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女:捡个将军来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记忆流觞
一是给他添堵,二是承恩伯府羽翼未丰的时候,拔掉未来可能成为心腹大患的承恩伯府。
这些年,他虽然在边关,但是燕京城的事情,却是多少知道一些的,之前他和谢家的谢倾城有婚约,崔氏可是没少在谢家人那边上眼药,上蹿下跳的,只为坏了他和谢倾城的婚约。
和谢倾城的婚约解除了,谢家也不可能成为他这个应国公府嫡孙的岳家,崔氏心中是得意的。
可伴随着得意之后,贺兰玄凌那个草包,要去崔家的女儿为妻,而他贺兰玄羽却是娶太后的义孙女青阳郡主,和兰陵候府有关系的承恩伯府的女儿,崔氏心中再次不甘心了
崔氏作为一个心思歹毒的女人,浸淫后宅数十年,一旦承恩伯府去了燕京城,他娶了青阳郡主百里果儿,只怕会在背地里使绊子。
作为他的妻子,以及他的岳家,承恩伯府,只怕是已经上了崔氏和崔氏一族的黑名单了。
除了崔氏和崔氏一族之外,还有倾城郡主的和倾城郡主的本家,谢氏一族
谢倾城本和他有婚约在身,一门心思的盼着能嫁给他,日后做应国公府夫人,如今定下十年的婚约作废,他娶了新鲜出炉的承恩伯府之女,青阳郡主,谢倾城则是被指婚给外家卑微的三皇子为继皇子妃。
谢氏一族,一向是狼子野心,谢倾城身上有着谢家人的野心,被指婚给三皇子做继室,只怕不会就此甘心,不听之任之,不会轻易的咽下这口气的。
谢倾城虽是女子,但是心思恶毒,又是长乐长公主的亲生女儿,太后娘娘的嫡亲外孙女,在燕京城经营多年,他们到了燕京城之后,日子只怕不得安生
世家大族,表面上声称光明磊落,做事无愧于心,其实不然,背地里头的亏心事没少做,下作手段不少!
崔氏和崔氏一族,谢倾城,长乐长公主,以及谢氏一族,都不会就此善罢甘休,顾忌着他的战功赫赫,顾忌着皇上对他的看重,不会动他分毫,却是可以从从他的岳家,承恩伯府这边着手算计。
毕竟承恩伯府根基浅,在燕京城,除了皇帝陛下,太后娘娘,兰陵候府,以及他这个忠勇侯这些能够依仗的之外,和其他的世家大族,可谓是没有丝毫的关系。
若是崔氏一族和谢氏一族,在燕京城煽动世家大族,孤立针对承恩伯府,只怕承恩伯府到了燕京城之后,会寸步难行,被其他的世家一点一点的蚕食
双拳难敌四手,虽然承恩伯府有他这个战功赫赫的忠勇侯做女婿,有青阳郡主这元婴后期的修真者,但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们能在自身能力的范围之内,庇护承恩伯府,但若是他们不在燕京城,抽不出身来的时候,便是崔氏一族,谢氏一族出手的时候。
此外,到了燕京之后,处处需要人手,现下未婚妻培养一批属于自己的人,也好!
不说其他的,至少到了燕京城,他们能多一分依仗,不至于在其他世家蚕食吞并的时候,眼睁睁的看着。
阿西心中所想的,正是百里果儿心中所想,百里果儿亦是考虑到到了燕京城,天子脚下,世家云集之地,她们承恩伯府纵然身后有皇帝太后撑腰,有兰陵候府作为依仗,但终究是不够的。
君子行事光明磊落,不会背地里捅刀子,可若是小人呢
小人之所以是小人,便是不会遵守君子之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
再者,靠人不如靠己,靠山山倒,靠娘娘老,靠着皇帝陛下,靠着太后娘娘,靠着兰陵候,纵然能得一时的安稳,但是长久之后呢
扶不起来的阿斗,便是有诸葛亮这般的能人出谋划策,也终究是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
百里果儿心中想着的,还是自己强大起来,自己给自己做靠山,这才是真理
只有自身强大起来,到了天子脚下,遇着其他的世家挑衅,才能毫不客气的顶回去,不用卑躬屈膝的伏低做小,不用忍气吞声的。
她曾去过燕京一趟,进过皇宫,虽然没有和燕京的那些大家族接触太多,但是对燕京的情况,却是多少的知道一些。
大家族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瞬息万变的,今日还是朋友,还是姻亲,明日就有可能反目成仇,成为生死对头,你死我活的,不肯善罢甘休。
在世家大族眼中,没有对错,只有利益!
