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见刘忠明眼中的失望,李宪笑了笑,一摆手:“姐夫,国内的情况我知道。”

    李宪可不是知道咋地

    别人家不说,就说李友家里边儿。前两年家里边儿困难的时候,别说是纸壳箱了,就连报纸都得存着。从春天存到秋天,到了秋风起来,天气冷的时候,把攒了一年的新报纸用浆糊糊在墙上,把烟熏火燎了一年的旧报纸盖在低下,性质就等同于后世粉了一遍墙壁。

    家里边儿要是有纸壳箱,那更是宝贝似的存着。做大酱存放豆酱块子,或者是放灶房里头,装点儿鸡蛋调料啥的,功能上就等同于后世的整理箱。

    没办法,现在国内的老百姓日子都这么过。资源匮乏的时代,没烂的东西,那就都是宝贝。

    所以,面对刘明忠的失望,李宪摆了摆手,指了指西面,“我说的是西方,美国。”

    美国

    章荫和刘明忠一愣。

    随即,刘明忠苦笑着摇了摇头。

    章荫则是叹了口气,道:“李宪老弟,不瞒你说。这段日子我们两口子为了港城的事情,也是想破了头。美国那头,我们也考虑过。两个月之前还专




第607章:生活的选项,李宪的阳谋
    章荫有章荫的打算。

    现在中南纸业正在生死存亡之秋,没了港城这一块原料基石,往前一步,中南面对的就是个死。往后一步……看不到退路。李宪这个看起来有实力的,对回收纸这一块表现出了相当的兴趣。她乐得这个时候有人能拿出资金或者是资源出来,自己可以借势渡过难关。

    李宪对未来国内纸板行业的预测,她不敢相信。但是李宪说的那些话,她打心眼里是赞同的。

    抛去规模谈成本,这不科学。

    事实上,在几个月前考察美国市场的时候,接触的几个大型废品集散站就表现出了议价的意思。美国现在的新增废纸量巨大,但是国内因为林业发达和环保排放要求高的关系,这些废纸本国根本消化不了。

    在这个环境下,对外出口是必然。

    只是中南现在的体量太小,吃少了成本下不来。吃多了,公司又没那么大的胃口。

    就因为这,她和刘明忠才回到了港城,准备克服困难,把港城的汇通码头维持下去。等有朝一日公司体量发展起来,再将原材料供应地向美国转移。

    现在,李宪突然将自己心目中关于中南纸业未来的发展计划提出来,她有些动心。

    但是李宪同样有他的打算。

    和章荫合作,倒不是问题。

    但是一起做……

    他还没傻到那个份儿上。

    中南纸业的情况,他通过谢庞有所了解。规模上,也就是年一千多万的产值。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虽然在外汇上自己捉襟见肘,需要亲自去港城捞金。但是在国内,凭借保健品,白酒,和纸业这三个部分的现金流,想要投资倒是还能挤出点儿钱来。

    关键的问题是,现在的中南还不值得自己投。

    章荫的能力毋庸置疑,在八十年代,二十多岁的这么一个女人能把自己全部积蓄拿出来下海经商,而且直接从深圳杀到港城去,短短几年之间把生意做到现在这个规模,实属人杰。

    这是本事,即使是作为穿越人士,李宪也得服。

    但是心存敬意是一方面,自己现在是个商人,他也得为自己打算。

    投入和收益,必须要成比例。

    至少在这样的合作之中,自己必须要获得主动权。不然人心隔肚皮,现在自己是雪中送炭,可是合作能不能成能不能长远,看的可不是这个情谊。

    双方都有利润,各自能从合作之中得到自己想要的,这才能行。

    李宪很清醒。

    他看重的,是美国的废品纸的这个渠道。而不是跟章荫合作搞纸浆的生意。

    现在的情况,是自己没有生产资料,没有销售渠道。只是知道如果形成一定的规模,通过美国这么个回收纸的产出地搞回原材料,肯定是一个发财的路子。

    但是中南控股的规模放在这里,原材料供应规模上去了,凭借中南目前的实力,肯定是吃不消。那就涉及到一个出资投建扩充产能,或者是将剩余原材料对外的问题。

    这就很麻烦。

    更何况,现在自己如果入股中南,看似是帮着章荫度过了难关。但是日后呢

    难免落个趁火打劫的把柄。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自己跟这位女首富交往不深,今日草率的合作,难免就不是未来翻脸的隐患。

    所以面对章荫的试探,他摇了摇头。

    “章姐,你会意错了。现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如果我投了中南,那跟新义和有啥区别无非也就是捡个漏,趁火打劫罢了。”

    自己主动提出的合作被人一口回绝,章荫脸上一红,“那老弟,你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

