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把这支孤军深入的唐军,按在地上使劲摩擦,才能消他心头之恨。
“不过是一支孤军,何须浪费我军的力量,就让他们待在城外算了,反正他们也拿我们没有办法。”守将不屑道。
副将差点被气笑了,唐军大举攻城你不敢抗争也就算了,现在就连孤军深入的唐军都不敢动手,还在这里跟我扯什么不值得。
看来想要让他下令出城出击是不可能了,只好自己动手。
还在他有先见之明,早就联络了军中一些有胆识有魄力的将领,他们早就说好了,这边无法劝说守将下令出击。
他们便联合起来兵变,先将守将控制起来,然后,再发号施令,下令全军出击。
“卑职告退!”副将行礼退下,他现在就去联合其他人一起动手。
望着二话不说就退了出去的副将,贵端城守将心里疑惑不解,他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平日里非得他拔刀相向,准备叫人来的时候,他才会心有不甘的退下。
今天怎么突然转变了性子,守将实在是想不通,守将摇了摇头,既然想不通,干脆不想了。
管他怎么变了,只要不出城,什么都行。
第376章 首战告捷
“怎么样将军是不是答应了吗”回到住处,其余将领立刻向副将打探守将的意思,他们都主张出城一战。
用一场胜利来鼓舞低落谷底的士气是最好不过的。
他们受不了城外敌军的挑衅,而他们却只能龟缩在城里干瞪眼,对方不过才两千人马。
只要布置得当,击溃对方不是问题,说不定还能将这支深入的孤军一口吃掉。
唐朝虽然强大,可他们高句丽人什么畏惧过,更不用说什么因为一支孤军,而不敢出城。
“他不同意!说这是莫离支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违命者军法从事。”副将抓起桌上的水壶,给自己灌了几大口水,用袖子擦了擦嘴角说道。
“还真是胆小鬼,几十万人的阵仗我们都见过,难道还会怕城外的两千孤军不成。”一名百人长愤愤不平道。
“懦弱无能的家伙,没有资格成为我们的将军,连面对敌军的勇气都没有,真是怂蛋。”又一名百人长不满道。
“可是死守城池,确实是莫离支大人的命令,我这么做算不算抗命,莫离支大人要是知道的话,肯定不会饶过我们。”又有一名百人长道。
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泉家是出了名的残暴,尤其是上一代莫离支泉盖苏文,他残暴起来,连高句丽的国王都敢杀,还有什么是他们家族干不出来的。
“大家放心好了!只要我们能够击溃城外的敌军,莫离支大人必定不会亏待我们,要是不能击溃敌军……”副将说到这里便没有继续往下说了!
不用副将说的那么直白,他们也能明白话里的意思,他们要是不能击溃敌军,不用莫离支动手惩罚他们,他们便早就死了!
反正不是敌死,就是他们灭亡,也就用不着他们的莫离支动手了。
“好!那我们现在就去把他拿下,出城干死那帮魂淡。”副将拍案而起道。
说干就干,副将带着他们朝守将的居所而去。
他们发现守将的居所周围的警卫比平日里多了一倍,就算是这样,也难不倒他们。
很快,周围的守卫便被他们全部解决掉。
他们直接闯入进来,守将见状勃然大怒。
“你想要干什么想要造反吗”
没有人理会他,副将大手一挥,身后的士兵便立刻冲了上去,守将愤怒拔刀,连连挥刀砍倒几名士兵之后,便被生擒。
“将将军带下去休息!好生照顾!”副将吩咐道。
“是!”士兵应道,押着被五花大绑的守将下去。
“传令下去!出击!”副将接替守将的位置,发号施令。
“遵命!”将领们领命,点齐兵马杀出城去。
贵端城城门大开,高句丽两万大军杀了出来,誓要将这支在贵端城下耀武扬威唐军消灭,这里便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将军!敌军已经杀至!”一名骑兵在薛仁贵面前汇报道。
“传令!三轮急速射后,立刻按照原定路线撤!”薛仁贵道。
“是!”传令兵飞奔而去,得到命令的骑兵开始张弓搭箭朝高句丽军进行射击。
他们边跑便射,高句丽军只能在后面吃灰尘。
“敌军已经逃跑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一名百人长问道,大军刚刚出城,敌军便开始跑路。
这让他有种打在棉花上,无法发力的感觉。
“追!但是不能离开贵端城五十里。”副将说道。
要是五十里都无法追到对方,也就不用再追击了!
