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全能技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永誓不贰
第231章 海军陆战队
正式公文宋晨倒不敢用硬芯笔,那样相当于在挑战皇权。
张顺看了下目录就一脸的懵懂,倒不是宋晨写的字太难看了,而是里面的内容太前卫了。
张顺拖着小恩公让他解释里面的条条款款,听了宋晨的阐述,他真的来了兴趣,立刻投入十二分的精力去研究。
首先是新式军服,如此舒适、耐穿、便于清洗、看起来有精神,踏起正步来更有气势的制服,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他能从计划里就看到这些,因为宋晨的海军训练计划里有生动地描绘。
他立刻找到小恩公,喊他预支一点钱,他亲自找到泉州一家大型的布庄,订制这种服装。
宋晨发现自己彻底沦为了冤大头,现在他自己都垫了两千贯的钱了,向朝廷要银子的奏折都写了一箩筐了,无一不被搪塞而回,托辞就是等朝廷有宽余了,这次建衙的钱,会单独拔五千贯。
去你的,连老贾似乎都吃准了宋晨是个有钱的冤大头,暗示他先贴补一点嘛,反正都这么有钱,气得宋晨起立拍桌子。
哎,不管怎么样,各项筹备工作都在有序运作着。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立定,稍息。
当宋晨穿着海军蓝进来时,这五百军士纷纷立定,行注目礼,宋晨说了几句勉励之言,鼓舞他们积极训练战斗技能,有铁一般的意志,上了战场能杀敌。
别说经过队列训练,这些士兵踏起正步来还真有气势,队列训练也不知道是哪位先贤想到的,经过正步训练的军队似乎会有一种新的精神面貌。
不但当中士兵能体会,连旁人都能感受得到。
宋晨对军队的改造很彻底,各个方面都涉及,还要把被子叠成豆腐块,每天的个人卫生要做好,至于基础训练、体能训练、协同训练、适应性训练一应俱全。
宋晨时常把一些话挂在嘴边,他们是特殊的军种,全称为大宋沿海军陆战队,在海上在陆地上都要有战斗力。
这一回宋晨是下了血本的,上午的时间,他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参加训练,每一项训练都没有落下。
他与这些大兵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洗自己的衣服,叠自己的被子,跟陆战队员一起吃饭。
走秋千,一块木板在摇摇晃晃的,人要走在上面,不摔下来真是一件难事,在这一点上,宋晨比别人强许多,走几回后就找到了平衡感。
这是海军训练的重要内容,秋千模防了海船颠簸的特性,在上面能够走几个来回了,证明平衡感不错,这在海战中十分重要。
进行体能训练,每天长跑个十公里的拉力赛,宋晨自然也不落下,每回都跑得累得要死要死的,还好伙食方面跟得上,会得到很好的补充。
跟着宋晨有一点可以保证,那就是给养,他甚至还研究了一下营养套餐,护膝护腕之类的事情,反正是从各个角度提升士兵生活的舒适度。
宋晨关于铠甲是否有必要是持保留态度的,他说训练时暂时不用戴铠甲,目前他也不打算去向兵部申请铠甲号外即使申请多半也会被与其有隙的兵部尚书吕师孟驳回,不过负重训练还是有要求。
目前他的研发重心是发展远程武器,铠甲的重量会影响士兵的灵活性机动性,热兵器时代铠甲基本淘汰了,他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在更有用的事情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每一个士兵包括宋晨自己都感受了一种积极的变化,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体能也得到了提高。
既然宋晨每天只用半天时间训练,那么他其它时间在干什么呢,那一点也没有闲着,收集蒲家的一切信息,他们家的账本,他们家的贸易线,他们家一切的黑历史。
成果还是很丰富的,不过直接的证据不多,这些证据朝廷显然也是掌握的,有私军、私自进行海上贸易、有一个地下的市舶司、进行隐秘的海盗活动,但这些都不足以扳倒他们。
这还远远不够,他必须找到更深更大的黑材料才行,比如蒲家勾结蒙古人的铁证,宋晨知道这只是他的猜想,现在他并没有打探到蒲家有通敌的证据,甚至连捕风捉影的一点传闻都没有。
这让宋晨非常懊恼,宋晨知道这是能对付他们的唯一杀手锏,只有这样朝廷才会有决心处理这个半个割据势力。
蒲家的人也不是笨蛋,泉州离蒙古很远,即使是大宋孱弱,似乎也不犯不着冒险勾结蒙古,试探大宋的底线。
