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是全能技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永誓不贰

    终于可以走了,结果那些大兵都先上的邱莹莹的篮子,看来美女就是有吸引力呀。

    那里很容易满员了,而宋晨的篮子里除了一个老范,就没有人了。

    其实邱莹莹那里还超载了,在她的鞭子之下,被赶路了几个人之后,两艘载满援军的热气球就升空了。

    蒙军元帅帐,阿术看着大汗的密函,心里气愤不已,不过愤怒对象不是蒙古大汗忽必烈,而是他自己。

    自己军队的战力不知道比懦弱的宋人高多少,可是却一次次的失利,这两个月算起来损失了近一万人马,这在以前与宋人的交战中是绝无仅有的。

    大家都知道,攻打城高河深的襄樊二城肯定会有很大的战损,但谁也没料到居然会这么多,损失了这么多人马,还毫无寸功。

    现在他阿术都成了大都圈子里的一个笑话了,他能不恼吗。

    连待人一向宽厚的大汗都发信来指责了,凭他对大汗的了解,这回大汗是动了真怒,他感觉到了危机。

    还好信里斥责的同时,还是没有忘记对他伤情的问候,大汗表示希望他的腿早一点好起来。

    看到这里,阿术非常无奈地自言自语,永远也好不起来了。

    信里真正的内容是,勃儿只斤忽必烈正式地宣布,他要建立元朝,实行汉化,不再分散用兵,不再攻打倭国,这回要增派五万精兵、十万民夫过来,这一次他阿术一定要把襄樊二城给吃下去。

    里面连一些作战细节都讲出来了,这是能以最微小的代价,取得襄樊二城的方法,并且说是这是汉军世侯张弘范提出来的。

    本来他心里有一万不服,你张弘范是谁,老子在前线,你在千里之外为什么要来指手划脚的。

    不过他还是决定采纳,因为张弘范指到他的痛点了,在所有蒙军将领中,他阿术对人命是最看重的,常常因为不愿意牺牲大量军士,而采取了最保守的策略,正因为如此他也是本部将领中最稳重的一个,所以忽必列才选择他来襄樊前线。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因为一个人给改变了,在原本的历史中,只要再围个两年,樊城就会城破,他们携屠城之威顺势逼得吕文焕献城投降。

    那个人弄出的索道、热气球让围困成了一个笑话,一号、火炮的出现让宋人的军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所以阿术一反平时稳扎稳打的风格,连续攻城,大汗并没有在这一点上过多的责备他。

    “让那些宋人再多活四十天吧”阿术的增援还要四十天才到,真的攻破樊城那一刻,这人不会有丝毫犹豫,那是屠尽城里每一个人。

    他重视人命不假,不过当然是重视自己这边的。

    “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绍百王而纪统。肇从隆古,匪独我家。且唐之为言荡也,尧以之而著称;虞之为言乐也,舜因之而作号。驯至禹兴而汤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还,事殊非古。虽乘时而有国,不以利而制称。为秦为汉者,著从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是皆徇百姓见闻之狃习,要一时经制之权宜,概以至公,不无少贬。”

    “我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四震天声,大恢土宇,舆图之广,历古所无。顷者耆宿诣庭,奏章申请,谓既成于大业,宜早定于鸿名。在古制以当然,于朕心乎何有。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兹大冶流形于庶品,孰名资始之功;予一人底宁于万邦,尤切体仁之要。事从因革,道协天人。於戏称义而名,固匪为之溢美;孚休惟永,尚不负于投艰。嘉与敷天,共隆大号”

    刘秉忠双手捧着一张诏书,大声地念着,下面整整齐齐地站着文武百官,一眼望不到边。

    至元八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公历1271年12月18日,元世祖忽必烈发布称帝的诏书建国号诏,改国号为元。

    贾似道在朝堂上宣布了这个消息,皇帝觉得没什么,反正就是改了名字的事情,换汤不换药,另外他还等着下朝宠幸妃子呢

    大臣们脸色都不大好看了,这蒙古人对大宋是志在必得呀,建立元朝称帝,让议和的可能性又降低了不少。

    临安一栋神秘的房子里,一尊造型古朴的青铜器上有一簇燃烧着火焰,这处火焰似乎从没有熄灭过。

    火焰映照着一张狰狞的脸,一个带着罗刹鬼面具的人把一封密信扔进了火焰里,这已是第三封,信里的内容只有一个意思除掉宋晨。

    “大头领,大都那帮人真是的,要么看低我们,要么就对我们指手划脚”一个拄着拐杖的家伙很是不满地说道。

    “属下倒是觉得他们说得对,此人对我蒙古是一个威胁”此人正是灰眼睛,他倒是很看重宋晨。

    “大元”鬼面人大头领纠正道。

    “是大元,属下忘了”灰眼睛赶紧更正道。

    “让我们去刺杀一个七品小官,实在是丢人呀”这个拄着拐杖的家伙似乎一时无法转变观念,认为是这是丢了阴狼的脸。

    “这个宋晨很有意思,上回我们就栽在他手上,连到手的一号都被他抢了回去,你说这个七品小官可是有翻江倒海的本事”灰眼睛立刻反驳道,拐子李气得要跳起来了,眼看两人又要吵起来。