“明白!”百人长道,转身离开,传令下去说追击敌军一百里再返回,将原来的五十里加了一倍。
薛仁贵率领骑兵在前面跑,时不时的朝后面射上几箭,便会有人应声落马。
高句丽军中也有骑射了得的契丹、靺鞨部人,唐军也有中箭落马之人。
靺鞨部又分为黑水、白山等部,他们是居住在东北的游牧民族,是后来的女真人前身,也是满族人的祖先。
双方你追我跑,箭矢在他们当中飞来飞去,双方各有死伤。
唐军装备精良,高句丽军在这方面吃了很大的亏。
在七十里外,有一支数万人的唐军正在静静的等待他们的到来,他们是随着高句丽斥候,最后一次查探后,来到这里设伏。
“启禀都护,敌军已经进入我军包围圈。”斥候单膝跪在程铭振面前道。
“传令下去!立即合围!全歼敌军。”程铭振大喜,基本用吼的喊道。
“诺!”传令兵飞奔而出。
“呜~呜~”战斗的号角响起,唐军立刻对高句丽军进行合围,誓要消灭他们。
“众将士随我杀回去!”薛仁贵勒紧缰绳大吼道,骑兵纷纷调头随薛仁贵杀了回去。
“不好!我们中计了!快杀出去!”高句丽将领大惊失色!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这种结果。
不是说已经探查了方圆三百没有敌军踪迹,可眼前的敌军是怎么出现在离贵端城七十里内。
他们现在没有功夫考虑这个问题,他们只想杀出重围。
程铭振等人自然不能够让咬钩的鱼儿跑了,在大军的围剿下,无一人冲出重围。
解决掉这支高句丽军,拿下贵端城便不费吹灰之力,谁让他们把守军都派出去围剿薛仁贵。
贵端城城头上,薛仁贵和程铭振遥望远方。
“立刻八百里加急!将此战向陛下禀报!”程铭振对薛仁贵道。
“我也正有此意!”薛仁贵道。
此战首捷,自然要向朝廷报喜!
信使骑着快马朝长安方向飞奔而去,几天之后,便将捷报传达给李承乾。
“大家!薛将军和程都护派人送来捷报!我军此次东征首战告捷。”王泉说道。
“拿来朕瞧瞧!”李承乾闻言大喜!
王泉立刻将报捷信交给李承乾,李承乾接过迫不及待打开。
看完之后,李承乾笑道:“好!此次一战,我军不仅拿下了高句丽贵端城,斩首敌军四百余级,捕虏数百余人。”
“恭喜大家!贺喜大家!薛将军和程都护不负大家期望,消灭高句丽指日可待。”王泉笑道。
“高句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不过你现在道贺未免也太早一些。”李承乾笑道。
“奴婢这不是提前道贺!一点也不早,高句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大家必定能够成为千古明君。”王泉说道。
第377章 不安分的吐蕃
“启禀陛下!刚刚接到边关来报,吐蕃大相禄东赞率领大军进犯吐谷浑。”早朝,李恪出列行礼向李承乾汇报道。
“吐蕃为何无辜出兵吐谷浑他们不是一直相安无事吗”李承乾问道。
他这是明知故问,吐蕃早有扩张的野心,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前不久,吐蕃赞普派人到长安来向李承乾求婚,希望大唐能够将公主再次远嫁到吐蕃去。
谁知,李承乾尽然给拒绝了!这样一来吐蕃便有了出兵攻打的借口。
吐蕃先是假模假样的要求吐谷浑让开一条道路来,给吐蕃大军行军,他们要去长安跟大唐的皇帝要给说法。
凭什么不将公主嫁给他们赞普,这是在羞辱他们的赞普,就等于在羞辱吐蕃,所以,大唐必须要给吐蕃一个说法。
吐谷浑作为大唐的附属国,自然不能给吐蕃让路,于是便拒绝了吐蕃的请求。
于是,吐蕃又有了进攻吐谷浑的借口,吐谷浑羞辱了吐蕃,必须要赔偿吐蕃大军的精神损失等费用。
于是,吐蕃便派兵拿下这个挡在吐蕃和大唐中间的吐谷浑,以方便以后对付大唐。
大唐灵州都督席君买立刻下令,以保护大唐银行在吐谷浑的分行为由,出兵帮助吐谷浑。
“这事皆因陛下拒绝吐蕃赞普求婚,吐蕃觉得受到羞辱,这才出兵向我大唐讨要说法,只是吐谷浑正好阻挡了吐蕃大军,这才引发了吐蕃和吐谷浑之间的争斗。”户部尚书卢承庆道。
卢承庆和许多官员认为,之所以会引起这样的事情,那是因为朝廷拒绝了吐蕃赞普的求婚所致。
原本可以用和亲来避免这场战争,可皇帝本人却偏偏要拒绝,这才导致了本不该发生的矛盾,却因此而发生。
朝廷要对高句丽和百济用兵,这每天要消耗大量的钱粮,要是再和吐蕃打,又要增添一笔不小的消耗。
朝廷还需要应对天灾,以及各种叛乱,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朝廷每年收上来的赋税有限,就算有金山银山,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卢承庆身为户部尚书,管理着朝廷所有的钱粮,看着每天大量的钱粮从他手里流出,他便有些难过,担心再这么造下去。
大唐本就不富裕的国库,早晚被折腾光了!
