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末之吕布再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回头大宝剑

    王允按下伏完拱起的手背,满脸亲和之色:“诶,你我何须如此客气,愚兄年长你九岁,唤我一声子师兄即可。”

    诚挚慈和的话语,令人听起来极为舒服。

    所以,王允在朝上朝下混得开,也不是没有道理。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子师兄。”

    伏完打蛇随杆上,虽说他娶了桓帝的女儿,可如今天下,天子威严都在与日俱减,更遑论他这个前朝半吊子的外戚。

    听得此话,王允开怀大笑,拉着伏完就往府内走去,一边还不忘吩咐管事:“命膳房备好午膳,今日我要好生招待贵客。”

    到了用膳时辰,坐在席位上伏完看着面前桌上的两盘食物,心中好似有一万头马儿奔过。

    半盘糙肉,两颗青菜。

    这就是王允说的好生招待

    王允比了个请的手势,示意坐在客人位置的伏完可以动筷开吃。

    不久前,大司马府上搞了个赈灾捐赠的活动。吕布虽未出面,但长安城内的官员可是没少下血本。

    同舟共济说得好听,谁不知道,这是故意压榨他们的资产。

    给就完事儿,不给,侯汶就是最好的例子。

    “百姓们饥不果腹,老夫亦是寝食难寐,食不知味儿,故府上食材简陋,请仲伯见谅。”王允向伏完敬了杯酒,报以歉意。

    “此言差矣,子师兄宅心仁厚,体恤百姓难民,愚弟不及也!”

    伏完谦逊说着,饮完酒后,象征性的动了动筷子,反正他来王允府上,也不是为了蹭吃蹭喝。

    虚情假意的客套一番之后,王允将话题引入正轨:“仲伯今日来我府上,可是有事相商”

    伏完一听,放下手中竹筷,朝王允拱了拱手:




第六八八章 天上,真有神仙吗?
    司徒府中,王允和伏完勾结在一起,城内其他府邸同样是热闹非凡。

    “听说了没有吕布在城外架起高台,烤食了蝗虫,还说是要求雨。”

    “让他作吧,之前咱们求过多少次雨有用吗没用!这么大的天儿,热死这家伙才好!”

    “徐尚书,你以为呢”

    “这事儿吧,我觉得说不准。”

    “有什么说不准的,他要能求来雨,我就从这楼上跳下去!”

    私下聚会的几人冷嘲热讽,恨不得吕布就此死了才好。

    皇宫之中,刘协坐在殿外的门槛上,微仰着脑袋抬望天空,任谁也猜不透这位少年天子的心思。

    “你说,会下雨吗”

    刘协问向旁边的心腹宦官,稍显稚嫩的脸上,流露出些许复杂之色。

    关中逢旱数月,刘协身为天子,自然是希望老天爷能够早早的降下甘霖。

    可这一刻,他竟不那么希望老天爷会落下雨水。

    一天过去,天上滴水未降,城中不少人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倒是陪同祈雨的百姓,比起白天,人数明显增加了许多。

    吕布坐在高台上,看着零星点缀的夜空,说实话,他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求来雨水。

    但他相信戏策。

    先生说有雨,就一定会有!

    此时,一道小小的身影顺着楼梯,偷偷摸上了台面,蹑手蹑脚的猫至吕布背后。

    “猜猜我是谁”一双藕玉般的小手蒙上了吕布眼睛,银铃般的声音中略带俏皮。

    “小铃铛,你怎么来了”

    吕布嘴角带笑,不必转头,他就已经知道是自己那活泼可爱的女儿。

    “哼,不好玩不好玩,每次爹爹都能猜到。”

    小铃铛松开手掌,撅起嘴巴,满是不依的嘟囔起来。为了能够瞒过爹爹耳朵,她还特意把腰间的铃铛给收进了袋囊里,谁想还是被一下就猜了出来。

    这令她感到十分没趣。

    瞅见女儿气鼓鼓的模样,吕布有些忍俊不禁,他将女儿拉至身旁坐下,笑着赔罪起来:“好了好了,这回是爹爹错了,好不好”

    小铃铛‘哼’上一声,这才从袋囊里取出许多青果,捧到吕布掌中:“娘亲说,爹爹一天都没有吃东西了,我担心爹爹饿着,所以偷偷带了些果子,来给爹爹充饥。”

