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教多宝仙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小神七
炮烙亦是纣王为哄妲己开心而设,后衍生至凡有谏官阻事,有尽忠无私的,有赤心为国的,或言天子之过,说天子不仁,正天子不义的,皆在铜柱上涂油,下加炭使热,令有罪之人行其上,辄坠炭中活活烧死,而因多有大臣劝谏纣王关心朝政大事而使纣王觉得受了忤逆,均受此刑而死,自后百官敢怒不敢言,心中暗恨妖妃作孽,却无一人再感中心劝谏,只让纣王越发放肆,还当当今天下太平,四海尽皆臣服于自己,便日夜与妲己寻欢作乐,越发不想处理政事。
纣王觉得妲己言之有理,便命左右捉拿姜子牙,子牙见状,挣脱了侍卫的掣肘,对纣王苦口婆心地好言相劝“可教陛下知道,这鹿台之工,劳民伤财,愿陛下息此念头,切不可为。臣受陛下知遇之恩,冒死上陈。如今府库空虚,民不聊生,陛下又听狐媚之言,妄兴土木,可怜社稷生民,不久为他人之所有。臣何忍坐视而不言!”纣王大怒“匹夫,竟敢冒犯天子,罪该万死!”子牙见纣王并没有听进自己的忠言,心中暗暗可惜,却也明白这商纣王非自己此番下山辅助的明君人选,思及自此,便猛地抽身往楼下飞跑,众侍卫在后方追赶,只见子牙按着九龙桥栏杆,往下一跳,借水遁逃去。众侍卫不知姜子牙有法术神通,只当子牙畏罪自杀,投水自尽,便回了宫中,回禀纣王。
此时正巧有上大夫杨任进午门,见桥边有侍卫,伏着望水,问及何事,便听说下大夫姜尚投水而死。杨任大惊,“发生何事”
有宫人答曰“不知。”
杨任心下一想,知道多半与纣王有关,当下又气又急,这厮竟又在此残害忠良!而此时纣王正与妲己商讨换何人建鹿台,妲己闻姜尚投水后,心情颇为愉悦,便甜甜回道“崇侯虎可用。”这崇侯虎暗中向妲己献媚多时,与妲己同流合污已久。可纣王不知,只当崇侯虎有大功,便让宫人去宣。宫人出殿后正巧碰见杨任,杨任便问宫人姜子牙之事,宫人自然知无不言,说了出来。杨任一听纣王继造摘星楼、酒池、肉林,又要劳民伤财造鹿台,顿时心如死灰,让宫人先停宣旨,自己上摘星楼面君,阻止此事发生。
只见杨任上了摘星楼,就造鹿台一事劝谏纣王,说再这样下去将国破家亡,殷商六百年气运毁于一旦。纣王刚先受了姜子牙一言,熄下的怒火顿地涌起,又听杨任这大逆不道的话,顿时气的三尸暴跳如雷,指着杨任大怒道“大胆!竟敢以下犯上!来人,将此匹夫剜去二目,以儆效尤!”话毕,整个摘星楼都回荡着纣王的怒吼声。
杨任泪流满面,只为殷商气数将尽一事心如刀割,想到自己今日难逃一死,凄声道“臣虽剜目不辞,只怕天下诸侯有不忍臣之剜目之苦也!如今陛下不思社稷江山,成汤六百年气数不久将为他人所有矣!请陛下三思!!!”纣王气在头上,哪里肯听,忙让侍卫擒了杨任,剜去杨任双目。杨任哪里甘愿受辱,怒骂纣王后自摘星楼高台跳下殉节,可怜一代忠臣竟无辜受辱而死!
