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悍媳:妖孽夫君宠上瘾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宅思mm
你要是给山子添堵,坏了他的前途,我告诉你,老子就休了你。”
这话可是重了几分。
冯氏立刻哭哭啼啼的想要撒泼。
被徐蒙山一把拉住。
“娘,别这样,你撒泼也解决不了事情,好好和我说一下,说不准有什么办法呢!”
冯氏终究还是没坐到地上,就是坐在炕沿上抹泪。
“你是不知道!你这些日子不在!你爹现在被人家欺负成什么。他本来和赵家说好了,给人家当缫丝师傅,可倒好去了才知道,赵家的丝坊旁边新开了一家徐家丝坊,门脸不大。
可是居然是你二叔开的。
你说说都是一家子过活,家里当初有没有分家,你二叔哪里的钱开丝坊人家一家子四个都是缫丝师父,两个闺女支应着分绪,捡绪,结果生意反倒红红火火的开起来了。
可是你爹呢,赵家也是个不地道的,第一天就非要你爹一天就缫十二斤丝出来,说是那可是陆师傅做下的,害得你爹一天一夜不眠不休,好不容易缫够了斤两。
没想到赵家俊要他日日都要缫出这个量。
那不是要你爹的命啊。
这不你爹不干了。
想着这家不干,那家干,谁知道几家小丝坊好像合起伙来欺负你爹,前头说的好好的,可是一到了缫丝室里就变了卦。
后来你爹也觉得不对了,一打听才知道你二叔那个黑心肝的,故意和几个人串通了,逼着你爹再也不能干缫丝这行当呢。
你说你二叔是不是黑心肝啊。
良心被狗吃了。他们自家偷偷藏了银子,也就是你爹是个蠢得,现在倒好,分了家,人家老二过得风生水起的,可我们一天不如一天。
当初我就说你爹在柜面,偷偷瞒下个银子,总能给自己个活钱。
你爹那个胆子,一天也就三五文,现在倒好,自己连个丝坊也开不起。这一下抓瞎了吧!看看明天就让我们娘几个喝西北风去。”
一说起这个冯氏就怒火上头。
她虽然刻薄,嘴上不饶人,也好占小便宜,可是和老二比起来那真的是差远了。
老二现在对他大哥都要赶尽杀绝。
这才一分家,老二就不认一家人了。
人家日子过得滋润。
他们反倒过得一天不如一天。
冯氏心
第115章 信师父
徐源本来已经气晕了。
这话一听,忽然有些呆怔。
也对。
“安哥儿也养”
要是陆见安也养,那就不一样了,谁家也没有拿着自家银子打水漂的事情。
陆见安养!那就有了七八分把握。
不由得心里一动。
“是啊!我师父这两天正在盖地笼和火墙,说是冬里养蚕就靠这个,不相信,您明天过去看看,家里的佃户就是帮工。”这一下他有信心了。
不怕说服不了爹。
跟着师傅有肉吃啊。
冯氏摇头,“那也不成啊!冬里蚕吃什么啊你师父就是蚕神娘娘的弟子,也不能自己变出来桑叶啊!”
她可不看好。
不是冯氏不看好!是个人也不会看好的。
这也是陆见安没去和村里人说去。
这一说不知道多少人会笑话他们脑子有毛病。
还真把自己当成蚕神娘娘的弟子了。
“娘,我师父说了行就是行!你自己想一想这些日子我师父那一桩桩的事情做的是别人想得到的可是人家硬是自己挑起了整个陆家,还过得不错,现在家里顿顿都是糙米饭,还是干饭,隔三差五吃一顿肉。
日子过得不比那些大丝坊差,您好好想一想,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我师傅也是看着咱们是一家人,要不然说不准还不告诉我呢。”
徐蒙山从来也没有真正的面对要撑起一个家。
刚才看着父母无奈的悲哀神情,那悲愤,那窘迫,那些隐藏在面具底下的慌乱。
这个冬日不好过。
他第一次明白了他作为家里的男人,要做的事情。
现在他是家里的顶梁柱。
他的那一份收入就是家里的依靠和支撑。
要是没有了,父母妹妹都要饿死。
以前他从来没有担心过饿死。
大概徐家再不济也不至于饿死人。
可是她们现在面临了,面临和其他的佃户,村里的每一户人家一样的境遇。
他们有可能饿死。
徐蒙山忽然觉得,自己必须博一次。
就像师父每一次博一样。
师傅可以支撑家业,比他还还小。
那么他有什么不行
徐源沉默半晌。
“山子,爹老了,有很多事情还是有了顾虑,咱家的情况其实这个冬里支撑下来没问题,家里的银子,你爹这些年多少也攒了一些。
比不上你二叔财大气粗,可是支撑两年家里开销还是没问题。
可是你说的事情,那就要是要我们拿着全部的身家要跟着你师父干!
