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吕布再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回头大宝剑
第四一九章 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幽州境外百余里的平原上,一匹灰骏的快马飞驰。
在望见汉家的数百骑后,陈卫拍马而来,抱拳禀道:“将军,先生请您速回右北平,说是洛阳有变。”
吕布心中一沉,顿时有股不好的预感升起。他当即发下命令,不走辽东,直接快马返回右北平。
抵达右北平后,吕布顾不得歇息,招来戏策,开门见山:“先生,出了何事”
见到吕布归来,戏策也是舒了口气,眼下非常时期,长话短说。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他们只能得到天子驾崩,皇子刘辩即位的消息。关于何进召董卓等人入京勤王的事情,幽州这边包括州牧刘虞在内,仍旧不知。
“什么!天子驾崩了!”
听得这个消息,吕布满脸震惊,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他和戏策等人不一样,他是清楚知道历史进程的重生者。按照记忆里的时间推算,现在才中平四年,而天子刘宏应该是在中平六年才会身亡,又怎会提前了两年
殊不知,他这个起初只带有丁点记忆的小小蝴蝶,扇动的翅膀已经打破了历史的正常轨道,于不经意间,改变了太多太多。
事态紧急,容不得吕布多想,他当即喊道:“曹性,黄忠!”
“末将在!”二人同时抱拳。
“你们速去点齐军中骑卒,令他们迅速整备,同我即刻出发。”吕布果决下令,没有半分犹豫。
雷厉风行的行事风范,在戏策看来颇感欣慰,他的这位将军,成长得越来越快了。
北军骑卒只剩归来的那六百余人,整合完毕之后,吕布正欲出发,却恰好撞见了前来给他接风洗尘的州牧刘虞。
刘虞对吕布的印象很是不错,故而在得知吕布返回右北平后,才想着来见一见这位年轻的镇北将军,不过他前脚来,就发现吕布似是又要率军出发。
如今的幽州已定,并无乱事,刘虞难免有些不懂的问道:“吕将军,你这么着急,是要去哪儿”
吕布同刘虞抱拳回礼,对这位汉室宗亲并不反感,出声说道:“使君,吕某此番平叛使命已完,就不多做耽搁,该回洛阳复命了。”
有些事情,吕布知道,有些话,他也不能说。
现在吕布要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争分夺秒。如果让董卓进了洛阳,那么大汉朝的浩劫,就算是彻底来了。
从幽州到洛阳,路途遥远,道路崎岖,即使快马加鞭,也要很长一段时日。
话分两头,何进的征召传到董卓手中不久,张让等人在偷听得知何进意图后,索性来个先下手为强,假传太后懿旨,召何进入宫。
随后,又领着常侍段珪、毕岚等几十人,拿着兵器悄悄地自侧门进,埋伏宫中。
太后有诏,何进也不多想,大摇大摆的就去了。
府中食客屡屡苦劝,奈何这位当朝的大将军压根儿听不见去,还反嘲了众人一通,说他们是想挑拨他兄妹之间的深厚感情。
这也是何进最后一次证明“智商无下限”的时候,在张让等人一番义正言辞的怒斥之后,何进被斩于了嘉德殿前。
袁绍等人得知何进被杀,借此机会带兵入宫。
重掌虎贲的袁术攻打宫城,焚烧青琐门。张让等人只好遂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从复道仓皇外逃。
袁绍与叔父袁隗佯称奉诏,杀死宦官亲党许相、樊陵,然后列兵朱雀阙下,捕杀没有来得及逃走的宦官赵忠等人。又下令关闭宫门,严禁出入,指挥士兵搜索宫中的宦官,不论老幼皆斩尽杀绝,死者二千余人。
董卓在途中望得孟津火起,连上林苑都懒得去了,带着飞熊军直奔洛阳而来。
北邙山脚,奔流的河水湍急。
&
第四二零章 请神容易送神难
迎驾的队伍未走多远,前方蹄声如雷。
飞驰而来的董卓军拦下车驾,少年天子吓得大哭,太尉崔烈出来,大声质问:“来者何人,保驾耶劫驾耶”
一身威武甲胄的董卓催马上前,也不下马,居高临下的瞅了这些官员一眼,抱拳朝车驾内的天子高声说道:“前将军、并州牧董卓,特来迎驾。”
崔烈打量了董卓一番,见其体型魁壮,面如黑熊,身后又是群虎狼之徒,担心不好控制,又怕董卓做出些出格之事,遂敕令董卓:“有诏退兵,令尔速去!”
