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教多宝仙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小神七
此时石矶娘娘在发觉哪吒再次逃跑之后也的确怒不可遏,昨日本想在地牢关于一处,待今日便拿哪吒找太乙真人论理,不想天一亮往地牢一去,却发现人去牢空,连法宝缚仙绳也不知去向。想必是被哪吒一并夺去,当下怒火攻心,失去理智。这哪吒一而再再而三落她面皮,岂能就此罢休!说罢又往陈塘关而去。不料石矶娘娘气急冲冲去到陈塘关质问李靖,李靖一头雾水,“昨日娘娘让我回陈塘关后,便不曾见过哪吒。”石矶娘娘怒极而笑,哪里听他解释,太阿剑一刀剑光划下,凭李靖连仙道都未成的道行,哪里能挡,当下身受重伤,整个大厅顿时变成废墟。“哪吒昨夜从我洞府中逃出,我本念在他乃小儿心性,好生关押一番便是,不料他行事乖张,四次三番得罪于我,你若知其去向,快说给我听,不然我便上西昆仑问罪你老师!”
石矶娘娘与度厄真人素来交好,李靖一听,顾不得重伤,顿时急了“娘娘息怒,待我了解清楚,定向娘娘禀告!请娘娘稍候片刻!”
石矶娘娘见李靖不似说谎,怒火稍缓,到底看在好友度厄真人的份上,目带寒光,缓缓说道“如此,我便在此等个交代!”待安抚完石矶娘娘后,李靖把惊慌失措的殷氏叫来卧室,一问起哪吒,殷氏言辞闪烁,便知有异,再一细问,殷氏便把早上发生的事情说给李靖听。李靖顿时恨铁不成钢地指着殷氏道“你啊你!石矶娘娘向来心善,你道我昨日为何那么快回来不是我不顾及哪吒安危,而是石矶娘娘与我师度厄真人交情甚笃,况哪吒又是太乙真人门下徒弟,得阐教庇护,石矶娘娘看在我老师与太乙真人的面上,也不会过多为难哪吒,顶多在白骨洞受苦三两天便可平安而归。如今哪吒一而再再而三闯祸,你不思教诲,竟又让他求救太乙真人,如今事情越扯越大,娘娘分明与哪吒结下因果,不死不休!”
殷氏闻言脸色一白“老爷言重了,到底不过一”
李靖不耐地打断殷氏的话,说道“此事你不必再管,如今哪吒在金光洞定可相安无事,此事我自有计较!”说罢,往正厅而去。当下李靖便与石矶娘娘回禀道“请娘娘息怒,都是拙荆爱子心切,不识大体,哪吒昨夜的确回来了府上,但唯恐娘娘责罚,这逆子竟私自逃出府上,往乾元山而去了。请娘娘在此静候,李靖这便把逆子带回来,向娘娘谢罪!”
石矶娘娘闻言,当即一拍桌子,“这黄口小儿好大的胆子!我倒要看看太乙真人要如何处置此事!”顿了顿,杏目瞪向李靖,“待我回来,再好好同你算账!”说罢,提着太阿剑便往乾元山方向腾云而去不提。
第一百一十章 哪吒有难 太乙真人收石矶 下
乾元山位于昆仑山西南方向,此处群山绵延不断,既是仙家宝地,景色自是不凡。只见从高空望去,白日临朝,烟波渺渺,层彩入空谷,白云岩上石嶙峋;又见细水潜流,清风绕绕,柔风拂面起,云水烟波若仙境,待得近处一看,又见烟雾缭绕,松柏翠绿,鸟鸣婉转,鱼儿闲游,正是好一处潜心修炼的福地!
