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李承乾把他们留下,自然不会跟他们说关于怎么生产粮食的问题。

    即便说了,他们这帮人也未必能懂,跟他们这帮人说些关于生产粮食的事情,简直就是对牛弹琴。

    留下他们,是因为太子爷脑海中衍生了在唐朝开一间国有银行,特意找他们来商议一下具体应该怎么来做。

    “自古以来钱粮都是国家的重中之重,我大唐虽然国富民强,但是大唐要用到钱的地方还有很多。”

    “国库的钱有限,很多需要用到钱的地方还有很多,每一笔都必须精打细算才行。”

    “这还是遇见好年景,要是遇见个什么天灾之类,国库便要捉襟见肘了!”

    “寡人有一想法,在大唐开设银行,这样一来便能够解决钱的问题。闪舞”

    李承乾前面铺垫了大半天,终于说到点子上了。

    这太子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当真让人猝不及防。

    “殿下!这个什么银行究竟是何物臣怎么闻所未闻这银行莫不是能生金蛋的老母鸡不成”赵节抢先一步问出了大家心中的疑惑。【… ¥免费阅读】

    众人皆是望向李承乾,等待他给大家解释什么是银行,说实在的,他们还真的从来没有听过银行。

    难不成真的如同赵节说的那样,自己会下金蛋的老母鸡不成,不然的话,这银行的钱哪里总不可能自己凭空出现吧!

    众人对银行进行了一番脑补。

    “赵节,你还真能想,这个银行自然不是只会下金蛋的老母鸡,你们也可以把它当成会下金蛋的老母鸡倒也行。”李承乾道。

    这下众人就更加疑惑了,既然不是只能下金蛋的老母鸡,怎么又当成能够下金蛋的老母鸡呢

    太子这是什么意思这都把他们说糊涂了。

    “殿下!臣等资质愚钝,实在是无法理解殿下所说银行到底是何物,又是如何生产,还请殿下赐教!”狄仁杰行礼道。

    &nb




第142章:大唐皇家银行(2)
    ?

    经李承乾这么一说,在座的众人开始心思活泛起来。

    要是真的如同太子说的那样的话,每月都能得到利息的话,他们也想把钱存进银行。

    日积月累之下,自己能够有多少钱

    这个世界没有人会嫌弃自己的钱多,只不过每个人求财的道路不同。

    有些人奉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通过合法的方式去赚钱他们应该得到的财富。

    而有些人则不会管那么多,只要有钱,什么都能够出卖,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能做出来。

    “殿下!这银行具体应该怎么运行利息有该怎么算”李敬玄问道。

    大家的目光齐刷刷的集中到李承乾的身上,这可是关乎到大家存款利息的问题。

    “每个月给予百分之一的利息,凡是存钱到大唐皇家银行的钱,便以一百钱铜钱起步,并且必须要存够一年,才能给予利息,否则一分钱利息都没有。”李承乾说出了他的标准。

    其实早在唐朝就有类似办理银行某些业务叫柜坊的机构出现,它最早出现在唐玄宗开元初年。

    柜坊主要经营的业务是代客商保管金银财物,收取一定的租金,商人需用时,凭帖(相当于支票)或信物提取。

    同时,还对外放贷收取利息,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而柜坊的前身却是从邸店演变而来。

    邸店兼具货栈、商店、客居性质的处所,除了能够帮人保管货物之外,还能买卖货物,提供吃住业务的场所。

    李承乾这个大唐皇家银行,前期类似于唐玄宗开元初年的柜坊,却又有不同。

    不同在于柜坊是通过帮忙保管财物等收取租金,来支撑柜坊的运转,这功能就相当于储物柜。

    而银行则不同在于它是集资的性质,将所有人的资金都集中起来,再通过放贷给别人来收取高额利息。

    而银行则需要支付一点利息给存钱的人就可以了,银行在这里面充当的是中转站的性质。

    大唐皇家银行暂时就这两项业务,至于其他的业务,等以后在增加也不迟。

    以后还要发展保险,养老金、社会保障金等,以此来造福大唐的百姓,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大家觉得寡人这个银行的构思怎么样如果可行的话,就这么办”李承乾问道。

