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是全能技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永誓不贰

    这回宋晨安排他统领制置司的海军,给了这个水里讨生活的汉子一个机会,打开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大海。

    其他几人都附和起来,jduane的问题宋晨从来没有隐瞒过,这些人都是自己人,说得不好听点就是他的私臣,不是宋晨有多大的野心,要搞什么名堂,他必须有一份足以自保的力量。

    “经费这个问题一时半会无法解决,即使朝廷同意,一时半会也拨不下来,谈谈现在能解决的问题!”宋晨开会的目的是很明确的,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制置府和营房应该怎么修呢,红桂园只来了二十人,只能先建一处。”田小宝问道,他现在统筹建造这一块,论手艺他当然不如石膏大王张长照了,不过他机灵,负责居中协调,这种统筹工作他比张长照要合适得多。

    “当然是营房,”宋晨绝不能苦了手下的大兵,“我准备在泉州设一处红桂园的分公司,小宝由你负责,招聘当地人到建筑队,这样劳动力问题就解决了!”

    邱莹莹直接在那里咳嗽起来,她轻轻地表达了一下,对于宋晨‘公私不分’的不满。

    宋晨听了之后,想起了这个来,老脸顿时一红,他觉得现在干的这个,并不感到骄傲,利用手中的权力,把一些大项目公然交给自己做,这样太赤果果的权力寻租了,可现在他也没有办法呀。

    让别人来做,没有人愿意来的,确切地说没有人来当冤大头的。

    一是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只有红桂园才能承建。二是几乎完全由‘乙方垫钱修建,是问有哪个包工头愿意干呢。

    “头儿,要不稍稍降低点要求,你给的四百贯,现在已经都用得差不多了!”田小宝很是无奈地说道。

    “不行,”宋晨虽然不是什么完美主义者,再怎么着也要一次建好,甚至希望以后成为泉州的地标性建筑,让人明白泉州还没有姓蒲,“小宝小宝,枉我平时夸你机灵,像有些大宗采购嘛,就先赊一下,我想那些商人不会不同意的!”

    田小宝有苦难言,他总不能当着头儿的面否定他吧,只能苦涩地摇了摇头。

    他跟宋晨这么久,如果连这一点门道都要来教,那就不是机灵鬼田小宝了,不用猜也知道这肯定跟蒲家脱不了关系。

    说实话,那些商人敢给他们按正常价格发货都是顶着巨大压力的,还要求赊购的话那是不可能的。

    “好吧,我先垫一千贯,对了,记着省着点花!”宋晨很无奈,到了泉州后他简直成了斤斤计较的‘贪官’了。

    贪官,却要替公家垫钱,真是莫大的讽刺呀。

    “宋晨,船场,怎么弄呢”尚一刀大大冽冽地问道,这大汉可一点不愿意动脑筋。

    “一刀,你应该自己动动脑筋嘛,多想想应该怎么弄嘛!”宋晨站着说话不腰疼,随意地应付着。

    “你一个铜子都没有拔给我,叫我怎么弄!”尚一刀苦着脸辩解道,哪个不晓得船场是最耗钱的项目了。

    “这样吧,你去海边逛逛,找找滩涂,多向当地人了解一下水文状况,看看哪里适合建船场。”宋晨其实心中有一个合适的地方,那就是后世的马尾,不过不能让这家伙闲着,让他多干干事锻炼一下。

    “小恩公,我这一生并没有在海里讨过生活,训练海上水师应该会和河上的不同,现在我还没有想到什么办法,到底应该怎么训练呢”张顺提到的问题也是宋晨关心的,为此他还奋战了几个晚上。

    “我倒拟了一个训练计划,交给你,你先看一下!”宋晨觉得这对他是一个机会,这五百个大兵按现代的海军训练会怎么样,不管怎样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光是一点队列训练,都是对军队精神面貌的一种锻炼,这也许是一个好方法。

