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女战神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霜不觉
“老李头儿,瞧你这没见识的样子!我王纳的美人儿,哪个不是倾国倾城国色天香”有人嗤笑道。
“既然如此,那你们又有什么好唏嘘的”这老李头儿当即就不乐意了,觉得这群人纯粹就是在故意拿他当乐子。
“李老有所不知。”有一年轻人忧心忡忡地接了话,“这个美人儿……其实是许过人家的。新婚燕尔没几日,被王看中,强行纳入宫中的。”
“咳咳……”李老头儿顿时就呛了茶,半晌,才喃喃道,“荒谬啊……”
“可不是荒谬吗”另一个年轻人脾气火爆,当即接了茬儿,“你道王上是怎么会见得这后院妇人的这个新美人儿啊,之前是镇国将军的儿媳,被王后和太后召进宫叙话,这才被王上撞见了。”
“镇国大将军的儿媳啊”一群人唏嘘不已。
“对啊。”有人愁苦万分。
李老头儿恍然大悟——他们的王上,做这事儿,那简直是老寿星嗑药,嫌命太长了。
当今圣上年纪不大,也才二十有六,但已在位十五年。当初先王嘎嘣一下、一声招呼不打的就驾崩了,圣上彼时身为皇子,非嫡非长,却在夺位大战当中毫发无伤,平平安安顺顺当当地坐到了王座上。原因是什么镇国大将军居功至伟!
幼主即位,那自然是要有良臣辅佐的。
那谁是那个良臣呢
那必然是镇国大将军啊!
故而,王上在位的十五年,起码有十四年半,都是镇国大将军在把持朝政的。但人家镇国大将军确实是位忠臣良将,这么多年来,兢兢业业,从不搞事情;纵然不时有言官跳出来骂他刚愎自负、不把王上放在眼里、居心不良,但也不得不承认,振国大将军确实把朝政把持得挺好的。
老百姓们才不管这王权到底有没有在王上手中,大家穿衣吃饭,考虑的问题都很实际。故而,镇国大将军一向挺得民心。
这不,突然有一天,傀儡王上突然抢了镇国大将军的儿媳妇,这……
不仅朝堂之上炸开了锅,据说文臣言官都撞柱子撞了一条龙,眼瞅着太医院都忙不过来了,王上也是半点儿都没有改主意的意思。
京中的老百姓们也都跟着炸开了锅,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这件事儿,个个忧心忡忡,生怕镇国大将军一个不高兴就直接篡了位,到时候兵刃相见,首当其冲倒霉的就是他们这些在京中的老百姓们。
事关自己的安稳日子能不能过得下去,这老百姓们能不忧么
也就李老头儿这种孤家寡人一个的人,才信息这么落后。
王宫,碎玉宫。
新入宫的美人儿,格外得王上喜欢,于是,当即被封为“玉妃”。
也不知道是为了恐吓这位新美人儿,还是王上有什么特殊嗜好,特特地把人安置在了碎玉宫。
碎玉宫。
玉妃。
一听就很是不吉利的样子。
虽说纳玉妃让太后差点儿气得当场驾鹤西去,哭过闹过寻死觅活过,都无法改变自己这个蠢儿子的蠢举动;但玉妃入住碎玉宫,却是让太后觉得突然晦暗不明的人生当中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光明和希望的——只希望这个玉妃,红颜祸水,早早地碎了吧!!!
玉妃这个人呐,其实也算是命苦。
出身不算差——乃是当朝户部尚书大人的女儿;但也委实算不得好——尚书大人除却正妻,还有十八房侧室,她娘就是最不受宠的那一位侧室。
尚书大人如此风流,自然也是不缺儿女的。故而,她一个庶女,从小活得无声无息,几近透明。
她娘也不是个能争的,只想安安生生地带着她过日子。
但女人多的地方,难免有勾心斗角;大家生活在一起,也难免会有拜高踩低。
她娘也是个薄命人,她六岁上,她娘就撒手人寰了。
没了亲娘护佑,亲爹压根儿又想不起她的存在,冷眼没少受,活罪也没少得,间歇还替自家那一群都不太能记得住的姐姐妹妹们背个黑锅什么的。
这颠簸日子过到她十一二岁的时候,终于有所好转了——因为,她长开了。
虽然算不上绝色倾城,但一双凤眼尤其好看。
于是,她那个尚书大人爹,终于把注意打在了她身上。
原本是要送她给某位王爷当侧室的,可惜那王爷乃是个痴情种子,一心只想一生一世一双人,她就没被推销出去。
后来她爹又听说这位镇国大将军的小儿子,虽得宠爱,但脾气古怪,身体又差,一直没有合适的姑娘结亲。她爹于是心思又活络了。
户部的尚书大人果然手腕不俗,硬生生地赢得了镇国大将军的欢心,把自家这个不成器、却又几分姿色的女儿给推销了出去。
结果,还没高兴多久——从婚事订下,到嫁入镇国大将军府,前后不过半年的时间!