只可惜此处景色虽好,但是石矶娘娘此时却无暇去欣赏。只见石矶娘娘一路腾云驾雾来到金光洞前,只见那金光洞洞口左侧石壁上镌刻着“金光洞”三个遒劲古朴的大字,洞内日华光映,霞光万丈,有如铺金盖银般华贵无比。稍息,只见一手执拂尘的道人从洞中出来。那道人身穿一件太极图道服,头挽双髻,大袖宽袍,丝绦麻履,周身仙气凝练,正是那阐教十二金仙之一的太乙真人。
石矶娘娘见其周身仙气凝练,头后光环亮丽凌人,又有圣光护体,当下心中暗叹好一个圣人门徒气派。太乙真人见得石矶娘娘,不慌不忙跟石矶打了招呼“道兄请了。”石矶一看太乙真人言行有礼,便道“道兄你的门人仗着你道术,射死贫道的爱徒,还用乾坤圈、混天绫来伤我,道兄你把哪吒叫来见我,还是好面相看,万事俱息;若道兄隐护,只恐明珠弹雀,反为不美。”
太乙真人闻言,说道“哪吒现在就在我洞里,要他出来好办,但我不便交给你,你到玉虚宫找我老师,他要是交给你,我没话说。非是贫道徇私,只因哪吒乃封神天定先行官,他之去向,便是贫道亦要得到老师旨意。”石矶娘娘闻言顿时气得一个仰倒,本以为这太乙真人身为圣人门徒,德行高洁,不料竟是非不分,用圣人压自己,端的无耻。当下娘娘便道“你休用教主压我,你纵容你徒弟杀我爱徒,还用大道理压我,难道我就不如你吗你且听着,有诗证曰道德森林出混元,修成乾建得长存。三花聚顶非闲说,五气朝元岂浪言。闲坐苍龙归紫极,喜乘白鹤下昆仑。休将教主欺吾党,劫运回环已万源。”
太乙真人不为所动,又说“石矶,你说你的道德清高,只你乃截教,吾乃阐教,因吾辈一千五百年不曾斩却三尸,犯了杀戒,故此降生人间,有征诛杀伐,以完此劫数。今成汤合灭,周室当兴,玉虚封神,应享人间富贵。当时三教佥押‘封神榜’,吾师命我教下徒众,降生出世,辅佐明君。哪吒乃灵珠子下世,辅姜子牙而灭成汤,奉的是元始掌教符命。就伤了你的徒弟,乃是天数。你怎言包罗万象,迟早飞升。似你等无忧无虑,无辱无荣,正好修持;何故轻动无名,自伤雅道。”
好一个伤了你的徒弟亦是天数!此番言行分明不把她石矶放在眼内!石矶娘娘气得理智全失,喝道“岂有此理!”提起太阿剑便刺向太乙真人。太乙真人脸上异色一闪,往昆仑山玉虚宫方向拜道“弟子今在此山开了杀戒,望老师庇佑。”说罢,用拂尘架住太阿剑,手指娘娘道你根源浅薄,道行难坚,岂容你在我乾元山放肆!”说罢,二人激斗数合,神仙道法,你来我往,直惊到四周生灵惊慌失逃。石矶娘娘乃太乙金仙修为,比之太乙真人低了一个境界,时间一久法力难支,便撇开真人,祭起八卦云光帕,此宝顿时金光熠熠。太乙真人怡然不惧,只见指尖一道毫光射出,“此物不落,更待何时!”顿时,八卦云光帕应声落下。此宝与自己心神相连,石矶娘娘顿时受创,慌寸大乱间,手中太阿剑挥出无数剑光,往真人打去。只听太乙真人高声叫道“万邪岂能侵正!”娘娘顿时又惊又怒,太乙真人祭出一物,乃九龙神火罩。娘娘避之不及,被兜头罩住。石矶娘娘在罩中顿觉心跳如雷,汗如洪潮般落下,顿时色厉内荏喝道“太乙真人,我乃截教门下通天教主之徒,你且把我放开,今日之事便就此作罢!莫要徒惹事端,引阐截二教生隙!”
太乙真人毫不在意,截教中如石矶之地位的求道者数不胜数,虽说是截教门下,但终究不算正式拜在圣人门下,徒有师徒名分而已,若不如此,他行事也不敢如此放肆,端看日前与乌云仙一行斗法便知,不然按他性格,早已借机行事,替哪吒易筋洗髓,了却因果了。
却说哪吒从洞中出来,见得师父把石矶娘娘罩住,便有些埋怨“早有此物,我何须至此。”太乙真人答道“此物乃老师所赐的先天灵宝,你如今道行不足,尚不足以驾驭此宝。此间事了后,你且回去悉心修炼,来日待子牙拜将后,自有你用处。”说罢,看向了罩中的石矶娘娘。
那石矶娘娘在九龙神火罩中不知东南西北,又无那乌云仙之道行,破不开此宝。正自惶惶间,只见罩内顿时九龙同现,烈火生光,道道三昧真火盘绕着石矶娘娘。石矶娘娘乃天生顽石,得地水风火与日月精华淬炼,机缘巧合得道化形,这道家真火正是娘娘克星。不多时,只听一声雷响,可怜石矶娘娘今日被真火炼出原形,万年修行毁于一旦,身死道消矣!
