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天师上位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漫步归

    钱元跟吴岙早听到了这两日的消息,私下里耶找过了狄方行,奈何狄方行当面答应的好好的,一转眼便上奏了陛下。

    两人连忙出列:“陛下,臣冤枉啊!”

    钱元跟吴岙是谁的人,众人心知肚明,有人时不时的拿眼睛去瞟最前面的程厉盛,但见程厉盛紧抿着唇,脸色十分难看。

    程相这边的人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似是命犯太岁一样,接连祸事不断。如果说之前的是小打小闹的话,那么从荆云开始就不是小事了,先是丢了太子少师的位置被贬回国子监读书,然后是钱元跟吴岙的贪污案被人揭发了出来。尤其是后者,这绝不是小事了。

    “冤枉不冤枉自有陛下定论。”狄方行看了一眼他二人,“大理寺的大牢还有一半未拆呢,是真是假一见便知。”

    “陛下当年拨款十万两,臣是如数分发到钱元手中的,望陛下明察。”吴岙辩驳道,“更何况当时拨款,钱元也在朝堂之上,若是臣给的数目不对,他为何当时不禀报陛下,分明是钱元中饱私囊,望陛下明察!”

    “陛下,吴岙当时只给了臣三万两,吴岙有个孙子,在长安城中最大的赌坊长乐坊欠下了七万两的赌债,就先挪用了。臣当时心软,就答应了,过后缕催之下




第九十章献策
    “黄少将军,感觉怎么样”卫瑶卿拍了拍黄少将军的胳膊。

    黄少将军微微甩了甩胳膊:“毒已尽,皮肉伤我就算扛也扛的过去,军中这些皮肉伤可没有少的时候。”

    “那就好。”卫瑶卿点头。

    “定渊!”一道明黄色的身影出现在门前,徐长山同卫瑶卿连忙跪下行礼。

    “参见陛下!”

    黄少将军挣扎着想要下床却被明宗帝及时制止了:“定渊,好好养着,我这北疆还要靠你呢!”

    “是,陛下。”

    直到这时,明宗帝才眯着眼睛望了过来:“你就是那个医治了黄少将军的人”

    “小民七安见过陛下。”卫瑶卿说道。

    一双明黄色的官靴在她跟前停了许久,才听到明宗帝出声“起吧!”

    卫瑶卿站了起来。

    “朕且问你,黄少将军可否能恢复的同往常一样朕要听实话。”明宗帝道。

    卫瑶卿抬头:“陛下,黄少将军成我大楚将星可不是仅仅依靠这一身武力的,更有运筹帷幄、用兵如神之才。”

    明宗帝不置可否。

    卫瑶卿继续道:“黄少将军的手一定会痊愈,至少能够与普通人的手比肩,但能否恢复到原先那样拉弓如满月,箭出流星无人能保证!”

    “大胆!”明宗帝双眼眯起,“朕要你还朕一个同原先一样的黄少将军,而不是一句似是而非的话!”

    “若是黄少将军方才送到京城就由小民医治自然可以,可阴阳司中人人退却,避之不及,黄少将军是被生生拖废了的,陛下怎会不知”卫瑶卿却是没有丝毫惧意,继续说道。

    徐长山见状连忙出声:“陛下,此事是由我徐长山拿顶上乌纱做保的,同七安先生没有任何关系,他愿意相救也不过是为了大义罢了。”

    “陛下,是臣的错,此事同七安先生无关,是臣未曾注意,着了黑手……”黄少将军也跟着出声。

    “好了,一个两个的,朕还不曾说话,就开始替他说话。”明宗帝面无表情的转向卫瑶卿,“如此看来你是为了大义,朕倒成了那等不讲道理,识人不明的小人了。”

    卫瑶卿抬头,双目之中亮的惊人:“陛下是隐忍,而小人也非大义之人,救黄少将军也是为了自己,更是挟恩逼迫徐大人。”

    徐长山站在一旁似是想说话,却很快就被卫瑶卿打断了,她将手中一物呈了上去:“陛下,此番献计也是为了献此策。”

    “《安国论》”明宗帝打开一看,脸色陡然大变,“大胆!”

    徐长山和黄定渊也看到了第一句话。

    安国必先乱国!

    两人也脸色大变,当真好大的胆子,连这样的话都敢说,就连徐长山也有一瞬间的不敢置信。

    “小民不才,愿为陛下亲赴南疆!”

    明宗帝握着《安国论》的手上骨节毕现:这是第一个敢在他面前说这样的话的人,也是第一个敢揭开他的逆鳞,告诉他,能治好他顽疾的人。

    “随朕来!”明宗帝看了她一眼,转身走了出去。

    卫瑶卿应了一声“是”站了起来,歉意的看了眼徐长山:“对不住了,先生。”

    徐长山深吸了一口气:“如此危险,你若是同我说,我必不答应的,但眼下,你去吧!”