待此消息一经传入朝堂,百官大哗,但此时因百官恐惧炮烙之威,无人敢劝,于是纣王越加行事越加放肆,终究得偿所愿,封妲己为中宫王后,主持后宫三宫六院之事,又因造鹿台一事,民怨四起,百官离心离德,殷商国威一跌再跌,可惜纣王因有费仲尤浑等谗臣迷惑,仍自做着四海来朝的美梦,殊不知王朝早已战火四起,风雨飘摇,大厦将倾。
第一百一十七章 姬昌逃无关
且说这姜子牙自那日借水遁逃出王宫,回了结义兄弟宋异人家庄上,当即走出一七旬妇人迎了出来,只见其颧骨高耸,印堂窄小,一副尖酸刻薄之相。这妇人马氏正是姜子牙自阐教下山投奔宋家庄的结义兄弟宋异人后,异人见子牙无父无母,无子嗣传代,又无贤妻照顾,恐其百年后姜家香火断绝,在征得子牙同意后,在邻村相中了六旬有余尚为黄花闺女的马氏,便做主三媒六聘让子牙娶其为妻。
只是之后的夫妻生活却让子牙疲于应付,因姜子牙在宋异人庄上并无工作,又无收入,生活起居全然依赖于宋异人,马氏自觉不妥,便与私下与子牙说出心中所想。子牙知道马氏言之有理,夫妻商量一番,便依其言劈了篾子,编了一担笊篱,挑到朝歌来卖。
子牙修道多年,哪里知道商贩的买卖门道,一日过去一个笊篱都不曾售出,回到家中埋怨马氏乱出主意。而这马氏生性势利,听到子牙一日没有营收心中已是不甚高兴,岂料子牙还埋怨自己,当下哪里甘休,夫妻便吵了起来。
宋异人本身颇有家财,又重情义,养活二人不在话下,得知后反而劝谏马氏,但马氏仍颇为不平。子牙心中亦不悦,皆因其终日思慕昆仑,只虑大道不成,如今又有师命在身,现在还没有完全参透元始天尊临下山前送给自己的偈语,平日多有烦恼,但夫妻生活不和谐终不是幸事,子牙自觉娶马氏为妻,亦当敬重正妻,与宋异人商量后,便决定做出一番事业缓和夫妻关系,但时值子牙年庚不利,卖面粉,面粉被风吹个一干二净;去宋异人酒庄做掌柜,却因天气炎热,生意又不好,猪羊肴馔都馊了,折了许多本钱,其后又多次创业均一事无成。马氏知道后平日私下多有埋怨子牙不务正事,讽刺子牙无法当家立业,夫妻关系颇为僵冷。
那姜子牙心中亦颇为苦闷,宋异人得知便邀其去后花园喝酒解闷,却不料正撞上五个精灵在此作怪。子牙修道多年,虽仙道未成,但收拾一些精怪却不是问题,当下做法便要收拾他们。五个精怪见不是子牙对手,苦苦求饶,子牙其身上并无杀孽,便责令其往西岐,搬泥挖土,惠及民生。
事后子牙亦从此事灵光一闪,决定做起了老本行,经宋异人相助,往朝歌南门处开了命馆。风水算卦乃修士基本功,子牙自然不在话下,几番下来便在朝歌打开了市场,口碑颇佳,客似云来,每日收益颇丰。岂料天机难料,由此又引发出一侧祸事。
却说轩辕坟中,有个玉石琵琶精,往朝歌城来看妲己,自宫中食人后,途径南门见子牙命馆哄哄人语,扰嚷之声不绝,当下起了捉弄之意,化作一妇人,身穿重孝,扭捏腰肢来到子牙面前要让子牙算命。合该这妖精命中该绝,子牙定睛一看,见妇人冤魂缠身,孽债累累,察觉出是妖精作怪,便趁这玉石琵琶精不备,将其拿住。
玉石琵琶精见遇到修士,挣脱不得,自知不是对手,便以“非礼妇人”为由,高喊救命,引起路人注意。路人乃凡胎肉眼,自然不识眼前的妇人乃是妖精说化,只觉是子牙品行不端,大声斥骂。子牙见状亦不慌忙,说这妇人乃妖精所化,且杀孽过多,故此拿下,周围百姓闻言顿时非议不断。
子牙行事果决,为正自己名声,当下用手抓起案台上的紫石砚台,往妖精头上一打,当下打得脑浆喷出,血染衣襟。百姓顿时恐慌,不料惊动了正要上朝路上的亚相比干。比干听闻周围所言,只当是子牙妖言惑众,白日欺奸,便要命亲卫拿下子牙。子牙坚持所说,让比干动摇,当下见众口难调,比干又见子牙拿住妇人手不放,便问原因。子牙答道“这妖精没那么容易身死,若一放手怕是逃了,是以需捉住。”
