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长嫡风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妺愫

    萧珩拧眉思忖了一会儿,道:“皇上便衣出宫,是想体察一下民情,至于遇到刺客”

    孝武帝便衣出宫体察民情,不是什么令人惊讶的事了,他几乎每年都会暗中出宫一次,如今东临和朝廷开战,皇上自然也想知道民间百姓的生活会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至于遇到刺客,这确实有些奇怪。

    萧珩眸光深邃沉稳,他摸了摸锦桐的脸颊,道:“我先进宫一趟”

    锦桐点点头,萧珩便离开了。

    锦桐转身也准备走,可是瞧见地上碎裂的镇纸,锦桐的眸光落到了小几上的箭弩上。

    她迈步走过去,伸手要去拿箭弩。

    结果刚碰到箭弩,箭弩就啪嗒一声响了。

    然后,好好的一个箭弩就成了一堆零件。

    锦桐:“”

    琥珀凌乱了,直勾勾地望着锦桐没有收回来的手,“世子妃,你拆东西的本事也太强悍了吧”

    锦桐抹了下额头上的冷汗,瞥了琥珀一眼。

    琥珀俏皮地吐了吐舌头。

    她哪里不知道世子妃没那个本事啊,只是想揶揄她呢。

    只是这东西好像很重要的样子,世子妃弄坏了它,不知道有没有事

    锦桐望着那堆零件,就在小几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虽然这东西的炸开是因为制作的问题,和她绝对绝对没有任何关系,不论换成是谁,它都会坏。

    可是毕竟是在她手里才炸开的,而且方才她还差点被短箭射中。

    锦桐熟悉九弓弩,时常把玩,对立面的构造也了解。

    这不,三两下就把箭弩给重装好了。

    只是这箭弩只能射三支箭,而且是连射。

    而前世楚翌麾下有一能人后来改装的九弓弩不但能连射,还能一箭一箭地射。

    只是现在这三连弩是箭弩,是没法改造成九弓弩的。

    想着,锦桐便走到书桌旁,拿了纸张来,提笔蘸墨,细致地将印象中的九弓弩绘画出来。

    这一画,就是小半个时辰。

    等画完了,锦桐方才站起来,坐的时间太久,脖子酸痛不说,屁股都僵硬了。

    锦桐瞥了眼窗外的天,晚霞绚烂多姿。

    琥珀见了,便笑道:“世子妃,咱们去花园走走吧”

    锦桐迟疑




第433章 刺客
    救了皇上一命,还受了重伤危及性命,这恩情可就大了。

    不过暂时不说这个,锦桐很好奇,“皇上的武功有那么差吗”

    想想大皇子,五皇子他们,可是文武双全,弓箭骑射,样样都拎的出手啊。

    皇上也是从皇子过来的,也经历过皇权争斗,肯定会武功,而且还不弱,就算这些年为了国家大事,荒废了武艺,也不至于要楚翌相救吧

    别忘了,真算起来,皇上可是楚翌的皇叔啊。

    萧珩摇头,“不是皇上武功太差,是那群刺客武功太高了,而且都是死士,拿命相博”

    人家刺客不要命地出招,皇上和楚翌不可能不顾着自己的性命,有了顾忌,出手难免会受到掣肘。

    锦桐愣了愣,拢了眉头问,“刺杀皇上的人是楚翌的”

    萧珩喝了一口茶,放下茶盏道:“皇上说不是”

    萧珩的回答,叫锦桐脑门上悬着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是楚翌!

    “皇上知道刺客是谁”

    “不知道”

    “不知道,那他为什么还说不是楚翌”锦桐脑门上有黑线,明摆着楚翌最有那个动机啊。

    “因为楚翌拼死救他,刺客也要除掉楚翌”

    从楚翌受伤的惊险程度就知道了,刺客想要楚翌的命。

    这回,锦桐彻底懵了,“那到底是不是楚翌啊我都给你绕糊涂了”

    锦桐鼓着腮帮子看着萧珩,清澈的眸底写满了字:我笨,别跟我绕弯子了,直接了当地告诉我吧。

    萧珩无奈好笑,他轻弹了一下锦桐的脑门,道:“轻易不要被别人的话左右自己的想法”

