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真是……巧了。”男人似乎生生的将自己的思维拐了好大的一个弯儿,“我也是京城的。小兄弟,怎么到东北来发展了”
李宪白了他一眼,心说萍水相逢,你丫话忒多了点儿。
“哦。建设祖国嘛,哪儿都一样。东北多好啊,青山绿水的,植被覆盖率又高,天然氧吧,比京城强多了。”
看着在冰天雪地之中掐着烟舞舞玄玄,说着一丁点儿都不贴地皮话儿的李宪,男人心头暗暗升起一丝怒意。
这小子,就不能说一句正经话
“老哥,老哥”
正这么想着,耳畔传来了李宪的呼声,“你家也是京城的,那你过来干嘛”
“啊、哦。”男人回过神,吸了口烟,强笑道:“工作调动。”
“嗨!”李宪将手里的烟头扔在了地上,“好好的京城不呆,到这破地方干嘛来。大冷天的,过段时间零下好几度。”
你终于说了句正经话!
男人
第323章:不看好
“我就说感冒了抽烟对身体不好吧”
看着剧烈咳嗽着的男人,李宪忙走过去帮他拍了拍后背。
昨晚在检察院后楼蹲了半宿哭了半宿,早上起来夏光远就感觉身体极为不适。强忍住咳意,他对李宪摆了摆手。
本想着跟通过李宪打听一下苏娅母女的情况,可是将自己的过往揉碎编纂之后说了,反到被面前这个年轻人无情的批驳,让他的心里五味杂陈。
他想生气,可是却起不起来,也没资格气。
心中也在骂着自己,骂完了自己,又升起了更大的愧疚。
是啊,王八犊子啊。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
生活这个东西,始终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站在局外的人,说话总是轻巧。
看着男人不咳嗽了,李宪看了看手里的表,时间刚刚到了一点四十,自己还有二十分钟要等。
左右闲来无事,权当是打发时间扯闲篇,便将刚才站到自己风衣上面的烟灰掸掉,道:“我有个朋友,她爸爸就是插队的知青,后来75年的跑了,扔下她妈和她刚生下不久的弟弟。”
正在用拳头顶着嘴巴闷咳的夏光远一听这个,瞳孔立刻缩了起来,他强压住脸上的激动,让自己的语气放平和,“后来呢,她们过得怎么样”
李宪摇头呵呵一笑,“能怎么样那个年头家里没有个男人,能好到哪去她妈妈在她爸走后人就崩溃了,她和弟弟小时候都没人管,后来有一次重感冒发了高烧,她妈妈当时在外面上班也不知道,就把嗓子给烧坏了。
好好的一个丫头,鬼精鬼精的,却不能说话。你说,要是他爸爸在,这样的事情能发生吗像你那哥们儿和我朋友父亲这样的人,说他们是畜生,不过分。”
李宪说完,想着苏娅,顿时惆怅了起来,心里怜惜,难免就有些唠叨。
等他论证完了男人可以沾花惹草,但是对于家庭必须负责的钢铁直男理论之后,才发现一旁的那人已经打了摆子。
“哎呦,你这个感冒不轻啊。老哥,我看你也别跟这儿瞎耽误了,赶紧去医院看看吧。”
就在男人即将瘫坐到地上的时候,李宪赶紧将其扶了起来。
男人无力的摆了摆手,支吾两声之后,也没再跟他多说什么,蹒跚着走远了。
看着那人的背影,李宪皱了皱眉头。
这个人,好生奇怪。
还没来得及多想,他皮包里的大哥大就响了起来——来云浩打来的,让他在省办大门口等着,马上来接。
……
到达书记公室时,孙卫民正戴着副花镜在批阅什么文件,见到李宪进来,掐着手里的钢笔往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一指。
“小李啊,你先坐一会儿,我把这个东西处理完。”
“好的,孙书记。我不急。”李宪笑着点了点头,便在孙卫民的对面坐了。
这位老书记的办公室装修的很简单,老式的木质书架上并不像电视剧或者是电影之中演的,或者是一些骚包的企业家那样满满登登摆满了各式书籍。
那上面除了十几本,书脊上露着诸多标签,看模样是关于法律法规的大书之外,多是一些摆件和盆花。
除了办公桌对面,一副尺寸颇大的“为人民服务”书法看起来颇有气势之外,再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这跟李宪印象之中的大员办公室可有出入。不过当看清了那书法的落款之后,他才暗暗咋舌,心说果然大简之处有大不凡。