想到这些,尚书大人就觉得很窒息——事实比传言更令人绝望。
镇国大将军的儿子结亲,王上为了表示对大将军的信任和倚重,亲自去喝了一杯喜酒。
结果可想而知。
王上在人家新婚当日,就看上了新娘子!!!
于是,一向乖巧、柔顺、无欲无求的王上,就对这个新娘子一见钟情了。死活也要带回宫中。
镇国大将军脸都青了。
但最后还是青着脸妥协了——因为他家王上说了,他要是不成全了他,他的王上就要吊死在他家喜堂之上!!!
无耻得令人目瞪口呆!
。
第三百四十二章 人界第三世(2)
尽管王上说得不是人话,做的不是人事儿,镇国大将军也不能真的眼睁睁地看着王上吊死在他家喜堂上。
毕竟,新婚当日丢了儿媳妇就已经够丢人的了。
再搭上一国之君寻死觅活,那简直……
镇国大将军光只是相信,都觉得额上青筋跳得格外欢快,这辈子都好不了了。
好在,这个新娘子跟自家儿子还没来得及产生什么感情,就这么被王上看中要走了,除了大大折损了面子之外,倒也还没来得及产生什么别的恶果。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想着自家小儿子那柔弱的身子骨儿,镇国大将军就一阵心有余悸。
暂且不说镇国大将军心情如何,反正尚书大人得知消息后,差点儿当场晕厥过去——自家那个不争气的女儿,终于争了一回气——被王上给看中了!
这口气怎么早不争晚不争,偏偏在成亲这个当口给争上了
这真的是晴天霹雳。
尚书大人骑虎难下——王上虽然没啥实权,但毕竟是王上,金口玉言,且连镇国大将军也妥协了,那他能怎么办,难道抗旨吗但若是自家女儿真的进宫了,那他……那是彻彻底底结结实实地得罪了镇国大将军啊!
亲家没做成,仇家倒是做成了大半。
尚书大人当晚差点儿就背过去气儿了。
碎玉宫中。
玉妃在宫中静坐,眼角微微上扬的一双凤目低垂,让人看不清她眸中的情绪;薄唇轻抿,形成了一条颜色浅淡的线,衬着雪白的下巴,愈发显得有些清冷孤傲。
但她的内心并不像是表现出来的这般——她是庶女,从小到大被欺负被冷落惯了,从来也没见过什么世面;本来嫁入镇国大将军府中,就已经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儿了,没想到……她居然被王上看中了。
良久,她才终于抬眸,慢慢地将目光投向了眼前的铜镜。
镜子当中,映照出来的是一张软弱的脸。
这张脸,除了一双凤眼能令人称赞几句外,并没有什么太出众的地方。且,眉毛不够柔婉,鼻梁有些过高,嘴唇更是太薄,显得冷情有余而娇媚不足,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惹人心动怜爱的女子。一见钟情这种事,是怎么会发生在她的身上的
她慢慢地伸手,轻轻地按在了铜镜上。镜面光滑而又冰冷,让她陡然一个激灵,终于不得不面对这现实——她的的确确,是到了王宫。
王上怎么会看上她的呢
直到现在,她都没有想明白。
王上……
她微微摇了摇头——其实一直到现在,她都还不太清楚,王上到底长了一张怎么样的面孔。
据说王上今年二十六岁,比她……也就大了十岁而已。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她已觐见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端的是国色天香的人物儿,想来,身为人子的王上在相貌上也定不会差到哪儿去。
后宫嫔妃不多,但都好似对王上心向往之。想来,王上也应该不是什么暴戾之君。
不知道他会怎么对她。