正如有一句话,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分利益,能带来利益的,似的都能说成活的,错的也能变成对的
此外,她选择了嫁给阿西,那么就应该和阿西同仇敌忾,一同面对未来的事情。
阿西的事情,便是她的事情,阿西要应对应国公府世子夫人崔氏,她未来的继婆婆,以及崔氏娘家,崔氏一族的算计,那位她作为妻子,定然是要夫唱妇随的。
大燕国的规矩,嫡尊庶卑,原配留下的嫡子在成年娶妻之后,续娶的继室便不能再继续掌管管家之权,必须将手中的管家职权交出来,交由新过门的原配嫡子的妻子。
也就是说,续娶的继室,在原配嫡子成年娶妻之后,就得退居二线养老,做个含饴弄孙的闲人。
应国公府的世子夫人,她那位不曾见过的继室婆婆,打理应国公府后院多年,尝到了个中不少的甜头,只怕是不会轻易的交出管家职权的。
此外,崔氏可是有两个女儿,如东宫做太子殿下的侧妃,太子殿下是一国储君,是未来的天子,崔氏母凭女贵,定然心中是十分傲气的。
崔氏膝下也是有儿子的,虽然不着调,低阿西这个原配嫡子一头,但终究是嫡子,在原配嫡子英年早逝的情况下,是能继承家业,继承爵位的
为了儿子,崔氏只怕是不会善罢甘休,不会轻易的就交出管家职权的,毕竟
大户人家的管家职权,那可不仅仅只是管理着一个家的日常生活开支,和小门小户的管家婆是不同的。
拥有管家职权,身份上受人尊敬,被人高看几分,同时也能给亲生的儿女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好处!
换成是她站在崔氏的角度,也是不会轻易的就交出手中的管家职权,从人人尊敬的官家太太,变成一个闲
第461章 秦氏和太后的恩怨
锦绣农女:捡个将军来种田正文卷第461章秦氏和太后的恩怨秦氏心中的算计,应国公多少知道一些,他也曾想着拉一把秦家,奈何秦家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
此外,应国公作为一家之主,不敢也不愿拿他应国公府一家老小,甚至贺兰氏全族几千人的命运前途开玩笑,故而每每面对秦氏这个老妻的意有所指,他都是故意装作不知道,不明白的样子,蒙混过去的。
此番,秦氏苦口婆心的样子,瞧着是真的为应国公府担忧,然而熟知秦氏秉性的应国公却是知道,秦氏这是在打什么小算盘呢
说是他未过门的孙媳妇,是乡下出身,上不得台面,无法担当管家的职权,无非就是想从秦家那边弄个姑娘进来,要么给孙儿做平妻,要么做贵妾,然后以太后娘娘懿旨赐婚的未来儿媳妇不善管家,将管家职权交给一个平妻,或是一个贵妾
秦家的女儿,不是他瞧不上,而是秦家的女儿,一个个的都是表里不一的,好好的大家闺秀,生生的被秦家教养成了以色侍人的。
这些年,燕京城的世家,不是没有和秦家联姻过,然而秦家那些嫁给其他人家做大妇的姑娘,没有一个是上得台面的,身为正妻,却是跟以色侍人的妾室一样,拈酸吃醋,妒忌成性,不但没有管家的才能,更是连女子最基本的贤惠得体都做不到。
如此不堪造就的秦家姑娘,想进他应国公府,想掌管应国公府的管家职权,简直是痴人说梦
心中对秦家的女子十分的鄙夷不屑,而面上,应国公则是面色淡淡的,敛首微微沉思着。
