之中,他也不算落入太大的下风,侵入到身体里的云渺气劲不算多,影响暂时还不大。
而对面的庞央,在刚刚的对拼之中,也被逼得后退了两步。
此时的他,脸上已经完全见不到笑容了。
他知道,他的机会不多,第一剑杀不死江昀,马上后面的葬剑山庄的高手们,就会赶过来,尤其是那两位临之境的剑师。
充其量不过几十米的距离,对于剑师而言,不过一两个呼吸的时间就能赶到。
实际上,在第一剑的突袭未能成功的情况下,庞央已经没机会了。
但为杀江昀,他可以算是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又怎会放弃
站稳后,他没有给江昀任何喘息的机会,再度出手,仍旧是全力!
江昀本欲吃下那粒沸灵丸的,但仍然没机会掏出来。
在庞央的剑下,他没法闪躲。两人实力差距太大,闪是闪不开的。哪怕他知道,继续硬抗自己难有胜算,但至少还能有一线生机。
‘聚灵咒’的效果仅能维持一次,聚集起来的外部灵气,已经被引动消耗了;源灵气的爆发还有个尾巴在,可却并不足以支撑江昀再轰出一个能够与启七星的庞央对抗的剑招。
尽管余光中他已经看到了两位剑师正急速赶来,似乎下一秒就能到,但庞央的剑也来了。他不敢赌谁更快一点,又不能就生拼,于是只能再咬牙爆发了半指源灵气,跟庞央对抗。
两人的剑再度对上,这会,江昀连勉强对平都无法维持了。
一股沛然距离从手中的断魔刃上传来,他甚至听到了‘咔嚓’一声,接着手腕传来一阵剧痛——他的腕骨折断了,这让他甚至都无法再继续握住剑。
庞央的剑势不减,眼见就要斩到江昀身上,但却永远无法真正的斩
第九十一章 处理
两位剑师驱赶开了围过来的其他弟子们,然后一人守在江昀身边——不敢再大意了,庞央都能做出死士行径,谁知道剩下的人里面是不是还有
而另一位,则带着庞央,先行出发赶路返回山庄。
事情涉及到江昀这位大侠之子、当前葬剑山庄最重要的客人之一,已经超出了他们二人能够自行决断的范围,他要赶紧回去,找庄主回报。
江昀自己,则被杨弃和卢玖雪围住。
“师弟,你还好吧”卢玖雪担忧的看着江昀的手腕。
“骨头断了。”江昀脸色还算是正常,这种等级的疼痛,他是能够忍受的。
只是,这伤的位置太糟糕了。手腕部分的关节骨折,让他的右手无法使用,连动都难动一下,几乎丧失了大部分的战斗能力。
“徽芝、徽芝!”卢玖雪喊道。
这次前来清剿怪物,许徽芝也来了的,江昀记得,她除却是位优秀的剑客之外,还很擅长医疗。
许徽芝走了过来,关心了江昀两句之后,开始给他检查手上的伤势。
旁边,杨弃的眉头紧锁。趁着江昀正在疗伤,他问道:“你与庞央……可有什么仇隙”
“并无。”江昀如实答道,“之前都不认识,这一路的行进、战斗你也都看到了,哪儿会产生什么仇隙”
杨弃喟然一叹,说道:“也是……不知到底是什么情况,庞师兄……当年还算挺照顾我的……”
他的情绪有些怅然。
江昀沉默未言。
很快,杨弃就重新调整好了情绪,说道:“此事,山庄也必会查个水落石出,师弟无需太担心。”
“嗯。”
在给江昀处理手上伤势的许徽芝,此刻开口说道:“伤势已经处理好了,固定住了手腕,涂了一些有助于恢复的药。但伤势还是比较重的,骨头出了问题,哪怕是以武者的身体素质,想要恢复过来也至少两个月。”
“两个月这么久”江昀皱起了眉头。
手伤这种事情,太麻烦了,平日修炼都会受到不小的影响。而且,如果进入时光碎片的话,他在真实世界的状态也是会被带进去的。没了持剑的右手,他连闯荡碎片都不行。
“我的水平就只能帮你到这里了,保证以后不会有后遗症。”许徽芝说道,“不过,你想要加快恢复,也不是没有办法,可能会用到一些比较珍贵的药材。”
“用吧。”旁边的杨弃插嘴道,“等回山庄了我就帮你去找。放心,类似的伤我也受过,用上好药,不出五天就可以恢复修炼了,最多七八天,就跟没受伤之前一样。”
“那就多谢师兄了。”
听闻这话,江昀放心了许多。
……
坐落在剑湖周边的葬剑山庄中,外出办事刚刚回到山庄没两天的卢剑熙,正脸色严肃的看着被捆缚在面前的庞央。
此刻的庞央,形象看起来很是糟糕。
他的嘴微张着,有口水从嘴角流下;瞳孔发灰,眼白许多;面容憔悴苍白,仿佛遭受了很大的精神摧残一样。
站在卢剑熙旁边的,是‘花水剑师’赵赫。
“师弟,已经查明了,庞央是苏氏的人。”
“果然如此……”卢剑熙好像是之前就有所猜测了一般,说道:“可是被下了苏氏的蛊魂咒法
第九十二章 往事
建邺城,江东总督府。
