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传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江天1573
再回头看看已经上市的两家公司,桃花仙茶,桃花仙酒,这家具怎么偏偏是两个字呢
马小龙郁闷了半天,对于不能使用桃花仙品牌有些耿耿于怀。
纳入桃花仙的大家族,是多么荣耀,自己明明是桃花仙大家族的一员,偏偏用不上品牌名字,闹不闹心
最终确定使用“莞城家具”这个简称,冠以地名,也算是对地方官府的一种回报吧。
莞城家具,只公开发行了2亿流通股,发行比例10,发行价10元,融资20亿。
这次上市的敲钟的地点,不是在魔都,而是在鹏城,中小板上市。
发行2亿股,在中小板中,算是大盘股了,交易所很是重视,尤其是粤省的本地企业。
正式挂牌的日子是9月27,周一,第二天就是中秋节了。
26号,周日。桃花仙的各路嘉宾都提前来到鹏城,参与见证这一盛事。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节日气氛日益浓厚,与会嘉宾都沉浸在喜悦的氛围当中,相当于提前过节了。
鹏城的天气,依旧炎热如盛夏。
莞城家具厂是东道主,马小龙,赵灿光,胡刚学三人是主力队员,负责接待各地宾客。
港岛距离鹏城,尽管只有一街的距离,但是众人还是提前来了,雷瑞琼,朱洪江,杨静,张书海,李明军夫妇,都来了,雷二少也来凑热闹了,一头爆炸头的黄毛,很是抢眼。
雷二少看到了谢安平和乔山,远远地就开始打招呼,好像遇见了知己一样。
“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我在港岛搞了好几场玉石交流会,场场爆满啊……两位有空去捧捧场……”
“有空一定去!”
“我跟你们说,去年我们成吨成吨拉回来的石头,就没有一块走空的……可惜今年没去缅甸……”
这时,赵灿光走了过来:“雷二少,你又偷公司的石头了吧这回没被你姐抓住”
雷二少翻了一个白眼:“你会不会聊天”
马小龙正忙着接待宾客,桃花仙各地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也都陆续到来,神鸟不仅孙运圣来了,还有周应良,张迁,龚志和赵文玉,也是上市公司的老总了。
随着唐智华和黄燕的到来,与桃花仙密切相关的上市公司都到齐了。
招待晚宴上,李东文扫视一圈,雷氏珠宝,安平物流,唐英陶瓷,桃花仙茶,桃花仙酒,莞城家具……不知不觉,自己已经是6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了。
满满的成就感。
李东文在鹏城沾沾自喜的时候,凉州北面的蒙省境内的三边防护林,正在经历一场尴尬的验收。
9月下旬的西北,已经秋风渐起,黄沙有开始躁动,随风四处招摇。
林业总局验收的人员,看着时而卷起的黄沙,心中也是无比凄凉。
一年时间过去,基本没什么变化,戈壁还是那个戈壁,黄沙还是那个黄沙。
一番检查下来,只有2家勉强算是合格,将将完成了5000亩的沙漠改造。
这两家就是武安桃花仙那两个大队改造的,赔本的买卖。
还有几家虽然也采取了喷灌技术,但进行得有点晚,才几个月时间,还不能达标,只能期待明年了。
这么浩大的一个工程,十年投资上百亿的工程,一年过去了,验收合格的只有两家,20的合格率,也太低了点,基本算是失败了。
但是,这么大的项目,如果失败了,那是打谁的脸呢
林业总局不会甘心承认失败,于是内部就形成了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验收考核再延期一年,以观后效。毕竟是第一年嘛,大家都缺乏经验,如今正好可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是还有两家合格的嘛,你们都多跟人家学学的,这事不是搞不成,而是你们没找到方法。
那8家没合格的,心中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我们现在也想学那两家,转包给桃花仙公司啊,可是,人家现在打死都不接这个活了。