    李承乾身为太子,虽然可以不经过他们同意,也能把大唐皇家银行给办起来。

    可单凭他一个人,也无法玩转整个银行,更何况,他还要监国,每天处理政务。

    哪里有功夫去管理银行的事情,办理银行的事情只能交给心腹臣子去办。

    作为穿越者的李承乾,自然要民主投票表决,银行这一方案能不能通过。

    李承乾相信只要存钱这一条一经推出,便会有很多人争先恐后的将自己的积蓄存到大唐皇家银行。

    毕竟,存银行还能得到利息,有好处拿谁不愿。

    贪小便宜是人类的劣根性之一,到时候把在银行存款可以得到利息的事情传播出去,还怕没有人把钱投到银行里来。【¥ &免费阅读】

    只要他们按照自己说的去做,银行便能够办成,如何给利息李承乾已经给出了一个标准。

    至于这么放贷,这方面李承乾就更加不用担心,对于放贷收取高额利息,这些人大多都是各种好手。

    放贷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太过简单。

    “殿下!这银行好是好,只不过,这银行是否准许民间兴办”赵节问道。

    在赵节等人看来,要是银行真的如同李承乾说的那样的话,银行简直就是无本万利的好行业。



第143章:开业
    ?

    两个月后,大唐的第一家银行正式在唐朝长安城内的东市繁华地段挂牌落户,打开门做生意。

    在这两个月里,李承乾更是不遗余力的大力宣传有关银行的事情。

    办银行的事情早已经是家喻户晓,这段时间以来,大家茶余饭后讨论最多的便是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新兴行业——银行。

    即便上你只要走在大街上,便能够听见人们不断讨论的话题,三句不离银行。

    “你听说了吗听说朝廷要办一个叫什么银行的”

    “听说了,我不仅听说了,还看了今天的大唐日报,上面清清楚楚的写了这件事。”

    “哎哟!我听说这个银行,你只要把钱存进去,它便会给你利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我看多半有可能是假的,天底下哪里有这么好的,只要你把钱放进去,他们就会给利息”

    “要我看还是不要做白日梦了!天底下哪里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我敢肯定这一定是骗局。”

    “不能吧!这可是朝廷创办的产业,朝廷怎么也不应该欺骗我们才对,反正我谁也不信,就信朝廷的。”

    “你要是不信我说的话,那你就去试一试,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试就试,谁怕谁!等银行开业了,我第一个去存钱。”

    “好了!你们一人少说一句,要按我说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是真的,这银行不是还有放贷的业务。”

    这样的对话,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听见。

    因此,导致开业的那天,银行门前人山人海,大家都在挤在银行门口看热闹。

    为了维持秩序,李承乾还将程务挺派来,让他领几百东宫卫士,再从金吾卫中抽调一些将士来充当保安,维持现场的秩序。

    看着全副武装的军队站在银行四周维护秩序,众人对银行的信任又多了一分。

    这帮人大多数都是来隔岸观火看情况的人,他们生怕银行只是一个骗局,他们要等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试出结果之后,他们才会安心的把钱财存进银行。

    有人心里有顾忌,担心有风险,只能在一旁观望。

    自然便会有人敢凭着一股拼劲,第一个站出来,将自己的积蓄存进银行,等待最终的结果。

    见有人站出来存钱,一些贪小便宜和跟风的人也站了出来,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存一部分到银行里去。

    “这个您收好了,以后本人凭这个来取钱,我们银行都会给你办理。”【!… …免费阅读】

    银行的工作人员每将一笔钱存起来后,都会给来存钱的人一份存钱的票根,一式两份,一份留在银行。

    哪怕不小心丢了,或者其他原因,只要是你本人来,都能根据留在银行的票根挂失补办一份。

    而且,在这票根上面有朝廷专门用来防伪的标识。

    这是防止有人制造伪劣假冒的票根进行诈骗。

    “要借钱贷款的各位,请到这边来。”存款窗口对面的借贷窗口处,工作人员大声喊道。

    有需要本钱做买卖的商人则来到这边的柜台前办理贷款的事宜。

    “这是您要借贷的款项合约,要是没有问题的话,便在这上面签字画押,您就可以在本银行里贷到您想要的钱。”工作人员面带微笑的为客户服务。

    客户仔细浏览一遍合约后,再三确认道:“在这上面签字画押,然后拿房屋田地等物抵押就行,就可以在你们这里贷到我想要的钱对吗”

    “对,只要你拿房屋等贵重物品抵押,我行便会给予您相应的贷款钱,这点您大可放心,本银行这可朝廷办的正规机构,绝对童叟无欺。”工作人员依旧保持微笑服务。

    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这位客户顿时喜笑颜开,将早已经准备好了的房契拿了出来,摆放



第144章:出大事
    ?