    这份计划书足足有二十页厚,上面的字写得还很小,宋晨用自己发明的硬芯笔写的,到现在他都不习惯毛笔的书写方式。




第231章 海军陆战队
    正式公文宋晨倒不敢用硬芯笔,那样相当于在挑战皇权。

    张顺看了下目录就一脸的懵懂,倒不是宋晨写的字太难看了,而是里面的内容太前卫了。

    张顺拖着‘小恩公’让他解释里面的条条款款,听了宋晨的阐述,他真的来了兴趣,立刻投入十二分的精力去研究。

    首先是新式军服,如此舒适、耐穿、便于清洗、看起来有精神,踏起正步来更有气势的制服,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他能从计划里就看到这些,因为宋晨的‘海军训练计划’里有生动地描绘。

    他立刻找到‘小恩公’,喊他预支一点钱,他亲自找到泉州一家大型的布庄,订制这种服装。

    宋晨发现自己彻底沦为了冤大头,现在他自己都垫了两千贯的钱了,向朝廷要银子的奏折都写了一箩筐了,无一不被搪塞而回,托辞就是等朝廷有宽余了,这次建衙的钱,会单独拔五千贯。

    去你的,连老贾似乎都吃准了宋晨是个有钱的冤大头,暗示他先贴补一点嘛,反正都这么有钱,气得宋晨起立拍桌子。

    哎,不管怎么样,各项筹备工作都在有序运作着。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立定,稍息。

    当宋晨穿着海军蓝进来时,这五百军士纷纷立定,行注目礼,宋晨说了几句勉励之言,鼓舞他们积极训练战斗技能,有铁一般的意志,上了战场能杀敌。

    别说经过队列训练,这些士兵踏起正步来还真有气势,队列训练也不知道是哪位先贤想到的,经过正步训练的军队似乎会有一种新的精神面貌。

    不但当中士兵能体会,连旁人都能感受得到。

    宋晨对军队的改造很彻底,各个方面都涉及,还要把被子叠成豆腐块,每天的个人卫生要做好,至于基础训练、体能训练、协同训练、适应性训练一应俱全。

    宋晨时常把一些话挂在嘴边,他们是特殊的军种,全称为大宋沿海军陆战队,在海上在陆地上都要有战斗力。

    这一回宋晨是下了血本的,上午的时间,他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参加训练,每一项训练都没有落下。

    他与这些大兵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洗自己的衣服,叠自己的被子,跟陆战队员一起吃饭。

    走秋千,一块木板在摇摇晃晃的,人要走在上面,不摔下来真是一件难事,在这一点上,宋晨比别人强许多,走几回后就找到了平衡感。

    这是海军训练的重要内容,秋千模防了海船颠簸的特性,在上面能够走几个来回了,证明平衡感不错,这在海战中十分重要。

    进行体能训练,每天长跑个十公里的拉力赛,宋晨自然也不落下,每回都跑得累得要死要死的,还好伙食方面跟得上,会得到很好的补充。

    跟着宋晨有一点可以保证,那就是给养,他甚至还研究了一下营养套餐,护膝护腕之类的事情,反正是从各个角度提升士兵生活的舒适度。

    宋晨关于铠甲是否有必要是持保留态度的,他说训练时暂时不用戴铠甲,目前他也不打算去向兵部申请铠甲〔号外:即使申请多半也会被与其有隙的兵部尚书吕师孟驳回〕,不过负重训练还是有要求。

    目前他的研发重心是发展远程武器,铠甲的重量会影响士兵的灵活性机动性,热兵器时代铠甲基本淘汰了,他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在更有用的事情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每一个士兵包括宋晨自己都感受了一种积极的变化,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体能也得到了提高。

