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陛下!臣冤枉!”杜楚客抬起头来喊冤。
说实在的,他是真的冤,原本以为能够借此机会扳倒太子,可谁又能知道剧情会反转。
从揭发太子谋逆,反转成他杜楚客逼死贺兰楚石。
“你说你冤那贺兰楚石为何会撞墙而死,这份血书有是怎么回事。”李二将血书丢给杜楚客。
杜楚客急忙捡起地上的血书翻看,看完之后,差点气的他吐血。
血书上句句说杜楚客是怎么逼迫他贺兰楚石,他为了名节大意,只好以死明志。
“陛下!这份血书一定是假的,是有人要陷害臣呀!还请陛下明察。”杜楚客给李二陛下磕了个头,说贺兰楚石以死明志,他是不会相信的,贺兰楚石没有这个胆子。
“害你谁会这么大费周章的去害你,害你能有什么好处。”李二道。
“陛下!当时,我在监牢里询问贺兰楚石有关行刺魏王的事情,贺兰楚石亲口说太子欲要谋反。”
“如今,贺兰楚石突然暴毙,定是有人想要杀人灭口。”杜楚客道。
一旁的李承乾看后,暗自摇头,这个杜楚客完蛋了。
&nbs
第29章:推广新技术(1)
一切的证据都间接的证明,是杜楚客逼死贺兰楚石,而杜楚客却无法为自己脱罪。
“来人!将杜楚客打入天牢!”李二陛下命人将杜楚客关进天牢。
守在殿外的禁军立刻冲了进来,把杜楚客带了下去。
接下来便是对杜楚客的宣判。
李承乾起身告辞离开,接下的事已经不需要他再参与了,杜楚客逼死贺兰楚石,又诬陷他这个太子,唯一的下场便是死。
回到东宫的李承乾没有等到宣判杜楚客死刑的消息,却等来了怒气冲冲的侯君集。
李承乾不明白侯君集为了什么而愤怒。
“陈国公这是怎么了这么大的火气”李承乾疑惑的问道。
“太子还不知道吧!杜楚客判罪的情况”侯君集道。
李承乾一愣,按照杜楚客的罪行,无论是污蔑他这个太子,还是给侯君集一个交代,杜楚客都得死,可看侯君集的神情,事情应该没有这么简单。
“陈国公!可是出了什么问题。”李承乾感觉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陛下本来是要宣判杜楚客死刑,赐他白绫三尺,给他留个全尸,谁曾想好几个与杜楚客交好的山东大儒,居然号召士林之人,对杜楚客从轻发落。”
“不仅如此!五姓七望的人也搅和在里面,凭借他们的影响力,向陛下施压,陛下不得不改了原判,正是将杜楚客流放外地,并终身监禁起来。”侯君集道。
李承乾听后也是十分生气,这些世族大家吃饱了撑的,就连这样的事都要胡乱插手。
这些世家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引到社会舆论,借着这种舆论之势,向朝廷施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好端端的他们怎么会参与进来”李承乾真的很不理解,世家大族向来注重他们之间的利益,按理说不应该掺和到杜楚客事件上来才对。
“听说是魏王亲自出面请动这些山东大儒帮忙求情!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侯君集道。
李泰向来爱学习,是他们哥三之中学习成绩最好的,是老师眼中的三好学生。
李泰向来跟这些大儒走的近,李泰去游说大儒,也就解释的通了。
“五姓七望的人都参与进来了吗”李承乾道。
“这到没有,只有卢家的一些旁支加入其中。”侯君集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当初,卢氏的卢寿公然挑衅皇权,被李二陛下下令处死,卢寿的弟子一直对此不满。
想来这次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就有他们的身影。
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舆论的重要性,同时也侧面的说明李二陛下已经老了。
内心少了些杀戮,更多的是怀旧,念及杜如晦的功劳,免除了杜楚客的死罪,只是判他个流放和终身监禁。
要是换成年轻时候的李二陛下,哪里会理会这些人,重新对杜楚客判刑,直接杀了便是。
李承乾安抚侯君集的情绪后,侯君集起身离开,他作为兵部尚书,不适合在东宫久呆。
舆论就像一把利剑,应用得当的话,就能够无往不利,所向睥睨!反之,则会伤害到自身。