比干见子牙目中澄净,身带正气,不是寻常江湖骗子,为暂平众怒,便带子牙上朝堂对峙。纣王听闻此事,饶有兴趣,而一旁伴纣王上朝的妲己见到子牙拖着的妇人尸首,暗暗叫苦。子牙又与纣王解释一番,为求清白,当下施法镇住妇人四肢,让其逃脱不得,祭出三昧真火烧炼尸身。这三昧真火乃道家真火,寻常仙家被这火一烧亦要遭殃,玉石琵琶精哪里受得,当下现了妖身,大叫道“姜子牙,我与你无冤无仇,怎将三昧真火烧我”百官与纣王见妖精说话,顿时大惊,知道姜子牙所言不假。
“多行不义必自毙!你这妖精,杀孽过多,此番合该身死!”说罢,子牙暗中催动法力,三昧真火顿时大旺,一声雷响过后,这玉石琵琶精惨叫一声,被炼出原形,身死当场。妲己见状,心如刀绞,强颜欢笑,心里欲将姜子牙碎尸万段以泄心头之恨,只是当下时机不好,苏妲己为求日后替妹妹报仇,便对纣王说道“陛下命左右将玉石琵琶取上楼来,待妾上了丝弦,早晚与陛下进御取乐。而且妾身观姜子牙,才术两全,通阴晓阳,何不封他在朝保驾,为陛下所用”
纣王顿觉言之有理,便令子牙官拜下大夫,特授司天监职。消息一经传出,远在宋家庄的宋异人听闻此事后,忙命下人设席款待,广而告之,引得亲友俱来恭贺,子牙自此入朝为官。可惜这纣王不辨忠奸,受妲己迷惑,今日让谋主离去,合该天数所定,自毁大厦。
话说回来,这马氏见姜子牙今日早下朝,顿时惊异。不多时听子牙说因不遵天子命造鹿台,便自请下野,当下又急又怒。子牙说道“我满腹经纶,这纣王非吾良主,难遂我平生之志。听闻西岐姬伯侯素有贤名,娘子你且与我收拾行李,我等投往西岐而去。”马氏哪里肯听,失望,反抗等情绪溢于表中,当下提出离异。子牙与宋异人苦劝不得,子牙见马氏意志坚决,念及道不同不相为谋,便写了休书,与马氏断绝关系。宋异人见状亦不好再劝,便与子牙践行一番,兄弟二人挥泪洒别。
却说西伯侯姬昌囚於羑里城七年之期已到,其嫡长子伯邑考见父亲尚未归来,恐朝歌有变,便不顾帐下谋士散宜生劝谏,翌日辞别祖母,母亲,将之事交托给其弟姬发,带着散宜生与祖传的异宝七香车,醒酒毡,白面猿猴,往朝歌而去。岂料这一去,便遭了杀身之祸,与亲人天人两隔。
这伯邑考长的是丰姿都雅,俊眉星目,乃世间少有的美男子,其相貌正好符合了那九尾狐狸精妲己的审美,自然顿起色心,欲私通伯邑考。只是这伯邑考乃正人君子,自是婉言拒绝,妲己见勾引不成,受此大辱,遂怀恨在心。次日在服侍纣王后,以伯邑考欲深夜冒犯自己为由告与纣王,纣王大怒,当下命左右唤伯邑考至摘星楼下候旨。
伯邑考一听,知道妲己诬告自己,顿时一急,便借琴音劝谏纣王。纣王亦通音律,听出伯邑考一腔忠君爱国之心,颇为赞赏。
妲己见纣王没有加罪之心,又生一计,对纣王娇笑道“臣妾闻伯邑考进献异宝中有白面猿猴,善能歌唱,不知陛下可曾听其歌唱否”纣王顿感好奇,命伯邑考将猿猴领上摘星楼。这白猿乃千年得道之猿,修的十二重楼横骨俱无,故此善能歌唱;又修成火眼金睛,善看人间妖魅。这白面猿猴终究未成化形得道,灵智未开,火眼金睛见妲己原型,尖啸一声,袭向妲己。
四周顿时一乱,左右急忙护驾。其后妲己以伯邑考欲行刺纣王为由,要致伯邑考于死地。纣王又惊又怒,欲将他推入虿盆,受万蛇啃咬而死,不料这九尾狐狸精当真歹毒,竟蛊惑纣王将伯邑考剁碎做成丸子给牢中将要释放的西伯侯姬昌吃食,以此考验姬昌忠君之心是否尚在。纣王顿觉言之有理,便依言行事。妲己看着临死尚对自己破口大骂的伯邑考,暗暗冷笑。可怜孝子为父朝商,竟遭万刃剁尸!
