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不是超级警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唐
一次是九号傍晚,驶向城东区,第二次就是十号凌晨,从某国道汇入县道,应该是进入东前村范围,与被害人接触,最后一次就是昨天凌晨,沿县道驶向东前村方向,而后原路返回。除此之外,并未寻找到嫌疑人驾驶着这辆车在其他地方行驶的痕迹。”
“那也就是说,嫌疑人很可能就住在这一块,甚至就是这一块的居民?”沈曲亮脱口说道。
“很有可能啊,嫌疑人对县市周边的环境这么熟悉,即便不是本地人,他的住处或者落脚点应该也就在这一块了,包括第一现场,极有可能也是在附近。”有人接话道。
听着周边同事们的小声议论,肖然只是打量着周边的环境,没有开口。
说嫌疑人的落脚点和第一现场在附近,这一点肖然是认同的,但要说嫌疑人的家就在这一块,肖然保持怀疑态度。
毕竟之前已经知道了,嫌疑人的经济条件很不错,随手掏出十几万现金买一辆专门用来作案的车,要么是他脑子疯掉了,要么是他的经济条件真的很好。
一个人脑子疯掉倾家荡产买一辆不知能开几次的黑车,去完成自己心中所谓的理想与正义,这样的概率太小,世间不知有多少崇高的理想,最后不都败给了现实?毕竟要恰饭的嘛。
所以肖然倾向于嫌疑人经济条件很好。而一个有钱人,会选择落户在大通路这边乱哄哄的县城边缘的村镇吗?
要知道嫌疑人随手买辆车都要买上档次的,这样追求品味格调,并且性格高傲的高智商犯罪分子,他怎么可能会选择住在这里?
而且以嫌疑人那样敏感高超的反侦查意识,他难道就想不到警方会通过他的车追踪到这里?
显然,这里是有可能隐藏着犯罪现场,但是说嫌疑人长时间居住在这里,肖然是不赞同的。
在肖然看来,这片居民区中隐藏的,很可能只是嫌疑人的一处落脚点。
来到这里之后,嫌疑人换装、换交通工具,去完成他的所谓的清除计划,计划完成回到这里之后,再换回原来的模样,回到其本身原有的轨迹。
肖然更是认为,嫌疑人很可能不止一处落脚点。
每到一处落脚点,便改变一次,依靠着对环境的熟悉程度,多次金蝉脱壳之后,他或许真的能彻底淡化身后的痕迹,悄然回归到原有的位置。
看着勘察人员已经打开了那辆黑色轿车的车门,警犬也在来的路上,邵勇、张辉、何晓丽正在商讨着如何对周边的居民进行走访筛查,寻找第一现场和嫌疑人住处……
肖然扯了扯身上湿漉漉的衬衫,抬头看了一眼皎洁的圆月,也许,嫌疑人没有他想象中的这么狡猾呢?





我不是超级警察 456、第一现场
夜色已深,气温相对于白天稍稍降了一些,但仍是十分闷热,大家身上的衣服都是黏糊糊的,贴在身上十分难受。
在找到涉事车辆之后,专案组立刻以车辆所在的位置为中心,组织人员对附近一百米范围内的区域和住户进行了地毯式排查。
如果嫌疑人的落脚点距离这里太远的话,那么嫌疑人移送尸块就不会太方便。
当然了,虽然附近的居民说车子一直停在这里,但嫌疑人抛尸的时间点是在凌晨,附近居民没有注意到车辆移动也是正常,毕竟这边也没有摄像头。
所以不排除嫌疑人是将车子先开到自己住处,然后再移送尸块,回来之后又将车辆停在了原处。
敲开一户户人家的房门,虽说深夜敲门有些扰民,但是案情紧急,即便搅扰了别人的睡意可能会挨骂,仍要硬着头皮顶上去。
还好划定范围内的住户并不没有太多,肖然带着李放放等人将分给他们的几户人家走完,得到的回答和之前看热闹的居民说的一样,对那辆黑色轿车,大家都不是很清楚。
而且在细心观察之后,也没有发现这几户居民及其家中有什么异样,大致问了一些常规的问题,便退了出去。
回去的路上,一丝罕见的凉风出来,肖然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两天一夜没和眼了,还好他的身体素质远超常人,也就感觉略有些困意。
走回车子旁边,警犬队的同志已经带着一条史宾格来到现场,这是一条十分珍贵的血迹搜索犬。
“咱们这种犬,哪怕一滴人血滴入存水近千吨的水库里,再被稀释334倍,它仍然能察觉到。一滴被稀释过的人血,它嗅过之后,隔两三年都忘不了,而且它还能辨别人血和动物血,甚至能分辨出人血和姨妈血!”
