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当家:财迷世子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酬一笑

    她此行一为还了刘大夫这不大不小的人情,二为自己的身体而来。按照前两日杨大娘的说辞,她这具身体受过两次重伤,第一次是在八岁的时候,高烧导致失忆,一下子清空




第68章 调理身体
    好半响,他平复好心情,一撩衣袍缓缓坐了下来。

    四目相对,刘亚吁了口浊气,沉声道:“抱歉阿晴姑娘,是我多言了。”

    “刘大夫仁心,阿晴又岂有责怪之理。”杨晴颔首,心中对男子多了几分敬佩:“敢问刘大夫,我这身体可以调养好,记忆可有法子恢复”

    “记忆这事和身体终归不同,再者,我直白地说句,阿晴姑娘莫要见怪,以姑娘你的家境,调养身体一事已是困难,更不要谈记忆了。”

    闻言,杨晴若有所思地拧起眉头,心中默默打起了算盘。

    刘亚只当她是心中难过,张了张口,想要安慰几句,可话到嘴边又不知当如何转了。

    “刘大夫,您可能给我一份可以最快调理好身子的单子,包括药方以及膳食。”杨晴出声道。

    “阿晴姑娘……”刘亚还想说些什么,倏而想起杨晴和牧小公子之间的婚事,也就明白了她为何能底气十足地找他要药方。

    阿晴姑娘日后可是要嫁入牧家的,以牧家家财,根本不会将这点钱放在眼里。

    他摆好笔墨写出药方和膳食单子,同时贴心地列出价目。

    和杨晴现在喝的半钱一贴的药不同,要想快些调理好她的身子,所需药材一两一贴,并且膳食更加昂贵,两者加起来一日至少花费二两二钱银子。

    杨晴看着药材边上标注的价格,只觉心在滴血。

    以她现在赚钱的速度,根本支撑不了这笔花销,毕竟她不是一个人,她要改变的也不是自己一人的人生。

    “可还有更为价廉的药品替代”“如果想要最快调理好身子,这已经是最廉价的药方,且,没有一年半载也调养不好。”刘亚说到这,顿了下,轻声安慰道:“阿晴姑娘莫要忧心,至多再等五个月,你就可以好生调养身体了,在此期间你能

    每日服一贴我先前开的药方也好,就是不能持续服用也不会伤身。”

    杨晴知道他误会了,不仅没有多做解释,反倒顺着他的话道:“那记忆呢”

    “记忆一事服药是有用,但用处不大,尤其是像姑娘这种高烧烧没了的记忆,几乎不可能恢复,不过撞伤脑袋忘记的诸多事宜倒是可以靠药物找回。”

    得了回答,杨晴轻叹了声,只觉心口堵得厉害。

    她几乎可以断定原主在八岁前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可杨大娘不愿意提及,她总不好去问杨大爷吧,毕竟她不如意的源泉就是杨大爷。至于杨二娘和杨向晚,杨二娘是杨大爷顾念手足之情收留的,这些年能在杨家生活也是多亏了杨大爷,怎可能在这富贵关头揭杨大爷的短,杨向晚和杨二娘一样,且,当年杨向晚年幼,这些事情记不记得

    还另说。

    “阿晴姑娘”

    “恩”杨晴回过神来,轻轻揉着太阳穴。

    “幼年之事就算记不得了对姑娘的生活也不会产生太多影响,姑娘又何必介怀。”刘亚轻声安慰道。

    “万一有影响呢”杨晴言罢,在男子略显疑惑的目光中笑了声,施施然站起身来:“麻烦刘大夫了,不过先前大夫既说了用酒肉抵诊金,那阿晴可就不客气了。”

    “阿晴姑娘这叫什么话。”刘亚随之站起,岂料女子并没有走的意思,而是挠挠头,神色有些局促。

    “阿晴姑娘可是还有什么难处”



第69章 玉露膏的价值
    “呼!”瓷罐砸在胸口,刘亚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地将瓷罐捧起:“还好没事。”