为了能够削弱五姓七望的影响力,就必须增强自己对舆论的把握,以后,甚至做到引到社会舆论的走向。
李承乾首先想到了报纸这个有利的工具。
说到办报纸,就必须要先解决印刷的问题。
唐朝初期出现的印刷术是雕刻在木板上的雕版印刷术,主要用来印刷佛经,以及历书等。
普通的书籍依旧是依靠人工来抄写,这样的话办报纸是肯定不行的。
所以,印刷术的事情必须提前解决,这样
第30章:推广新技术(2)
办报纸的事情李承乾打算等泥活字造出来之后,再向李二陛下申请发行。
第二天,上午工匠经过几次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李承乾交代的任务,并将劳动成果交到了太子爷的手中。
李承乾重赏这些劳苦功高的工匠后,便带着他写好的报纸和泥活字去见李二陛下。
李承乾来到两仪殿外,便见工部尚书阎立德和一众工部官员从里面走了出来。
李承乾心里很好奇,下朝之后,李二陛下留这些人在两仪殿干什么他没有听说有什么大的工程要做。
李承乾急忙走上前去,叫住阎立德道:“阎尚书,陛下和诸位在商议什么”
“殿下!陛下和我等商议在长安建造朝集使住邸,臣还要去看地方选址才能正是动工,臣告退。”阎立德道。
“哦!阎尚书请便!”李承乾道。
听了阎立德所说,李承乾这才想起,各州长官或上佐会在每年岁首带着贡品进京,这些人便被称为朝集使或考使。
长安城里并没有为这些人提供吃住的地方,这些人只好去租借地方来住。
一切的开销都由朝廷来给,这就使得预算严重超出,时间长了帝国财政也吃不消。
李二陛下思前想后,最后在贞观十七年九月份,下令建造朝集使住邸,以此来统一规划。
这些跟李承乾没有任何关系,对他来说,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出版报纸。
李承乾转身朝两仪殿内,一拐一拐走了进去。
早有内侍将李承乾来的消息,向李二陛下汇报过了。
“参见父皇!”李承乾向坐在御座上的李二陛下行礼道。
李二陛下看着李承乾,以及他身后抱着一个盒子的王泉道:“承乾,你怎么来了有什么事吗这里没有外人不必多礼。”
“不瞒父亲!我今天来见您,确实有一件事情需要向您请旨,还请父亲能够同意。”李承乾道。
李二原本就是这么一说,没想到他的太子还真有事找他,而且还需要请旨。
这意义就变的不一样了!
“你说说是什么事需要朕下诏书”李二问道。
“儿臣向发行报纸!”李承乾道。
李二一愣!
报纸那是什么玩意李二不由的看向一旁的王元,王元感受到李二陛下的目光,无奈的摇了摇头,说实在的他也不知道报纸为何物。
“承乾,什么是报纸朕为何闻所未闻”李二疑惑的问道。
“报纸就是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功能的重要载体,简单来说和邸抄有点类似,却比邸抄更加的全面。”
“利用报纸来让信息快速流动,有了它以后,便能够引导大唐民众的言论。”李承乾道。
李二大吃一惊!邸抄是什么他自然是知道的。
所谓邸抄也就是邸报,是报纸的原型,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宋朝时期才称呼邸抄为邸报。
各州派来长安和朝廷之间联络的代表,在长安都设有办事处,这个办事处就叫做邸。
这些代表会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者绢帛上,再通过驿站传递回去。
“承乾,你给朕好好说道说道,这报纸有何不同之处”李二问道,刚才李承乾的一番话,让李二捉住了一点。
李二深知舆论的重要性,不然的话,他也不会说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来。
这点也是李承乾为什么有自信能够让李二痛痛快快的答应他开展报社。
朝廷要是能够引导社会舆论,对于李二来说这是一件跨时代的大事,更加有利于他打压削弱世家大族的影响力。
第31章:大唐日报
李承乾回到东宫,立刻找来张玄素、于志宁和孔颖达三位太子老师,将李二要他们负责协助自己办理报社的事情跟他们说。
李承乾向三位老师讲解了报社和报纸的作用后,让他们在报纸对现下时事进行评论等。