庐州太守周煜,在江东锦衣卫副指挥使卞菱的带领下,走进了总督办公室。
一路上,周煜始终保持沉默,一句多余的话都不讲。他的脸上带着疲惫之色,这三个月来,简直是他官宦生涯的噩梦。
卞菱也不理会他,给他带到后,向江东总督魏晟微一点头后,就退出了房间。
“总督大人。”周煜立在魏晟面前,躬身问好。
魏晟盯着他,不言不语好一会儿。
周煜有些不自在。
魏晟是个身材很雄壮的男人,皮肤黝黑,哪怕是坐着,也宛如一头盘虎。
军人外形,作风硬朗,这是魏晟给外界人的印象。
事实上,他也确实曾经是个军人,今年五十九岁的魏晟,甚至参与过三十六年前的梁朝灭吴战争,以一名士兵的身份;十三年前,吴王李应崇北攻晋朝时,魏晟已经成为了晋朝大将,独立率领一支军队,在镇压吴王的战事中功勋显著。
战后五年,他从军中退役,被任命为江东道总督。
这一干,就是八年。
长长吐出一口气,魏晟问道:“有隐秘消息说,江昀在葬剑山庄遭遇袭杀,未有大碍,不是你做的吧”
“下官没有这么蠢。”周煜的态度不卑不亢,说话时可一点‘下官’的样子都没有。
“哼……”魏晟冷笑了一声,“还没吃够苦头”
“……”
“你是丞相的人,我没法拿你怎么样。”魏晟继续说道,“但是,我到现在也想不通,你凭什么敢一上任就动江氏”
“……”
“江东名六门,俱为一体。庐州江氏,名六门之一,江铭更有‘吴之豪侠’的称号,隐隐为吴地江湖之支柱,这样的人,我在任八年都不敢动,你凭什么敢动”
“江氏聚地,设有地下武库,他们暗藏有大量的火炮、火枪、战具。以江氏之名望,他们若是想,旋即便能以此武库,拉出一支万人精锐。江氏造反,人赃俱获,证据确凿。此等叛贼,周某人为庐州太守,为何动不得”
魏晟冷哼一声,说道道:“江氏有武库,我在总督府八年,我能不知道名六门个个图谋不轨,与官府离心离德,我能不知道”
“那为何不管”
“怎么管”魏晟道,“你倒是管了,你看看现在的江东道、江南道,都成什么样子了官府半瘫痪,我堂堂一总督,除了锦衣卫、除了建邺驻军,谁都指挥不动!地方事务官阳奉阴违,连税都征不上来!”
“管得力度还不够大……”
“够了!”总督大人猛地一拍桌子,“你真是不知死活。此间事,非丞相保你,你早就连人头带乌纱帽一起没了!”
“周某无错。”周煜梗着脖子,硬顶。
他是真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就算是到了这个局面,他仍然连后悔的心思都没多少。
“你……”魏晟指着他的鼻子,半晌,又坐回了位子。
他揉着自己的眉心,语气缓和了一些,却提到了一件往事:“周大人,你可知十三年前黄龙之变”
“当然知道。”
魏晟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陛下代前梁,开创大晋之初,天下风雨飘摇。烽烟四起,诸侯并立,皆以诛
第九十三章 宦海利刃
魏总督在给周煜讲述十几年前的往事。
“……之所以我朝食言,未允吴国重立,吴人最终都没反,其实主要就一点:他们来不及、也不愿意勾连楚王李应龙。否则,当时我朝之大军还在襄阳与李应龙激战,吴地再与李应龙勾结反叛,必酿成大祸。”
“吴人对梁朝的仇恨,比想象中的深得多。他们宁愿放弃反叛,也不愿意跟梁朝李氏合作。”
“但他们内部其实对于此事的想法,也不尽统一。我花了好大的力气,才将此事平息。”
“由于当时吴地势力庞大,李应崇的败军中,相当一部分被他们所收拢,再加我朝还需与楚军作战,对吴地的管控不可能严格,这都导致了吴地的本土势力无法遏制的变强。整个江东道,基层的统治权基本都握在各大本土势力的手上,且他们向来同仇敌忾,官府拿他们没什么办法。江南道那边的情况,比江东这里还要更糟。”
“这样的情形,在黄龙之变以来,愈来愈强烈。我在总督这个位置上,十之**的精力,都在跟他们保持沟通,保持关系,尽力安抚。”
“现在,在江东、江南做事,大多都要靠本地世族。哪怕是朝堂中央官员外放到此处,跟本地世族配合不好的,最后的下场也都只能灰溜溜的再回去。”
“吴地政务之大局,全在世族。吴地大局,首要之务,就是保证吴地仍属我大晋。”
“现在,你可知晓,我为何说你动江氏,乃是愚蠢至极之事了吗如今局势紧绷,吴地若是跟楚梁勾结,当真反了,别说你了,就算是你背后的丞相,也撑不住如此之大的责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