董卓却是立在原地没动,脸上露出的冷漠,令人感到脊背发寒。
“董卓,你没听见吗!”崔烈见董卓不答,心中那股子不安感愈发强烈。
汤都没喝到一口,就想赶我走
董卓心中冷笑,刚才答话就已经算是给你脸了,现在还敢得寸进尺,真当我来这儿是给你们当孙子的
当朝太尉的发号施令,董卓不仅当做了耳边风,更是当着众人面,露出狰狞獠牙:“本将军日夜兼程跑了三百里路,现在跟我说什么回避惹恼本将军,便砍了你们的脑袋!”
接着,董卓又反诘诸位大臣道:“尔等身为国家重臣,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国家动荡,天子流落在外,你们哪来的脸面,让我退兵!”
董卓嚣狂的气场十足,轻松便震慑住了众人。
崔烈虽有名望,这时候却也没有卵用,撞见了董卓,可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随后,董卓上前拜见刘辩,向他询问事变经过。刘辩见董卓相貌凶悍,吓得语无伦次,而刘协却能表述清楚。
董卓从旁人处得知,刘协是董太后抚养长大,号“董侯”。董卓又自认为与董太后同族,于是心生欢喜,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心底便萌生出了废帝的念头。
回到洛阳皇宫,何进何苗都已经身亡,董卓接手了他们麾下军队,又以天气久不下雨为由,罢免司空刘弘,自己替而代之。
请神容易送神难,这还只是开头。
没过两天,董卓在朝会上提出废立之事,并以霍光为例,自比田延年,意思就是谁敢出来反对,就弄死谁。
卢植最先站了出来,袁绍、丁原等人也都站了出来,甚至拔剑相向。
一场朝会,不欢而散。
散会之后的丁原直接拉来手下队伍,在洛阳城外同董卓叫板。
然则,他低估了董卓,也高估了自己。且不说董卓新收编的洛阳队伍,光他带来的飞熊军,都不是这群虾兵蟹将所能抗衡的存在。
两军于城外交战,丁原的队伍不仅被碾压击溃,他自个儿也死在了这场战乱之中。
翌日的朝会,董卓迈着大步,将丁原的头颅扔到殿上,一出杀鸡儆猴的戏码,吓得天子和百官,皆是面色发白。
之前劝阻的卢植早已弃官而去,袁绍也逃亡冀州渤海。
没了阻碍的董卓正是开始他的废立行动。
五月十六,崇德前殿,丁宫负责主持了废立仪式,太傅袁隗将刘辩扶下皇座,解除玉玺印绶转交给刘协,然后扶刘协正式登基,改年号‘昭宁’为‘永汉’。
紧接着,董卓让尚书宣读策文,并弹劾何太后害死董太皇太后的罪责,将其罢免,迁入永安宫。
不久,就传出何太后被毒杀身亡的消息。
太后殡天,董卓却不准朝廷为其举办丧礼,只是让天子到洛阳城内奉常亭表示哀悼,公卿大臣们穿白衣上朝三天。
随后,朝廷遥封远在幽州的幽州牧刘虞为大司马,董卓由司空改任太尉,兼领前将军,加节、赐斧钺,更封郿侯。
这一系列的动作,如雷
第四二一章 曹孟德,好久不见
雾蒙蒙的天空下过一场小雨,淅淅沥沥,将染尘的树叶野草刷洗得翠绿如新。
泥土构筑的道路上坑洼积水,道路前方,一名戴着斗笠,衣衫寻常的中年男人牵着匹四蹄粗健的灰色骏马,不紧不慢的往前行进。
男人心中倒是想骑马快行,奈何道路打滑,乘马狂奔不仅容易摔跤,而且还会格外引人耳目。
如今的他正被各处缉捕,处处小心,哪还敢大张旗鼓的行事。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曹操。
然则纵使他改名换姓,狡诈再三,却还是在中牟县被人识破,关进了牢狱。
曹操起初本以为必死无疑,熟料那县令倒是个忠义之士,在听到自己志向之后,不仅放了他,还弃官随他同行。
后来过成皋时,曹操去了趟老朋友吕伯奢的家中。吕伯奢没在,他的儿子和宾客磨刀杀猪,盛情款待。或许是太过热情的缘故,曹操怀疑其中有诈,拔剑杀了屋中连宾客妇孺在内的八人,又夺了马匹、食物,继续往东而逃。
没走多远,陈姓县令便质问于他。
曹操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后悔,然则他的性格,却是不喜认错,即便是他错了,也同样如此。