    锦桐听得脸一红,撅了嘴,问个话,还要被教育。

    她不由得哼道:“你又不是别人,相信你还有错了”

    这话听得萧珩是通体舒畅啊。

    他笑道:“相信我没有错,只是为夫可没说楚翌不是刺客”

    他说的事皇上说不是。

    若是他也相信楚翌不是刺客,他就直接了当地回答了。

    “刺客留下了兵器,是东临人惯用的,朝廷怀疑是东临的刺客所为”

    “不过,我想,这未尝不是一招祸水东引”

    萧珩猜,今儿这一出戏,肯定是楚翌自导自演的,皇上微服出巡,身边只带了一个暗卫的事,楚翌事先得知,所以才安排了这么一出好戏。

    只是他没想到楚翌居然这么真的对自己这么狠,在宫里,他见过楚翌的伤势,只差了那么一点点啊,真的,大约就只有两三厘米的距离而已。

    若不是楚翌当时反应及时,在刺客的剑刺过来的时候稍微侧了下身体,当真就要被一剑穿心了。

    也正是因为他演得太逼真的,差点儿就没了命,所以才打消了皇上的疑虑,凭此断定他跟刺客不是一伙儿的。

    楚翌能蒙混过皇上,那是因为皇上还不知道他的狼子野心。

    他蒙混了皇上,却不代表他能蒙混得了所有人,不过蒙混住皇上就足够了。

    只是,萧珩很好奇,楚翌这一招使出来,他身受重伤,如果他还想要李将军的三万兵权,那四天后的比武夺帅,他还能参加吗

    四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比武夺帅的这一天,天气格外的清爽。

    天蓝,无云。

    早早的锦桐就起了床,伺候萧珩穿戴洗漱。

    萧珩有些受宠若惊,对于锦桐这样殷勤,都有些反应迟钝了。

    尤其锦桐帮他穿衣的时候,柔若无骨的手在他的身上流连,水汪汪的眼睛瞅着他。

    萧珩的心都软成一滩水。

    帮着束腰带的时候,锦桐还从前面抱住了他,萧珩只觉得心跳得有些快。

    从锦桐孕吐开始,萧珩就被王妃训斥了,勒令不许他碰锦桐。

    再加上锦桐晚上睡前,还会呕吐一二,这不,已经好些天没碰锦桐了。

    闻着锦桐身上的清香,萧珩有些心猿意马起来。

    尤其是某处,自从怀孕后,他是亲眼瞧见那处慢慢地变大了不少



第434章 比武(一)
    天蓝,风轻,阳光也不毒辣。

    比试场,热闹非凡。

    锦桐和萧珩去给侯爷请安。

    侯爷问了问锦桐的身体,便没说什么了,他知道萧珩对那三万兵权是志在必得,对于萧珩,他还是很看好的,不然他也不会提出比武夺帅这样的建议。

    聊了几句话后,锦桐等人就入座了。

    等了约摸一刻钟的样子,皇上和皇后还有陈贵妃就到了。

    这一回阵仗有点大,不当皇后来了,连太后都一起出宫了。

    用太后的话说,就是她已经是一只脚迈进棺材的人了,这样比武夺帅的盛举,她错过这一回,估计就没有下一回了。

    待皇上坐定,陌皇后便指着远处道:“皇上,您瞧,今儿来参加比试的将军和世家少爷可真多”

    陈贵妃瞧见那百来号人,有些头疼,“皇上,这比武夺帅,也不知道比些什么,这要一个个地上,怕是要到天黑才能回宫了”

    陈贵妃一开口,太后就冷了眉头道:“比武夺帅,是关乎江山社稷的大事,怎么在陈贵妃眼里,就成了儿戏了,你要是吃不了那个苦头,可以先行回宫”

    陈贵妃脸一白,眸底闪过一抹寒芒。

    她咬了咬牙,笑道:“我这不是关心太后您的身子吗,怎么就成了拿江山社稷当儿戏了”

