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末之吕布再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回头大宝剑

    “臣知罪,可臣有要事禀报,故而惘顾了礼仪,请陛下恕罪。”龚懿大声说了起来,替自己的无礼进行着辩解。

    “卿有何事奏表”正襟危坐的刘协摆开袖袍,询问起来,如果给不出个合理答案,定要将此人下狱问罪。

    龚懿左右看了眼殿内的侍从宫女,欲言又止。

    “你们都下去吧!”会意的刘协摆了摆手,仅留下太傅马日磾在殿内旁听。

    待到侍从宫女出殿之后,龚懿跪在地面,面容坚毅的启奏起来:“陛下,臣要弹劾当今的大司马,吕布!”

    此话一出,整个大殿里霎时变得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刘协脸上写满了惊愕,随后涌起怒意:“大司马功勋卓著,深得先帝信任,又曾救朕于危难,乃国之栋梁!你若说不出个好歹来,便是诬陷重臣的罪名,朕会即刻降旨,将你抄家灭族!”

     




第六四七章 戏策出手
    刘协要召吕布回朝的消息不胫而走。

    大司马府。

    获悉此事的陈宫面容凝重,赶忙派人去通知三公之一的丁宫,让他即刻去皇宫劝谏天子,务必要让天子收回成命。

    吕布不在长安城,作为大司马府长史的陈宫代表的就是吕布。

    吩咐完后,陈宫去了趟校事署,同王政吩咐起来:“给我查!查清楚,究竟是谁在背后捣鬼!”

    一个小小的议郎,居然会对主公的事情知根知底,要说背后没人暗中支持,鬼才相信。主公不在长安城,这些个吃饱了撑的家伙,又开始作妖。

    昨天他才得到前线传回来的消息,与袁术的战争不日就要打响,若此时主公被召回长安,那岂不是功亏一篑

    陈宫断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否则,就是他的无能。

    然而,当天下午,丁宫来到大司马府上,并且告诉陈宫,天子根本不听劝谏,执意要召回吕布,已经派了使节出关,他也无能为力。

    什么!

    听得这个消息,陈宫心里震惊万分,如何也没想到天子的动作居然会这般迅速。

    奈何身为大汉的臣子,陈宫自然干不出派人劫杀使节的事情,愤恨之下,重重一拳锤在了柱梁。

    出了大堂,陈宫准备去找太尉杨彪和司徒王允,请他俩在明日朝会的时候,向天子奏明利害关系,再派使节去到陈留,让主公安心战事,不必回朝。

    走向府外的途中,陈宫遇见了严薇,躬身行礼,喊了声‘夫人’。

    见陈宫这般行色匆匆,严薇心中担心自家夫君,不由问道:“陈长史这般着急,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陈宫点头,恭敬回道:“的确出了点小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的话,或许大司马很快就要撤回长安了。”

    “真的吗”

    严薇眼中闪过一抹小女人的雀跃,她听得的仿佛只有最后那一句话。

    夫君要回长安了!

    自从去年年初出关,这一走,就是一年多。虽然每月都会有两三封书信来往,但总归不如夫妻在一起来得甜蜜温馨。

    小铃铛也常常问起,爹爹什么时候回来。

    去戏策府上做客的时候,看见人家两口子和和美美,严薇心中对吕布的思念,就愈发深刻。

    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她很怕这一句话,会恶语成箴。

    “这次回来,就不让夫君再走了吧。”

    严薇心中如是坚定的想着。

    相较大司马府不远,戏策府上。

    自打回长安之后,戏策几乎一直都在自家府邸休养,很少去到大司马府。毕竟陈宫将府内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戏策对名利看得较淡,也没必要再去横插一脚。

    直到今日,戏策得知天子要召吕布回来,才有了新的动作。

    陈宫一直自诩汉臣,虽然感激于吕布的知遇之恩,但心里还是有所顾忌,比如违逆天子的旨意,他就干不出来。

    府内中堂,身披青色交织绫上衣的戏策正和司马家的二公子手谈。

    戏策执白,司马懿执黑。

    回到长安不久,郭嘉、徐庶等好友俱不在身边,戏策休养的同时,也难免会觉得无聊。偶然间,他想起那个狼顾鹰视的少年,便派人去将其征召至长安,并向朝廷奏为了童子郎。

    几个月的时间相处下来,随着了解的加深,戏策觉得这个少年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聪明,不仅学识丰富,还极其擅于伪装,将来可堪大任。

