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吕布再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回头大宝剑
中年男人微微摇头,给众人做了个简单的小科普:“楚人谓虎於菟。‘菟’即为老虎的意思,意寓凶猛,乃是马中王者,非超凡之人不可驭。”
身旁的诸人听完,
恍然大悟。不觉间,心中的那道身影,似乎又高大了不少。
“仓老哥,那你再给我们说说,温侯手里的那杆方天画戟有啥来头呗。”
“对对对,说说,说说。”
“长夜漫漫,仓老哥你就别藏着掖着了,求你说来听听吧。”
既然赤菟都能说得有门有道,那吕布手中那杆饮血无数的画戟,肯定更是大有来头了。
“唉,我这肩呐,最近也不知道怎地,老是疼得厉害……”关键时刻,中年男人故意吊起众人胃口。
众人求知心切,立马就有人站到背后,给他轻捏起来,娴熟的手法
第四七一章 偷梁换柱
“不信我”
吕布眉头微挑,堂堂镇北将军被上千道弓弩手瞄准对着,这可不是什么好的滋味儿。他望向关头,语气冷漠:“那你大可下来试试某的武艺,如何”
校尉听得吕布语气不悦,心中咯噔一下,生怕触怒了这位天下扬名的飞将,赶忙赔礼道:“温侯息怒,您请稍候,卑职这就给您开门。”
吊桥落下,城门打开,校尉亲自到门口恭迎,满脸的谦卑之色。
走至还有三四丈的距离,校尉才彻底看清来人的相貌模样,头戴紫金冠,胯下赤菟马,一身兽面吞头甲胄端的威武不凡,只是那张神俊的脸庞上,面若寒霜。
校尉赶紧主动迎了上去,点头哈腰:“温侯,您辛苦了。”
马背上的吕布侧头看了过来。
仅仅一个眼神的对视,就令他如芒在背,校尉赶紧低下脑袋,吞着发干的喉咙,大气都不敢喘,方才那股压迫感,太强烈了。
在校尉的引路下,吕布到了驻扎关内的军营。
“平虏中郎将呢”
途中,吕布问向校尉。
校尉答:“中郎将已经歇下,温侯若无要事,卑职这就去给您安排住处。”
吕布摆了摆手,要没有急事,只有吃饱了撑的,才会连夜马不停蹄的奔来这里。
“去,把你们中郎将叫来,就说我在中军大帐等他。”吕布朝那校尉吩咐起来,带着黄忠三人准备往中军大帐的方向走去。
“这……”校尉面泛难色,牛辅最不喜欢睡觉时被人惊扰,曾就有人因此而被砍了脑袋。
“嗯”
吕布回头冷视,校尉浑身一个哆嗦,赶紧点头应下。牛辅他招惹不起,这位温侯,他同样也不敢得罪。
到了牛辅帐外,校尉在外面低声唤着:“将军,将军……”
“谁啊!”
帐内的牛辅睁眼醒来,语气颇为不悦,深更半夜被人叫醒,这种感觉当然不爽。
“卑职有事禀报。”帐外的校尉回答得小心翼翼。
“什么事不能等到明天再说,非要这时候来惊扰本将军。”
“镇北将军吕布来了。”
“吕布他不在虎牢关作战,来我这里作甚。”
“卑职不知,他说在中军大帐等您。”
“好了,我知道了。”
不管怎么说,总得卖这位温侯一个面子。
推开趴在身上的两名妖艳女子,牛辅换上武将袍,洗了把冷水脸,走出帐外。
到了中军大帐,牛辅掀帐而入,望着坐在帐内的吕布哈哈笑了起来,如见故人:“温侯,什么风把你吹到我这孟津关来了。”
吕布轻微嗅了嗅鼻子,他闻到了一股还未散去的酒气,以及很浓的女人胭脂气味。
董卓把孟津这么重要的关卡交给牛辅,这家伙居然在这里花天酒地,喝酒玩女人。
真是作死。
这些话不该吕布来说,所以他也不会多嘴。招呼着牛辅坐下,吕布笑着说道:“深夜扰了中郎将美梦,某在此致歉。”
牛辅连忙摆手,一副毫不为意的态
度:“诶,温侯说得哪里话。都是自家兄弟,何必拘礼客气。”
“早就听闻中郎将胸怀大度,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倒是某落了下成。”吕布称赞起牛辅,脸上笑意愈盛。
