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全能技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永誓不贰
“襄阳大捷、襄阳大捷!”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听到之后比老周头还要兴奋,文天祥也跟着跳了起来了,几乎都要跳到桌子上了,觉得失态了才正了正衣衫,故作镇定地下来了。
“歼敌四千、伤敌一千,缴获二百余艘独木巨舟,弓箭若干,盾牌千余个,我还以为襄阳已经解围了!”宋晨拿着战报,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小晨可不能这么说,”文天祥严肃起来了,这大捷并不单是吕文焕一个人的胜利,而是整个大宋的胜利,他可容不得任何人在这个时候冷嘲热讽的,“二十万人蒙古兵围城,你说哪有这么好破的。”
“靠山,我知道了。刚才我觉得一号的‘首秀’,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原以为战术得当的话,战果应该扩大一倍才对!”宋晨这一次是很认真地说道。
“怎么了,吕文焕的谋略胆识在军中可是数一数二的,作战经验也是十分丰富,你觉得你比得过他”文天祥饶有兴趣地问到,他之前听说宋晨这家伙还替别人解过毒,宫中的老太医都做不到的事,他却做到了,莫非这家伙还会打仗。
“以一号的性能,加上城高水深的优势,完美地利用各项因素的话,歼敌的数量至少可以扩大一倍以上。”宋晨还是比较客观的,吕文焕取得的战绩还算合格,他自己也说了,要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要到完美的程度才行。
不是所有因素都可以人为控制的,不能太苛责于人了。
“哼,宋晨,你‘厉害’,不过在外面就不要发表‘高见’了!”文天祥不以为然,这个世界上纸上谈兵的人还少吗。
宋晨只是一个天才的工匠而已,打仗的事情还是算了,不能指望他。
当然宋晨也是这么认为,很多时候不是想管,只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老爷,光想着告诉你捷报了,却忘了正事,皇上和皇太后很高兴了,准备了一场祝捷大宴,这是宴帖。”老周头无比恭敬地递给了文天祥。
“宋晨,好消息好消息,上面说你也可以赴宴!”文天祥意识到皇家宴会都能邀请宋晨了,他的麻烦基本上解决了,肯定和一号在襄阳大捷中大放异彩有关。
对他也不能期望过高,这小子惹的麻烦就不能往小了估。
皇帝老儿要请他吃饭,宋晨听到了,还是有点肾上腺素上涌的。
这可是国宴,能赴宴那就是一种可以跟自己孙辈吹嘘的荣耀。
&nb
第103章 座位真的很重要
现场的美食飘香,各类美食色香味俱全,这才是真正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宋朝市民阶级普遍富裕,家资百万者很多很多,十万者比比皆是,人富裕了自然会追求精致的生活,这也让这个朝代的美食别俱特色。
东坡肘子、宫爆鸡丁、清蒸鱼、乌鸡汤,宋晨甚至还看到了爆米花,他原以为是近代才有的美食的,这一样美食拉近了与这个时代的距离,他几乎一口不离。
要是有一部电影配上爆米花那简直完美了!
还有许多宋晨叫不出来名字的美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皇家的盛宴就是不一样,不比后世的豪华宴会差到哪里去。
看到别人陆陆续续落坐了,应该坐哪里了,这可是一门学问了,官场是一个讲究尊卑秩序的地方,该跟谁坐该坐哪里,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官职、地位和血统。
不像后世,坐哪里直接由主办方决定安排,该坐哪里在桌子上都有一个铭牌,这样就不用为坐那里犯愁了。
自己的靠山正在一边,跟别人热烈地聊着天呢,正在犹豫是不是要找个地方坐一坐时,一个小太监过来了,礼仪周到的跟宋晨打了招呼,引他过去了。
让他到了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坐下,此时宋晨倒也没有什么,反正他是一个匠籍出身的官员,而且还是从八品加上还是‘戴罪之身’能在皇家宴会有个座位就满足了。
对于座次这些倒不是很在乎,当他坐下时,邻座的官吏和都头们都还是挺热情地,大家彼此介绍了一下。
“在下宋晨!”他还是没有什么架子,热情地回应道,一个人应该多交朋友少树敌人,这个简单的人生道理在哪个时代在哪个民族都适用的。
可是一听到宋晨这二个字,刚才还是满面春风吏部六品官吏马上就像过了个冬,脸上瞬间就挂满了寒霜,其他几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幸会幸会!”看到大家都满怀敌意地沉默着,宋晨就不尴不尬地把他们该说的客套话给说了,终究他是一个脸皮厚的人。
众人脸上又露出鄙夷的神色,“得罪了我们的留相,还能蹦跶几天!”
对方声音很小,宋晨确听得清清楚楚的,“蹦跶几天,你们留相说的也不算,我打赌他的鼻子更不敢这么说!”