    不一会儿,担任府内护卫的胡车儿走进了堂内,他瞄了眼棋盘上的局势,只见棋子数目黑多白少,不由嘿嘿笑道:“戏策,你怎么连个小孩子都赢不了”

    谁说棋少就一定会



第六四八章 破敌之策
    陈留郡,雍丘。

    吕布所率军队几日前便抵达此处,驻扎安营。

    袁术的大军已至武平,正朝着北方进军,双方相距四百余里。

    这一日,吕布接到高顺的八百里加急。

    打开信简一看,吕布不由皱起了眉头。

    “主公,出了何事”张辽见吕布面露愁容,出声询问。

    吕布将奏报交由张辽,张辽看后,亦是满脸凝重。

    原来,袁术遣使节联合了黑山贼,向燕县施压,贼首是一个名叫张燕的青年,其人颇有本事,高顺与之大战,未能退之。

    另,袁绍派了沮授去到白马,担任颜良军师,袁军似有南渡浊河的迹象。

    颜良若是渡过浊河,必会冲着陈留而来。

    若真是如此,大势不妙啊!

    此时,帐外的陈卫进来禀报:“主公,天子派遣的使节到了。”

    吕布点了点头,令人将使节迎进帐中。

    少顷,一名穿着褐色官服的中年宦官走了进来。

    见到使节,吕布微微怔了一下。

    以往都是黄门侍郎许歇前来宣旨,今天怎么换了个陌生的面孔。

    中年宦官清了清嗓音,口中高声宣道:“大司马接旨。”

    “臣吕布,恭听圣意。”

    吕布抱拳躬身,身后张辽诸将亦是齐齐躬身。

    宦官瞥了眼吕布,打开圣旨,缓缓念了起来:“天子诏:大司马吕布于陈留杀贼,功勋卓著,今特赏黄金百两,缎锦千匹,以犒三军将士。然,大司马出京已有岁余,朕倍觉思念,故特下此诏,着大司马即日启程回师,以遂朕愿,钦此!”

    听到最后,躬身的吕布眼眸中浮现出一抹惊愕,迟迟没有起身。

    “大司马,别躬着了,接旨吧!”宦官瞅着吕布,将圣旨递出,语气里带有几分讥诮。

    吕布直起身来,双手捧过圣旨,询问起宦官:“敢问黄门郎,陛下为何要急着召吾回京”

    见吕布没给好处,宦官心中不喜,阴阳怪气的说着:“天威难测,咱家哪儿知道啊!”

    他自以为是天子的使节,代表的便是至高无上的天子,谁见了都得矮他三分。所以即便面对这位权倾天下的大司马,他也没有丝毫恭敬,仍旧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

    说着,宦官还故意使了使手势,暗示吕布该给些好处。

    “那就劳烦黄门郎回去替我问问天子,为何召我回朝”

    吕布对黄门郎的暗示选择了视而不见,语气陡然提高,他本来就很头疼燕县的事情,如今天子又要召他回去,更是令他觉得无比的烦躁。

    前两日,他已经差人去调洛阳的徐荣出关,以及外黄的黄忠回援,所需的粮食也已经运进了陈留,就等着跟袁术决战。

    假设这个时候回去,不仅所有努力将付诸东流,连带拿下的陈留、河内等地,也极有可能会落入敌军之手。

    所以,在目的达成之前,不到万不得已,吕布绝不会班师回朝。

    “吕布,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质问陛下!”宦官尖起声音,狐假虎威。

    区区一介宦官,也敢在我面前耀武扬威

    吕布眼神冰寒,给了宦官一个杀气凛然的眼神,后者浑身不禁打了个哆嗦,立马识相的选择了闭嘴。

    当年吕布连先帝最喜爱的十常侍都敢杀,更何况眼前的这位黄门郎。

    只不过杀他无益,所以吕布才没有动手。

    “陈卫,带他出营。”

    吕布吩咐起来,接下来他要同诸将商量战事的相关事宜,自然不能留其在帐内旁听。

    “黄门郎,请吧。”陈卫过去将帐帘掀开,冷冷道了一声。

    本以为讨了个好差事的黄门郎恼羞成怒,哼哧一声,拂袖而去。

    黄门郎走后,张辽有些担忧的提醒起



第六四九章 排挤
    令人束手无策的问题,经过郭嘉短短几句话,便迎刃而解。

    吕布脸上展露出喜悦,砸拳起身,语气很是果断:“好,我即刻派人去办!”