警犬队的老田自豪地说道:“来之前技术中心已经让它闻了死者的血样,而且这车里既然放过尸块,肯定还残留着血味,只要第一现场就在这附近,今天晚上保证给你们找出来!”
张磊趴在车门旁,看着正在嗅气味的史宾格,大大咧咧问道:“那要是现场被清洗了呢?或者现场在里屋,咱们在门外,也能闻到?”
“他能全给洗干净了?稀释300多倍咱们这犬都能问道,他清洗现场能拿水冲百多回?……再说了,咱这犬可是很厉害的,关着门隔好远都能闻出味来!”
老田拍着胸脯,信心满满,揉了揉史宾格的耳朵,叫了一声‘康泰克’——应该就是警犬的名字,接着便以黑色轿车停放处为源头,沿着大路小路,逐渐向四周搜索。
何晓丽朝肖然挥了挥手,肖然便带着李放放他们,提着手电筒,连忙跟上走在前方的‘康泰克’。
将居民区中的道路搜了大半,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再过几个小时天都要亮了。
就在大家的激情被一点点消磨的时候,众人走到了王湾村和孔李村两个村子交汇的地方,在水泥路边的一个卷闸门紧闭的门口,‘康泰克’突然兴奋起来,也不嚎叫,只是在卷闸门前来回转圈。
警犬队老田的眼中闪着亮光,抬手指了指出租屋的卷闸门,压低声音说道:“是这,错不了!”
李放放、秦子河几人难掩兴奋,连忙将这出租屋包围起来,肖然则走到一边,拿出对讲机向邵勇等人汇报。
几分钟不到,邵勇、何晓丽他们便匆匆赶了过来,指了指那扇卷闸门,神色严肃道:“就是这?”
“是的!‘康泰克’在门前嗅到了属于翁涛的血味。”肖然点头低声说道。
“没发出动静吧?”何晓丽问。
肖然断然摇头,“没有,话都没怎么说。”
“那就好,叫门。”邵勇果断说道。
肖然两步上前,用力拍了拍那扇半旧不新的卷闸门,何晓丽、皮自重他们纷纷从枪套里拔出枪来,闪到一侧,一旦嫌疑人开门露面,就立刻将人镇住。
只是肖然拍门拍了好一阵,把附近一家住户卧室里的灯都给拍亮了,但是出租屋内仍然没有半分响动。
肖然又拍了几下,转身摇了摇头,示意屋里应该没有人。
邵大队喊来老城镇派出所的同志,问道:“能查到这房子是谁的吗?”
派出所的同志无奈地挠头:“这个得回去查啊,而且这边房子好像都是新建不久,他租出去也不知道有没有报备,再说这深更半夜的,就算找到了人也不一定能赶过来啊……”
“行,我知道了。”邵勇摆了摆手,看向张辉道:“没办法,只能撬了。”
“撬吧,要相信咱们这位无声的同志。”张辉当即赞成说道。
不久之后,几名警员找来工具,没几下便把卷闸门给撬开了,伴随着卷闸门被推上去的响声,出租屋内的一些苍蝇俱都被惊动了,嗡嗡地乱飞。
与此同时,一股并不浓烈的腥臭味从屋内散发出来。
众人连忙将手电光打向屋里,但是与想象中的恐怖、脏乱的场景并不一样,门后的出租屋里有些空旷,而且收拾的十分整洁。
一个塑料大盆,两条长凳,一张板桌,两个椅子,被整齐地摆放在后墙的楼梯边缘挨着洗手间的位置,而在那两条长凳上,摆着一套廉价的西服和一双皮鞋。
至于那张似乎还残留着鲜红的板桌上,一把手锯,一柄剔骨刀,一口菜刀,还有两把闪着银光的手术刀,整齐地排成一排。
而在这些物品对面的墙边,还放着一口电热锅,以及一台出租客比较喜欢用的小型冰箱,看着像是新买来不久的样子。
“那椅子上搭着的,应该就是翁涛留下来的衣物……还有这些工具,和薛法医他们判断的一致,第一现场就在这儿应该是没错了。”肖然打着手电,看着出租屋内说道。
第一现场找到,众人脸上不由地浮出一抹喜色,他们距离嫌疑人又进了一步。
“现场勘查人员准备进入!”
