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末之吕布再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回头大宝剑

    登上城楼的陶谦双手扶住墙垛,因为曹操的大举进犯,致使他近几月来一直都寝食难安,满头发丝尽数斑白,可谓心力交瘁。

    他扫视了一眼曹军整齐的阵型,心中叫苦不迭。

    事到如今,陶谦唯有硬着头皮,朝下方的曹操大声说道:“孟德,我设宴款待汝父,本欲交好于你。不想张闿贼心不改,途中暗害汝父。此事老夫实不知情,望孟德明察,莫要牵连城中百姓!”

    不提此事还好,一提这事,曹操顿时整个人都炸了,扬鞭手指城头,阴沉着脸怒声大骂:“老匹夫!你纵容手下杀害吾父,尚敢乱言!谁可生擒老贼”

    话音落地,身旁曹洪抱拳:“主公,末将愿带头冲锋!”

    曹操乃行事果断之辈,他审视了曹洪一眼,当即点头,让曹洪率两万将士,先行攻向城头。

    曹洪得令,转身拔出腰刀,阳刚的脸庞上满是凶戾,大吼起来:“儿郎们,随我冲啊!”

    杀!

    杀!

    杀!

    无数道嘶吼喊杀,直冲天际。

    曹洪骑马当先,两万曹军将士紧随其后,潮涌而来。

    城楼上的官员大惊失色,无不为之胆寒。

    就连陶谦,也失了分寸,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道雄浑的声音平地而起。

    &n




第七二三章 宿命难逃
    田楷跟着点了点头。

    孔融、田楷推举,刘备有心展露身手,遂也当仁不让,与二人合计起来:“曹操拥十万之众,正面交战,我等胜算不大,所以我斗胆请两位相助。”

    “玄德请讲。”

    刘备往下说道:“等会儿我们进军郯县,由两位率军前去佯攻曹军本阵,若是曹操派人截杀,你们不必恋战,只管撤退即可。我趁机杀入城内,先与陶州牧进行汇合。”

    二人思索一番,点头应下。

    随后,各自集结军队,开始向郯县进行增援。

    天空在无数的厮杀声中,渐渐暗淡下来。

    余晖斜照,日落山坡。

    城上城下,堆满了废弃的尸体,血水为之肆流。

    “主公,您快走吧,郯县怕是守不住了!”

    曹豹从前线撤出身来,扔掉手里卷刃的刀锋,退回到陶谦面前,正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经过连续两天的鏖战,固然让攻城的曹军付出了惨痛代价。可他们这边,守城的士卒也同样阵亡大半,陶谦不得不发动起了城内的平民百姓,运送物资,共同守城。

    此刻连曹豹都丧失了作战信心,陶谦掩面痛哭:“难道说,天要亡我徐州!”

    “父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还是先撤吧!”陶谦的两个儿子怯缩着身子,根本不敢去看外边那鲜血淋淋的战场。

    曹豹点头,附和起来:“二位公子所言极是,只要主公点头,我立马就安排人手,护送我们撤离郯县。”

    “那这些将士呢”

    “就让他们在城楼上与曹军奋死拼杀吧,也算是全了为主公尽忠的心意。”曹豹压低声音,这些话要是让士卒们听见,知道要抛下他们,肯定会立马引起兵变。

    可要是没人在城头抵挡曹军,陶谦等人想要安然撤离,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

    相较之下,这些士卒百姓的性命,就显得不那么重要。

    前线激战正酣,郯县的守军将士虽然人数占了下风,但他们的意志却无比坚定。哪怕身体被长枪刀剑插了好几个拳头大小的血窟窿,只有一息尚存,就没有人愿意倒下。

    他们殊死抵抗,与入侵的贼人以命换命,心中所想,只是守卫着最后的家园。

    陶谦收回目光,他抬起手来,两个儿子赶忙过来搀扶。

    起身之后,陶谦微微轻咳,却无太多犹豫,带着儿子与亲信官员动身,准备走下城楼,退往北边。

    然则此时,城楼上的守卒们却忽然激动的惊呼起来:“援军到了,援军到了!”

    这一阵子欢呼,拉回了不少士气。

    就连走到石梯处的陶谦也转身回来,在曹豹及亲兵的护卫下,重新来到城墙边上。

    扶墙眺望而去,两股兵马从曹军侧翼杀来,醒目的将旗上写有‘孔’‘田’两个姓氏。

    陶谦心中为之一喜,肯定是孔融和田楷的救兵到了!