要是赔了,我只能告诉你,那就真的倾家荡产了,两个回转余地都没有了。这些银子,本来是爹攒着给你娶媳妇的。
你要是不怕,那咱就拼一次。”
徐源怎么能不害怕。
家里什么情况,他比谁都心里清楚。
一共只有四十两银子。
这些是他们两口子全部的身家。
本来指望着攒一些,说不准徐蒙山以后也能开一个小丝坊,可是现在……
徐蒙山握紧自己亲爹的手,“爹,您听我一次,就算是这一次银子没了,不出三年,你儿子也能在给你们挣一份家产回来。肯定比现在的更多,这一次您相信我,相信我师傅绝对没错。”
他自然知道这个话多么荒谬。
可是他就是无比信任陆见安。
自从跟了陆见安,一件件的事情,哪一件师傅做的不靠谱啊。
跟着师傅一定有肉吃。
师傅吃肉,咱跟着喝汤还不行
他绝对相信跟着陆见安不出一年,他们家就能开起自己的丝坊。
抱紧师傅的大腿,说不准他们家明年也能一年一两百两银子赚着。
不求师傅那样一年上千两银子进腰包。
可是肉汤起码也有一两百两。
这个数字就算是当初的徐家也不敢说能一年挣来。
可是他徐蒙山现在就是信。
&n
第116章 一家人
第二天,一大早。
徐源就和冯氏去了陆家。
冯氏去了后院和徐氏说话。
徐源直接去找了陆见安。
徐蒙山正在给陆见安回话。
“豆腐坊,不在咱们村里,是外村的,可是那一家人不好说话,我一开口说不要买豆腐,人家直接就把人撵了出来,说什么怕我偷了人家的秘方。这不根本谈不成。”
徐蒙山也是委屈。
师傅偏偏不买豆腐,说是要豆腐渣。
那人家不打他,打谁啊。
那豆腐渣没人要,一般都是豆腐坊自家养的猪,喂了猪吃。
现在和人家说要豆腐渣,不以为他们开玩笑才怪。
谁家有银子没处使了啊。
耍着人玩啊。
陆见安思索!
其实做豆腐很简单,没什么难得。
要说技术含量还真没有。
不就是卤水点豆腐,还是石膏点豆腐。
而且豆制品营养丰富,补充人体需要的植物性蛋白质,堪比肉类呢。
不搭理他们,是因为豆腐渣的确在这里被当做了无用的垃圾。
“那你没有买豆腐回来”
他还以为徐蒙山会变通一下,先从买豆腐入手,和掌柜的打好关系之后,在想法子。
这位山子大哥可是顶顶有脑子的一位。
徐蒙山笑意盈盈,“师父英明,我还真的就买了十斤豆腐,就是有点多。”
空手而归也不是他的性格。
师父交代的事情,是一定要办到的。
怎么能辜负了师傅对他的培养。
就冲师父现在每个月都给他月例银子,和其他丝坊的学徒几年才有月例银子比起来,让他肝脑涂地都在所不惜。
要不是师傅的银子,自己家里恐怕现下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呢。
徐蒙山其实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陆见安满意的拍拍徐蒙山。
“山子,我看好你,豆腐渣的事情,你还是要上心。”
总不能为了豆腐渣,自家还要去做豆腐吧。
徐蒙山郑重的点点头。
徐源在后院一边帮着李志林他们干活儿,一边其实就是为了自己回去好做活儿。
不过显然他不是那把手。
简直是越帮越忙。
最后还是陆见安看不下去,直接把徐源叫了出来,“大舅舅,等他们这两日干完了,我让他们去给你们做,不耽误功夫的。”陆见安已经能够想到要是舅舅和徐蒙山自己两个人干。
家里还不一定会被拆成什么德行。
术业有专攻。
徐源倒是感激,自己分家出来,一穷二白,家里人都不帮把手,人家陆见安是外甥,还想着拉他们一把。
无论这一次成不成,这个心意他得领情。
“安哥儿,舅舅实在是还要说一声谢谢,多亏了你搭把手。”
以前他还摆着舅舅的架子,现在看着陆见安日子越过越红火,再加上徐蒙山拜了陆见安为师,心里也明白,人家拿捏住了他们一家子。
还是老老实实的低头,说不准有什么好处给他们。
“舅舅,您说的什么话咱们是一家子亲人,再怎么说,您也是和我母亲是亲兄妹,况且我们刚来的时候那么艰难,都是舅舅舅母和外祖父外祖母帮衬,外甥也不是狼心狗肺的忘恩负义之徒。”
陆见安倒是对于徐源的识时务很开心。
和聪明人聊天就很舒服。
“安哥儿,您就老实给舅舅说一句,这个冬日里养蚕,到底靠不靠谱”
徐源心疼那三十五两银子呢。
要知道他们买个小院子才花了十两银子。
这可是多少院子地呢。
起码能买三亩桑田吧。
“舅舅,且放心,您看我什么时候打过诳言,再说了您也看到了,我们家里铺陈的可比您大多了,要是没有利润,我这么做劳民伤财的图了什么啊!又不是银子多得烧手!”
这话立刻安了徐源的心。
“这就好!这就好,安哥儿啊!不是舅舅不信任你!实在是舅舅实在亏空不起了。”
徐源也是一脸的生无可恋,自己一个这么大的人混成今日这样子,还要指着外甥吃饭,实在是脸上无光啊。
陆见安笑道,“舅舅哪
第117章 卖身
“你们干完了这是有什么事”
李志林一家四口都跪下磕头。
陆见安还有些不习惯。
可是也知道,要是不让他们跪,恐怕心里会诚惶诚恐。
各种猜测都让一家子不安。
还不如让他们跪呢。
这是吃人的礼教时代,她只不过是一个意外之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