第198章
    “那人回到临安,召四十四去”突然阴影处传来一个平淡无奇的声音,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大头领很恭敬地点了点头。

    用暗杀的手段对付宋晨就这么定了下来。

    刚才还要吵起来的两人,听到声音之后立刻安静了下来,低下了头,双拳抱在前胸,一副恭身听命的样子。

    不约而同的交换了一下彼此的惊讶眼神,这个四十四在阴狼颇为神秘,连他存在与否都披着一层迷雾,这回倒是从大头领口中确认了他的存在。

    据说他是令回教世界头疼了两百年的暗杀教派阿萨辛的余孽。

    这个令世人闻风丧胆的暗杀组织把暗杀发展成了一门艺术,世上没有他们杀不了的人。

    现在这个组织早已埋入黄土之中,被伊儿汗国旭烈兀所灭,所有被俘信众无论男女老少都被屠杀,没有想到还有余孽存在,而且就在他们这个组织里。

    称其为余孽,可见蒙古帝国对其是有敌意的,这个暗杀组织曾派刺客暗杀蒙哥大汗,虽然事隔多年,现任大汗对其态度还是未知之数。

    两人退出去了,这个大头领盯着火焰良久,似乎对带来光明的火情有独钟。

    宋晨这段时间里,生活很单一,就是运人,运人,运人,每天都和邱莹莹驾驶着热气球往来于襄樊两城。

    范天顺、牛富二人开始在城墙上巡视,检查哪一堵城墙脆弱,应该用水泥加固,这样总比在激烈的战斗时来补修强许多。

    尚一刀、李如云二人每天都要切磋一下,两个功夫不相上下,两人打斗时也成了军营一景,不时有人下注押谁会赢谁会输,是难得的乐子。

    一线天李和尚就忙多了,作为军中神射手,他担负起了训练他们射击的重任,经他一训练,军队的射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十多天后,一天宋晨又在空中,无精打采地看着下面的情景,突然远处出现十几个小点,是大宋的战船

    他们经过一场激战,这是张世杰率领的大宋水师,这支水师有四艘船装的四门火炮,都是按照宋晨要求设计的新式战船。

    十艘快船溯江而上,不为别的,他们乘着蒙古主力舰船在水港轮防时发动了袭击,他们并不是为了与蒙古水师决战,而是为了打通襄樊交通线。

    火炮装在战船发挥了奇效,一般一艘船中三炮就会完全失去战斗力,张世杰打得很勇猛,他手下两员新大将更是悍不畏死,他们两艘船就击沉敌船十艘,击伤二十余艘。

    终于突破延江封锁,自己也损失了三艘好船,不过总算看到了樊城了。

    不过现在前面还有几条小鱼在前面,正好,现在他们船上的炮手打起炮越来越顺手了,这完全是送到嘴边的肉。

    宋晨在船上看到了,那几个点朝进飞速地朝这边地来,迅速拿出望远镜,这是蒙古人的船,他为什么跑了,不知道上面有火炮。

    对了,怎么把张世杰这一节给忘了,什么时候大宋水师这么猛了,蒙古人一看到就跑了。

    火炮这么生猛,现在他要做点什么。

    他立刻大吼起来,主要跟两边的炮手喊,喊他们做好准备,喊了半天那边都没有发现,这才想起来了,他本身也担任着监视敌情的任务,发现了敌情,是有标准操纵的。

    宋晨立刻把一块大红布放出来,这代表了有战情,平时两边的士兵都挺无聊的,虽然看了热气球无数次了,但当它一升空还是可以吸引无数双眼睛关注。

    所以底下的人也发现了,两边的炮手立刻找到大炮位置,做好准备。

    隐约中有炮声传来,他们应该还在五里之外,越来越近,宋晨顿时升起了战意,走过去。

    他冒出头去,喊道“童姥,到前面去看热闹”

    张世杰盯着前面的几艘蒙古舰船,他们紧咬着不放,任何能够让打击敌人的机会,这位猛人都不愿意放过。

    他没有想的是,这些敌船在三里外发现他们,立刻就掉头,让张世杰很郁闷,什么时候蒙古水师胆子这么小了,实在是想不通呀。

    蒙古水师他们接到消息很快,收到在这两天里,有宋人水师溯江而上,击沉舰船十五艘,如果遇到,尽量往回撤避其锋芒。

    所以看到了就没有犹豫地往回跑,这几艘蒙古舰船也是快船,可是这回宋晨设计的船更快,很快达到了两里地。

    没有任何犹豫,四门火炮下怒射而出,可惜都打空了,汉江掀起了四朵巨大的浪花。

    宋晨把火门关小,热气球不停地下降,还好两边的炮手都就位了,随时准备攻击那些逃窜的蒙古舰船。

    终于一艘倒霉的蒙古舰船中炮了,速度慢了下来,不过其他船并没有减慢速度共赴难关的意思。

    宋晨扣邱莹莹的热气球到了敌船上空,直接拿起一号就打,他们的热气球上准备得有,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