    待他翻身坐起,这才注意到呈大字状倒在背篓上的杨晴,连忙上前将人扶起:“阿晴姑娘,你没事吧”

    “没!”杨晴按着被硌疼的肋骨,轻轻摇了摇头。

    刘亚一门心思全在瓷罐上,听得女子这般说,只当她是真没事了,当下将瓷罐捧到女子面前,试探性地开口道:“阿晴姑娘,这罐子里装的是何物”

    杨晴哪里看不出来刘亚对这小小瓷罐的重视,显然,他见过此物,那她也就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于是她大大方方道:“玉露膏。”

    闻言,刘亚倒吸一口冷气,声音中多了几许颤抖:“你说,这是玉露膏”

    “是!”杨晴点头应道。

    得了肯定,刘亚再难掩激动情绪,他胸腔剧烈起伏着,疾步朝前行了两步,在意识到自己失礼后又强逼着自己退了回去:“阿晴姑娘,这玉露膏你是从哪来的”

    “一个好心人送的。”原本杨晴尤能维持大大方方的姿态,可眼看男子的情绪越发失控,她也就只能含糊带过了。

    “好心人送的那你可还能找到那好心人”刘亚有些着急,眼中是难掩的渴求。

    杨晴脑海中闪过邱公子冷冷清清的面庞,犹豫再三,轻轻摇了摇头。

    她有预感,若是她将刘大夫引去,她会失去这个出手阔绰的衣食父母。

    “那你可还记得那好心人是男是女,可是一中年男子”

    “一年轻公子。”

    闻言,刘亚肩膀垮了下来,神情是说不出的失落。

    “刘大夫,你这这是怎么了”杨晴费解地看着男子,不就是一罐玉露膏吗,能是什么稀罕物,难不成比金子还要贵重。

    刘亚颓唐地摇摇头,末了,他抬眼看了眼女子,几度欲言又止。

    “刘大夫有什么话便直说吧。”

    “那个……”刘亚嚅了嚅唇,好半响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我同姑娘买点这个玉露膏可好”

    闻言,杨晴登时失笑,她小手一挥,爽快道:“刘大夫若是想要,直接挖一半去就是。”

    “不不不,我不能这样占姑娘便宜。”刘亚说着,郑重地将瓷罐交回到女子手中,转身行回屋内。

    不一会儿,翻箱倒柜声传来,杨晴看了看手中瓷罐,有些摸不清那刘大夫在想些什么。

    半刻钟后,刘亚折回前厅,只是手中多了一锭二十两的银子。

    他将银子放入杨晴手中,又转身朝另一间屋子行去。

    叫他这么一弄,杨晴更迷糊了。

    须臾,刘亚拿着一个小罐子行了出来,那小瓷罐显然刚洗过,还朝下淌着水,他一面走一面用帕子细细擦拭瓷罐,好似在对待稀世珍宝。

    “阿晴姑娘,你可能先将这玉露膏交给我”刘亚试探性地问道。

    闻言,杨晴大大方方地将瓷罐递了上去。

    刘亚将瓷罐放在桌上,打开,用瓷匙挖了一小勺放入自己的瓷罐中,而后将罐子盖好递了回来:“阿晴姑娘,这玉露膏就当我跟你买的,可好”

    “刘大夫”杨晴不可思议地看着男子,她方才没看错吧,他给她二十两银子买一指甲盖量的玉露膏

    到底是刘亚疯了,还是赏给她玉露膏的邱公子疯了很快,刘亚给了她答案:“阿晴姑娘当知,在下并非牧家村中人,而是三年前游历至此的外乡人,而在下之所以来这牧家村,就是在追寻医圣的步伐,只可惜,在下追到了牧家村,就再寻不得医圣踪迹,只

    能在此扎根。”

    提及往昔,他眼中多了几分感慨:“这个玉露膏,正是出自医圣妙手,装玉露膏的瓷瓶,乃是医圣专门找人烧制的,一眼就能认出。”