玉妃又幽幽地叹了口气,忍不住地伸手去摸了摸镜子中的人脸。镜子当然没有温度,却也让她更加清醒了。连她娘那般美貌出众的真正美人儿,都没能真正靠脸活到最后,就被她那个才是尚书大人的爹给转脸忘到了九霄云外去。更何况,她这个并不算是美人的美人儿,对上这个拥有三千佳丽的王上呢
她甚至觉得,王上现在就已经差不多将她给忘了。
倒也没什么难熬的。反正,她在尚书府,过得也是差不多的日子——被忽略,被忘却。
也没什么。
习惯了,就没什么难熬。
正胡思乱想着,外面突然传来了小太监的尖声“王上驾到——”
“见过王上。”外面扑扑通通跪了一地。
玉妃急急忙忙地从梳妆台前站了起来,刚想行礼,却是已被人扶了起来。
“爱妃免礼。”
王上的声音,倒是还透着少年的清透。
许是这国事家事都有镇国大将军操心,王上生活得太过无忧无虑,所以这就还似少年郎吧。
略抬了抬头,目光终于落在了王上的脸上。
玉妃这才是真正惊呆了——不是说王上已有二十六了吗!怎地,眼前这位王上,看上去好似才十六的样子!
俊眉飞扬,桃花眼波横,一颦一笑,风情万种。
倒真的不似一个君王,更像是一个艳丽非常而又风流成性的少年郎。
“嗤……”王上看着明显惊呆了的玉妃,终于忍不住地笑出了声,“怎么,被寡人的美貌惊呆了”
“嗯……”玉妃确实早就被王上的美貌给惊呆了,被这么一问,倒是格外诚实地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王上顿时就笑了,纤白的手指在玉妃的眉心轻轻地点了点,似是在叹气,又似是在感慨“小玉啊,你怎么还是这么傻”
小玉
玉妃顿时有些震惊地看着王上,喃喃道“王上……怎么知道我的小名”
这个小名,唯有娘亲在时,叫过的。
她匆匆入宫,尚未经过宫规训诫,并不知如何自称。
王上朝她眨了眨眼,一刹那,眉眼鲜活若春花,美丽得好似人间三月“我猜的啊。”
猜的
这算是什么答案
玉妃眨了眨眼睛,很明显的不解。
“美人如玉。”王上有些轻佻地勾了勾她的下巴,可他这般做,却并不显得任何不妥,也并不让人觉得反感或是恐惧,他轻笑道,“爱妃……就似美玉。”
玉妃又眨了眨眼睛,只觉得如同幻梦。
明明王上才是真正美丽——这般容貌,后宫女子恐怕都鲜有人能够比得上。
怪不得各宫嫔妃提起王上都一副含羞带怯的模样,这般美貌,确实令人难以忘怀。
可是,这等貌美的王上,居然还揽了她的腰,对她说,她若美玉。
简直……太像一场不真实的美梦。
良久,她缓缓地脱口而出“王上……才似美玉。”
王上顿时挑了挑眉毛,犹如春花绽放,声音充满了诱惑,似是在引诱她些什么“哦”
。
第三百四十三章 人界第三世(3)
风筝。
少女。
一向平静淡泊得不似孩子的竺隐小太子,头一次被梦扰乱了心绪。
梦里不断重复着那日的情景,欢笑着的少女,五彩斑斓的蝴蝶大风筝,碧蓝的天空,和煦的微风,好似这一切已深深印刻在了他的脑海中,无事便要来他梦里逛上一回。
竺隐小太子惊觉,那个惊鸿一瞥的少女,已经从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了。
生平第一次,他有点儿动摇——若是可以,他是否能够选择,留在天取,成为一个父王母后所期望的君主
恍然回过神来,他有些好笑,他从极其年幼时,便没有了这种心思;没想到,如今却有了这种歪念。
歪念吗
他苦笑。
物转星移几度秋。
竺隐太子已经十八岁,再继续关在宫城之中,已经非常不合适了——毕竟,没有一个英明君主是真正能“不行千里、尽知天下”的。
国王和众位大臣商议,决定南巡之时,带了未曾出过王都的太子殿下一同前往,看世间风土,体察百姓疾苦。
竺隐心中微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