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全能技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永誓不贰
三人分别托着阿牛,并且告诫他,等下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害怕。
“一、二、三,跳”邱莹莹喊道,那十几个家丁已经冲了过来,如果被他们拖住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童阿牛牢记这位姐姐给他的建议,使劲地往上一跳,还好虽然之前没有训练过,四个人的步调一致,只见四个人一下子冲了上去,到了屋檐,不少瓦片往下掉落,不过这些都是该蒲家来担心。
那些家丁看到这一幕,无比吃惊,这些人是怎么回事,居然可以跳这么高,他们在下面却无可奈何,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四个人在屋檐上走来走去。
后面修房补瓦的麻烦事情,还不是要由他们来做,能不急吗。
四人个人在上面走得不快,因为阿牛胆子太小了,在这么高的地方行走,实在是太难为他了,可是没有办法。
由两人拖着他,邱莹莹、陈椒桢二女还不停地跟着他说着话,这样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没有这么害怕。
“不要看下面,下面没有什么好看的,沿着屋脊走,阿牛”陈椒桢为阿牛打着气。
下面的确有点恐怖,已经有百十人跟着他们在下面跑,如果掉下去,即使是高手也双拳难敌四手,只有被活活打死的份。
幸好蒲家的好手全部派出去了,如果有高手上来阻止他们的话,他们怕是走不掉的。
终于到了围墙边缘,现在问题来了,这里的屋顶和围墙还有点距离,他们必须掠过去。
他们一个人的话,即使是尚一刀也能做到,可是他们带着阿牛了,这就是问题了。
怎么办呢
“阿牛快冲,到屋檐尽力跳”尚一刀如此跟他说道。
现在他们三人已经得到了童阿牛的信任了,一听这个这个大个子直接冲了出去,尚一刀紧接着。
两人先还不明白怎么回事,想了想明白了,三人只要保持步调一致,在空中再推一下,或许都能跳过去。
三人也跟着冲出去,只见童阿牛跑到屋檐边上,看到下面这么高,虽然害怕,但没有犹豫用力一跃。
他在空中划出一个小小的抛物线,很快就向下落去,正在此时他们三人也冲了过来,纷别带上了阿牛。
四人在空中连在一起了,下面的家丁觉得真是饱了一下眼福,这些动作太有美感了,太有力量了,而且有两个是一等一大的大美女。
第224章 阿牛获救
可惜他们跃不过去,这样子,只会碰到墙壁。
不过他们都想错了,只见尚一刀,提前伸出自己的双脚,借力一蹬,使出自己的所有力量,把他们三人往上一送,这三人再借力,真的翻过蒲家这高大的围墙了。
尚一刀往下坠,不过他双手最后抱住了墙头,这样再一蹬就漂亮地翻过了墙头。
围墙外,他以为已经逃出生天了,不过想错了,这里还有二十多人,这些人不是里面的家丁能比的,他们个个都带着肃杀之气,是不好对付的亡命之徒。
一看童阿牛的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他们三个人要对付这二十多人,有困难。
正在这时,听到一声枪响,对方的头领手里的刀掉了,他用一只手捧着自己另一只被击中的手,虽然没有惨叫,那样子也知道疼得很厉害。
“要是再动一步,下一次打就不是你的手了”一线天李和尚用嘴吹一下枪管,生涩地做了这个很酷的动作,这是宋晨教给他的。
他后面跟着一百人,也给了他十足的底气。
“走”那个受伤的头领跟手下的人这么说道。
人就这么救了出来,危机总算解除。
“邱莹莹,我们来打个赌,好不”陈椒桢觉得现在危险解除,又跟天山童姥好勇斗狠起来了。
“什么赌”邱莹莹也来了兴趣,平时她们二人关于谁的轻功厉害吵不停,谁都不服谁,比了几次各有输赢。
“赌,谁先找到宋晨,把阿牛获救的消息带给他”陈椒桢话一说完,就像燕子一样向远处掠去。
“你又使诈,”邱莹莹嘴上这么说,脚上却像踩着润滑油一样跟着过去了,“你还没有说彩头呢”
宋晨这边,两边还在僵持着,他一点也没有着急,因为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就是要把蒲家的主力给吸引过来。
这样方便童姥她们救人,也可以掂量掂量蒲家在泉州有多大的势力,更重要的是看看这边的豪绅怎么站队的。
他知道势力这一块,蒲家还没有完全暴露,但是泉州有影响力的角色是怎么站队的,却还是弄清楚了不少。