你道这太乙真人为何要一心致石矶娘娘于死地前面有太乙真人说道十二金仙因千年不曾斩三尸而身犯杀劫,故而需要降下红尘顺应天道,助西周伐商。你道这杀劫从何而来这杀劫始源于阐教教义,只是很多时候顺应天意不代表可顺应本心,修行之道本就是与天相争,若真是要顺应天意,天道使封神量劫降下,阐截二教便应顺应天意,让门下弟子纷纷上榜以全天意。是以深究之下元始天尊此举本就有违阐教教义,长此以往,十二金仙便渐生心魔,徒惹杀劫,元始天尊自然不会让弟子受罪,于是默算天机得出,需以杀止杀,方可平安度过杀劫,也就让十二金仙纷纷出山,布下道统,为自身度过杀劫做准备。是以此次哪吒与石矶娘娘结下因果后,太乙真人便趁机三气石矶娘娘,激怒石矶娘娘与自己斗法,更趁机打杀石矶,做那之中第一位开杀劫的十二金仙之一!
第一百一十一章 子牙下山 阐教掌天书
话说朝歌中自妲己入宫后,霍乱朝纲,把纣王迷得神魂颠倒,乐不思蜀。而后又为了巩固自己的后宫地位,一日在与纣王**过后,借此说出自己有两位妹妹国色天香,比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二人对英明神武的纣王崇拜已久,愿入宫服侍大王。但凡位高权重者,多数人无不有享齐人之福的念想,更何况是纣王这等位于权力金字塔顶峰的天子。只见纣王听到妲己这么一说,顿时眼前一亮,淫心作乱,心下已**熏心,蠢蠢欲动,当即便让妲己择日让他两位妹妹进宫见自己。妲己见状一阵娇嗔“大王好生过分,想来有了两位妹妹,定不会再宠爱臣妾了。”妲己如今乃是纣王心头肉,就算妲己要天上星辰,也会想尽办法摘下来给她。一听妲己这样一说,纣王顿时一阵好哄,甜言蜜语不要钱般对妲己说了出来。妲己闻言一阵娇羞,身子如水般软在了纣王怀里,却在纣王看不见的地方,眼中露出寒光。只可惜纣王却看不见妲己如此冷漠的申请,只当是妲己在埋怨自己会喜新厌旧,忙淫笑地抱紧了妲己,好言一番,并对妲己一阵上下其手,直惹得妲己娇喘连连。只见帷帐落下,顿时从里头传来不可言说的声音
次日早上,妲己哄得纣王去上早朝后,便借口要休息,让左右宫人出了寿仙宫,不可随意惊扰自己后,便摇身一变,化作一道黑烟,往宫外飞去。只见妲己来到朝歌城外南门百里之外的轩辕坟前,往坟冢打出一道法诀,只见眼前一道涟漪浮现过后,不多时,显出一个洞府入口来,妲己见状微微一笑,闪身入去。正入到洞府后,只见洞中尸骸遍地,头骨兽骨数不枚举,妲己似是习以为常,脸不改色来到洞府深处。只见洞府深处,正有两位美人张开玉嘴,自山中掠来的樵夫脸色惊惧,却受法术抑制挣脱不得,只能绝望地看着二人,一人一口把自己精气吸食殆尽。不多时,那樵夫精气一泄,顿时变得骨瘦如柴,状若骷髅,在绝望中死不瞑目。
妲己见状,径自在石椅坐下,等二人整理好仪容后,才说道“多日不见,不想两位妹妹道行大进,可喜可贺。”这两位美人当真天生粉黛,倾国倾城,正是轩辕坟三妖中其二的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
“不及姐姐厉害,自入了宫后,享天子精华与气运,看姐姐脸色红润的,当真是鸿运当头,想来定是大有裨益。”玉石琵琶精阴阳怪气地道,却忘了自己每每到宫中看望这九尾狐狸精苏妲己,便会忍不住吸食宫人,夺其精血,并把尸骨藏于御花园太湖石下。
妲己看了一眼玉石琵琶精,笑道“看把妹妹酸的,我今日来可是有好消息告诉两位妹妹呢。”说罢,便把自己推荐两妖入宫的事情说了出来。两妖闻言大喜过望,对视一眼,均看出彼此眼中的喜色。只见九头雉鸡精娇笑一声,带着一丝讨好对这九尾狐狸精说道“还是姐姐厉害,把这殷商天子迷得如醉如痴,当真好手段。长此以往,定能顺利完成娘娘的任务。”妲己摆摆手答道“我等有娘娘圣令在身,不可轻举妄动。只是如今时机已成熟,两位妹妹还是先好好准备一番,待姐姐我择日带你二人入宫,享尽人间富贵!”说罢,三妖对视一眼,笑作一团,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殊不知灾祸已悄然降临,此处暂且不提。