    卫瑶卿俯首作揖,向着这个闻名天下的大儒行了一礼:她救人,接近他的目的一直都不纯粹,但是他给予她的帮助却是前所未有的,圣人之师,当真名副其实。

    她若当真只是七安倒也罢了,可她不是,这注定她的目的不会纯粹,卫瑶卿苦笑。她是卫瑶卿,也是明珠儿,佛祖割肉喂鹰是为善意,她却以身作饵满满的恶意,血海深仇在手,她需要接近明宗帝,才能揭开那个真相,才能报仇雪恨,不管他是一介平民还是殿上天子,她要杀的不是一人,是所有让她张家举族覆灭的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

    所以



第八十七章 安国
    她翻得很快,不多时就看完了,抬头望来:“何大人,你看过了么”

    何太平摇头:“自然不能。”

    “那你看看吧!”卫瑶卿把《安国论》推了过去。

    看她神色淡然的模样,似乎这《安国论》也没有什么太过的言论,何太平有一瞬间的迟疑,可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翻了开来。

    “安国必先乱国!”这是第一句话,何太平只觉得手上一个哆嗦,险些将手里的《安国论》扔了出去。

    许是第一句话太过震撼,震撼平复之后,他反而能安安静静的看完全篇了,若说内容,其实《安国论》也无什么特别,通篇只在于一个词“大胆”,敢于将人心中所想说出来。

    关于北疆,着墨不多,卫同知说北疆要定,这与陛下提拔黄少将军的想法不谋而合,并不奇怪。但是西南就有些意思了。刘姓皇族与苗族大巫的联合已是大楚几百年的心腹大患,如今气势已成,与其坐以待毙,等待刘姓皇族从长安掳走一个又一个的皇族中人,不如主动出击。甚至他还质疑陈善,说陈善有有意放纵南疆成势,陈善的西南兵同南疆有过数次交手,每每都是险些得手棋差一招,有有意放纵之嫌。因为陈善深知南疆立,则陈善立的道理。这就有些诛心了,通篇总结唯有两个字“大胆”,敢说人所不能。

    这是卫同知几年前所作,其实有些空谈的意味了。

    “你准备如何”何太平放下了手里的《安国论》有些犹豫,“太过大胆了,难怪中书令大人说要死谏。”

    “自然是呈到陛下面前。”卫瑶卿看了何太平一眼,“我伯父好不容易送出来的纸条,怎么能浪费这片心意呢!”

    “可是,君心难测,万一陛下……”

    “所以说需要我来呈到陛下面前。”卫瑶卿说道,“你们上谏可能就真死了,我上谏就不会。”

    “为何”何太平吃惊的问道。

    卫瑶卿叹了口气,起身:“陛下不蠢,你以为他不知道这些朝中聪明人不少,你以为他们不知道都知道。只是这件事不能拿到人前来说。若是君心不够坚定,说这些话的人可能会成为牺牲品;便是陛下有动陈善的想法,光是空谈也逃不出成为牺牲品的命运。”

    “为什么”何太平不解。

    “因为陛下现在还不能跟陈善翻脸,陛下还要依靠陈善。”卫瑶卿道。

    何太平听的云里雾里:“那为何你上谏就不会死”

    “因为陛下缺一个精通阴阳十三科的人。”

    何太平一噎,不过也顾不得去反驳她,继续追问:“什么意思”

    “延禧太后、太子跟安乐公主三人还被拿捏在刘姓皇族中人的手中,这也是陛下的心里的一块刺,也让陛下对大楚南疆交战没有信心。如今的大天师李修缘怕是不敢肩负起千里独行南疆救人的重任。若是有人将延禧太后、太子跟安乐公主三人救回来,这就说明南疆并非铁壁。单单救人自是不行的,若是有一份去往南疆腹地最精确的地形图,陛下的态度恐怕就要变了。”卫瑶卿道。

    “是么”何太平干笑了两声,声音里有明显的怀疑,尤其是卫瑶卿那一脸正色的模样,也不知是不是他多心,总觉得怎么看怎么有点讽刺。总觉得他何太平被她卖了都不知道。

    “而且现在是千载难逢的好几回,陛下再能忍,也总有被激起的时候。吴岙同钱元俱是小人,互相咬着咬着难免牵连出什么事情来。我怀疑,三年前太子同安乐公主被掳走的祭天大典上的问题来的蹊跷,正好也有钱元牵扯在里头。”卫瑶卿道,“若是不趁现在谏言,再要找这样的机会可就难得了。”

    何太平听明白了:“陛下在气头上或许会一时脑热给你机会,过后反悔怎么办”

    脑热一词用的极好,倒是适合明宗帝。

    卫瑶卿说着垂下了眼睑,“落子无悔,陛下要反悔,我自也有办法让陛下不反悔。”祖父,我大概当真做不了您那样忠心耿耿的忠臣了,张家全族的丧命之仇我一刻不敢或忘,即便殿上九重君也要为我张家一族的死付出代价。