当宋晨发觉蒲家家主悄悄地命令二十个精干手下朝蒲家堡赶去时,他也下令李和尚跟着带一百人过去,所以才有了上面那一出。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之间两个白影从天降。
“瘦竹竿,阿牛已经获救了”陈椒桢一到这里就飘出这句话来,弄得宋晨都怪不好意思的,他知道他可能这个外号,但当面这么叫他还是第一个。
不过人家能冒着危险救阿牛,这个称呼,我忍了。
“晨子,阿牛已经安全了”童姥的处事风格就老辣多了,给了他这个上位者一点面子,她是悄悄地对着她耳朵说的。
“瘦竹竿,说刚才谁先说的”陈椒桢问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桢桢,现在是什么时候,可不要这么问,”正当宋晨想着童姥成熟多了的时候,“快说哪个先,乱说到时有你好看的”
宋晨有时很迟钝,还没有反应过来两个姑娘在搞什么,“别胡闹”
终于发了一次威了,现在他就走出来,对着这些人拱了拱手,面子上的东西有时还是要做足的,“我们已经从蒲家救出被其私自逮捕的童阿牛,今天这事就此作罢。”
宋晨的话也是有几层意思,就是说你们蒲家私自逮人的事情他不追究了,你们也不要追究他纵兵胡闹的事情。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了,原本以为蒲家地牢在泉州的小圈子里这么有知名度,地牢里会关着不少人,如果把他们都救出来,不说对蒲家连根拔起,至少也会让他们大受影响,结果地牢里只有童阿牛一人,所以宋晨选择了息事宁人。
蒲家什么也没有说,他们带着人走了,一场流血的火拼就这么推迟了。
朝堂上,蒙古特使郝经正站在大宋的朝堂上,各个大臣们都带着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个老者。
他的事迹很有传奇性,一直被羁押在大宋已经十多年了。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了,他会不会对大宋恨之入骨,现在的他能不能再次担负起两国的和谈使命,这些是今天必须搞懂的问题。
“赫大使,这些年都住在大宋,对我们有什么看法了”礼部尚书叶梦鼎问得简单直接。
“南朝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只可惜赫某只呆在扬州,深居简出,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看法。”郝经的意思是,你们都把我关起来了,我还怎么看呢。
听得一众大臣面红耳赤,想想平时怎么说蒙古野蛮,可是文明如他们这一类人,居然会干出无故扣留大使的事情。
“大使对现在的宋元形势有什么看法了御史中丞章鉴问道。
“现在郝某得到的信息,全部来自贵朝,故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郝经的意思是,完全得自敌国的情报,可信度不怎么高,总之,老夫信不过你们。
“赫大使受委屈了”文天祥说完认真地施了一礼,这都发自内心,让人无法拒绝。
“不敢不敢”郝经也连忙回礼,扣留他的又不是这位大臣,不能把气撒到他头上。
“哼,赫大使,十余年前你是带着和谈的使命来的,现在你还愿意执行这个使命吗”白脸老者陈宜中对文天祥的做法很是不屑,扣留了就扣留了,用得着行礼吗,兵不厌诈嘛。
他问得最直接,采取的是单刀直入式。
这话一出,大家都还是有点气愤,毕竟是士大夫,还是讲点理的,把人家扣留这么久,人家有一点火气很正常嘛,现在只要让他把这股怨愤发泄出来就好了。
可是这个陈宜中呢,好像是扣留人家扣留得理直气壮的,这就过了,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不过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当着北朝大使的面,大家要要一团和气,给他留下大宋众志成城的印象。
这一点大家都心照不宣。
第225章 天下无战
反正今天是不能在朝堂上吵起来的,这是大家的共识,大家的不满只能表现在心里。
对于这个问题,郝经不得不多思考一阵。
“事隔十多年了,大使之命早就随风而逝了”郝经很是认真地说道。
大家听了摇头不已,果然这家伙对南朝很是仇恨,不然不会这么说。
“郝经,你的信念被你抛弃了吗,这么多年你的执着去哪儿呢”说话的居然是贾似道,看来这十年里他没少和郝经打交道,要不然怎么会这么熟悉郝经的个性。
“贾相,我的理念你说你知道,那能否说上一说”郝经刚才对任何人的回答都还是有礼有节的,对老贾说话,语速不自觉地加快,语气里明显带着怨气。
显然他对罪魁祸首贾似道是有怨言的,无论怎么说,他被扣留跟贾似道都脱不了关系。
