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摇摇头,又摆摆手,说
“不饿,真不饿,我常常三个月不吃饭,也不饿。”
“莫非你已修成了避谷**?
还不讲出你的师父和山门!”
燕玄龙喝道。
“我真的不知道什么山门,也没有什么师父,我就是感觉身体被人控制着,听不懂什么气不气的。”
女人眼泪婆娑地说。
说话间,燕玄飞拿着碗回来了,燕玄飞见那女人实在可怜,便说“大师兄,她哪里知道什么气呢?
这和她身上的病有什么关系呢?
您不要再为难她了。”
燕玄龙头也不回地说“修行之人,须臾不离道。
道因气生,因气而行。
气由道化,由道而长。
所谓通天下一气耳。
不知气则妄论道,不望气则无道行。
她不知也倒罢了,你们俩个可知何谓望气?”
燕玄虎说“史上有望气取鼎的典故。
大意是西汉文帝时有一个方士叫新垣平,骗皇上说自己可以目及瑞气,瑞气所聚之处必有宝物。
为了佐证,他派人在玉杯上刻‘人主延寿’四字,诡称某仙人送给皇上的,可笑那皇帝也傻得可爱,居然相信了。
没想到,丞相和大臣暗地里监视他,还揪出了刻玉杯的工匠。这下龙颜怒了,灭了他三族。
不知道大师兄是不是在用望气寻宝呢?”
这时,那女人看看几人,突然开口,且语出惊人
“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
故萍实商羊,非天明莫洞。
厥后博物称华,辩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
这一段出自明王世贞为《本草纲目》所作序的起首句,三人均已读过,亦深知其义。但能从此女子口中说出,着实令人惊诧。
“原来你也懂中医?”
第363章 望气寻宝
女人果然继续发力“《难经》有言气者,人之根本。
人体之中,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经络之气。
五脏有五气,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六淫亦有六气风气、寒气、暑气、湿气、燥气、火气。
七情有七气喜气、怒气、闷气、怨气、嗔气、衰气、泄气等,流行疾病称为疫气。
我没说错吧?”
燕玄虎哪里忍得住,他迫不急待地说“当然你说的没错。不过,世上的气还有许多。
天有天气,地有地气,人有人气,物有物气。
斐斐气幕岫,泫泫露盈条。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色满函关。这是云气。
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此谓蜃气。
五日谓之侯,三侯谓之气,六气谓之时。
天有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阑风发芳气,盖世同其芬。
月照一山明,风吹百花气。
指的是味气。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指的是景象之气。
高山扶层巅,下与地盘结。
气贯不变移,泽枯乃朽裂。
即谓之运气。
至于超逸仙气,清心静气,薄云义气,恢弘志气,敢以矜气,浩然正气,蓬勃英气,轩昂骨气,冲天锐气,吞云豪气,盖世才气,王者霸气等等,皆是指人的精神状态。”
燕玄龙本不想多言,但看不惯师弟那自以为是的卖弄,便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同言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
应之以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人心,则可用《吕氏春秋》解释土弊则草木不长,水扰则鱼鳖不大,世浊则礼烦而乐淫。
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
流辟越誂慆滥之音出,则滔荡之气、邪慢之心感矣。
感则百奸众辟从此产生。
燕玄虎道“《葬书》有云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
三者本于心,然后气从之。”
燕玄飞说“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儒下陈蕃之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生一方风气。
见环境污染可知人心污染,反之亦然,想到承负,十方世界,无不如此。
故望气可以知病,望气可以寻宝。”
燕玄龙说“望气不难,难在留心。
心中无宝,眼中无气。
不要以为世上只有紫气、罡气、煞气,要知道每个老百姓心中都有一股气。
你们可看得出她心中的气?”
二人皆不语,燕玄龙推起自行车就走,那女人一把推住车后座,要求带上她一起离开苍桑破旧的老县城。
“我们要去太白山拔仙洞天,你有本事就到那里等着吧。”燕玄龙推开女人,骑车径直西去。
女人对着他的背影喊道“我一定去!你等我!”
三位道人骑着自行车,路过都督门,再往西走是十公里的胥水。
因尚未开发,河水清澈晶莹,潭湍交错,波光粼粼。
两边树林挺拔青翠,林海茫茫。
又骑了二十公里的沙石路,到达黄柏塬,夹道峡谷风景绝佳,耀眼的阳光洒落在太白山梁上,如金镶璧玉,熠熠生辉。
埋头爬坡至红岩河,茂林修竹,水声如雷。
盘桓下行,东南方见开阔的草甸,水流蜿蜒平缓,灌木葱郁有情。周围大小山峰团团相拥,宁静的松柏,清新的空气,一时恍若穿越时空隧道梦回大唐!