眉头皱了皱,昏黄的灯光之下,应国公一脸无奈的开口道:“太后娘娘懿旨赐婚,你我又能如何呢虽说是乡下农女,但好歹是太后娘娘的义孙女,更是承恩伯府的女儿,和百里家同属一宗”
一起生活了四十多年,自家这位老妻心中的想法,应国公多少能猜到个七七八八。
人都是有私心的,这一点,他不可否认。
他知道,他这位同床共枕多年的老妻,心心念念的都是她的娘家,秦氏一族的未来荣耀
虽然女子出嫁从夫,嫁到他贺兰家的秦氏女,生是贺兰家的人,死是贺兰家的鬼,但是大燕国的律法没有规定,出嫁女不能帮扶娘家。
秦氏虽然是秦家嫁到贺兰家的,但是身上流着的是秦家的血,秦氏在力有所及的范围之内,帮衬秦家一二。
这事,便是他作为秦氏的丈夫,也是无法指责的。
女子出嫁从夫,应以夫家的利益为先,但是出嫁的女子,身体里头流淌着娘家的血脉,血脉亲情是无法改变的,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出嫁女帮衬娘家一二,亦是情理之中的。
当然,应国公作为应国公府的一家之主,在亲情之外,更多的是看重贺兰氏一族的利益。
他为当今陛下的老师,对于圣意多少能猜到一些,知道皇上因为太后的缘故,不会对秦家格外的重用。
之前,嫡亲的孙子和谢家嫡长孙女定下亲事,这件事情他乐见其成
陛下曾有意无意的提起孙子,甚至提起宫中几位适龄的公主,其意思不言而喻。
比起让他前途无量的孙子,尚公主做驸马,他乐得见孙子娶谢家的孙女,毕竟谢家不如他应国公府位高权重,谢家那女娃子素有第一美人的美名,更是当朝太后娘娘的嫡亲外孙女,和皇室也算是拐着弯的关系。
皇帝陛下便是再欣赏他的孙子,想要招他孙子为婿,也不可能不顾太后老人家和长乐长公主这个异母姐姐的颜面,从中搞破坏
如今人算不如天算,一向不问世事的太后老人家,横插一脚,亲自毁了嫡亲外孙女的婚事,只为给一个义孙女让路,皇上碍于孝道,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自先皇驾崩,便去了皇陵吃斋念佛的太后,突然的回来,还弄了一个义孙女出来。
太后老人家是皇上的嫡母,在皇陵待了十五年,如今回来,不看僧面看佛面,只要太后娘娘不做什么谋朝篡位的,皇上更多的是睁只眼闭只眼
“虽说是太后娘娘懿旨赐婚,但是青阳郡主终究是在乡下长大的,咱们应国公府,难道日后要把管家职权交给一个乡下丫头吗崔氏虽然上不得台面,教出来几个不是玩意儿的东西,但是终究是咱儿子明媒正娶进门的,依照崔氏的心机,只怕是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
“崔家不足为惧,但是崔氏身后如今有东宫的那两位做靠山,若是那两位中的其中一人,一举生下太子殿下的长子,即便不是嫡子,太子殿下念在亲儿子的面上,怕是会越发的宠爱那两位,那两人得宠了,还能不提携崔家,给崔氏做靠山吗”
东宫中的两位,说的是太子殿下的两位侧妃,贺兰明兮和贺兰明若这对一母同胞的亲姐妹。
贺兰明兮已有五个月的身孕,之前贺兰明若和其母崔氏借着去东宫看望贺兰明兮的名头,爬上了太子殿下的床,成了太子殿下另外一位侧妃,因为运气好,一下子就怀上了,如今也已有了一个月的身孕!