邵勇沉声说道,又拉过老城镇派出所的同志,“让所里立刻查一下这间出租屋是属于谁的,租这套房子的又是谁,尽快!”
“是!”派出所同志果断应道。
接着邵勇又把肖然和皮自重喊了过去,指了指周边的住户道:“不管了,哪怕是挨骂,也得把这旁边的乡亲们喊起来,搞清楚这套出租屋究竟是什么情况!”
“明白!”




我不是超级警察 457、现行不远
靠在车窗边,感受着清晨微凉的风,肖然托着下巴,看着路边一个个驶过的路灯出神。
此时对第一现场的勘察走访已经结束,除了被喊醒的出租屋房东,还有出租屋周边的几户居民,尚在睡梦中的人不可能知道专案组又度过了忙碌的一夜。
而且是一个收获不小的夜。
在市局、城东分局以及郑县的相关同志的努力下,出租屋的房东被从床上喊了起来赶到现场,但是房东出示的租赁合同,以及其描述的租赁人的体貌,却与专案组掌握的嫌疑人的体貌并不一致。
房东说,他这套屋子是大半个月前租出去的,合同上注明的时间是7月29号,也就是翁涛第一次作案的两天后。
翁涛是7月27号晚做的案,第二天上午案发,而在案发的第二天,嫌疑人便租下了这套建成不久的房屋,这未免也太诡异而且迅速了些。
如果说嫌疑人在一天多的时间内,仅凭这自己的一些推测,不看现场、不听汇报,便找出了杀害李璐的人是翁涛,若真是这样神奇的话,他们这些专业的刑事人员,真的应该羞愧地找块豆腐一头撞上去。
而这也是不可能的事,哪有这样天才的人,仅凭几个消息就大幅度抢在专案组之前把翁涛找出来的?
除非嫌疑人开了挂,又或者嫌疑人身上也有一个系统,而且是比肖然那极其佛系的系统高级上许多的存在。——但这可能吗?
由此,大家在肖然之前‘磁感线’论断的基础上,转而认为,嫌疑人很可能与翁涛有旧,又或者翁涛就是嫌疑人一手教出来的,然后嫌疑人又将翁涛除掉,满足自己清除罪恶人员的扭曲变态的心理。
只是,如果嫌疑人是‘小丑’中的成员,这样一个团伙又从不在线下见面,而且翁涛又对网络世界极其陌生,一定要说翁涛是嫌疑人教导出来的,是有些可能。
毕竟人不是从不出错的机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与贪念,加上‘小丑’这样一个说是有规定,但规定基本可以无视的松散团伙,谁又能肯定其中的人员不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事?
之前阮荷因为自己的丈夫不给自己买化妆品,不就引导着陈昂杀害了自己的丈夫么?也正因为阮荷为了自己的私人目的,所以她才暴露出来,被一举擒获。
由此,到了翁涛这里,嫌疑人为什么不能通过网络外的其他手段来引导翁涛呢?
是有这种可能,但肖然认为可能不大。
因为从翁涛工友们所描述的翁涛的日常,还有翁涛所写的那些笔记,加之翁涛写自述时的得意心态,可以看出,翁涛是坚信警方是不可能找到他的。
如果翁涛是嫌疑人教导出来的,而翁涛又处在当时那种成就感爆棚的得意状态中,翁涛怎么可能不在笔记中写点‘教导者’的事?
要知道翁涛就因为旁听了某大学教授的几节课,便已经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某教授在课上夸奖过他了。
想到这,肖然脑海当中突然迸出来一个可怕的念头:教法律的教授、高智商人群、收入不菲、在翁涛身边人的视线之外,与翁涛有过多次交流!
肖然感觉头皮发麻、心跳骤然加速。
按照翁涛的性格,他自己总结出了所谓‘完美犯罪’的四条准则,周边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对他的准则嗤之以鼻,这个时候他会干嘛?