“天下无战是你最高理念”贾似道把郝经的理念总结为四个字。
其实老贾还蛮佩服这个被关了十多年都不屈服的郝经,还有好几次亲自却说服他,让他出仕南朝,这样的话会让他贾似道很有面子,意义也非常重大,结果被他断然拒绝了
不过好几次的接触,身为人精的贾似道,还是摸准了这个大儒的脾气。
郝经满脸通红,他有一种被看透的感觉,天下无战不就是他追求的东西吗,这四个字正是他一生的总结,这个贾老贼甚至比他都总结得都好。
“郝大使,放下成见践行你理念的时候到了,现在你回北方带去我朝皇上止戈良好意愿,这样让两国黎民免受战争之苦,实在是造福苍生的大好事”工部尚书马廷鸾站出来说道。
“止戈能达到天下无战,”郝经此刻在宣示自己的理念,有一种不同的气势,“还有一条也能达到天下无战,那就是以战止战。”
说这话的时候,郝经似乎都有一股杀气,他并不是读死书的腐儒,而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思想家。
众人都摇了摇头,这个家伙似乎心中充满了戾气,放他回去不说议和呢,说不定还会火上浇油,最后两国还会打得更凶。
“大使,愿闻其详”文天祥再次恭敬地说道,对方的立场暂且不谈,见识到这位北朝使节如此有气节之后,靠山就打心眼里崇敬这样的人。
众大臣有点不满,问这么详细干嘛,又不是讨教学问,碍于外人在场,不能吵起来,即使意见不同,也会采取委婉的方式讲出来。
“以战止战,天下一统,自然止戈”郝经的想法很好理解,类似于以毒攻毒,这是一种很现实的政治观点。
虽然他是大儒,其实他的政治思想更接受于墨家。
“如果有两种方式,一种只要大家坐下来谈谈,就能达到天下无战的目标,还有一种要通过血腥的方式才能达到,大使你会选择哪一种呢”文天祥不愧是状元出身,现在这个问题就能问出这个家伙的真实想法。
“自然是第一种”郝经想都没有想,几乎是脱口而出,这是他的本心。
“现在这样的机会来了,大使把我朝和平的意愿带去,完全使命,乃是功在千秋的伟业”连文天祥都开启了忽悠模式了。
“哦,”郝经又不是笨蛋,这一回大宋朝廷破天荒地把他带到临安来,无非就是他们又想议和了。
郝经原以为,大宋肯定岌岌可危了,所以才会想到他这个被扣留了十多年的使臣,希望他继续执行多年前的和谈使命。
结果却不是他想的那样,至少不全部是,事情正好相反,南朝打了好几个胜仗,特别是在襄阳可以算是一次大捷,现在他们想乘着胜利之风,来一次和谈。
他这些消息都是这些狡猾的南人告诉他的,自然他并不全信,不过在来临安的路上,他也悄悄地打探了一下,结果并无二致。
“那要看大汗的意愿了,不现在应该说是皇上了,”郝经说到这里,还朝北方拱了拱手,“郝某议和的使命毕竟那是十多年前事情了,现在我空手回去,可能不但不能完全使命,反而还会因为郝某而坏事,这样反倒不美了”
能够在朝堂里站着的人都是人精,大家都听出来郝经的言外之意了,这家伙愿意领命,你总得给他一点什么。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一言不发,今天很奇怪,这些大臣们居然没有像往常一样吵起来,这样上朝就显得更无聊了,他更盼期盼退朝了。
“郝大使,既然不想空手而回,那么朕就送你一百匹绫和一百两纹银,如何”皇帝赵禥只想早点让这老头领命走人,省得在这里碍眼。
听到这个,虽然众人都在忍,还是有不少人笑出了声,这样就很尴尬了。
眼前的皇帝让大家大开眼界,九五之尊居然是这么理解空手的。
好吧,这样理解也不算太离谱,但是一百匹绫和一百两纹眼是什么鬼,这是打发叫花子呀,怎么会有这么小气的皇帝呀
在这件事情上,皇帝真受了委屈,他也是考虑到大宋现在财政困难,所以在赏赐的时候,格局非常小,不敢把口子开大了,最后反而被大方的臣子们如此挤兑。
其实这位皇帝除了好色,天天上朝就盼着下朝之外,真的也没有干什么荒唐事,还处处替朝廷想着省钱。
“皇上是想郝大使早点接受使命,故有此说”赛宋江留梦炎站出来圆场。
“郝经,不如这样,两国成为兄弟之国,永结同好”贾似道作为权相,敢直接谈这个问题,做这个主。
听到这个,郝经摇了摇头,南宋简直毫无诚意,岁币的事情避而不谈,接着又听到这个。
“宋朝皇帝奉元朝皇帝为兄,自称为弟”贾似道又道出了这个大的。
众大臣听到了,这位权相真是什么都敢说,悄悄地瞅了瞅龙椅上的皇帝,发现他脸色如常,似乎默认了这个看法。
第218章 疆防与海防
两人都被宋晨折服了,因为宋晨说,襄樊大捷后,大宋现在更危险了,之前蒙古自恃其强,分别在四处用兵,现在从皇城司得来的密报,三个月前北方、西北都息兵了,现在腾出手来猛攻南宋一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