    太后冷着眉头不说话。

    陌皇后看了太后一眼,警告地看了陈贵妃一眼,也没有说话。

    陈贵妃暗气不已。

    平王楚翌救了皇上一命,身受重伤,危及性命,但是平王心系社稷,太后帮忙求了皇上恩准,让平王可以挑一人代替他上台比试。

    平王刚刚救驾有功,又拿了先太子出来说事,说他也想像他的亲爹先太子一样驰骋沙场,为皇上分忧,再加上太后帮忙说情,一个先太子一个太后,孝字压下来,皇上再不愿意也得准了平王的请求。

    不过因为是找人替代,所以平王也不能争夺主帅,只能夺副帅。

    不过,即便这样,陈贵妃也不高兴。

    原本楚翌就没有上场的机会,仗着救驾有功,居然还能找人替代,她的五皇子武功是不错,但在这比试场上劲敌太多,现在又多了一个楚翌,她能高兴才怪了。

    左相看了看时辰,站起身来道:“皇上,时辰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开始了”

    皇上点了下头,道:“开始吧”

    左相领命,走到前面,大声道:“诸位且安静,今儿来争夺三万大军元帅的人实在太多,边关战况紧急,朝廷还有许多政务要处理,为了节省时间,需要先淘汰一批凑热闹的人”

    说着,左相伸手指着远处,两个官兵抬着过来的石头道:“能单手举过头顶的人,才有资格参加比赛”

    左相这一说话,不少人就望着那石头,眼皮子都开始抽筋了。

    两个官兵抬着都有些吃力了,这要单手举起来,也太狠了一点儿吧

    这不,就有人质疑了,“左相大人,这要求未免也太苛刻了,除了武将,还有文将呢”

    左相被问得嗓子一噎。

    抑制不住地,恨不得抬手去抽人了。

    不是因为说话被人呛驳了,而是这当众忤逆他,让他下不来台的人是他亲孙儿,陌子铭。

    自己已经下令不许他参加比武夺帅一事了,他还跑来丢人现眼。

    就他那三脚猫的功夫,还夺什么帅!

    可自己孙儿的话,又有些道理。

    自古除了武将还有文将呢。

    文将,就是那种武功平平,刚刚好能骑马随军,可论真刀真枪,那是菜鸟。

    不过要论起智谋了,那是足以敌得过千军万马。

    有陌子铭带头,那些武功



第435章 比武(二)
    毕竟在战场上,一般统领三军的大将军都是不用亲自上场真刀真枪地跟敌人干架的,万一出个什么意外,那是打击士气的大事。

    所以大将军多会站在城楼上指挥作战。

    只要武功过关,经得起马上的颠簸,便是授予文将大将军之职也不是不可以。

    孝武帝听了江太傅的主意,笑道:“这主意极好,就这么办吧”

    左相就领命了,再去喊话。

    比试台旁还搬来了一个香炉,在上面点了一炷香。

    这是规定时间的,在一炷香之内赶到比试场的世家子弟,还可以有比赛的资格,但是香烧完了才到的,那就取消资格了。

    锣鼓一敲,比试便开始了。

    第一局,举石。

    考验的是臂力。

    参赛的人很多,不过能将沉重的石块举过头顶的就不多了,但也有五六十人过关了。

    文将的比试,第一题很简单。

    写十本兵书的名字。

    然而就是这样简单的题目,让那些想要浑水摸鱼的世家纨绔想的是绞尽脑汁。

    书名好写,可是是谁著作的,可就难比登天了。

    这不,一下子就淘汰了一大半,只余下寥寥十几个人。

    比试场上虽然太阳高照,但还是有些风的,有风,那香就燃烧得格外的快些。

    这其中,也有稀稀疏疏的人参加比试,不过大多以失败告终。

    真有心夺帅,哪里会迟来,完全是闲得慌,凑个热闹,碰碰运气罢了。

    等香烧完,就有官兵来把香炉取走了,后面再来参加比试的人全部取消了资格。

    片刻之后,便开始第二局比试——

    骑射。

    顾名思义,骑马射箭。

    每人三支箭,围着比试场跑三圈,三箭都中靶,才算过关。
1...116117118119120...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