当然是找专业人士背书,验证他的想法没错啊。而他又认识什么专业人士?无外乎就是曾夸奖过他的某教授,又或者课上的那些学生,但学生的经济条件大多又不好。
若翁涛真与某教授说过他的那四条准则,而教授又是行内人,在‘7.28’案发之后,根本不需要去现场、看尸检,随便打听点消息,与翁涛的那四条准则一对照,立马就能对上号了。
然后再找个理由把翁涛诓到东前村问问,确定翁涛是嫌疑人,接着趁翁涛不备果断下手……逻辑上说的通啊!
肖然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推测,仅靠着这些就去怀疑一位大学教授,是毫无依据的,真要有事,待会儿搜到那教授的资料一看,也就清楚了。
而且谁又能肯定翁涛是和那位教授说的呢?拼命想进入上流高端社会的翁涛,完全可以和很多此方面的人交流。
比如学校里的其他老师、学生,甚至是翁涛工友找的律师、书店里的某位爱好刑侦的读者,这些都可能是被翁涛炫耀过他那四条准则的目标对象。
再者,出租屋房东所说的那名租客,郑县老城镇派出所的老警员,一听名字便将这租客的容貌体型说了出来,与出租屋房东说的完全一致,是一个在所里挂了号的小混混,属于重点关注对象。
如此基本也可以判定,嫌疑人是花了钱,让小混混用自己的身份帮他租了这处房子,好隐去他的身份信息。
至于第一现场的勘察结果,出租屋楼上没有生活过的痕迹,嫌疑人一直是在一楼活动,而且卫生间内、塑料盆内、冰箱冷藏室内、板桌以及刀具上,都检测出了未被清洗干净的血样和少量毛发。
在地砖的砖缝里,尚有许多残留的血迹,不出意料的话,出租屋一楼就是翁涛被害的第一现场无疑。
至于出租屋周边群众的描述,因为那排房子是新建的,出租屋两侧隔壁都没人,所以周边群众也知之甚少,只是说没见那出租屋的门开过。
当然,这些都不是在第一现场的最重要的发现。
勘察人员在板桌背面的玻璃上,找到的那枚虽然不完整、但却有对比价值的指纹,才是最令人激动的。
大家都感觉距离找到嫌疑人不远了。
这枚指纹,很可能是嫌疑人在清洁板桌的时候,不小心留下来的。——所以说,哪有什么处理的完美无缺的现场?
即便是这样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高智商嫌疑人,都有失误的时候,更何况是那些普通案犯处理的行凶现?那些现场在专业人士眼中,根本就是漏洞百出,藏无可藏。
除了和老城镇派出所的同志去找那个小混混的皮自重等人,专案组众人一回到城东分局指挥部,便立刻忙碌起来。
两天两夜没有休息的肖然,坐下的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机搜索翁涛说过的某教授的资料……




我不是超级警察 458、重读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翁涛所说的那位教授的资料很好找。
稍稍打量了两眼那位教授的资料之后,肖然平静地将手机放下,正义之眼毫无波动,基本可以确定这位教授是清白的。
虽然这位被翁涛时常挂在嘴边的教授没有问题,但是肖然并不认为自己的这个思路就一定是错的,凶手很可能就隐藏在翁涛生活之外接触到的某些相关专业的人群当中。
早上四点多,夜色逐渐散去。
看了看趁着这段时间间隙,躺在椅子上尽可能补充精力的李放放他们,肖然晃了晃有些昏沉的脑袋,进到卫生间取了一根粉笔大小的恢复棒冰吃了。
在卫生间吃棒冰的确是有些尴尬,但总比在外面吃被人撞见更尴尬的要好。
系统奖励的棒冰并不甜,淡淡的有股压缩饼干味,不怎么好吃,但作用很明显,棒冰刚下肚,肖然立时感觉自己又恢复到了巅峰状态,思维清晰无比。
从卫生间里溜出去,找来翁涛遗留下来的两本书,和那本记有他犯罪自述的笔记本,肖然找了个舒服的坐姿,重新翻看翁涛在这些中的记述内容。
肖然之前看的,也仅是笔记本后面的那几页自述,然后不久他就返回了市局,以至于笔记本前面和翁涛在书籍中做的一些读书笔记,他都没有看到。
再次翻开笔记本,肖然从前往后,认真查看翁涛摘抄的一些专业的段落句子,以及翁涛自己的一些并不专业的感悟。
还好翁涛并没有将整个笔记本写满,大半个小时之后,肖然便将笔记本中的内容翻看完毕。
可惜的是,除了笔记本最后几页的那些内容,笔记本前面的内容基本一致,其中极少有翁涛记下的生活中的事件。