“不知温侯从虎牢关连夜来此,究竟所为何事”
牛辅饮了口凉水,进入正题。
吕布不说明来意,牛辅就只能自己来问,他反正不信,吕布会是特意跑来跟自己寒暄闲聊。
“不错,吾此行的确是有要事在身。”
吕布放下手中茶碗,缓缓而谈:“中郎将可知如今虎牢关的形势
第四七二章 兵发孟津
董卓交代的事,牛辅不敢怠慢。换上甲胄,带上三千精骑,即刻出了孟津关,往酸枣方向奔袭。
浊河对岸的草丛中,几双眼睛目送着这支骑军远去。待到外边没了动静,几名斥候才从草丛中缓缓起身,往后撤离,很快消失于黑夜之中。
浊河以北,河阳。
临近浊河的山脚,不知何时驻扎起了一支人数庞大的军队。尽管已是夜深,仍旧有不少士卒往来巡逻,警惕的巡防四周。
相较于孟津关上的懒散士卒,他们委实太过于认真尽职。
倒不是他们不想偷懒,而是不敢。
此行统军的高将军,性情刚直,凡事以军纪为标榜,从不徇私枉法,行事严厉。
前几日,曹性将军擅自出营遛马,结果回来被高将军逮住,斥责一番,并当众杖打了二十军棍,痛得哦哟连天。
试问军营里哪个不知,曹性和吕布的关系。平日里,曹性犯了错,吕布也都只是口头教育几句,从没动过真格。
高顺说打就打,胆子未免也太大了些。
士卒们私下嘀咕议论,却没人敢当面触高顺霉头。
对于吕布,士卒们大多是发自内心的敬意,而对于高顺,多是敬畏参半。
自从南下以来,作为统帅的高顺从未卸甲。哪怕是夜间歇息,他也只是坐在中军帐内,用手衬着脑袋,在文案桌上休息一到两个时辰。
外边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能在第一时间醒来,赶去现场。
高顺平日里沉默寡言,不擅与他人交谈,但在他的心中,却不忘时刻提醒自己:主公不以吾卑贱,委以重任,纵使肝脑涂地,吾亦不能报其万一。
只要是吕布交与的事情,不论简单困难,他都要全力以赴的做到最好。
斥候从孟津那边探完回来,进帐向高顺禀报:“将军,孟津有数千骑军连夜出发,往东边去了。”
正在小憩的高顺醒来,听得这个消息,顿时睡意全无,沉声问道:“可知统兵的将领是谁”
“好像是孟津的守将牛辅。”斥探回答。
“好!”
高顺猛地道了一声,刚毅的面庞上罕见的有了一丝波动,他声音洪亮:“传令下去,即刻召集兵马。我要在半个时辰内,看到所有人军备整齐的站在我的面前。”
“喏!”
士卒高声领命,抱拳而出。
很快,帐外士卒走动的频率大了起来。正处于睡梦中的将士被接连叫醒,一边咒骂着高顺活阎王,一边老实的开始穿换甲衣,从帐内走出集合。
中军大帐里,高顺走到挂在木板上的地形图前。这张被他反反复复研究了无数次的地形图,其山川河流,关卡险隘,几乎都被他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
目光重新扫视了一遍地图,最后留在了孟津关处,高顺面色笃然。
守了大半月,终于还是等到了。
半个时辰之后,三军将士集结完毕。
一万人的匈奴军队,三千东羌骑,两千狼骑营,收编屯田的黄巾步卒也拨了五千人出来。还有发展到几百人的少帅军,八百陷阵营……
零零散散的加在一起,士卒数量拢共多达三万。
于夫罗在高顺的帮助下,登上了单于宝座。得知高顺要南下应援吕布,于夫罗主动示好,他这回下足了血本,提供给高顺七千步卒,三千骑卒,全部交由高顺指挥,并且他们所需的粮草补给,全由匈奴自己供应。
为的是以后能和吕布结成同盟,横扫北方。
而羌族这边,自从吕布上回帮助他们解决了须卜骨都侯的事情之后,东羌大长老也看开了,让不少族中子弟加入到吕布军中,盼望他们能跟着吕布立得功勋,有所成就。
高顺为此成立了羌骑营,由东羌族人
第四七三章 入关南下
清晨,霞光迈着轻快的脚步到来了东方的天际,蓝黑色的绸布渐渐被金色照亮。几朵棉花似的轻柔的白云,被霞光抹上了迷人的橘红色,镶上了金边。