在原本的历史中,也没有直接的书面记载蒲家很早就与蒙古帝国有勾结。
那应该怎么做呢,没有证据他可以自己制造,不过宋晨还是不太喜欢这么做,这样栽脏嫁祸实在有点下作。
不过没有办法,为了高尚的目的干点卑鄙的事情,在宋晨的生存哲学里,是可以的。
“二位金刚,可知道临安陈家和泉州蒲家是怎么联系的”宋晨知道皇城司两大金刚,肯定知道一些内幕消息的。
“嗯,蒲家派了一个家族子弟在临安,处理相关事务”尚一刀听到宋晨的问题之后,开始正色起来。
“对”天山童姥还是那让人兴趣全无的姥姥音,声音底气有点不足,这很少见,这姑娘可从来没有因为她的声音自卑过,即使平时就此开一点残忍的玩笑都不妨事,现在可一点不像她。
“说一点我不知道的吧”宋晨说道。
客观地说,即使这一条线索,不是消息灵通之人也不定听说过,不过宋晨也下过苦功,这条他自己也打听到了。
“晨子,你想听点什么”天山童姥试探性地问道,声音还是底气不足的样子,这姑娘在为什么事犹豫。
尚一刀在后面使眼色,实在无法想象一个大汉眨着眼睛,跺着脚的样子,这画面感实在太强了
一刀,要做得这么明显吗,直接说不行不就行了,宋晨顿时很无语,这也太欺负他的智商了。
第232章 蒲家的经济情报
这个家族本身就有一股忠于他们的私军,这些人跟他们一样信奉真神,有一种悍不畏死的勇气,如果不是与儒家观念太过相异,朝廷也想多招些这样的军士,不过信奉真神的人,一般也不屑于加入朝廷的军队。
“广南路等口岸沿线就不安全,这些海盗颇为巨大,其中最大的一支是老章鱼庄心,手下至少有百余条船,几千人,惹急了他们甚至还会攻城掠地。”田小宝说着这些并不能难打听的信息,并呈上了一份文字版的详细情报。
他知道头儿自己喜欢,也喜欢手下这么做,把一些活动把一些信息,转化成文字,如果有表格的话,那更能打动他呢。
开始他也不解,多做几次之后,他就发现了这么做的好处,那就是他对事物的理解更深了。
几眼扫了一下田小宝写的公文,宋晨脸上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蒲家的各处产业了解得怎么样呢”宋晨看似随意地问道,其实他对这个问题很上心,因为他想把蒲家连根拔除,又不想引起泉州剧烈的社会动荡,不要因为除掉了蒲家,而让泉州民生凋敝。
“蒲家明面上的正当生意,数沿海贸易最为赚钱,其中香料占了七层,琉璃两层,其他一层,不过今年琉璃的利润占比要降低了;钱庄也是他们的收益之一,他们以年息八分的收益吸引普通百姓去存款,然后再用部分以高息贷的形式借给其他人,赚取差价,据我了解,大部钱应该是他们自己用了,”田小宝喝下宋晨递过来的茶水,有点受宠若惊,“好像由于他们信奉真神的缘故,不能说那里是钱庄,如果说称他们为钱庄还会被打,他们称那处生意为聚宝斋。”
宋晨心想这个钱庄的模式不就是后世的2吗,原来早在宋朝的时候就有了,而且蒲家这个明显是自融。
问了问有多少人从钱庄存钱,借钱,田小宝也不清楚,但说至少达一千人以上了。
这让宋晨脸色非常不好看了,真的还不能马上动蒲家,不然会引起民愤的,引起动荡,想想那些一辈子辛苦赚的钱一眨眼就没了,几千个家庭会因此破碎,这是多么地不好。
看来还得掌握更加全面的信息,才能对蒲家下手。
“小宝,蒲家的其他事情你不用管,把重心方在他们产业上,他们的运作模式,雇佣了多少人,一月收入多少支出多少,他们欠哪些人钱,哪些人欠他们的钱,总之关于这些的一切越清楚越好,明白了吗”宋晨知道自己下的这个命令,有点让人难以执行。
即使是在保密意识不强的古代,这些信息也是一个家族的核心机密了,居然让田小宝去获取这样高难度的情报,这不但困难,还有危险。
宋晨知道这些,不过这些信息太重要了,为了平稳的过渡,他不得不这么做。
“好”田小宝认真地说道,头儿给他的命令,虽然让他有点不理解,为什么这些信息会这么重要,但是他要坚决地去执行。
宋晨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了对他的认同。
晚上,宋晨继续破译那几封信,他想找到一些珠丝马迹,破译了它,这比想象的要困难。
对了,袄教不就是拜火教吗,对于这个名字大多数人可能不熟悉,另一个名字可以说众人皆知了白莲教,这三个字与后几个世纪的农民起义都有或深或浅的关系。
不对,蒲寿庚明明是信真神的,按理说陈霸天是他的家童,也应该有共同的信仰才对,为什么会出现袄教这个与他信奉相对立的词呢
两人讨论这个,肯定是出现了分歧,蒲家世代都是信众,原本的历史中,也没有记载他们改变过信奉。
那么改变信奉放弃真神的人,就是肯定陈家,天知道蒲家对这种改变有多厌恶。
所有信仰真神的人,都憎恶巫术,袄教这个词,双方来信都有提及,显然是蒲寿庚在指责或者苦口婆心地规劝这位昔日的家童,昔日的家童又在替自己辩护。