    下方的曹操显然也注意到了这里,他虚眯小眼,看这两支兵马的架势,似是冲着自己而来。

    败军之将,还敢偷袭

    曹操嗤夷连连,当即呼喝一声:“元让,文谦!”

    “末将在!”

    夏侯惇、乐进高声应答,同时抱拳。

    “你二人各领五千兵马,速去截断他们!”

    “得令!”

    二人领了兵马杀奔过去,曹操回头喊道:“传令下去,进攻的号角声不要停!今天,我非得攻破郯县不可!”

    “大哥,曹军出击了!”

    望见曹军动向,手握丈八矛的张飞很是兴奋。

    刘备目露凝重,重新制定计划。

    他在沙地上绘制了个简单草图,标明曹军、郯县以及他们所在的位置。

    “现在曹操所在的中军,大概还有万余兵马,倘若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曹操必料不中,所以这是一个大好时机。”

    &



第七二四章 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两千曹军骑卒摇旗拍马,在夏侯恩的率领下,径直杀奔而来。

    强健的马蹄奋力踏在地面,溅起泥土飞扬。

    两军相遇,一触即发。

    夏侯恩勒马大喝,声音里透着无尽的狂妄:“来将通上姓名,你家夏侯爷爷不斩无名之辈!”

    赵云却不管他,眉宇间的杀机一闪而过,径直冲来。

    夏侯恩瞧见敌将不作回答,心中愤恨难平,敌将不报姓名,这分明是小瞧了自个儿!

    夏侯恩如何能忍

    他顿时狠狠的拍在马臀,气得哇呀呀的冲杀过去,手里长枪探出,口中暴喝:“给我死来!”

    夏侯恩很相信自己的实力,用他亲伯父夏侯惇的话说就是,如今已有几分火候,再练练,很快就能有二流中等的实力。

    要知道,在这个天下,一流境的武者屈指可数。

    二流武将,就已经是很强大的存在,用来对付一般人,根本不在话下。

    看看迎面而来的银甲青年,看起来除了帅气似乎一无所有,夏侯恩甚至连一丝的杀意都感受不到,所以自然而然的也就将他划进了普通人的行列。

    两人相遇,谁也没有勒马。

    夏侯恩长枪刺出的同时,眼中凶光大涨,带有一丝的自负,似是胜券在握。

    然而,就在他枪尖即将刺进敌将胸膛的瞬间,他忽然觉得眼前花了一下,也没看清是个什么东西。他摇头想清醒清醒,却发现此刻竟如同被人施了咒法,浑身上下根本动弹不得。

    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急速流失。

    他张了张嘴,发出的只有很小的‘嗬嗬’声响。

    若是手上有面铜镜,夏侯恩就能看见,在他的喉咙那里,破开了一个食指大小的窟窿,滚烫的血液正不断从那洞里,汨汨而出。

    赵云策马而过,脸上毫无兴奋可言,有的只是随手捏死蝼蚁般的淡漠。

    掠过夏侯恩身旁的同时,赵云余光瞄见了夏侯恩背后的宝剑,伸手拽住剑鞘,一把取了过来。

    夏侯恩坐立不稳,扑通坠落在了地上。

    回想起方才同主公说的豪言壮语,夏侯恩死不瞑目。

    他想说,其实,我才是主角。

    曹军骑卒眼见夏侯恩身死,齐齐冲向赵云,要替自家将军报仇。

    正欣赏宝剑的赵云随手一挥,竟将刺来的枪头尽数削断,再见那剑柄上面,有金嵌的‘青釭’二字,十分凌厉,赵云不禁赞叹一声:“好剑!”

    没了夏侯恩作为指挥,赵云率着白马义从,轻松冲锋而过。

    曹操得知夏侯恩被杀,是又惊又怒,当即问向众将:“还有谁,愿去破敌!”

    “末将愿往!”

    “末将愿往!”

    周围十几员曹军将领纷纷请命。

    曹操这时候也上头了,沉声下令:“好,尔等一起上阵,务必将这敌将大卸八块,以泄我心头之恨!有取其首级者,我必有重赏!”