    童姥的枪法一般,打了三枪,只有一枪击中了,不过击中的一艘船的甲板,她在心里纳闷了,姑娘我明明打的是那艘。

    宋晨的枪法就好多了,放在军中当一个神枪手不成问题,高空中射击,击倒一个人,貌似那人还是一个蒙古百户。

    这两个热气球在上面,宋晨极尽所能,大骂蒙古军士胆小如鼠,怎么不敢堂堂地大战一场。

    下面的蒙古军士听着十分憋屈,不过没有办法,只能干瞪眼,热气球保持在两百米左右,他们即使有一号也够不着。

    宋晨其实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原来他们守在城中的时候,骂的话比宋晨的难听多了。

    城墙上的炮手,瞄准了速度减慢的那艘快船,杮子找软的捏,这是宋晨教给他们的一句话,炮手都不知道是杮子是什么,但还是听懂了宋晨这句话。

    两边的炮弹发射过去,中了,两枚都中了,那些炮手欢呼起来,击中是对一个炮手最大的嘉奖。

    张世杰那边又有两枚击中,开战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发生了



第199章 箭楼
    那艘倒霉的船转眼间断成了两截,看得人直冒金星。

    毫无疑问火炮的威力是巨大的,可谁也没有预料到会出现这样夸张的场景,把一艘大船直接打成两截。

    确实震撼得有点难以置信,这回是诸多的巧合碰撞,因为击中这艏船的几枚炮弹都是打在船的正中央位置,威力叠加下来,就出现了这样令人乍舌的情况。

    张世杰的船也跟着上来了,这一次蒙古舰船的运气好起来了,他们逃出了火炮的射击范围。

    他们并没有再追过去,因为上游二十里处就是蒙古水军的大本营。

    襄樊两城的交通线又打通了,打通之后当然会立刻运兵,运水泥,运补给,反正襄阳城有很多物资,毕竟因为一条索道的存在,各种物资源源十二个时辰不断运往襄阳。

    之所以这么急,也是有原因的,毕竟这回来的只有几条船,蒙古水师如果决心下大本钱的话,这条线守不守得住还两说,毕竟他的的火炮数量有限嘛。

    宋晨和张世杰有大半年没有见面,他还是那么地固执,只要自己认为是对,很难改变他的看法,不过两人相处还算愉快。

    这回一同来的水军悍将张顺和宋晨可是老朋友了,要说宋晨还是他的救命恩人。

    这不一见又是小恩公、小恩公的喊,还把他的大哥张贵引荐给他,兄弟两人可是经验丰富的水军将领,宋晨十分重视。

    几人叙了旧之后,宋晨又把热气球升空,现在虽然不在襄樊两地运人,但可以从4号高地运人了,这样才能把每一分力量动员起来。

    之前在襄樊二城调动兵力,那只是一只手挪到另一只手根本没有增加总兵力,现在是从外面运兵才是真正意义的增援。

    现在襄樊交通线已经打通,吕文焕直接派了三千人进入樊城,所以再用热气球运兵那是浪费宝贵的运力。

    从4号高地运兵,一天最多三个来回,远不如从襄阳调兵这么快,但这可是外部的援军,来一个就增加一份力量。

    就这么了几天,蒙古终于采取行动了,几万民夫背着沙袋,在蒙古军士的弯刀威胁下,冒着炮火冲了过来,把沙袋投入护城河里。

    范天顺犹豫着,要不要开炮,这些人是北方的百姓,大家都是汉人,这么做可能得到一个屠夫的骂名。

    牛富也在骂鞑子残忍嗜血,怎么把百姓当牲口驱赶干这种事情。

    宋晨气得咬牙切齿的,没有想到蒙古军队如此野蛮,是不是赌他们不会开炮,故意把百姓当人肉护盾。

    要说现场最气愤的就是宋晨了,这个长在红旗下的青年,眼里根本没有南北之别,大家都是华夏人。

    不像范天顺他们,毕竟和北方分裂已经几百年了,对于血脉的认同也不那么强烈了。

    “开炮”范天顺终于下定决心,命令道。

    八门炮同时发射炮弹,那些搬着沙袋的血肉之躯何曾见过如此血腥的场面,几个人被炸得血肉模糊,看到这样的惨景,陆续有人往回跑。

    那些持刀的军士毫不犹豫地就砍向后退的人群,宋晨看到这里,要来一张纸,写了几个大字在上面,汉人不杀汉人,然后两个热气球都升空了。

    上面载满了人,每一人都是精心挑远出来的神枪手,宋晨不顾劝阻,执意要为这些北朝百姓讨一个公道。

    一到上空,所有的火力都是对准了行刑队的,一阵枪声过后,就倒下了十多人,畏惧死亡只要是活着的生命的本能,谁都不能免俗。

1...5051525354...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