不要说蒲寿庚憎恶了,连宋晨都对拜火教都充满防范,据说他们还有人祭的秘密仪式。
虽然还没有破绎这封信,但还是找到了一个对付蒲家的突破口,虽然这个突破口还不足以致命,但也会令他们伤筋动骨,这可是前进了一大步。
宋晨也时常到工地,去查看军营的建设情况,毕竟现在他们还住在林泉寺,这终究有失体统,想想一群军士居然要寄居寺庙,朝廷的那些人知道了会怎么戳他的脊梁骨。
总之宋晨对自己的建筑队还算满意,不过他对自己这个包工头却很不满,明明是两千贯的工程,现在进度已完成了一大半,他的沿海制置司才付了两百贯。
换句说他这个包工头自己都垫了八百贯,他真的很冤大头呀,现在宋晨都有个外号了,叫宋大头。
即使这样穷,宋晨还要搞大工程,现在他准备修一座船场,即使在古代,修船场也是一项浩繁的投资,两万贯是少不了。
这个大项目其实也可以直接拿给自己的公司来搞,反正宋晨名声在那里呢,不怕被别人说。
不过这回他突然灵光乍现,觉得吃相不能太难看了,就来一次公开招标吧。
这可是一种新形式,不但对于大宋,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新鲜的。
招标公告写得很有意思,船场的建设周期一般是一年,宋晨上面写了至少半年内完工;两万贯的资金量,前期只付五千贯,剩下的要竣工验收合格之后,尾款才付。
这个条件已经很苛刻了,奇葩的还在这里,即使这么低了还要搞拍卖,别想多了,这种拍卖就是往低了报,喊得越低越有可能竞拍成功。
这还不是最奇葩的,最奇葩的是,中标之后,你要交一万贯才会有资格签下合同,当上乙方。
那么问题来了,谁会愿意来当这个冤大头了,当然有,那就是宋大头,为什么还要搞什么公开招标了,还搞出这个押金来,那只是因为冤大头想正大光明地替朝廷垫钱,得有正式身份来当这个冤大头。
第233章 信使
“别忘了我也是皇城司的人,有什么是我不能知道的,大家都是自己人呀。”宋晨顿时想起来了,他还是皇城司黄字号密探,貌似这么久了还从来没有去领过奉禄,过几天就去找陈不二讨薪。
算了这种事,只能在心里想想。
“晨子,先跟你说,蒲陈两家的密信在皇城司是天字号的机密,你晓得之后”天山童姥想下了很大决心似的,才决定跟宋晨交底。
“女武神,规矩我当然知道,我宋晨可不是什么大嘴巴。”宋晨不以为然地打断道。
“听我说完,”女武神发怒了,“你晓得消息之后,要怎么利用它,得经大总管同意”
“好了,我知道了”宋晨眨着他那狡诈的眼神,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消息,不过他清楚不能直接答应她,所以模糊地回答道。
“三姐,可不能说呀”尚一刀赶紧阻止道,却被宋晨给拉开了。
“两家有一个信使,凡是大事,则由这个信使负责联络,现在我们掌握了几封信的内容,正在研究。”邱莹莹把一条关键线索说出来了。
这可是物证,在某种程度上,比人证还可靠。
“那几封信的内容很平常,有的是拉家常,有的谈两边的业务往来,不过遣词造句很是奇怪”尚一刀在眨眼跺脚之后,看到邱莹莹都交底了,他干脆做了补充。
“两个老男人,不可能隔了千里地还拉家常,信里肯定有暗语,你们应该研究一下,到底说的是什么内容”宋晨自作聪明地说道。
两人同时翻起了白眼,晕,感情这世界就你一个人知道一加一等于二啦。
“咳,你们应该已经研究了,可是还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吧,”宋晨并不是什么狂人,一下子了解了情况,“那么给我看看,说不定我能破解。”
暗语在古代并不罕见,藏头诗是经常出现,不过这两家书信联系居然用暗语,如此有保密意识,这让宋晨很是钦佩。
“小晨,不要闹了,那几封信是天字号机密,我们岂会随身携带”尚一刀都带有怒火了。
“别别,我记住了,现在就抄给你”天山童姥今天脾气似乎特别好,凡事顺从,一点不叛逆。
小半个时辰,这几封几千个字的信就写好了,晕,真不能小瞧古人呀。
这个平时使鞭子使得很牛的天山童姥,用起毛笔来也一点不惶多让,这么点时间,用软软的毛笔居然写了几千字,而且字迹清楚娟秀,把宋晨惊得目瞪口呆。
拿着信封,宋晨开始了排列组合,找不到明显的规律,不过不是一点收获没有。
“虽然还没有破解,不过有两个字经常出现,袄和教,袄教”宋晨大声喊出来,似乎明白了什么。
听到这个,邱莹莹和尚一刀都非常吃惊,这一点他们也是知道的,不过是好多有智之士,研究了好久才发现这一点,没有想到宋晨只扫了一眼,就找到关键信息了。
“信留给我,我再研究下,看能不能给破解”宋晨很有信心地说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