    既然宋晨每天只用半天时间训练,那么他其它时间在干什么呢,那一点也没有闲着,收集蒲家的一切信息,他们家的账本,他们家的贸易线,他们家一切的黑历史。

    成果还是很丰富的,不过直接的证据不多,这些证据朝廷显然也是掌握的,有私军、私自进行海上贸易、有一个地下的市舶司、进行隐秘的海盗活动,但这些都不足以扳倒他们。

    这还远远不够,他必须找到更深更大的黑材料才行,比如蒲家勾结蒙古人的铁证,宋晨知道这只是他的猜想,现在他并没有打探到蒲家有通敌的证据,甚至连捕风捉影的一点传闻都没有。

    这让宋晨非常懊恼,宋晨知道这是能对付他们的唯一杀手锏,只有这样朝廷才会有决心处理这个半个割据势力。

    蒲家的人也不是笨蛋,泉州离蒙古很远,即使是大宋孱弱,似乎也不犯不着冒险勾结蒙古,试探大宋的底线。

    在原本的历史中,也没有直接的书面记载蒲家很早就与蒙古帝国有勾结。

    那应该怎么做呢,没有证据他可以自己‘制造’,不过宋晨还是不太喜欢这么做,这样栽脏嫁祸实在有点下作。

    不过没有办法,为了高尚的目的干点卑鄙的事情,在宋晨的生存哲学里,是可以的。

    “二位金刚,可知道临安陈家和泉州蒲家是怎么联系的”宋晨知道皇城司两大金刚,肯定知道一些‘neiu消息’的。

    “嗯,蒲家派了一个家族子弟在临安,处理相关事务!”尚一刀听到宋晨的问题之后,开始正色起来。

    “对!”天山童姥还是那让人兴趣全无的姥姥音,声音底气有点不足,这很少见,这姑娘可从来没有因为她的声音自卑过,即使平时就此开一点‘残忍’的玩笑都不妨事,现在可一点不像她。

    “说一点我不知道的吧!”宋晨说道。

    客观地说,即使这一条线索,不是消息灵通之人也不定听说过,不过宋晨也下过苦功,这条他自己也打听到了。

    “晨子,你想听点什么”天山童姥试探性地问道,声音还是底气不足的样子,这姑娘在为什么事犹豫。

    尚一刀在后面使眼色,实在无法想象一个大汉眨着眼睛,跺着脚的样子,这画面感实在太强了!

    一刀,要做得这么明显吗,直接说不行不就行了,宋晨顿时很无语,这也太欺负他的智商了。



第232章 蒲家的经济情报
    这个家族本身就有一股忠于他们的私军,这些人跟他们一样信奉真神,有一种悍不畏死的勇气,如果不是与儒家观念太过相异,朝廷也想多招些这样的军士,不过信奉真神的人,一般也不屑于加入朝廷的军队。

    “广南路等口岸沿线就不安全,这些海盗颇为巨大,其中最大的一支是老章鱼庄心,手下至少有百余条船,几千人,惹急了他们甚至还会攻城掠地。”田小宝说着这些并不能难打听的信息,并呈上了一份文字版的详细情报。

    他知道头儿自己喜欢,也喜欢手下这么做,把一些活动把一些信息,转化成文字,如果有表格的话,那更能打动他呢。

    开始他也不解,多做几次之后,他就发现了这么做的好处,那就是他对事物的理解更深了。

    几眼扫了一下田小宝写的公文,宋晨脸上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蒲家的各处产业了解得怎么样呢”宋晨看似随意地问道,其实他对这个问题很上心,因为他想把蒲家连根拔除,又不想引起泉州剧烈的社会动荡,不要因为除掉了蒲家,而让泉州民生凋敝。

    “蒲家明面上的正当生意,数沿海贸易最为赚钱,其中香料占了七层,琉璃两层,其他一层,不过今年琉璃的利润占比要降低了;钱庄也是他们的收益之一,他们以年息八分的收益吸引普通百姓去存款,然后再用部分以高息贷的形式借给其他人,赚取差价,据我了解,大部钱应该是他们自己用了,”田小宝喝下宋晨递过来的茶水,有点受宠若惊,“好像由于他们信奉真神的缘故,不能说那里是钱庄,如果说称他们为钱庄还会被打,他们称那处生意为聚宝斋。”