“卢尚书所言,诸位爱卿是否赞同”李承乾问道。
“卢尚书所言属实,臣附议!”兵部尚书任雅相站了出来说道。
“臣等附议!”朝中百分之八十的官员,都赞同卢承庆的说法。
“既然如此,诸位爱卿以为应该如何解决此事才能让吐蕃和吐谷浑不用兵戈相向”李承乾道。
“臣以为应该立刻派出使者,安抚吐蕃,并许诺将我大唐的公主下嫁给吐蕃赞普,方能平息这次争端。”户部尚书卢承庆说道。
“你们也这么认为”李承乾问道。
“是!”所有支持卢承庆的人都点头称是,他们十分赞同卢承庆的做法,这样确实可以避免双方的矛盾。
“请陛下立刻下诏,将灵州都督席君买召回,他私自以保护大唐银行的名义出兵,只会使得双方矛盾加深。”兵部尚书任雅相道。
“你们都认为卢承庆所言正确,而朕却正好与你们的意见相反,你们真以为吐蕃得了我大唐公主就会撤兵。”
“不他们不会,吐蕃早有向外扩张的意图,吐谷浑、白羌等早已经是吐蕃眼里的猎物,动手只是迟早的事情。”
“没有了吐谷浑,我大唐便要直接面对吐蕃的威胁,吐蕃觊觎我大唐富庶之地已久,一旦吐谷浑有失,我大唐西北边陲将永无安宁。”
“吐蕃其狼子野心早已经昭然若揭,而你们却一直视而不见,一心只想委曲求全。”李承乾怒斥文武大臣。
众人闻言皆是低头不语,他们知道吐蕃野心勃勃,只是,现在不是还没有威胁到大唐,他们自然不愿去多树立一个敌人,能过一天安稳日子就过一天。
真要是到了那一步,再打也不迟,大唐人才济济,还怕打不过吐蕃不成。
“朕并不觉得席君买所作所为有什么问题,他这么可以保住我大唐的脸面,如果,连一个附属国的都保护不了,日后,谁还敢真心实意的臣服我大唐。”
“朕要让这天下人看看,凡是与我大唐为敌者,必将在大唐铁骑之下灰飞烟灭。”
“凡是臣服我大唐者,我大唐必护他周全,绝不允许有任何人欺辱,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我大唐国土。”李承乾道。
“可是,陛下!吐蕃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消灭,这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臣是担心长此以往下去,我大唐会支撑不起这场战役。”户部尚书卢承庆道。
李承乾并没有打算全部依靠国库来输出,可以在当地开垦田地自给自足,还可以以战养战。
抢夺敌军物资来供养自己的大军,是壮大自身,削弱对方的的有效方法,此消彼长之下,敌军必亡。
“这是河源军经略大使黑齿常之送来的最新奏报。”李承乾手中拿着一本来自黑齿常之的奏本道。
“河源地处要冲,黑齿常之便在此地增设烽火台戍守点七十余处,并开垦屯田五千余顷,每年可收获粮食五百余万石。”
“有了这批粮食,河源军进可攻,退可守,不用再担心会因为断粮而放弃战斗。”
“卢卿不是担心国库的粮食不足以支撑大军常年征战吗可以让他们效仿黑齿常之,开垦屯田,自给自足。”李承乾道。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兵部尚书任雅相急忙出列道。
“有何不可,这样做即可自给自足,又不用担心国库入不敷出,岂不是两全其美。”李承乾道。
“陛下!自我大唐立国以来,实行的是府兵制度,均田制,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将领拥兵自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