来云浩将李宪送进来之后就退了出去,办公室里很安静。
入耳的,只剩下书写的沙沙声。
钢笔是永生的,天青色的塑料笔杆,笔帽扣在笔顶上,金尖在文件上游走,一行瞧间架结构应该是褚体的楷书便呈现了出来。
这样的批复方式在领导之中可不常见,就连李宪平时处理公司的事情时为了图快,都用行书。
过了好一会儿,孙卫民停下了手中钢笔,小心翼翼的扣上了笔帽,抬头看了眼李宪。
“等无聊了吧”
李宪回
第324章:谈何容易
“小李,不要大言耸听,也不要故弄玄虚。我要的是客观。”
在李宪的第二句话说出来之前,就得到了孙卫民的警告。
李宪还真就是想卖个关子的,现在被孙卫民呵斥了一句,他不免有些尴尬,索性将一些废话省略,直接进入了主题:“孙书记,这个不看好,分怎么说。”
“那你就详细说说。”孙卫民点了点桌子。
“嗯、”李宪挠了挠头,“这说跟您说吧,我看好龙江的短期形势,但是不看好此龙江的长期形势。”
在孙卫民询问的目光下,李宪摊开手掌,从目前的市场经济改革红利,说到了龙江省目前的产业结构,再说到地缘环境因素桎梏,最后说了到老工业基地在沿海工业带兴起之后位置旁落的事实。
可是最重要的一点他没说,就是东北在这一轮改革之下的滞后。
不过这件事情现在说出来,就显得有些惊悚了——那是十年之后才能看出来的事情。
哪怕它正在发生。
听完了李宪一条条的分析和论述,孙卫民的脸色沉了下来。
“孙书记,孙书记”
沉默了好久,孙卫民才被李宪叫回了魂。
“啊。”他将皱成了川字的眉头略微舒缓,看着面前这个年轻的企业家,试探性的问道:“就没有什么办法吗”
可是问完,他就后悔了。
自己堂堂一个一号,竟然把想法打到一个只有二十多岁的小年轻身上,属实是病急乱投医。
“有!”
他却没想到,李宪快速的给了肯定的答案,而且非常坚决。
“哦”孙卫民意外,“你倒是说出来听听,怎么整。”
李宪几乎是没有犹豫,伸出了三根手指:“从现在开始,兴工业,投科技,留人才。”
在没有回到这个时代之前,李宪经常混迹于各种社区和贴吧,对于家乡经济,在那个时候有相当的键盘侠和货真价实的经济学大能讨论。虽然各有各的讨论方向,不过最终汇集到一起,基本就是这三个路子。
“咱们龙江没有的自然环境恶劣,冬季时间长,农业肯定是不用考虑的,就算是经济作物种的再多,也没办法超越温暖且日照时间长的南方。”
“那你的意思是,放弃发展农业”明显,这第一个说法,孙卫民就能不同意。
“当然不是!”李宪立刻否认,“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不论什么时候都必须抓。可是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这一番话下来,孙卫民微微坐正了身子。
李宪更进一步,“举个例子,就比如我手下的这个山特产开发公司。不就是以制药工业,保健品产品来带动了林区的林下资源开发吗”
“孙书记,您要清楚一点,农业是根基,但是农业绝对不是出路。拿最简单的来说,咱们东北地区,一年有将近五个月的冰封期。在这段时间,绝大部分的农民都无事可做。只有同时发展其他产业,找到经济的突破口才能带动地区的发展。
可是您说,咱们龙江能发展什么产业房地产,或许可行,可是咱们的地缘放在这里,远离经济中心,自然环境还不好,同样受到冬季冰封期不能施工的影响,房地产较南方回款慢,产业肯定是发展不起来。
可是工业不一样啊,生产线一开,只要供水供电,那可是春夏秋冬都能生产。工业规模大了,才可以创造足够的工作岗位,才可以留住人才,才可以提供更多的利税来发展地区。”
听完了李宪的分析,孙卫民暗暗点头。
可同时又叹了口气。
之所以询问李宪这个青年企业家对龙江省经济的感受,是因为临时调控处那边儿委托国家统计局对省国营企业的一个摸底报告出来了。
第325章:道不同
“你对这些数据,有什么想法”
见李宪沉默不语,孙卫民问了一句。
“嗯……”李宪略微沉吟,有些犹豫:“不知道孙书记指的的哪方面的”
虽然不太了解李宪,但是孙卫民觉得面前这人实在太不实在,自己明明都已经暗示到了,事情已经完完全全的摆在面前了嘛!