路旁田野间的野草伸着懒腰,在它身上的露珠,晶莹透亮。
奔流的浊河北岸,响起了沉闷的行进步伐声。
咚踏咚踏
轰隆隆的步伐声惊醒了孟津港的守卒,负责驻守此地的校尉赶忙召集麾下士卒,出寨架起盾牌,武装戒备。
待到高顺大军抵达,校尉望着这密密麻麻的大军,心中有些没底,却也硬着头皮高声询问起来:“来者何人”
领军的高顺催马上前两步,声音洪亮:“使匈奴中郎将高顺,奉命南下应援董太师,还请校尉行个方便,让我等渡河过关。”
听得是友军,校尉悬着的心算是松了下来,但也并未因高顺的一面之词,就贸然放他们过去。
“可有凭证”校尉又问。
“有诏书一封,只是赶路来的匆忙,忘了携带。”高顺说得坦然,可实际上,他哪有什么诏书,全是自己随口瞎编。
校尉狐疑的看了眼高顺,多了几分警惕。按理来说,这么重要的东西,不应该不随身携带吧。
然则看高顺的样子,又不像是在撒谎,校尉略作思索,给出个折中的法子:“你在此等候,待我差人去孟津关询问过将军,再做安排。”
高顺也不着急,他素来是个极有耐心的人,拱手说了声:“如此,有劳校尉了。”
校尉朝身边的心腹低语几声,那名士卒点头领命,骑上快马,渡河往南。
孟津关就在浊河对面,与孟津港隔河相对。
高顺身后的狼骑营处,曹性全程听完了高顺的说辞,别人不知真假,他可是一清二楚。当初就是他领的吕布命令,来通知高顺。所以他十分清楚,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诏书。
“高顺这家伙,看起来木木讷讷、老实巴交的一个人。平日里也不说话,没想到扯起谎来,倒是脸不红心不跳,一套又一套。”曹性小声嘀咕起来。
“曹叔,你屁股不疼了”
“切,区区二十军棍,哪能伤我分毫。要不是看在头儿的面上,老子早就打得高顺跪地求饶了。”
“高将军,曹叔又在说你坏话啦!”成家兄弟扯开嗓子大喊。
刚灌了口水的曹性‘噗’的一下,喉咙里的水差点呛到嗓子。他鼓起眼睛,瞪了这两坑货一眼,赶忙大声狡辩起来:“高顺你别听他们的!我说你英明神武着呢!”
曹性挨了一顿军棍,实打实的真打,疼得他好几天没能下床。
认怂比谁都快。
众人忍不住笑意,全都哄笑起来。
…………
孟津关。
早起的吕布在昨夜那名校尉的陪同下,在关内巡视起来。
“温侯,您昨夜奔波了一宿,应该多歇着才是。巡营这种小事儿,交给卑职就行。”校尉在一旁谄媚讨好的说着。
“反正醒来无事,走走也好。”早起巡营,这是吕布的习惯。
跟在身边满脸胡髯的中年校尉,名叫攴(pu)胡赤儿,并非汉人,而是西凉那边的月支胡人。
重要的是,此人对牛辅似乎颇有怨言。
“报”
从孟津港而来的士卒进了关内,径直奔来求见吕布。
“何事”
“禀将军,浊河北岸来了数万军队,说是奉了太师诏书南下应援。”
“既然是奉了太师手诏,放他们过来便是。”吕布说得淡然,本以为还要等上一两日,高顺才会抵达这里,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就到了。
“可是来将拿不出太师的诏书,说是忘了带在身上。吴校尉不知真假,特令小人来询问将军意见。”士卒如实以禀。
“哼,这个高顺,真是越来越没收拾了!太师
第四七四章 撞破铁笼逃虎豹
巍峨洛阳城。
尚书府内,大门紧闭的议事堂中,坐着当朝尚书周瑟,以及五六名当朝大臣。
“诸位大人听说了没有,宗正卿刘治昨个儿也被抄家了。牵连府中男女老少,总共一百多口人,连襁褓中的婴儿都没放过,唉……”
“谁说不是呢想想袁家,一门两百多口,又有哪个存活下来。可怜啊,袁公一生忠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