    几日后,有书信从长安传来。

    吕布打开一看,是戏策的字迹。

    信中,戏策将长安近来发生的事情详细作了汇报,让吕布不必担忧后方,只管安心战事。

    另外信中还提到,凉州牧盖勋在得知儿子违抗军令遭到斩首后,痛心气急之下,旧疾发作,病逝于凉州。

    言外之意,就是让吕布指派新的凉州牧赴任。

    得知盖勋去逝,吕布神色黯然,心中尤为难受。盖老爷子一生刚正,致力于西凉治理与百姓安居,对自个儿也有过莫大的帮助。

    没想到突然间撒手而去,真是令人不觉嗟叹。

    思虑许久,吕布坐下身子,提笔在竹简上慢慢书写起来。

    奏简中写道,追勉盖勋为平襄侯,赠以骠骑将军印绶,以及丧礼相关的一切用品,陪葬于安陵。

    安陵是汉惠帝刘盈的陵墓,能够陪葬于此地的,多是些功勋卓著的人物,比如陈平、张苍、袁盎、扬雄等人。

    让盖勋葬于此地,一是肯定他此生的功绩,二是以为显赫。

    除此之外,吕布还奏表朝廷,以盖勋长子盖顺为永阳郡守,次子盖轧为偏武将军,其余盖家子弟,亦是酌情提携,不至于让盖家寒心。

    经过这么些年的磨砺,处理起这些事来,吕布也算得上是得心应手。

    至于新的凉州牧人选,吕布推荐了太常卿种拂。

    种拂年轻的时候为司隶从事,后授宛县令,因功绩累积至光禄大夫,做过三个月的司空,后来因故罢免,降为太常卿。

    种拂性情刚烈,常常在朝堂上直言不讳,觉得不对的方案,立刻就会出言辩驳。即便是面对吕布,也大胆的怼过不下数次。

    相比那些只会在暗地里使坏的蛇鼠,吕布显然更欣赏种拂的这种有话直说的脾气,更何况种拂从来都是就事论事,也没有故意挖苦或者嘲讽过吕布。

    作为上位者,总得有容人之量。

    否则,早晚会给人气死。

    吕布对此深有体会。

    早在先帝执政的时候,在关于凉州的廷议上,不少人提出过放弃凉州的计划。只有种拂与傅燮最为果断,出列禀奏坚持不放弃凉州,并一力谏言,要跟叛军死磕到底。

    傅燮逝去多年,所以在新凉州牧的人选方面,吕布率先想到的就是种拂。

    现在凉州正乱,倘若派个软弱无能的官员赴任,只能是拖后腿。因此,必须要一个敢死命跟宋建拼到底的血性人物。

    所以种拂前去,再也合适不过。

    写好了奏表,吕布令人快马送往长安。

    …………

    豫州陈国,武平县。

    袁术的十万大军在此驻扎已有数日,今天上午,他收到吕布下来的战书,约他在雍丘决战。

    大帐中,谋士武将分列了两排。

    袁术手握竹简,问向诸人:“吕布下来战书,约我等于雍丘决战,如何对敌”

    “主公,我等率有十万大军,何惧吕布麾下区区兵马,直接一路碾压过去便是。”部将雷薄抱拳,自信扬扬的回答起来。

    与此同时,站在靠后位置的孙策也站了出来,抱拳说着:“袁公,我本不该长他人志气,但我还是要提醒你以及诸位将军一句。吕布此人非比寻常,麾下能征善战的将领数不胜数,稍加大意,便会万劫不复,还请多加小心为妙。”

    吃一堑,长一智。

    更何况孙策还



第六五零章 大鱼,上钩了
    什么!

    桥蕤回来了!

    得知这个消息,袁术大喜过望。

    然则当见到桥蕤的时候,这位袁军的首席大将已是气息微弱,奄奄一息。

    看着桥蕤触目惊心的满身伤痕,袁术那叫一个心痛,当即大喝的吩咐起来:“快,让军中最好的医郎前来诊治,不管用什么办法,都务必把桥蕤给我救活过来!”

    不知是不是天意使然,亦或是命不该绝。
1...215216217218219...3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