窗外天色已经大亮。
肖然平静地放下翁涛的笔记本,接着拿起那本至高检公报》,一页一页地翻过去,虽说翁涛在其中有大量的圈注,但肖然仍没看到什么可用的信息。
放下那本至高检公报》,听着李放放他们定的闹钟接二连三的响起,肖然知道时间不多了,再过一会儿便要继续忙碌起来。
肖然心中平静无波,他的工作就是这样,也许努力了不会得到什么结果,但只要还有一丝可能,就要继续坚持下去,直到这条线彻底结束或断掉。
所以保持一颗平常心很重要,不然一会儿激动一会儿沮丧,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最后拿起那本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继续翻看起来。
“起来了,别睡了,放哥,醒醒,吃点东西。”
张磊顶着一对黑眼圈,两只手上拎满了食物,摇摇晃晃地从门外走过来,首先给肖然留下一份:“来肖然,包子、油条、豆浆,邵队刚让人买回来的,这份是你的,赶紧吃,待会儿要开会了。”
“谢了。”
肖然看了看手里已经翻了一大半的香水,随手又将剩下的二十几页‘哗哗哗’翻到底。
正要把书放回去的时候,肖然心中陡然一动,连忙将快要落到桌面上的书又捞了回来。
迅速将书页翻到刚才引起他注意的那一块,肖然刚才注意到的没错,在这本的最后几页,其中一个章节后的半页留白上,几段有些潦草的字迹赫然入目。
在这几段字迹的最上方有几个外文单词‘objectivity,relevanceandlegitimacy’,后面还有翻译文字‘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
这三个词是是证据材料的三个基本特征,讲的是证据材料的证据能力。这三个词出现的很突兀,看不出与后续内容有什么关联。
在这几个词下方,翁涛写了‘伊顿公学’四个字,那是牛牛家里的一座古老的贵族中学,号称精英摇篮。
‘伊顿公学’四字后,翁涛接着写的一句话,令肖然精神一震:“裴律师是真正的贵族,他就是一个我最向往的绅士,他是真有魅力的。”
翁涛写道,裴律师和他说,法学院有位教授就是中学毕业,但通过自学,最终成了教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并且翁涛记下了裴律师给他的建议,可以通过自考,然后司法考试,读研读博,说不定以后他也成教授了。
这几段凌乱且并不怎么通顺的文字最后,是‘四区一排。学好外语、很重要’字样。
裴律师!
肖然反复看着这几段并不通顺的文字,按照翁涛的心理,揣摩这这段话的意思。
明面上的意思很清晰,想来是翁涛遇到了一位很有修养魅力的律师,律师建议他可以自学成才,而翁涛本人也是这样做的,结果学了个满坛子不响、半坛子晃荡。
而在明面之下,翁涛当时和这个‘裴律师’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像翁涛这样只学个皮毛并且喜欢四处炫耀的人,在专业人士眼中是很可笑的,一般很少有人愿意搭理,但这个裴律师,似乎是很有身份的一个律师,却耐心地给翁涛提出建议。
——这一点很奇怪!
再有一点,一个似乎很专业的律师,一个只学会了皮毛的民工,前者会在什么情况下给后者建议呢?不可能一上来就循循教导。
所以,很有可能是在他们深谈之后。
如果他们之间有过深谈,那么,是否是在翁涛叙述过他的‘四条理论’从而引起了‘裴律师’的‘兴趣’之后呢?
若上面这一切真的发生过,那么最开始的外文和最后的标注字样,似乎就有答案了。
那些外文单词,以及‘伊顿公学’,应该是这位裴律师在显示专业或者为达到其他目的时说的,或许这位律师的中学就是在哪里读的。
而翁涛那样喜欢表现自己的人,这位裴律师的表现,在他眼中是一种很有格调、充满羡慕的行为。
翁涛也想这样充满格调,以至于郑重地将那几个单词记下来,不是没有可能。
知道了这一点,后面又有‘学好外语、很重要’的标注,所以‘四区一排’的字样,哪里是否是某个书店摆放学习外文书籍的地方呢?
由此,翁涛与这位裴律师交流的地方,是不是在翁涛常去的某个书店里?
1...136137138139140...1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