刚才他还注意到留梦炎也在宴会上,仔细一看他的鼻子,还歪着了。
“你,你!”吏部六品小官立刻站起来,指着宋晨的鼻子,可又不敢动手,幸好旁边的人拉了他一下,正好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正在这个时候,还是刚才那个白净的小太监非常恭敬地向宋晨说道,“宋爷,皇太后有请,到前面入座!”
这可是极大的荣耀,能入‘前座’的人都是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员,不到三品的官员除了得到皇家的认可,是绝没有这个资格‘前面入座’,可以说前面入座那就是可以打上了皇家的标记的。
听到这么说,刚才还一脸鄙视的众官吏纷纷‘热情的祝贺’,好像之前的冷漠什么的也从没有发生过,就连那个吏部六品官吏也勉强堆起了笑容,似乎之前的不愉快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
老子的脸皮都算厚的了,没有想到还有更厚的,宋晨心里冷哼不已。
宋晨在一片恭贺声中离开了,座位真的这么重要吗座位真的这么重要吗座位真的这么重要吗
座位真的很重要!
白净小太监带着宋晨,不停地回过头来跟
第104章 被算计了
“禥儿,宋晨可是一个好儿郎了,有一双妙手,经他摆弄的东西,都好像可以获得魂似的,他为我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呀!”谢道清谢太后开口了,这对非亲生母子的关系很微妙,两个人很难有意见一致的时候。
皇帝已经很大了,可是这个所谓的母亲,还是当着文武重臣的面,还这么叫他,每回叫他就像在叫他小弟弟似的。
这让他很不爽,可是又不敢发作。
一听到太后这么说,文天祥的心就松了许多,总算还有个明事理的太后,坐在太后下手的陈不二一副非常了然的样子。
宋晨对谢太后的印象并不是太好,当蒙古军队兵临城下是,她选择的是献玺投降。
不过不能指望一个老妇人在军国大事上,有什么壮烈的表现,那是强人所难了。
现在她能够替自己解围,印象就没有原来那么差了,要知道宋晨可是一个功利主义者,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准则。
“母后,功是功,过是过,殴打朝廷重臣,而且没有来由的殴打,朕担心这人心性浮夸,不可以托以重任!”皇帝还是坚持自己的见解,他可不想自己任何事情都要听自己这个非亲生母亲。
“禥儿,现在我们也不是要让他担什么重任,而是要怎么罚他!”谢太后的声音里有一种不容质疑的威严感。
对于这个非亲生儿子,她对他也是同样有着许多不满的,皇帝经常被别人左右,毫无自己的主见可言。
而且她悲哀地发现,似乎自己支持的,这个皇帝就会反对,自己反对的,他就会支持,所以近年来她对朝廷大事都很少过问了,本身也乐得清闲,实际上她也不是一个权力欲很强的女人。
最后是管不是,不管也不是。
前几年她经常帮禥儿批阅奏章,那时他就有更多的时间‘恩泽’自己的爱妃,可是最近几年来,心冷了不大管了,成堆的奏折就压在了皇帝那里。
皇帝批晚了,耽搁了军国大事,她又会跑过来在皇帝耳边唠叨,这样双方都越看对方越不顺眼,两者的关系因此也是越来越疏远了。
气氛越来越尴尬了,连场下的大臣都纷纷轻咳起来,似乎这样尴尬的气氛就会被驱散似的。
“都感冒了,要不要传太医来了!”谢太后大吼道。
“皇上、太后,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做错了事情就要受罚,这样才能政令通行,宋晨做错了事情,应该受罚!”赵御史趁着这个机会添油加醋地说道。
“赵卿,你觉得应该怎么惩罚了”谢太后的声音非常寒冷。
“宋晨是发明终结者不可替代的工匠,是我大宋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样的人是不能处罚的,以免寒其心呀!”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大跌眼镜,因为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始作俑者留梦炎。
这个睚眦必报的老匹夫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度了,这可不是他平时的行事风格呀!
“哦,留卿,想不到你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呀!”皇帝赵禥乐呵呵地说道,能够避免这次纷争,他还是乐意的。
罚不罚宋晨对于他来说不是重点,重点是要自己找到存在感,省得这个母后在他耳边唠叨,说他没有主见。
“老臣个人恩怨事小,大宋江山社稷事大于天,岂能因为个人恩怨,而让这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对我大宋心生怨恨,那样的话不但不能有功于社稷,还会产生极大的危害。”留梦炎这个人精岂能放过这么好表现自己的机会,那是不可能的,顺便说一些诛心的话,在场的人都不得不对他来一个
第105章 菜要凉了
正在大家叽叽喳喳地说什么如今匠人的地位比士大夫还高一截之类时。
“菜要凉了!”老贾终于发话了,公开场合上越来越沉默,这是他这次皇家庆功宴上说的第一句话。
大家都鸦雀无声了!