我们也不是没努力,高薪挖来了人家的技术人员,买农家肥和化肥都花了上千万了,这韭菜也长得不错啊,现在还绿油油的呢,就是树苗没长结实嘛,你们检查组,那么死力去拔,谁家的树能受得了啊……
总局的另一种意见,对于不达标的8家公司,按照合同规定,不但不予发放补贴款,还要全部取消后期的合约,把这8段防护林拿出来,重新招标,邀请桃花仙参与,或者内定给桃花仙公司,让人省心又放心。
两种意见,争执不下。
第451章:纳税大户一家又一家
又到中秋佳节。
莞城家具的上市,在弱势的股市中,显得波澜不惊。
尽管公司有几百亿的净资产,但多数都是库存原料,价值并不稳定,导致净资产收益率并不高。
公司股价在上市当天定格在158元,涨幅并不大。公司的总市值,还没有公司净资产多呢,形成了典型的倒挂,所谓的“跌破公司净资产”。
对此表现,只有马小龙有些闷闷不乐,其他人都没怎么在意,尤其是李东文,更没放在心上。
公司的原料,基本上是他白捡来的,现在这家上市公司,也相当于白捡来的,能养点人,才是他的目的。
公司股改的时候,马小龙照例持有1的股份,朱洪江和赵灿光也间接持有一点股份,这是沾了最初港岛桃花仙投资发展公司的光。
当然,公司的最大股东还是李东文,绝对控股,拥有百分之八十多的股份。
这个中秋,李东文和李仙琼就腻在了鹏城,没有四处去浪。
天仙大酒店。
某个房间,狗舔稀饭的声音,夹杂着断断续续的对话。
“你那些进口的废铜烂铁,还要不要了堆在我仓库里一船货了,占地方……”
“忘了告诉你了……进口生意不用做了,太麻烦……我在铜城开矿了……”
“你不早说……这些破铜烂铁赶紧弄走……”
“多大点事……我明天处理一下……让人拉走……”
……
几天之后,铜城冶炼厂又接收了一批进口“废铜”。
冶炼厂厂长窦大锤,正在和铜城铜矿矿长谢红兵,商讨矿石价格。
谢红兵“矿石大家都检测过了,我们的矿石品位那是相当高,58啊,比一级矿还高出一倍了……”
窦大锤“目前铜价是两万五一吨,我们按照矿石收购惯例计算,含铜量打个对折,只能给到你们8700元一吨,这已经不少了……你们这铜矿,比金矿还值钱啊……”
谢红兵“老板们让咱俩商量一个数,大家都有赚就行……那就按你说的这个价,咱们上报吧。”
谢红兵把这个价格报告给谢安平,谢安平重新给出了一个价格,让谢红兵感觉脑袋有些不够用了。
8000元一吨怎么不涨价,还降价呢
谢安平心里清楚,这个矿,他和乔山就是个白手套,赚个手续费,大头都是李东文的。
每月开采一万吨,也有8000万进账,细水长流的买卖,不显山不露水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谢安平还以为不显山不露水呢,但红水县长丁长河可是高兴坏了。
17个点的增值税啊,每月一千多万的税收啊,一年就是一个多亿啊,这是天上掉下来……地下冒出来一个纳税大户啊!
这还仅仅是增值税,如果其他七七八八的税种加起来,那绝对要超过2个亿啊!
红水县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没多少这简直就是财神爷啊。
唉……可惜了,冶炼厂和电缆厂不在红水县,那也是两个纳税大户啊!
丁长河和石光南又戴上了红色安全帽,来到了采矿场。
此时的铜矿厂,大型挖掘机械已经进场,一车车铜矿石,基本不用筛选,直接装车运往冶炼厂。
两位县官,越看越是吃惊,疑问也越来越多。
这个矿,好到这种程度,连选矿都不用了
这个小山包,也没多大啊
以前好像也勘探过啊怎么就没发现呢
这矿埋藏的也不深啊感觉剥开山皮就是矿了,之前的勘探队都是猪吗
之前炸山的时候,怎么没把这也炸了呢
两位县官还有些暗自庆幸,这要是早些年被发现了,就没他们俩什么事了,早就被开发了。如今在两个人的任上被发现,他们俩也算是捡漏了。
这个大漏,虽然是被安平矿业捡走了,但税收,扎扎实实留在了县里,那是没跑了,两位县官有点没事偷着乐的感觉。
偷着乐的不仅是两位县官,还有铜城州州长田青山。
这个铜矿的发现,真是及时雨啊,不但救活了冶炼厂,也盘活了电缆厂。
这两个厂,从前可是州里的纳税大户啊,如今重新焕发生机,铜城终于没有毁在自己手里,如今又有铜了,怎么能不偷着乐。
一个资源枯竭的城市,如今有发现了新的矿藏,还是因矿而兴的铜矿,想想就觉得美。
冶炼厂和电缆厂,从最近新报上来的数据来看,这都是妥妥的纳税大户,每年过亿的纳税大户啊!