    宋晨心想这个钱庄的模式不就是后世的2吗,原来早在宋朝的时候就有了,而且蒲家这个明显是自融。

    问了问有多少人从钱庄存钱,借钱,田小宝也不清楚,但说至少达一千人以上了。

    这让宋晨脸色非常不好看了,真的还不能马上动蒲家,不然会引起民愤的,引起动荡,想想那些一辈子辛苦赚的钱一眨眼就没了,几千个家庭会因此破碎,这是多么地不好。

    看来还得掌握更加全面的信息,才能对蒲家下手。

    “小宝,蒲家的其他事情你不用管,把重心方在他们产业上,他们的运作模式,雇佣了多少人,一月收入多少支出多少,他们欠哪些人钱,哪些人欠他们的钱,总之关于这些的一切越清楚越好,明白了吗!”宋晨知道自己下的这个命令,有点让人难以执行。

    即使是在保密意识不强的古代,这些信息也是一个家族的核心机密了,居然让田小宝去获取这样高难度的情报,这不但困难,还有危险。

    宋晨知道这些,不过这些信息太重要了,为了平稳的过渡,他不得不这么做。

    “好!”田小宝认真地说道,头儿给他的命令,虽然让他有点不理解,为什么这些信息会这么重要,但是他要坚决地去执行。

    宋晨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了对他的认同。

    晚上,宋晨继续破译那几封信,他想找到一些珠丝马迹,破译了它,这比想象的要困难。

    对了,袄教不就是拜火教吗,对于这个名字大多数人可能不熟悉,另一个名字可以说众人皆知了白莲—教,这三个字与后几个世纪的农民起义都有或深或浅的关系。

    不对,蒲寿庚明明是信真神的,按理说陈霸天是他的家童,也应该有共同的信仰才对,为什么会出现袄教这个与他信奉相对立的词呢

    两人讨论这个,肯定是出现了分歧,蒲家世代都是信众,原本的历史中,也没有记载他们改变过信奉。

    那么改变信奉(放弃真神)的人,就是肯定陈家,天知道蒲家对这种改变有多厌恶。

    所有信仰真神的人,都憎恶巫术,袄教这个词,双方来信都有提及,显然是蒲寿庚在指责或者苦口婆心地规劝这位昔日的家童,昔日的家童又在替自己辩护。

    不要说蒲寿庚憎恶了,连宋晨都对拜火教都充满防范,据说他们还有人祭的秘密仪式。

    虽然还没有破绎这封信,但还是找到了一个对付蒲家的突破口,虽然这个突破口还不足以致命,但也会令他们伤筋动骨,这可是前进了一大步。

    宋晨也时常到工地,去查看军营的建设情况,毕竟现在他们还住在林泉寺,这终究有失体统,想想一群军士居然要寄居寺庙,朝廷的那些人知道了会怎么戳他的脊梁骨。

    总之宋晨对自己的建筑队还算满意,不过他对自己这个包工头却很不满,明明是两千贯的工程,现在进度已完成了一大半,他的沿海制置司才付了两百贯。

    换句说他这个包工头自己都垫了八百贯,他真的很冤大头呀,现在宋晨都有个外号了,叫宋大头。

    即使这样穷,宋晨还要搞大工程,现在他准备修一座船场,即使在古代,修船场也是一项浩繁的投资,两万贯是少不了。

    这个大项目其实也可以直接拿给自己的公司来搞,反正宋晨名声在那里呢,不怕被别人说。

    不过这回他突然灵光乍现,觉得吃相不能太难看了,就来一次公开招标吧。

    这可是一种新形式,不但对于大宋,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新鲜的。
1...6768697071...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