    “也就是说,这个玉露膏非常贵重”杨晴看了眼手中瓷罐,手不自觉地收紧几分。

    &nbs



第70章 杨三娘
    回到宁康村,远远的就见李桃儿就跟了上来,一双眼睛幽灵似的盯着她瞧。

    杨晴头皮一麻,手臂上起了大片大片的鸡皮疙瘩。

    她怎么觉得,这个李家姑娘心理有问题,先是趁乱推她,在得知牧小公子没退婚后又跑来她家门口守着,显然是喜欢牧小公子喜欢得疯魔了。

    许是今早曾被她呛过的缘故,此时李桃儿虽然跟条毒蛇似的盯着她瞧,却没说些什么,只是目送着她行入杨家。

    将书放回房中,杨晴打水洗了把脸,从灶房中找出剩饭吃了起来。

    大馒头配前两日秦府厨娘烧的肉,虽然放久了些,好在天气寒冷,味道还是极好的。

    等她简单地垫了肚子,扭头朝门口一看,李桃儿不知何时离去了。

    正准备收拾餐具,一个稍显尖锐的声音传了进来:“啊呀呀,好香啊,怕不是在吃肉哩。”

    那声音实在陌生,杨晴眉头动了动,手脚麻利地将未吃完的肉菜藏入灶房,而后慢条斯理地收拾碗筷和咸菜。

    很快,一个穿得花花绿绿的女人走了进来,模样看着三十出头,一张脸不知抹了多少粉,白得没了血色。

    偏偏那粉还是劣质产品,她一张口,白粉就簌簌往下掉,一时间,杨家院子里的pm2.5达到了峰值。

    “阿晴啊,现在才吃午饭啊”女人说着,低头看了眼桌上的盘子,做出惊讶表情:“阿晴,你中午就吃这个啊,你现在可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多吃肉才行哩。”

    眼看那只手离自己越来越近,杨晴身子一弯,端起碗筷朝灶房内行去,一面走一面道:“这位婶子,您怕不是认错人了,我可不认识您。”

    当女人喊出“阿晴”二字时,杨晴脑海中一段蒙了尘的记忆被就此唤醒,无比清晰地展露出一张丑恶的嘴脸。

    “啊呀呀,阿晴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是你三娘啊,你小的时候我还抱过你呢。”杨三娘说着,伸手朝院子外招呼道:“阿柔,快进来,快来见见你堂妹,阿晴现在可风光了,是牧家的小少奶奶哩。”

    声落,一同样穿得花枝招展,脸上涂得煞白的少女行了进来,一瞧见从灶房中走出的杨晴便热络地唤了声“阿晴妹妹”,紧接着就挽住杨晴的手,摆出一副姐妹情深的架势。

    杨晴将手往回抽了抽,没能抽动。

    “阿晴妹妹,许久不见,你现在出落得越来越好看了。”杨雨柔目光落在堂妹面上,眼中闪过一抹艳羡。

    这堂妹生活过得不比她好,怎么就这么白呢,连粉都不用涂。

    “多谢夸奖。”杨晴生疏客气地颔首,随后用力将手抽出。

    杨雨柔不料她有此举,整个人狼狈地朝前跌去,杨晴侧身一闪,没有被殃及。

    眼看自己女儿摔了个趔趄,杨三娘眼一横,眉一竖,换上了另一张面孔:“我说阿晴,做人可不能这样,你才和牧小公子定了亲事,就不认三娘和你姐姐了”“婶子这是说的什么话”杨晴冷笑一声,抬脚缓缓朝门外走去,一面走一面道:“我长这么大,可不记得自己还有个什么劳什子三娘,我还要怀疑是不是我同牧小公子定亲了,就有些牛鬼蛇神眼馋我们杨家