又是一路下坡,四人如插翅飞翔,沐风浴霞,似仙客临凡一般。
峰回路转,远远望见阳光映照下的太白山脉,雄浑灵秀,巍峨峻峭,山林茂密,花团锦簇。
犹喜山巅六月积雪,终年不化,披银裹素,铂光四射,百里可见,令人望之立生仰慕之心,顿息竟逐之意。
燕玄虎狂喜不已,大声背诵着李白的诗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随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尺,邀尔与山绝。中有绿发翁,披云卧雪松。
不笑也不言,冥西在岩穴。我来逢僧人,长跪问宝诀。
粲然启玉齿,授以练药说。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
仰望不可及,怆然五情热。吾将党丹砂,永与世人别。
燕玄飞也一扫昨日的疲惫和灰暗的心情,感觉自己像风一样自由,她也高声吟道
我闻太白横西域,百里苍苍见寒色。
灵源万古谁穹探,雷雨窈冥岩洞黑。
中峰迢迢直上天,瑶宫玉殿开云烟。
千盘万折不到顶,石壁铁锁高空悬。
阴崖皑皑积古雪,绝壑长松几摧折。
鸟道斜穿剑阁云,龙漂倒映峨嵋日。
高僧出世人不知,飞仙凌空笙鹤随。
洞天福地在咫尽,怅望尘海令心悲。
燕玄龙也诵诗一首
终南列万山,孤巅入云里。
云深望太白,其中遍珍奇。
冰雪盖翠屏,雄鹰栖孤枝。
危峰千尺雪,潭水泛清漪。
洞天若有仙,霭霞必先知。
此刻,路旁的一位樵夫也即兴赋打油诗一首
太白有仙树,其身九丈粗。
上枝佛月窟,下至龙王屋。
千年一卷叶,万载花蕊出。
香传太霄宫,玉帝闻与呼。
请浇不死水?请铸长生壶?
速将带天庭,给我写方书!
言罢,仰天大笑,三位年青的道士没想到这个山野村夫居然霸气外露!
莫非也是世外高人!在此隐仙?
三人立即寻声去找,但只听到其声,略见其影,想见其人,则是一闪而过,不得其面了。
……
三位年青的道士颇有遗憾,连连感慨。
无奈之下,他们又纷纷骑上自行车,像腾云驾雾般地来到了一个奇特的山间盆地,四周清一色的橄榄树,方知太白到了。
路边的大铁牌上写着太白山位于秦岭山脉的中段,周至、太白和眉县的交界处,总面积56325公顷,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山。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它象一道高大宽厚的巨壁,阻挡着南来北往的气流,使南北气候有了产生明显的差异。
第364章 德元洞天
太白山的地貌类型决定了其充分发育的河流有十条,其中最主要的四条河流是湑水河、石头河、霸王河和黑河,均发源于太白山。
太白山是我国最大的山字型构造体系——祈连山、吕梁山、贺兰山的弧顶。太白山也是一座道教名山,据《云笈七鉴》卷二十七记载,太白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一洞天,即德元洞天,周回五百里。
《初学记》载太乙山,西去长安二百里,山之秀者。
中有石室灵芝,常有一道士不食五谷,自言太乙精人。
在大太白海东南峭壁上有一神异山洞——雷神洞,其内有万年不融之冰。
此时正值孟春,山林吐芬芳,鸟语伴歌行,可谓
嫩绿初染千梢鲜,山花情怀更烂漫,万紫千红锦绣展,粉杏红桃如帛绢。
黄棣如锦,梨樱团团,鹅黄的棠棣、蒲公英,紫红色的紫荆花、丁香,金色的报春花、叶上花、水百合、金银花。
几十种杜鹃、绣线菊、乌头花,点缀如星。
红白粉紫,色彩斑斓,似云霞落地。
沿途之上,林茂草丰,莺歌燕舞,溪水飞溅,蝶翻鹞翔。随着海拔的增高,气候变幻莫测。
古诗云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春花秋叶铺满地,四时原在一瞬间。
山上有按道教神仙谱系建立起来的庙宇建筑群,即所谓“十里一寺,五里一庙”。
四人先路过太白庙,现有道教殿堂三处,分别是延福宫、王母宫、太白殿。
此道观住持是全真派龙门第三十一代弟子倪世玄道长。倪世玄道长,山西曲沃人,自幼慕道,一九九五年出家于太白山青牛洞道观,拜杨兴泰道长为师,现负责太白庙道观的修建及宗教活动事务等事宜。
太白庙历经风雨,急待修复。
又过灵官台、老庙子、将军庙、跑子梁到达大爷海。
大爷海道观的主持是杨兴泰道长,毕业于中国道教学院首届坤道班,16岁入道于太白山拔仙台道观,拜任法融道长为师。
多年来,对道教信仰虔诚,深悟玄机妙理,被广大信众颂称为“太白女神”。
目前,杨兴泰道长正致力于修建太白山大爷海道院的首期工程——太白殿。
还有一位李信龙道长,四川大竹人,一九八五年出家于太白山青牛洞道观,拜孔诚忠道长为师,现任太白山文公庙道观主持、大爷海道观主持,负责相关的宗教活动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