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江山如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国立诚

    &nbs




第二百一十四章 孩儿都成这样了
    李家庄码头附近的船厂中,无数的身影在一条修长的海船四周忙碌。闪舞

    余海更是站在船头大声的指挥着:“你们几个撤掉几根支柱,两面要均匀的撤,弄翻了海船老子扒了你们的皮!

    你们几个再去给海船后面添加一条绞索,一定要海船平稳的下海!

    还有你们……”

    今天是新船下水的日子,这条被命名为箭鱼的新式海船要经历第一次考验。

    干船坞的缺点也在这一刻暴露无疑,一但下水时海船发生倾覆,那这条海船就算是废了。

    就算有机会修复也会留下许多的隐患,所以余海此刻是万分的谨慎,生怕几个月的辛苦付之东流。

    “余师傅!准备了怎么样了”

    李达仁的话让余海停下了指挥,转头躬身说道:“少爷!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您来了!”

    其实余海几天前就开始准备海船下水的事宜,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此刻完全就是他在查遗补漏,确保这条新式海船能够下水成功。

    “嗯!那就开始吧!”

    李达仁点点头说道。

    余海立刻大声的吆喝起来,船厂的匠人也开始各就各位,随时准备放海船下水。闪舞

    李达仁来到箭鱼船头,将吊在船头前方的一个瓷瓶推了起来。

    瓷瓶砸在船头顿时碎裂成了无数块,一股浓郁的酒香顿时弥漫在整个船头。

    在场的人谁也不知道李达仁的用意,只是把这件事当成了李达仁的特殊癖好。

    只有李达仁清楚,掷瓶礼是西方新船下水前的仪式。

    一般会请有身份地位的人,或者最美丽的女士来进行。

    现在的西方恐怕还没有这样的礼节,李达仁当仁不让的把它拿了过来。

    将来查证掷瓶礼的起源时,李达仁可以拍着胸脯告诉他们,这是华夏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

    这就是李达仁的想法,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随着装着三碗不过岗烈酒的瓷瓶在船头撞碎,船匠们开始一根根撤掉撑在海船两侧的木杠。

    当最后一根顶在船头的木杠被撤掉后,沉重的海船在涂抹满厚厚的油脂轨道上开始缓缓的滑动。

    一直系在船尾的绳索也被绷得笔直,数十个壮汉正在奋力的推着绞盘,好让海船可以平稳的缓缓下海。

    沉重的海船划过轨道时,油脂发出了“滋滋”的声音,一阵阵白烟从海船与轨道交接处产生,整条海船仿佛处在云端一般。

    “太快了!绞盘慢一些,再慢一些!你们这群蠢货没吃饱吗用点力气……”余海看到这里,冲到船尾大声的叫骂起来。

    几十个壮汉齐齐发力,才将越来越快的海船控制住。

    还没等他们松一口气时,绑在船尾的三条绳索其中一条,发出了令人牙酸的声音。

    所有人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在一阵惊呼声中,一条绳索从中断了开来。

    断开的绳索像一阵风般扫过沙滩,好在那里的人已经清空,不然被抽上就是骨断筋折的下场。

    随着绳索的断裂,剩余的两根绳索也发出了相同的声音,余海听到这里脸色顿时就变了。

    一但绳索全部断裂,海船将失去控制,会像脱缰的野马一般撞进大海。

    那样的后果谁都预料不到,很可能几个月的心血就会白费。

    一想到这种可能,他的眼珠子都红了。

    这段时间李达仁对他可谓是信任有加,对船厂的要求更是有求必应。

    就连普通船匠的吃食也与团练壮丁差不多,享受这样的待遇,要是第一条船就搞砸了,他真的没脸去见李达仁。

    “快!再拴上几条绳索,要快!”