    ,上赶着攀亲带故,实际上也



第71章 体面人
    这一边杨三娘母女凄风苦雨好不可怜,将杨晴描成了一个见钱眼开六亲不认的,那一边杨晴站在一旁看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围在里头的方家婶子看不下去了,这对母女再这么闹下去,阿晴的名声可就毁完了,当下连忙出声道:“阿晴,你就扶你三娘进去喝杯水吧。”

    听得有人开腔了,杨三娘眸中闪过一抹得意。

    小丫头片子,跟她斗,还嫩了点。“方婶子,这人我不认识。”杨晴摆出一脸无辜模样,说话间朝后退了步,将自己同杨三娘母女的距离拉开:“这两个人空着手入的我们家,一进来就攀亲带故的,你要说他们真的是我亲戚吧,这十多年没见

    过一回,怎么也得带点见面礼不是”

    末了,她又顿了下,轻笑道:“再说了,这村里谁不知道,我们杨家分家后我三娘一家就搬走了,我看啊,这两个人是打着我三娘的名义来占我家便宜的。”

    “我听我娘说过,我三娘那可是个体面人,讲究,这又是空手来又是坐地撒泼的,这事我三娘干不出来。”

    杨三娘一噎,耳根涨得通红:“阿晴,你若是不信,可以将你爹娘叫来。”

    “阿晴”方婶子看了杨晴一眼,轻声道:“要不让人去将你娘叫来”“这就不用了,我爹娘忙着秋收呢。”杨晴摆摆手,朗声道:“这杨家三房分家分了十多年我三娘没回来一次,现在我和牧小公子定亲她就回来这不可能,我三娘那可是个体面人,家里有钱,怎么可能上赶

    着打秋风。”

    闻言,众人恍然,看向杨晴的目光多了几分同情。

    杨家三房有钱,过的还体面,可杨晴家这大房过的那叫一个凄苦,再结合“自打分家后就再没回来过”这点,不就摆明了杨家三房在躲着他们大房,怕叫杨晴这一家拖累吗。

    要是这空着手找上门来的妇人真是杨三娘,那着杨家三房的脸皮也真够厚的。

    “阿晴妹妹,你可不能真这么六亲不认,这要让奶奶知道了,那得多伤心啊!”杨雨柔说着,上前就要来拉人。

    杨晴身形一闪躲到方家婶子身边,怯怯道:“方婶子,我真不认识她们,她们方才一冲进院子里便伸手拽我,我挣了好半天才挣开跑了出来。”

    说着,她挽起袖子,露出先前被杨雨柔拽红的手腕。

    众人定睛一瞧,好家伙,上面还留有指痕呢,可不是叫人拽的。

    杨三娘一看卖惨行不通,当下一跃而起朝杨晴扑去,嘴上还叫嚣道:“你这没教养的臭丫头,我要替你娘好生管教你。”

    见状,方婶子下意识护在杨晴身前,叫杨三娘一把推开。

    眼看杨三娘就要抓到自己,而宁康村的村民只是围观,杨晴心中一冷,电光火石间,一只大手伸出,拽住了杨三娘的手。

    杨晴侧目,就见陈三拧着眉头,手一甩,用力将杨三娘推开:“这位婶子,你要再动手动脚,我可就报官了。”

    “哪来的小兔崽子,我教训自己的侄女还用得着你管你报官啊,你有本事你就报官啊!”杨三娘被推了个趔趄,崴了脚,气得脸都红了。

    一旁的杨雨柔却是愣住了,一双眼睛直勾勾地黏在了陈三身上。

    陈三年方十八,个头比同龄人高,模样好,又因为常年打猎,生得颇为健壮,身上散发着远超同龄人的成熟稳重,在宁康村很是勾小姑娘的眼。“这位婶子,阿晴说了她不认识你,你这般纠缠,莫不是那人贩子”陈三说着,冲围观乡亲道:“我这几日进山打猎遇到了几个外村的,听他们说,现在人贩子猖獗得厉害,常常趁
1...1112131415...3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