    吕布怔了刹那,眼睛竟微微有些湿润起来。

    虽说这些只是极为普通的果子,但孝心无价。所以说啊,女儿才是贴心的小棉袄,那两个混小子,指不定上哪儿玩去了。

    吕布心中感动,宠爱的抚摸女儿额头,嘴上却是说着:“那娘亲有没有告诉你,祈雨讲究心诚则灵,中途是不能够吃东西的。”

    小铃铛摇着脑袋,对此显然不知,她仰望夜空,星辰在她眼中璀璨,她满是天真问道:“天上,真的有神仙吗”

    人们总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可活了这么多年,又有谁真正见过

    吕布拿起一枚青果,放进嘴里咀嚼起来,他告诉女儿,只要不做坏事,就用不着怕天上神灵。

    “那就是有啰!”

    小铃铛满是雀跃,对于未知的事物,她总是充满了好奇。

    在小铃铛的央求下,吕布给她讲起了远古时期的神话故事,这也是他小时候,偶尔听来的故事。

    是真是假,已经无从考证。

    讲着讲着,小铃铛渐渐来了困意,趴在爹爹大腿膝头,安心睡去。

    看着熟睡中的女儿,吕布脸上露出温柔笑容,平日里闹腾活泼的小铃铛,安静下来的时候,也变得格外乖巧。

    吕布命人拿来蒲扇,轻轻摇动,替女儿扇风祛热。

    这个时候的吕布,早已不再是叱咤沙场的猛将,只是一名简简单单、疼爱女儿的父亲。

    翌日,公鸡报晓,天边露出一抹鱼肚白。

    枕在吕布膝上的小铃铛缓缓醒来,用手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眶,打着呵欠,似是昨夜并未睡好。

    吕布见状,将小铃铛扶坐起来,伸了个懒腰后,令人叫来陈卫,将小姐送回府邸。



第六八九章 唯愿你们,幸福白首
    突如其来的降雨持续了足足两日,大雨滂沱,不仅使得关中燥热的气温回降,更是缓解了一连数月的大旱。

    干涸的河道里,重新有了水流的潺潺细声。

    百姓们开怀的笑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关中都知道了大司马食蝗祈雨的事情。百姓们心中除了感激之外,对吕布更加是敬若神明。

    待到雨过天晴,昔日为祸四方的蝗虫可就遭了大难。

    大司马烤食蝗虫,不仅没有受到老天爷的惩罚,反而还降下甘霖,滋润苍生。

    这说明什么

    说明老天爷是支持大司马的!

    于是,百姓们再也不怕这所谓的神使,纷纷卷起裤脚下田,对蝗虫展开大肆捕杀。

    旱情的事情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这些难民的安置问题。

    仅长安城外,就有十余万难民,每天所发放的赈济粮食,数以千石。

    白吃白喝不去干活,肯定不行。

    吕布和戏策一番商量过后,将这些难民统筹安排分发各处,大致上分为四个版块:开荒、建筑、冶炼、以及兴修农田水利。

    其中,人员投入最多的当属冶炼这一块儿。

    连年打仗,军营中兵器战甲俱是损耗严重,好多兵器都裂开了口子,吕布便下令收集起来,回炉重造。

    除此之外,吕布还派人从难民之中,选出数百名能工巧匠,供他们吃穿用度,让他们负责设计和改良攻城器械。

    中原地区雄关重镇不少,率军强攻更是一件极为头疼的事情,吕布对此深有体会。

    虽说有云梯、冲城锤这些攻城器械,但还是伤亡颇大,若能改良改善,那么一场战争下来,己方将士的伤亡势必会得到大幅减少。

    这对保存实力,有着莫大好处。

    至于开荒和农田水利,吕布不懂这方面的调度,戏策陈宫等人对此也只能说是略通一二。

    学术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让这些负责战略布局的谋士去下田开荒引水,他们肯定不行。

    思来想去,要论最为合适人选,目前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现任的崔家家主,崔绪!