孔颖达三人当场便答应了下来,他们不仅能够在时事上发表自己的评论,还能够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文章,最重要的是能够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教学经验。
这种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好事,他们三人怎么能错过。
“太子!这使用自己名字会不会引来不必要麻烦”张玄素问道。
这个问题很重要,有些事情发表出来怕惹人非议,不太好用自己的名字署名,容易引来是非。
李承乾微微一笑道:“张师傅不必担心!师傅可以取个名号,以后不用真名的时候,就用这名号不就行了。”
“这名号也只有我们内部的人知道,外人是无法知道的。”
名号就相当于作者的笔名。
“如此甚好!甚好!”张玄素捋着胡须笑道,孔颖达和于志宁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三位师傅!寡人还有事要办!就不留三位师傅了。”李承乾道。
“老臣告退!”张玄素三人急忙行礼告退。
李承乾又去了崇贤馆和崇文馆,从里挑选了一批直学士来充当编辑,东宫的卫士则充当记者,负责搞些新闻回来。
李承乾将报纸分为五个版面,第一版面上是讲关于时事政论,朝廷新发布的政令,朝中大臣的奏议等政治方面的事情。
第二版面上讲的是传记,主要编写名臣的光辉事迹和一些好人好事等,凡是符合标准的一律刊登在这上面。
第三版面上讲的是跟文学有关的文学类型的刊物,里面主要刊登一些诗词歌赋。
第四版面上刊登则是天气预报。
第五版面,也就是最后一版是广告版面。
广告,广告,广而告之!广告版面以后将是报社的主要经济来源,毕竟报社也是需要资金运转的。
没有钱,拿什么去办报纸,总不能让朝廷一直养着吧!
李承乾搞定报纸版面之后,还在报纸上设计了一个双龙戏珠的图案。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明天正式发行试试看了。
毕竟这是第一次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发行报纸,还不知道效果怎么样,李承乾决定先在长安县和万年县试着发行。
李承乾打算在报纸发行之前,让李二陛下给报纸题名,李承乾给出几个报纸的名字,进宫供李二陛下来挑选。
李承乾不仅要发行报纸,以后他还要发行杂志周刊等。
“这就是你要朕给报纸题的名”李二看着李承乾递交上来的纸张,上面写着几条用来为报纸命名字。
如大唐六点半、大唐晚间新闻、大唐早报、大唐日报、大唐晚报等。
“这些都是儿臣仔细挑选的,字短意简,民众一听就知道这是什么!”李承乾道。
李二点了点头,觉得李承乾说的有道理,李二的目光又重新落到纸张上。
李二提笔,在纸张上先将大唐六点半划去,六点半什么玩意
李二摇了摇头,又划去几个名字,一番筛选过后,李二毫不犹豫的圈定了大唐日报四个字,并在报纸上亲笔写下大唐日报四个大字。
“你打算怎么来发行这些报纸”李二放下毛笔问道。
“我打算现在长安县和万年县发行第一批报纸,暂时还不知道销路怎么样,便暂时印刷三千张,以三天一次来发行,看看成果怎么
第32章:李泰的野望
卖报纸的孩童都是贫苦人家出身,他们都是李承乾授意报社招收的报童。
都是由报社统一教导他们,只要他们每人每卖出两份报纸就可以得到一文钱的报酬。
有了这些报酬,他们就能够补贴家用,家里的生活就能够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学习到文字。
为了方便普通民众理解报纸上的内容,李承乾还在各坊专门设立读报人,为广大的劳苦大众解读报纸。
毕竟,这个时代能够读书识字的人在少数,大多书籍都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里,寒门子弟能够读的起书的也不多。
更何况是这些生活在底层,人数众多的劳苦大众,基本上他们一辈子都没有机会接触到知识。
如果不给他们解读报纸,又怎么去引导这些民众的舆论,不能引导广大民众的舆论方向,怎么打压削弱甚至是消灭世家大族的影响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