    余海的嗓子都喊破了,其他人也清除事情的紧急,十几个人抬着粗大的绳索冲向了船尾。

    就在这时海船似乎在轨道上碰到了什么东西,船身晃动了一下向着一侧缓缓的歪了过去。

    看到这里余海痛苦的闭上了眼睛,这条海船算是废了。一但倾覆就是神仙



第二百一十五章 倭国,我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应元就算是面对赤果的女人,也没有办法将软趴趴的小兄弟送进去。

    他整日除了饮酒外就是虐打抓来的女人,这段时间被他折磨死的女人就有七八个。

    而他老爹李九成却变得更加阴沉了,整日里一句话都没有,但脾气却大了许多。

    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责罚士兵,吓得手下的士兵见到李九成都会躲得远远的,根本不敢靠近。

    原本李九成还打算联络一些山贼、马匪再次偷袭李家庄,就算不能除掉李达仁,也要搅得李家庄不得安宁。

    可谁曾想牛心山一战后,那些山贼一听要攻打李家庄,都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这些人没事还担心会被李家庄团练攻击呢谁会吃了熊心豹子胆,去李家庄送死。

    不但如此,在李家庄团练再次出手灭掉一处数百人的山贼后,登莱地界的山贼、马匪纷纷偃旗息鼓。

    有门路的投奔外地的同行,没有门路的直接散伙,再也不敢出现在登莱地界。

    这样一来他们骑兵队也受到影响,以往他们也会偶尔客串一把马贼,洗劫一次过往的客商。

    反正最后都会推到山贼、马匪身上,事后能从苦主手中收到一大笔银子,顺便交几颗人头上去还能混上点功劳。闪舞

    现在可不同了,山贼、马匪的消失让骑兵队想要客串一把都不可能了。

    没人背锅他们是一动也不敢动,生怕连以前做的那些事都被翻出来。

    骑兵队上下对李家庄的恨意与日俱增,恨不得立刻杀到李家庄,将里面的人赶尽杀绝。

    但李家庄可不是当初只有几十人的样子,仅仅是团练壮丁就已经达到了五百人。

    听说还有数百人的水手正在训练,这些人也不是易与之辈。一但动起手来,骑兵队这八百人不一定能打下来李家庄。

    李九成听到儿子的话,将手中的就被重重的敦在桌子上。

    眼睛通红的低喝道:“算了害得我李家断子绝孙,这仇怎么可能算了!

    听说李达仁的海船已经建造完毕,不日就要出海!

    出海好!出海好啊!

    大海上一眼看不到边际,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李达仁会和他老子一样,遇到大风浪再也回不来!

    嘿嘿!!”

    听着自家老子毛骨索然的笑声,李应元也兴奋起来。

    “爹!您怎么知道李达仁那小子会遇到风浪

    哦……!孩儿知道了,您真是老奸巨猾……嘿嘿!!”

    ……

    李达仁看了眼一旁的盖伦船,嘴角微微弯起了一丝弧度。

    箭鱼快船的速度要比盖伦船快上许多,尤其是将两面副帆升起时,更是将箭矢一样在海上飞驰。

    要不是考虑到桅杆的承受力,李达仁都有将副帆时时刻刻都安装在桅杆上的冲动。

    足足十二节的航速让大多数的船只能望其项背,这样的海船才是李达仁需要的好船。

    只是箭鱼海船行驶中会不停的摇晃,稳定性要差上好多。

    李达仁在箭鱼船上待了一会就回到了盖伦船上,一路前往倭国可不是短时间的航程。

    他又没有自虐的倾向,可不会一直留在箭鱼快船上遭罪。

    此次李达仁率领盖伦船和新下水的箭鱼快船一同前往倭国做生意,就是要检验下箭鱼快船的性能。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达仁始终不相信自己的父亲李国富会葬身大海,没有看到尸体,总有那么一点希望。

    至少也会给母亲一个念想,不至于让母亲忧伤过度。

    此次出行盖伦船上装满了最新纺织出来的棉布和香皂,相信有这两件东西,倭国之行肯定会赚得盆满钵满。

    就在李达仁回到盖伦船上不久,陈飞就在他身边小声的说道:“少爷!咱们离港前的几天里,有不少人在码头附近鬼鬼祟祟的打探。

    咱们要不要换个航线,绕路前往倭国”

    “打探”