    继上一任家主崔烈死后,崔家发生过不小的动荡,各系旁支的人物都想坐上家主位置,从而大打出手。后来在吕布的强行插手干预下,最不被人看好的崔绪成功问鼎了崔家家主的职位,这也算是替戏策圆了当年向崔绪许下的承诺。

    相较于经营家族,崔绪显然更擅长农田水利。他幼年跟随叔父崔寔去过五原,也见证了崔寔编纂的《四月民令》,他也从中学到了许多的精髓。

    在离开并州之前,各地的土地和开垦一直都是崔绪在进行管控和处理。

    吕布信得过崔绪,遂将关中土地开垦的一系列要务,全权交给了崔绪负责。

    男人下地干活,女人自然也不能闲着。

    纺织制造、织染浣洗,食品加工及酿造,养殖蚕桑,收采野生植物制药等等,这些不需太多体力的活儿,全交给了妇人去做。

    总之,就是尽一切可能的调动起所有生产力,来恢复关中的发展。

    随后的一段时日,兴许是有吕布坐镇的缘故,长安城内风平浪静。

    时间来到九月二十二,良辰吉日。

    清晨,天色还未亮明,长安城西的街道上已是锣鼓喧天,奏响欢快的曲章。

    长长的迎亲队伍缓缓行进,引得城内不少百姓驻足观看,同时议论纷纷。

    “这是哪家老爷娶亲,好大的阵仗。”

    “这你都不知道大司马府上的千金出阁,能不派头十足吗”

    “也不知道是哪家公子这般命好,攀上了大司马家。”

    “好像是个姓郭的小子,据说是贫寒出身,无甚背景。”

    “那他命真好,攀上了大司马,以后就不愁仕途不顺了。”

    百姓们在道旁议论,郭嘉听在耳中,心中虽有不喜,却也没有表现出来。他喜欢的只是董白的纯真善良,又不是吕家的权势。

    “姐姐,你快看那个新郎官,可真俊啊!”

    相较汉子们的羡慕嫉妒,少女们可是满眼桃花,白色骏马上的青年玉树临风,头上系着红色锦缎,一袭大红喜服将他衬托得格外出尘,尤其是白狐脸上露出的淡淡笑意,不经意投来微笑,更是秒杀了无数心生爱慕的少女。

    要是我能嫁给他,纵使死了也心甘!

    少女们心中如是想着,这样的场面,如此的男子,是多少女子春闺梦中的如意郎君。

    不少闺中小姐得知郭嘉娶亲,更是将头上青丝剪下一缕,放进绣囊,哭断了肝肠。

    迎亲队伍来到大司马府外的街道,郭嘉下马,入府从严薇手里牵过董白,随后接上轿撵,又往戏策府上走去。

    回到长安的这段时日,郭嘉一直都住在戏策府上,婚礼和新房也都安排在这里。

    吕布本来说要送郭嘉一处宅子,算是新婚的礼物,不过却被郭嘉给当面拒绝了。

    失了面子的吕布不免有些愠恼,好在关键时刻戏策过来当起了和事佬。他同吕布说着,反正他那府邸很大,让郭嘉住在这里也没什么问题,更何况住的近了,一来二去也好有个照应。

    如此,吕布才没有强求。

    迎亲完毕之后,太阳已经升得老高。

    戏府的门口,前来恭贺的官员络绎不绝,除了吕布麾下那一帮子将领外,大多都是长安城内有头有脸的显赫人物。

    “恭喜恭喜,郭公子娶得美娇娘,真是可喜可贺,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还请郭公子笑纳。”一名身材臃肿的男人满脸带笑,不由分说的将礼物塞进了郭嘉手中。

    郭嘉对此早已麻木,几乎每个来庆贺的人,全是这般说辞,他听得都有些烦了。

    更何况,郭嘉压根儿就不认识这些家伙。

    可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郭嘉心里就是再不耐烦,脸上还是表现得热情礼貌,手往里边儿邀请:“有劳阁下费心,府内请坐。”

    临近晌午,戏府这里更是门庭若市,许多人根本就没有收到过请柬,反正就是送上礼物,厚着脸皮往府内走就是了。

    郭嘉实在招架不住,只好让戏府的管事替他迎客,他自己则找了个靠墙的清净地儿,先歇歇再说。

    没过多久,有道戏谑的声音响起:“郭奉孝,我说刚刚怎么没见着你,原来你躲这儿来了。”

    郭嘉抬起头来,站在他面前的青年剑眉星眸,正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自己,一袭白衣若雪。

    郭嘉愣了一下,随即脸上涌出欣喜之色:“徐元直,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一个月前,徐庶随同张辽去往河东,负责监视和威慑当地世家筹措粮食,用作救济灾民之用。

    按理来说,他这会儿应该在河东才对。

    提起这个,徐庶瞪了郭嘉一眼,没好气的说着:“郭奉孝,你小子可以啊,娶亲这么大的事情,居然都不事先通知我一声。要不是戏志才书信同我说起,我还不知道你小子今天都成家了!”
1...227228229230231...3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