    李宪呵呵一笑,将双手交叉到了一起,“我的意思是,我可以试着从美国搞回来一批纸,但是你知道的,我们新北现在做的是生活用纸。对回收纸的原料没有什么硬性需求,而你们中南,现在一来是急缺原料。二来呢,章姐你在这行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肯定有自己的圈子。所以我想的,是看看你能不能把你的这些渠道利用起来,如果我能从美国搞回原料纸,帮我分销出去。”

    看着李宪似乎有些“害羞”的表情,



第608章:回家,回家
    对于这个合作,李宪和章荫心里边儿都是有数的。

    不过章荫这头是没办法,所以除了跟李宪合作之外,中南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将之前在美国考察得到的一些信息进行了交流之后,章荫便和刘明忠一道起身,打算和李宪告别。

    “美国那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面对章荫脸上复杂的情绪,李宪微微一笑,“章姐,别交给我,这第一回,钱我出,但是你得打个头阵。”

    章荫一愣,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去”

    “对,你去。”李宪点了点头:“美国那面的路子你们考察过,熟悉啊。现在你们又着急用纸板,第一批废纸板,当然要你跟着联系才好。”

    章荫是真搞不懂李宪是怎么想的了。

    “李宪老弟,难道你不怕我将来财务上缓过来,插上一脚”

    对这种说法,李宪呵呵一笑:“章姐,这一块我不熟,所以把核心的部分抓在手里,是我的底线。但是现在时代变了,没有谁能把一门生意完全把持住。我想,如果你有心想搞这一块,我就算再怎么挡,也挡不住。不过我有信心,可以把进口废纸这一块做起来。做到,让所有用回收纸板的人,都感觉比自己去操作更方便实惠。这就是我之所以说规模的是决定因素,也就是为什么要找你合作,把你之前所有渠道都利用起来的原因。”

    李宪这话说的就很直白了。

    看着他脸上坦荡,章荫倒是为刚才自己暗暗的不悦脸红了一下。

    看了李宪半天,章荫点了点头,“行,那李宪老弟。如果你信得过我,这第一批货我就先给你联系着,等到你这边都准备完了,我再交给你。不过这第一批发货的货款和运费,章姐这边儿手头紧,你得及时打到,我不能给你垫。”

    “那是自然。”

    应承下来,这事儿就算是定了。

    可是章荫临走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和李宪打了个预防针:“但是李宪,我需要提醒你。就算是咱们第一批的纸板采购规模足够大,但是这第一批纸板,你最好做好赔钱的准备。跨洋运输,运费上面,肯定是要比港城到深圳高的多得多。”

    “章姐,你只管去美国联系货,运输的事情,我来解决。”

    说起这个,李宪眉头一挑。

    要不是对运输环节有信心,他也不可能跟章荫张这个嘴,去美国浪。

    见到李宪脸上的笃定,章荫歪了歪脑袋,倒是不知道他有什么凭仗了。

    ………

    客船之上。

    李宪扶着释能在座位上坐定,感受着船儿在码头那零星飘着塑料袋和杂物的海面上飘荡来飘荡去,感觉有点儿惬意。

    章荫的这一波,纯属是计划之外。可是他心里明镜儿似的,未来几年随着国内经济和产能的双向增长,进口废纸行业的前景回事多么恐怖。

    “表,表哥、”正在他思衬着,得马上让徐茂和给李洁操作一个手续,以后方便着手美国废纸的事儿之时,一旁的严时琳看着平静的海面,欲言又止的叫了他一声。

    “怎么”

    虽然已经和严九相认,但是对于严时琳的这个表妹角色,李宪还没转换过来。

    严时琳似乎也是一样,面对李宪的询问,小骗子竟然有些扭捏:“第一次趟渠道,你让那个章荫亲力亲为,是不是有些冒险不会给将来留下什么祸患吧”

    李宪呵呵一笑。

    这种担心他确实有。

    不过一来,自己身边的人连个能出国的都没有,美国那边包括自己两辈子都一次没去过,现在去了两眼一抹黑,再等到天火趟出渠道来黄花菜都凉了。

    二来,他相信凭借扩大规模降低成本的路子能够吃得开。

    另一点就是,他有信心在章荫壮大起来之前,完成自己对渠道,运输,以及分销部分的全方位覆盖



第609章:二哥我肥来了!
    原本按照李宪的打算,是跟着释能一道从水路到滨城,然后再从滨城倒火车回冰城。

    可是现在跟章荫这边儿在回收纸板这块达成了合作,他必须就得先一步准备。所以在和章荫两口子分开之后,他便让王铁成和严时琳陪着老头走水路,自己则是买了机票,直飞冰城。

    自打年后,李宪感觉自己整个的生活节奏都乱的一批。现在生意做大了,很多事情身不由己。虽然眼看着自己的事业规模越做越大,心里的成就感是有的,但是归根结底,他并不感觉这样的生活真正的属于自己。