田州长不仅有高兴,也有遗憾。他遗憾的是桃花仙农林公司,还在免税期,今年虽然大丰收了,但税收有限啊。
铜城公司几十万亩良田,今年能耕种的地方,一点都没浪费,全部种上了庄稼。花生和棉花都大丰收,税收很少,但很是贡献了一批产值,也算对当地当地官府做出了贡献。
田州长站在山头眺望着,这边几万亩桃园,那边几万亩枸杞,都是一望无垠啊。仿佛看到了几年之后,硕果累累,财源滚滚。
陪同田州长视察的,还有红水县的两位县官,和桃花仙公司的秦伟民和姜海波。
去年引进的项目,今年就看到了收获,高兴啊。
田青山“咱们公司,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州里解决的吗”
秦伟民看了姜海波一眼,然后对田青山说“缺人啊。棉花的采收和花生的采收,都集中在一起了,需要大量季节性临时工。”
田青山看向了石光南和丁长河,说道“这是好事啊。你们红水县如果解决不了,我就从别的地方调人过来了。”
丁长河看了石光南一眼,赶紧说“我们红水县自己能解决,能解决。今年主要是估计不足,明年一定及早调度安排。”
上泉乡和下泉乡的村民,很多都成为了桃花仙公司的正式员工,再招临时工,的确比较难。主要是秋收季节相对集中,各家各户也都忙着自家田呢,没什么富余劳动力了。
金秋十月。
收获的季节。
国庆节,是桃花仙公司最忙碌的季节,各地公司都没有安排放假,反而加班加点地干活。
李东文回到了凉州,也加入了劳动的大军。
。
第452章:劳动最美(求月票)
国庆节。
凉州武安桃花仙农场正在进行秋收。
张红霞正在组织各个大队和各个小队,开展秋收劳动竞赛,主要竞赛项目是摘棉花和拔花生。
李东文看着大家紧张繁忙地劳动,一时心血来潮,也加入了拔花生比赛。
老板愿意玩这个,下属们自然是积极配合。张红霞安排了一组中层和基层的领导,和李东文一起竞赛,还给李大老板上了劳动保护,一副白色线手套。
沙土地的花生,比较容易拔,但不能太用力,拔断了花生秧,花生就留在地里了。
花生垄是比较宽的,有一米多了,每个人卡着一垄地站好,张红霞一声哨响,比赛开始。
李东文也没客气,甩开膀子就开始拔花生。
拔出来的花生是连着花生杆的,放在地里晾晒两三天,摇一摇,能听见花生的声音了,就算晒干了,然后再运出去,摘花生。
李东文尽量压着速度,一个小时不到,就拔完了五百多米长的一垄地,甩出大部队好远。
张红霞一直跟在李东文的后面,检查着竞赛质量,发现没有一株花生是拔断了的,而且拔出来的花生秧,排列得整整齐齐,分布均匀。
“您这是练过专业拔花生的”张红霞很是好奇。
后面这一组人很是沮丧,本来想在老板面前露个脸的,结果被老板完虐了。有人甚至怀疑,老板拔的那垄地,是不是提前安排好的,已经拔过了一遍。
李东文拔完一垄地,也就没心思在这里虐菜了,起身去了渡假村。
国庆的游客,比五一又多了一些,很多吃货都是慕名而来,到这里贴秋膘来了。
深秋的瓜果熟得越发甘甜,尤其是葡萄和哈密瓜。鸡肥鸭肥牛羊肥,鱼鳖虾蟹也肥美,连老倭瓜都熟透了,红的透亮。
大雁陆续南飞,野鸭和鸳鸯也开始迁徙了,湖面似乎清静了一些,饲养的麻鸭和大白鹅,有一种收复了领地的感觉,肆意地追逐湖里肥美的鱼虾。
燕子飞走了,成群的麻雀尽情占领天空,青稞地是它们的最爱,它们肥的已经飞不高了,飞一会就要停下来。
李东文有些怀疑,松鼠和夜枭那两只惫懒的家伙,并没有恪尽职守。
将近晚饭的时候,有两个大吃货来拜访李东文,省地电公司的老总耿树江和总工曹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