    “殿下!这是这个月银行贷款的盈利账本,还请殿下过目。”李义府将银行的账本送到东宫,让李承乾翻看。

    李承乾接过王泉从李义府手里拿过来,转递给他的账本,一一翻看。

    “从账本上记录数目来看,比寡人心里预计的盈利额度还要多,义府,此事你办的不错!”

    “寡人要好好的赏赐你,你说说看,寡人赏点什么给好呢”李承乾道。

    “为殿下效力,是臣的本分,不敢乞求任何赏赐。”李义府客套道。

    李承乾不会把李义府的这句话当回事。

    为他办事虽然是李义府的本分,这么卖力的办事还不是希望能够得到他这个太子的赏识,换取更多的利益和前途。

    李承乾要是不有所表示的话,会被人说成刻薄寡恩,以后还有谁愿意为你尽心尽力的卖力办事。

    所以,他必须要赏赐李义府,不仅要赏,还要大赏,他的臣子们才会更加努力为他效力。

    “寡人向来赏罚分明!你有功劳,寡人自然要赏赐,这是你应得的赏赐。”李承乾道。

    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不仅要赏罚分明,还要恩威并施。

    “臣谢殿下恩典!”李义府大喜,急忙谢恩!

    “王泉!”李承乾道。

    王泉立刻上前一步,打开手中的册子,宣读对李义府的恩赏:“此次李义府办事得力,寡人便赏你美玉一块,绫罗绸缎百匹,白银百两……”

    “臣李义府谢太子殿下赏赐。”王泉宣读完对李义府的恩赏后,李义府感激涕零谢恩。

    “日后,还要卿多多费心才是。”李承乾道。

    “臣定为太子殿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殿下要是没有其他的吩咐,那臣便先行告退!”李义府道,见李承乾确实没有其他事情要安排他去做,便退了下去。

    李义府刚走没有多久,便有内侍来报。

    “启禀郎君,陛下的密函送到,还请郎君过目。”

    王泉上前拿过内侍手中的密函,挥手让内侍退下,他将密函转交给李承乾。

    “郎君!大家在密函上都说了什么”王泉见李承乾看过之后,把密函扔在一旁,心里好奇上面都写了什么

    一见到李承乾随意的李二陛下的密函扔一旁,王泉便知道他可以问上面的内容,李承乾不一定会告诉他,但却可以问,里面的内容没什么好保密的。

    要是李承乾将密函郑重其事的收起,哪怕王泉再怎么好奇,他也不会多一句嘴。

    “也没有什么,寡人办银行的事情,父皇已经知道了,特意发这一份密函来,希望寡人能够将银行盈利的利润,分一半给国库。”

    “父皇就算不说,寡人也会将一部分利润分给户部,让户部送进国库储存起来。”李承乾道。【#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他本来就打算通过银行得到的利润,分一部分给给国库,毕竟,大唐将来都是他的,国库充实了,以后国家要用钱的时候,也能方便许多。

    李二来不来这份密函,意义都不大,只要他不想给的话,他有很多种方式搪塞过去,并且绝对不会引起李二的不满。

    “王泉!你去告诉李义府,将一部分的钱财,放到户部管理的国库中去。”李承乾吩咐道。

    “奴婢这就去办!”王泉说罢,退了下去。

    找到李义府后,将李承乾的话跟李义府这么一说,李义府便立刻将银行所得利润,取出一部分来,命人交给户部。

    “往后还要仰仗王内官在殿下面前为本官多多美言几句,本官定不会亏待王内官。”

    王泉临走前,李义府还给王泉塞了一锭银子,希望王泉以后能够在太子爷面前,帮他多多美言几句。

    王泉不动声色收下,爱财乃人之常情,王泉自然也不能免俗。
1...3940414243...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