故而答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这句话彻底断了陈姓县令的念想,但又觉得杀他不仁,于是便趁着夜间曹操熟睡之际,起身弃他而去。
醒来的曹操不见了身旁之人,心中大概也猜到了他的想法,也不怨他,只是觉得有些可惜。
成大事者,何拘小节。
行了许久路程,前方有条小河,曹操牵马过去,在河边饮水。
微风拂过,河畔的垂柳摆动婀娜身姿,吹得人心间舒爽清凉。
看着水面倒映出的轮廓面容,曹操心中愈发坚定:总有一天,时间会向你证明,我才是对的。
再往前走三四十里路,就是陈留郡地。
陈留郡守张邈,曹操的莫逆之交,到了那里,就不必再整天东躲西藏,算是得到了彻底安全。
曹操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便听得马蹄声起,而且听那蹄声数量,绝对不在少数。
他蹲在河边,回头悄然望去,大量的骑卒恐有五六百骑之多,看他们的装备以及行进时的汹涌士气,号为虎狼亦不为过。
这支队伍似是正往这边而来,想在河边饮水歇息。
见此情形,曹性心中大惊,要是让他们认出了自己,还能有活命的机会吗
但如果现在就骑马跑的话,势必会惊动他们,引来追杀。可倘若留在这里,万一被认出,那就只能是束手就擒,坐以待毙了。
跑又不能跑,留又不能留。
难道,天要亡我曹孟德吗
曹操心中近乎绝望。
马蹄落在泥泞的坑洼,溅飞起高高的泥水,如是踩踏在曹操心间,他心乱如麻,紧攥得拳头起了青筋,脑子里也一直回响:怎么办,怎么办……
然则等到那骑军稍稍靠近一些,曹操便望见这支队伍的主将旗帜上,镌有一个大大的‘吕’字。再看那领军之人,胯下火龙驹,束发紫金冠,威武甲胄,魁挺的身躯,丰神俊朗的面庞,如是天神临世。
不是吕布,又是何人!
真是天不亡我!
曹操心中舒了一口长气,紧握的拳头松将开来。
吕布久在辽东讨逆,曹操断定其定不知道他刺杀董卓的事情,遂调整心境,大笑着主动上前,拱手寒暄起来:“吕将军,年逾未见,别来无恙乎”
若是畏而不前,反倒会令其生疑。
从幽州出发的吕布紧赶慢赶,还是没能赶在董卓之前。
沿途中,
第四二二章 曹某不才,愿追随将军
曹操心中大骇,面上仍旧是鸭死嘴壳硬,强自镇定道:“吕将军,曹某不懂你话里的意思。”
曹操装傻充愣,吕布自是不会受他所蒙,笑言点破:“难道孟德不是刺杀董卓失败,去逃难陈留”
一句话,便将曹操打回原形。
旁人听不到这边在说些什么,只当二人是在叙旧。
曹操神色复杂的看着身旁这位小他五六岁的神俊青年,认命般的长长叹了口气:“奉先若是想去讨好董卓,尽管抓某回去便是,某不怨你。”
吕布捏住了他的七寸,狡辩已经毫无意义。
曹操不会去追问吕布是如何得知,他素来是个推崇成王败寇的人,只重结果。
过程如何,并不重要。
曹操递来双手,准备受缚,见吕布只瞥了他一眼,迟迟没有动作,亦没有叫士卒过来擒拿。
曹操心中便又有了一丝新的希望,试探问道:“将军不拿我”
吕布目忘远方,淡然说道:“我若要动手擒你,何须等到现在。”
这句话,也表明了曹操如今的处境安全。
吕布不抓他,曹操胆子便大了起来。
“将军容禀,自董卓入京以来,暴戾不仁,犯上弑君,又纵使属下残害忠良,屠戮生灵;其所犯之罪,早已罄竹难书。我等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
曹操的口才没得说,一番煽动下来,不说别人,就连吕布听得都有些热血沸腾。
“故吾屈身事董,就是想乘其不备,为国除害。只是可惜,事不成,乃天意也。”
说到这里,曹操明显有些痛心,但他随即话锋一转,望向吕布,眼中寄有深深的期盼:“然则将军不同,将军非比常人,乃天下善战之将。如今又高居镇北将军的位置,并、幽两州兵马皆受要将军辖制。将军若是肯振臂一呼,号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讨董卓,定能匡扶幼君,还大汉一个朗朗盛世!”
曹操说到这里,面色激动,就像是看见了大汉中兴。
“将军若是答应,曹某不才,愿倾尽家资,追随将军左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