    虽然开发区立项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年头,但是现下的深城机场还远远达不到后来宝安机场的规模。一个孤零零的低矮航站楼耸立在远离市区三十多公里的宝安区,几遍作为国内排名比较靠前的几个机场之一,也就只有一条跑道而已。

    候机室之中人也不多,改革开放虽然十几年过去,国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出行方式却依然受到钱包和老观念的束缚。哪怕是有钱人,现在也没有谁任性到出门儿就打飞的,至于类似梁朝伟那种,闲来无事就买一张机票去美国纽约清晨的广场喂喂鸽子,喂完鸽子再回港城吃宵夜之类的逼,在这个时代是没人能装出来的。

    李宪也不能,他缺的倒不是买机票的钱,而是因为没有绿卡。

    把脑子里已经安排好的事情又梳理了一遍,李宪便将自己整个人放空,躺在了候机室的排椅上。

    这段时间太累了,这一次回家,他准备好好的歇一歇。虽然不能去纽约喂鸽子,但是趁着家里边儿现在也是春暖花开,找个三蹦子从邦业一路骑回**林场喂喂自家那头大花猪,然后再贪黑回到邦业喝点儿小烧,想想也特么好幸福……

    这么想着,他拿起了电话,打给了趁着五一,已经拖家带口到了冰城,去视察自己儿子置下的新宅子的李友。

    ……

    深城现下里还没有直达冰城的飞机,李宪买到的票是到达沈洋,然后再从沈洋转火车前往冰城。

    火车站的候车室里,就在他想着,这次回去应该怎么给自己放放假的时候,一声婴儿的啼哭响彻。

    哭声来源于李宪的身后,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对着一个看模样能有十几个月大的孩子手忙脚乱。看孩子打扮,应该是个女孩儿,或许是第一次出门儿,又或许是孩子哪里不舒服,一张带着婴儿肥的小脸憋的通红,捧着个水杯,正在哭个不停。任那夫妇怎么哄,就是不停。

    “哎呀,你快瞅瞅是不是尿了啊。这还没上车呢,就这么哭怎么行好几个小时呢,这要是那可咋整!”年轻的父亲看着孩子啼哭不止,麻着爪对自己媳妇嚷嚷了一句。

    “你跟我嚷嚷啥呀有能耐你来啊!”年轻的妈妈很显然对自己丈夫的决定不满,一面脱了孩子的裤子摸了摸裤裆里边儿,一面没好气儿的说到。

    “你这话说的就他妈欠揍!还我有能耐我来老娘们儿不干这些活儿,要你还有啥用”

    被自己老公教训了一顿,年轻的妈妈再没了言语,一面将孩子抱在怀里颠儿着安慰,一面红了眼圈。

    听到这两口子的一番争吵,恍惚之中,朱静张面孔在眼前闪过。

    没回来之前,他也听朱静说过,自己不是什么省心的孩子,小时候总是闹个不停。往往是闹起人来没有个把小时哄不好,那时候李匹同志上班,家里边儿就朱静自己带他,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朱静还得靠着那台缝纫机和码边机做活儿贴补家用。之前听说这些的时候,李宪倒是没觉着有什么,只是当个童年趣事。

    但是现在,看着那背着个,妈一面轻声安慰着怀中孩子,一面红着眼圈偷偷抹着眼泪的年轻妈妈,李宪心里边儿倒是不舒服了。

    重生回来,他不知道那没了自己的时空会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那个时空中的母上现在还好不好。

    不过想到这个时空中,还是花儿一般年纪的朱静,李宪还是舒了口气。

    “旅客朋友们你们好,从沈洋出发,开往黑河的5385次列车现在开始检票了……”

    随着候车室棚顶,扩音器中传来的一阵甜美中正的女声,李宪拿了自己的皮包。将里面那下飞机时候送的一个镶着假水晶的钥匙链儿拿出来,走到了那年轻妈妈的面前,对着那犹自啼哭不止的孩子晃了晃。

    “喏,你要是听话的话,这个送给你。”

    看到那亮晶晶的挂链,孩子不哭了,将脏兮兮的小手从满是口水的嘴里掏了出来,然后犹豫着伸向了李宪。

    李宪咧嘴一笑,递了过去。

    走过那男人身边的时候,他伸手拍了拍那人的肩膀:“兄弟,好好对你媳妇。一个女人自己带孩子,还得操持家务,不容易。”

    朱静同志,李匹同志,有点儿想你们了。
1...208209210211212...3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