东宫之中,太子妃和两位侧妃都怀着身孕,就看哪一位先生下太子殿下的长子
太子妃连生了三个女儿,这一胎自怀着的时候,便十分的爱吃辣的,酸儿辣女,东宫传出来的消息,让整个燕京城的都纷纷猜测,太子妃这一胎,十之又是一个女娃。
甚至燕京城中,还传出流言,说太子妃娘娘命中无子,只有生女儿的命
国公夫人秦氏的担忧,担心贺兰明兮或者是贺兰明若二人中,其中一人生下太子殿下的长子,只怕二人是要母凭子贵,到时候崔氏这个亲生母亲,只怕是越发的嚣张跋扈了。
秦氏心中不喜欢崔氏这个儿媳妇,更胜过先前的儿媳妇上官雪雁,加之贺兰明若作为小姨子,却是爬上了姐夫的床,让贺兰家蒙羞。
此外贺兰明兮和贺兰明若姐妹二人,在太子殿下的东宫之中,反目成仇,使得贺兰家一度成为燕京城达官贵人,平民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秦氏作为一个十分好面子的老太太,恼怒贺兰明兮姐妹二人败坏了贺兰家的名声,心中对二人恨得牙痒痒的,怎么会把两人当做是孙女看待呢
此时此刻的秦氏,一口一个那两位,丝毫不曾把贺兰明兮贺兰明若姐妹二人当做孙女。
应国公听着自己这位老妻这一番话,眉头下意识的皱了起来。
怎么回事,怎么一向不怎么插手家里头事情,只一门心思的帮衬秦家的老妻,今日怎么突然变得忧心忡忡的呢是突然开窍了,还是另有谋划呢
老妻不喜欢崔氏,这是她们应国公府众人皆知的事情,可太子侧妃兮姐儿和若姐儿,是嫡亲的孙女,怎地老妻一口一个那两人呢
那是亲孙女,再让贺兰家丢人,也是抹不掉身上流着他贺兰家血缘的事实啊!
顿了顿,应国公压下心中的疑惑,望向秦氏,面上云淡风轻的开
第462章 测试灵根
应国公心中回想着,当年,他这位不着调的老妻,以一介臣子之妻,不顾尊卑,在皇宫之中造谣生事,说身份尊贵的皇后娘娘,如今的太后娘娘坏话。
这样的事情,若是发生在其他臣子之妻身上,定然是赐死的,可因为他曾舍身救过先皇一命,太后娘娘十分感激,看在他的面子上,向先皇求了情,饶了他这位不着调老妻的小命……
太后和先皇仁慈,不与秦氏这女人计较,不曾想秦氏这女人,却是丝毫不知悔改,如今过去三十多年了,依旧不愿放下。
秦氏对太后不敬,凭借着先皇对太后的宠爱,完全是可以直接下旨,要了这个蠢妇的性命的。
先皇仁慈,只是下令不允许秦氏这女人再踏进皇宫半步,便是之后秦氏在宫外造谣污蔑太后,太后也是大人不记小人过,放过秦氏一马。
先皇在世的时候,秦家人犯了大错,先皇也是重拿轻放,只略微的惩处了秦家人一番……
先皇和太后仁至义尽,秦氏这女人却是不领情,最终弄得秦家乃至秦氏一族失了圣心。
秦氏一族,短短几十年,便从当年大燕国说一数二的一流世家,没落到如今的三流四流世家,一切的一切都是和秦氏这女人脱不了干系。
秦氏受了教训,一辈子不得踏进皇宫半步,连累了秦氏一族,却是依旧没有看清楚局势,依旧上蹿下跳的。
如今,先皇仙去,太后不是皇上的亲生母亲,他这个应国公作为皇上的老师,秦氏便一门心思的想着通过他应国公府,通过他这个皇上的老师,拉秦氏一族一把。
秦氏也不想想,当今皇上以孝道治国,只要太后娘娘还活在这世上一日,皇上便不会重用秦家。
秦家和他贺兰家是姻亲,和燕京城的其他世家有着盘根错节的姻亲关系,那又如何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都是皇上的,皇上心中有对太后娘娘的孝道,更是顾忌着先皇当年下的圣旨,不许秦氏入皇宫半步。
加之这些年,秦氏一族越发的没分寸,族中子弟多纨绔,皇上如何能重用秦氏一族的人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