    众将应诺,共领了五千兵马杀来。

    双方在原野上展开混战,厮杀之中,有一道驰骋纵横的身影,玉白如龙,尤为显眼。

    所到之处,威不可当!

    纵使奉命而去的曹军将领齐上,亦是被此人杀得胆寒心惊。

    在他身后跟着的那些白马骑兵,个个骁勇,浑似不怕死一般,杀得曹军败退连连。

    “汝等可识此人”

    曹操有些坐不住了,再这样打下去,他必须得调攻城的部队回防才行。

    否则,一旦那敌将冲了过来,他这里的兵马势必抵挡不住。

    可城破在即,曹操是无论如何也不甘心就此罢手。

    麾下诸将皆不认得赵云,曹洪翻身上马,道了声待我前去打探。

    曹洪疾驰而来,此刻赵云正被五六名曹将围攻,曹洪大呼:“军中战将可留姓名!”

    听得问话,赵云却是不答,精神抖擞,左手握着的青釭剑连斩两人



第七二五章 得民心者,方得天下
    入夜,郯县的城头点燃许多火把,尽管曹军退去,站岗守夜的士卒却丝毫不敢懈怠。

    县府之中,灯火通明,摆起了一桌桌的丰盛酒宴。

    孔融、田楷二人也在傍晚时分,率着各自兵马,入了城池。

    酒宴期间,糜竺起身向陶谦介绍:“府君,这位乃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备刘玄德。”

    这一啪啦的名号下来,众人再看刘备时的眼神,不觉多了几分肃敬。

    关于刘备的身份,糜竺也是偶然听关、张二人提起。虽然没有可以证明刘备身份的物件,但通过这些时日的相处,糜竺感化于刘备的仁义品行,对他的身份已然是深信不疑。

    “原来是汉室宗亲,失敬失敬!”

    陶谦拱手致敬,然后又对另外的孔、田二人说着:“此番徐州得救,全赖诸公仗义援手。否则,曹操今日势必破城而入,老夫身死固不可惜,只是不忍见百姓也随我遭难!”

    说着,陶谦竟掩面哭泣起来。

    众人只得好言相慰。

    “陶府君言重,您的事情我们也听说了,曹父遇害,与府君实不相干。如今曹操起大军来犯徐州,戮杀平民,实在罪孽深重,我辈岂能坐视不理!”

    刘备同陶谦拱手,说得慷慨激昂,义正言辞。

    堂内不少的徐州官员皆是暗暗点头,觉得此人言谈不俗,遂更加留意起来。

    酒过三巡,陶谦令糜竺去将州牧大印取来,放到刘备面前的桌上。

    刘备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此刻正在努力的和徐州这些世家人物筑建人际关系。见到糜竺的这番动作,他不由愣了一下,恍惚问道:“陶府君,您这是何意”

    陶谦感慨说道:“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公勿推辞。我当自书写表文,申奏朝廷。”

    说着,陶谦又看向众人,自述起罪过:“徐州之祸,皆因老夫而起。因为我的糊涂,致使数十万百姓遭难,老夫愧对徐州百姓,也愧对诸公信任,实在无颜再任州牧之职。从今日起,徐州牧便是玄德公了!”

    伴随着陶谦的话语落地,原本欢庆的诸人霎时鸦雀无声,有的震惊、有的迷茫,神色各异。

    其中最高兴的,当属关、张二人,他们心想,大哥终于有了地盘,可以放手大干一番事业。

    然则,本该最为高兴的刘备却是神色凝重,离开席位出来,向陶谦拱手行了一记大礼,婉言拒之:“备虽为汉朝苗裔,功微德薄,今为大义,故来相助。公出此言,莫非怀疑吾有吞并之心耶若举此念,皇天不佑!”

    “此老夫内心所请,玄德莫要推辞。”陶谦神情诚恳,再三相让。

    老实人孔融也从旁劝说:“既然陶府君执意相让,玄德你就别再推脱,答应下来吧!”

    他还是很看好刘备。

    然则刘备,却是如何也不肯接受。

    局面僵持不下,从事糜竺起身说道:“诸君,且听我一言。现在曹军只是暂时退去,以曹操的性情,断不会就此罢休,势必还会卷土再来。我们当前所想,应是如何退敌。至于州牧之事,等徐州太平以后,再行商量也不迟。”

    众人点头,深以为意。

    陶谦也只好作罢。
1...237238239240241...3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