    李达仁闻言就笑了,他的海船可不是那种纯粹的商船。上面虽然没有火炮这样的利器,但防卫力量一点不差。

    若是遇到不开眼的



第二百一十六章 长崎
    倭国的长崎港作为幕府对外的唯一通商海港,每天进出的船只非常的多。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倭国出海从事贸易的朱印船,还有大小的关船和数不清的小早船。

    就连难得一见的安宅船也可以偶尔瞧见,这里是倭国海贸最繁华的地方。

    中式的福船更是这里的长客,西方人的盖伦船也多有在这里出没,远远看去就像是到了一个海船组成的港口。

    今日的长崎港外却驶来了两条海船,从外形上看和西夷人的海船差不多,但上面的水手却是东方人的面孔。

    “少爷!咱们到长崎港了!”

    李达仁微微的点点头,开口道:“船只进港后,每人发十两银子,分成两队轮流去休息!”

    “谢谢少爷!”

    那些水手听到李达仁的许诺,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这一路前往倭国并不怎么顺利,尤其是接近倭国时,还遇到了一场不小的风暴。

    若不是盖伦船和箭鱼快船被加固的结实,恐怕早就船毁人亡了。

    即是如此盖伦船也损失了上帆和最顶端的桅杆,好在人员没有损失,平安的到达了长崎。

    李达仁此举也是在安抚水手们的心,经历了风暴就需要放松一下。

    在海上航行多日,他们要去长崎港中那些艺妓馆中放松一下。闪舞

    都是一群糙汉子,这些事情谁都会理解。

    两条海船刚刚进港,就有一条关船迎面驶了过来。

    关船在二十四名桨手的驱动下速度非常的快,还没有张开船帆就已经来到了他们的面前。

    船上的一名武士打扮的人靠近开始用倭语大声的喊了起来,听得李达仁一行人面面相觑。

    直到这时李达仁才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来得时候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过带一个翻译过来。

    船上可没有人能听得懂倭语,这可怎么和倭国人交易啊

    就在他着急的时候,一个略带生硬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少爷!那倭国矮子说幕府已经禁止对外贸易,要咱们立刻离港返回!”

    “啊!……”

    李达仁听了就是一愣,微微偏头就看到了汉莫森那样憨厚的脸。

    这家伙可在倭国待了不短的时间,会倭语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禁止对外贸易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这里的那些大明和西夷人的海船都是摆设不成

    想了一下李达仁才开口道:“汉莫森!你让那家伙上船商谈!”

    汉莫森闻言把李达仁的话翻译了过去,关船上的那个倭人也没再说什么,靠上了盖伦船爬了上来。

    这人上了盖伦船一双眼睛就在船上不停的打量,在人群中看到打扮与众不同的李达仁时,脸上露出了笑容。

    ……

    看着在前方引路的关船,李达仁轻叹了一口气。

    在哪里都是一样,都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倭国确实是开始施行闭关锁国政策,但并没有禁止大明的商人前来交易。

    他们对大明商品的需求太大,根本不可能断绝与大明的贸易往来。

    之所以闭关锁国主要是因为西方人在倭国传道,这种宣扬上帝才是主宰一切的宗教,直接挖了幕府统治的墙角,驱逐教士,闭关锁国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也就没有在倭国传教的尼德兰人和明人才能在长崎港贸易,再过段时间恐怕就连尼德兰人也不能再前往倭国了。

    刚刚这名长崎港的小官不过是索要好处的说词罢了,在李达仁送上一小箱子铜钱和两匹棉布后,当即拍着胸脯保证李达仁在长崎港绝对不会受到刁难。

    还主动在盖伦船前开始领航,让李达仁一行人准确的找到自己的泊位。

    盖伦船还没有靠在码头上,立刻就有几十名倭人围了上来。

    他们操着略显生硬的汉话大声的询问船上的货物,并且直接开出了价格。

    这些人就是倭国的商人,他们平时就等在港口。发现有海船到来立刻就会冲上去抢占商机,能吃下紧俏的货物就意味着大笔的金钱到手。




第二百一十七章 明人海船离港了
    李达仁也没有再和这个倭人废话,回头让人拿出棉布和香皂来。闪舞

    当两样东西摆放在井上川熊面前时,这家伙的眼睛亮了一下。
1...6566676869...1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