而此处在混沌紫霄宫中,只见鸿钧道祖缓缓张开眼睛,似是若有所感,叹了口气。他虽得造化玉碟,以身合道,乃这宇宙洪荒中得至尊圣位,却也只因化身大道,需至公至正,是以七情六欲似有若无,几不可现。如今天道大势不可改,实乃是天数所定,只见道祖手一扬,一物破空而来,落在鸿钧道祖手中。那物发出阵阵毫光,正是此封神量劫中应劫而出的封神榜。道祖顿了顿,把封神榜一抛,紫霄宫紧闭的大门应声而开。只见封神榜顿时化作流光,破开地仙界胎膜,往昆仑山玉虚宫方向而去。
自封神榜下凡,降落地仙界后,六位圣人皆顿生感应,一见封神榜飞去的方向,各方反应不一。只见西方灵台方寸山上的接引圣人与准提圣人常年愁苦的表情不再显现,此刻均眉开眼笑,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喜色。只见准提圣人对接引圣人大笑道“道兄,你我等候万年,多方谋划,此量劫一过西方教终于迎来大兴之时!”接引圣人微微一笑,“大善!量劫将至,我将坐镇西方净土,东土之事却是要麻烦道兄了。”准提圣人点点头,二圣看出对方眼中的喜色,均意味深长地看向东方。身处娲皇宫的女娲圣人同样见到此景,看着封神榜若有所思,脸上一道怀念之色一闪而过,只见女娲娘娘沉默一会后,却又轻笑出声,美目中却不带笑意,惹得左右童子面面相觑,又惊奇又畏惧。却又见老子圣人于八景宫中看见封神榜飞去的方向,炼丹的动作不禁顿了顿,复杂的神色自脸上一闪而过,此量劫一过,也不知我三清可还复最初;此时通天教主看着封神榜飞入玉虚宫中,顿时抑制不住怒气,冷哼一声,不用他想,也知道此时元始天尊有多得意。若你不仁,我必不义,元始,亿万情分且看将来。而此时的元始天尊接住滞留在半空的封神榜,笑道“大善!我阐教乃天命所归,必尊老师旨意,代天封神!”说罢,爱不惜手地看着封神榜,笑得像个孩子一般。
却说昆仑山上有一道人叫姜子牙,今已七十有余,因求道心切,得元始天尊赏识,入了阐教。只可惜这姜子牙虽才思敏捷,但资质欠佳,修道四十载,仙道未成,见十二金仙个个声名显赫,大道可期,每每思及自己年岁已老,恐此生入不得仙籍,享不了长生,都暗自垂泪。一日,姜子牙正在洞府打坐修行,却有元始天尊随身童子来传,子牙不敢怠慢,连忙起身拜道“不知白鹤师兄来子牙洞府有何事吩咐”
白鹤童子答道“老爷来让我传你见他,你跟我来。”
姜子牙闻言,更不敢随意,好生整理了一番着装后,与白鹤童子来到玉虚宫中。只见元始天尊高坐八宝云光座上,身旁有白鹤童子与南极仙翁服侍左右。姜子牙恭敬行礼后,便听天尊问道“你修道多少年了”子牙答道“回禀老师,弟子三十二岁上山修行,如今已七十二岁了。”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又道“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如今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将兴,改朝换代终有纷争。今你与我代劳,代天封神,扶助明主,封侯拜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子牙求道之心恳切,一听,哪里愿意,当下便哭泣拜下“弟子自知天赋不佳,修行不易,但弟子求道之心从不作假,弟子情愿在山苦修,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老师收回成命。”
只见元始天尊沉吟片刻,便道“你此生仙籍难成,命当如此,不必如此。且收拾行李,下山之后尚有一番机缘。”姜子牙见事不可为,只得默默垂泪,出了玉虚宫。正自苦闷间,不料身后有音传来“子牙留步。”姜子牙转身一看,却是南极仙翁。这南极仙翁乃仙鹤得道,今已修得大罗金仙道果,与姜子牙交情甚笃,在阐教中亦颇有地位。子牙拜道“不知道兄有何吩咐”南极仙翁闻言,答道“我知子牙之心,只如今机会难逢,时不可失;老师亦言天数已定,你虽是下山,但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姜子牙一听,顿觉言之有理,现在天尊也没有把自己逐出师门,仔细一想南极仙翁的话也是道理,师命不可违,当下姜子牙便决定听候吩咐,回洞府收拾行囊,再次来到玉虚宫领法旨。只听天尊说道“你今日下山,我有八句偈子,日后自有应验一十年来窘迫乡,耐心守分且安然;溪石上垂竿钓,自有高明访子贤。辅佐圣君为相父,九叁拜将握兵权,诸侯会合逢戊申,九八封神又四年。”