老贾是谁,无论大家伙怎么以怼他为荣,他始终是朝臣第一人。
其他人姓后加相,那只是一种尊称,而且是近几年兴起来的,被老贾公田法损害了利益的士大夫们,觉得这样可以打击贾似道的嚣张气焰。
这样‘贾相’就不是唯一了,这样就可以孤立他,别说还真的起到了作用,朝会上他发表意见的次数越来越少。
“唉,我娘俩两人绊嘴,把众卿的吃饭的时间给担搁了。禥儿,开宴吧!”谢太后又替赵禥做了一次主了。
皇帝很无奈了,自己都这么大一个人了,还被当小孩子对待,他无奈地挥挥手,喊道,“开宴吧!”
大监又跟着传话,这些宋晨才看了看,这个宴会来人真多,至少得有二百多桌吧。
早就饿得不行的他,立刻大快朵颐,烤乳猪撕了下来,大口大口吃起来,一点也没有因为刚才的事情,而影响到胃口。
旁边的文天祥就一脸的愁容了,他现在已经把宋晨当作子侄辈对待了,让此子到襄阳去,朝中的人都知道只是不会点破,那是一个十死无生的地方。
即使有这次胜利,即使有一号的存在,可能也很难从整体改变这个战局,现在皇城司得到确切情报,蒙古的三千艘小型、一千五百艘中型、五百艘大型战船就要下水了。
想想那样汉水无疑会被封死,那时对襄阳就会成为真正的孤城,现在那个地方成了死地。
看着这小子这么乐观,还有点小小的嫉妒。
宋晨对于战争形势是他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清楚的,襄阳是一个死地,对于自己敌人的提议,他倒没有多么反感,那块地方是自己这只‘振翅的小蝴蝶’必须去的地儿。
襄樊失,南宋灭。
此地太重要了,不能有失,如果一旦失守,即使是作为穿越者,有着无与伦比优势的他,可能都回天乏力。
这个烫手的山芋,他硬着头皮也要接下。
其实原本他还打算主动请缨的,不过那样太高调了太假了,极有可能还会节外生枝。
这次留梦炎他们主动跳出来,把烫手的山芋往他身上扔,其实正合他意。
“少监,不用再推了,我正好想去一趟!”宋晨小心地说道,毕竟是公众场合,不能大大方方地喊他靠山。
“什么,宋晨,你疯了吗”文天祥从来没有把油滑的宋晨和忠君爱国联系在一起,所以认为他疯了。
“他们都说得有道理,阴狼已经渗透到大宋各个要害了,隐秘的运送一号是不可能办到的,如果每一回运送都要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牺牲那么多人,我良心过于不去。”宋晨露出了严肃的表情,这对于他来说是很少有的。
“继续说!”文天祥睁大了眼睛仿佛第一次认识宋晨似的。
“解决运输问题的最好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兵器工坊搬到襄阳,趁着蒙古还没有完全封锁汉江江面,组织一次大动员,把大量的人员、粮食、物资运送进去!”宋晨知道做这样一次动员需要冒险,需要极大的担当,而老贾可能人老了,反而畏首畏尾的。
历史中,这一次大救援并不存在,后来反而是在元
第106章 武穆计划
“什么是工业区,什么是工业集团”江万里是一个学问渊博的人,对于自己听不懂的话绝对会勾起他本就极强的好奇心的,虽然听不懂文天祥在说什么,好像很高深的样子。
“就是把许多作坊集中在一起,不对,工业是用新的动力,新的组织形式,新的管理方式,总之一切都是新的。”文天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而且他的理解力也是很高的,总结得很到位。
“那需要的银钱多得无法计数吧!”江万里指出了问题的所在,空中楼阁谁不会画呀,即使宋晨是画得最好的那一个,那依然是空中楼阁。
“二千零五十三万贯!”文天祥对宋晨把造价的整得很细很细,详细到一块砖头的报价了,可以说还把各种各样的情况都考虑进去了,不得不佩服这小子的计划能力了。
“什么,”江万里嘴巴简直可以放一个鹅蛋了,“相当于多大宋一年进项的四分之一了,简直是在胡闹!”
“胡闹嘛,有一点,你先看一看他的方案嘛!”文天祥把宋晨大致的思路概括出来,讲给这个好奇心奇重的老人听。
宋晨的思路的重心,是早就提到过的‘官督商办’,由朝廷和百姓共同发起成立一个股份公司,朝廷至少占六层以上的股份,平民申购余下的股份,前期筹集一百万贯,余下的钱还不够,那么再通过成立一家‘新式钱庄’即银行,同时发行朝廷债券,向大宋所有臣民举债来获得资金,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建设运动。
“这主意堪称一绝,”江万里的话并不是夸奖,“凭什么他认为百姓会把身家押在他身上。”
“江老,这个问题他也考虑到了,在他的计划书里,反复提到过这个问题,他总结了一个词反映这种现象,信用,提到‘只要信用体系建立起来了,国家任何美好的远景都是可以想象的’。”文天祥想不到原先他认为荒唐无比的点子,现在却主动替它辩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