“就是这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现在临时调控组的意见是,这些国有企业不能动,起码来说不能大动。但是我省要发展,要进步。作为一个企业家,你对这个有什么看法想法。我说的就是这个。”
许是李宪的级别太低,孙卫民连机锋都懒得打,直接掀了底。
没想到他这么直接,李宪咂摸咂摸嘴,语不惊死人不罢休:“这么发展下去,龙江省在二十年后,将成为全中国经济最差,发展最慢的省份。没有之一。”
听到这话,孙卫民先是一愣,随即便被没来由的一股愤怒侵袭,“说话要负责任,你这么说的根据在哪里”
……
就在孙卫民办公室里一番论战即将爆发之际。
门口站岗的小武警刚刚将一个工作证交还给了一个女人,并利落的举起右臂,敬了个礼。
女人看起来二十五六岁,但是一身藏蓝色的女士职业西装,外加那厚厚的黑色棉服,让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
短发很利落,五官极为周正。如果说给一个人的综合五官打一个分数,满分一百的话,这个女人足以打到八十。可是在她眼角之下的一颗泪痣,却让这八十分的面目,有了一百分也难以企及的媚意。
有的女人,让看乍一看就很惊艳,可是看的久了就感觉无非那么回事儿。可是有的女人,乍一看你只是觉得还行,可是越看越有味道。
这个女人,明显就是第二种。
将手中的凤凰自行车在省委楼后的车棚里停好,女人看了看大森严庄重的大楼,似乎是下定了什么决心,走了上去。
来云浩正翘着二郎腿,坐在皮椅上接着一个电话,听到外面的敲门声,他立刻起身打开了房门。当看清门外的女人时,他立刻换上了一副惊喜的面孔,“哎呀,小薛来啦!”
女人微笑着点了点头,“我爸……在忙”
“啊!”来云浩抬手看了看表,笑道:“书记在接待个客人,薛啊,到我办公室等会儿吧。估计快了。”
女人笑着摇了摇头,“不用客气来主任,我就在这等吧。”
来云浩点了点头,飞快的撇了眼对方那颇具韵味的脸,心中叹了口气。
孙书记儿子,到底没有这个命啊。
正在这时,走廊里侧的孙卫民办公室里,传来一声大吼。
“扯淡!龙江就是再不行,那也是共和国长子!我们就算是什么都没有,还有大庆油田大庆石化,有北大荒集团有九三粮油,有西林钢铁有哈药集团,有一重,有哈飞,有特钢……”
“孙书记,那些企业重要是很重要,可是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他们的经营情况你是知道的。这些企业,是为了国家计划而存在的企业,是需要地方政府,中央财政往里贴钱给他们输血的,指望这些企业给地方创造经济效益是不可能的!”
听到办公室里面针锋相对的大喊,来云浩和薛姓女人相视一眼,几乎是同时走到了门前,敲响了房门。
“进!”
当二人得到应声,走进孙卫民办公室的时候,便见到这位老书记正胸口起伏,腆着肚子双手掐腰,对他面前的一个年轻人怒目而视。
见到那推门而入的女人,孙卫民一愣,放下腰间的手。
无心注意孙卫民,李宪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他原本没打算说的那么多的,可是面对孙卫民心中的侥幸和对老工业基地的盲目期盼,作为一个出生在东北衰落之时,并全程见证了这块土地由共和国长子沦为共和国巨婴的后来者,情不自禁的,他就将后世东北的情况,以推演预言的形式说了出来。
却不曾想,这样的论调,让矛盾的孙卫民勃然大怒。
见来了客人,想着自己今天已经是冒失了,说了太多不该说的话,他便起身告辞。
在孙卫民的一声冷哼之中大步离去。
……
看着李宪的背影,薛灵蹙起了眉头,“爸,这是什么人啊您跟他置什么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