    何太平愣了片刻,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方才周围有些发寒,于是话题一转:“千里独行南疆还要将延禧太后、太子跟安乐公主从刘姓皇族手中救出,再将人千里迢迢送回长安,这简直不是一个两个人能够做到的。不经过仔细的部署,恐怕很难成事。”

    “南疆与刘姓皇族排外,闲杂人等轻易无法进入南疆,人多并不见得好。”卫瑶卿说道。

    “你的意思是你能做到”何太平也不知她从何处来的自信,“比大天师都厉害就算你能做到,老师也不会让你去的,太危险了。”

    “别人不行,至少现在我所看到的,阴阳司没有人能够做到。”



第九十三章 下雪(五更)
    “总算出来了,当家的,你进去几天了”

    “在里头可受苦了”

    “瞧你丢不丢人,还吃了牢饭,快走!”

    “这……我也不是故意的啊!”

    “你这孩子,让你瞎跑!”

    ……

    平日里锦衣玉食的少年们也走了出来,原本准备好的一通数落看到明显瘦了一圈的少年人们还是吞了下去,关切的拉住了手:“怎么样,吃苦了没”

    “让你们没事出去晃!”

    ……

    其乐融融中,卫君宁一眼便看到了两个姐姐:“二姐,六姐,你们来了啊!”

    “你这臭小子!”卫瑶玉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却伸手捏了捏他脸上的肉,皱起了眉,“瘦了不少,可吃了苦头”

    “没有呢!”卫君宁高兴的说,回头想去喊李欢,少年人的直觉李欢看到六姐总是很高兴,却发现他已经被李府的人团团围住了,就连京兆府牧李义山也特地告了假,被人围着的李欢脸色通红的低下了头。

    “还是个孩子啊!”卫君宁转头,似乎也是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六姐发出了一声感慨。

    “祖母,父亲、母亲还不知道这回事,你这臭小子,看还出不出去瞎晃!”卫瑶玉心疼的看了一眼还在兴头上的卫君宁叹了口气,“走吧!”

    “等等。”一旁的卫瑶卿却抬头望天,“等一等再走吧!”

    “等什么”卫瑶玉不解,也跟着抬头望天,却见天气正是晴好潋滟的样子。

    卫君宁却对卫瑶卿的话深信不疑,也不管她愿不愿意,拉着她就乖乖的跑到檐下去:“六姐说等那就等着呗!”

    “走了啊!”许是几日共同的牢狱之灾,也算有了共患难的情义,少年人们朝他们相继打了招呼离开了。

    不多时,百姓就已经走的差不多了。

    崔琰脸上明显洋溢着笑容,今日来接他的是八哥,不管怎么说,迎接他的不是一通数落,他就很开心了。

    看到卫瑶卿时,李欢双眼亮了亮,奈何身边人多,也不好多说什么,打了个招呼就离开了。

    却在此时,天色大变,晴好的天似乎一下黯了不少,狂风骤起,刺的人有些睁不开眼,众人纷纷以袖掩面。

    “怎么一下子冷了”

    “这才到十月啊!”

    ……

    不少人纷纷抱怨。

    枣糕走向马车,一手提着一只食盒,一手挽着一顶斗篷过来了。

    “小姐。”枣糕喊了一声。

    卫瑶卿点头:“打开吧!”

    “诶。”

    卫瑶玉愈发的一头雾水:“你做什么”既然变天,就应当走的更快一些,赶紧回家才是,她这架势却是像要在这里等上一等一般。

    “喝杯酒暖暖身子晚些走。”

    在衙门面前煮酒,卫瑶玉脸色一沉,不止是她,听到的人纷纷回头望去,暗自摇头偷笑起来。

    不多时,人就走的差不多了。

    原本要带着崔琰走上马车的崔琮顿了一顿,想了想把崔琰叫了下来:“十三,晚些回去。”

    “啊为什么”崔琰从里头探出一个脑袋,一脸的好奇,“回去正好赶上用饭。”

    崔家百年世族钟鸣鼎食之家,饭点一向极准,若无什么意外,过了饭点是不开火的,回去晚了说不定要饿肚子了。崔家吃食一向精细,这牢里的饭再好也是比不上家里的。

    “若是时间过了,八哥带你到外头吃去。”崔琮说着,支着拐杖走向了在廊下的主仆几人,吉祥如意远远看到他,就向他欠了欠身。

    “崔八公子。”卫瑶玉看到他喊了一声,对崔家其他人,她印象不好,对这位身有腿疾的郎君却还是很客气的。

    互相打了个招呼,崔琮叫人从马车里搬来几个小竹凳:“讨杯酒喝再走。”

    枣糕已
1...2122232425...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