姜子牙铭记在心后,与天尊及一众同门拜别,在麒麟崖上辞别为自己送行的南极仙翁后,思及自己已无亲人在世,正自茫然间,忽地想起朝歌尚有一结义兄弟宋异人,便整装往朝歌而去。
而此时闻仲因得三霄娘娘相助,斩了袁福通后,再用了一年时间,终于肃清北海七十二诸侯反商势力,七十二诸侯群龙无首,实力强大的诸侯及其亲眷尽归被闻仲领兵斩了,只余小数弱小的诸侯大气都不敢出,就怕闻仲一个看不顺眼,顺便把自己也除了。北海彻底平定后,闻仲便下旨班师回朝不提。
第一百一十二章 北海决战 三霄娘娘战佛陀 上
却说北海有闻太师征伐北海袁福通等多路诸侯已十年已过,十年间闻太师久攻不下,战况胶着,自然终日眉深不展,不是太师名不其实,实乃是这袁福通不知有何神通,竟能唤来诸多山精妖怪相助,这些山精妖怪虽然道行不深,但是太师与袁福通征战多年,亦为太师找了不少麻烦,不然太师也不必至此久攻不下。只是近日幸得截教三霄娘娘遵截教大师兄多宝道人之命前来来助后,这三霄娘娘果然神通广大,多次对敌,只需祭起金蛟剪,往敌人一剪,任尔道行如何高深,尽皆被剪作两段,多年道行一朝散。袁福通麾下修士见统统不是三位仙姑一合之敌,战况顿时呈现一边倒之势,当下三仙姑之威名传遍整个北海,直惹得诸妖瑟瑟发抖。
因截教碣石山碧霞宫三霄娘娘的强悍实力,便是袁福通也深感棘手,每逢对阵,只要三仙姑一出手,任尔百般计谋,在绝对势力面前都如薄纸一般脆弱,兵败如山倒。如今整个袁氏势力军营战气低迷,以往招纳的奇人异士,山精妖怪尽皆畏惧截教三霄娘娘的神通而纷纷出逃,随着袁军越来越显颓败的情况逐渐明朗,内部也渐渐传来了不一样的声音。
一日,袁福通又一次怒斩了企图归降殷商的诸侯,在收归其势力之后,勉强压下了部下间不和谐的声音。只是他也知道,这两个月内无一胜仗,奇袭强攻诸多奇谋均无功而返不说,反而还损兵折将,若下次对阵再不能胜利,这次好不容易集结的反商势力很可能会崩分析离。他袁福通作为主谋,闻太师自然不会放过自己。只是一想到那三霄娘娘无人能敌的实力,顿时又头疼不已。逃又逃不掉,打又打不过,当初若知道殷商还有这等奇人异士,断不会偏信旁言,煽动七十二路诸侯反商,落得如今进退维艰的地步!正自愁苦间,又听属下传来闻军战前叫阵的消息,再一细听,不但有鼓角齐鸣之声,更有辱骂声传来。听着营门外那一声接着一声的叫骂,袁福通顿时心神大怒,抑制不住怒气,抽出佩剑砍掉了一旁的桌角,喝道“闻仲匹夫,竟敢如此辱我,真当我袁福通无高人相助耶!”一身脸目狰狞之相,直惊得麾下左右大气都不敢呼出,恨不得此刻的自己当做空气,心中暗暗害怕会被袁福通借机斩了,以出心中恶气。于是整个营帐顿时鸦雀无声,死一般寂静。
而另一边闻仲挂帅,久久不见袁军出列布阵,还挂出免战牌,心中冷笑,当下传唤左右“传令下去,准备强攻。”这一战拖了十余年,如今胜利在望,不能再拖了,如今从朝歌传来帝辛行事越发无道的消息,再这般拖延下去,说不得帝辛还会做出更荒唐的事情来。左右两列将领见闻太师脸带寒霜,自去领命不提。不多时,只见闻军阵前战鼓滔天,众将士身披坚甲,手握利器,排兵布阵,只待太师一声令下,便可攻下眼前这座北海仅存的多年未破的城池。闻仲在后方主账中见三位仙姑,三霄娘娘在截教中举足轻重,又与其师金灵圣母交好,辈分之高,闻仲平日不敢轻怠,奉为上宾。只是行军打仗,环境也不算舒适,所幸三位娘娘也不太在乎外物,又得多宝道人嘱咐,也没有娇蛮,是以两方在这两个月内相处尚可,让闻仲心下稍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