却说那西伯侯姬昌,囚於羑里城,每日闭门待罪,将伏羲八卦,变为八八六十四卦,重为三百八十四爻。内按阴阳消息之机,过天戋度之妙,後为《周易》。姬昌在牢中闲暇无事,抚琴解闷,猛然琴中大弦崩断,姬昌大惊,当下取金钱卜卦,便知晓了前因后果。姬昌不觉流泪道“我儿不听父言,无辜遭此大难,妲己毒妇,竟要令吾自食亲子之肉,如之奈何”
不多时有命官来赐肉饼,姬昌知道乃是其子血肉,只是一旦暴露便有杀身之祸,于是面上不表,感恩戴德,按下心中悲愤欲绝之心,面不改色把肉糜一口一口吃将进肚。命官没有察觉异状,当下回宫禀告纣王。而一边西岐大夫散宜生闻听嫡长子伯邑考被杀,西伯侯出牢之事又被费仲等人所阻,悲愤填膺,只是如今形式比人强,知道欲救西伯侯不可妄动,仔细打听,知道纣王宠臣费仲尤浑乃爱财之辈,便命左右备厚礼送给二人,以求救西伯侯。
费仲,尤浑二人受到厚礼,当下觐见纣王,改口言姬昌仁义。纣王不疑有他,降下赦条,令赦姬昌速离羑里。那姬昌即被免罪,却不令其回转西岐,只将他安顿于朝歌之中。
不日有武成王黄飞虎邀请姬昌往其府中一聚,席间暗示姬昌早日离开朝歌,重返西岐。那姬昌早有此意,只是困于五关所阻,脱身不得,这时只见黄飞虎取出铜符令箭,交与姬昌,言这两物可助其过五关。姬昌心中感激,不能言语,当夜便带着门下众人出了朝歌,往五关而去。而费仲尤浑听耳目禀告姬昌出逃,顿时大惊,恐纣王怪罪,为推卸责任,连忙告诉纣王姬昌叛逃一事。纣王大怒,急令神武大将军殷破败、雷开领旨,往武成王府来调三千飞骑,追杀姬昌。
而姬昌离了朝歌,连夜过了孟津,渡了黄河,过了渑池,前往临潼关而来。期间一行人兵少将寡,若是被追兵追上,定然不敌,姬昌心焦如焚,远望临潼关不过二十余里之程,见身后有追师将至。正自危急之间,得一位生得面如蓝靛,发似朱砂,巨口獠牙,眼如铜铃,光华闪灼的异人相救,正是其第一百子雷震子是也!
那雷震子正是尊云中子之命,知道姬昌如今过五关有难,便命雷震子下山,助西伯侯姬昌脱困。不说父子二人感人相认,雷震子好歹也是得授阐教大罗金仙云中子的道术,虽修道时间不长,但对付殷破败、雷开不在话下。当下几个回合,便打退二人,退了追兵,一路护送姬昌往西岐而去。临到西岐,雷震子含泪再与父亲姬昌约定待自己在山中学成之后再相见,却不知今日一别,此生再难有相见之日,二人已是阴阳有别矣!
众人一路出了五关,终是快马加鞭,一路无险回到西岐。只见西岐百官闻讯,欢喜前来迎驾,治下百姓亦欢欣鼓舞,纷纷口称“西岐有主矣!”
姬昌思及嫡长子伯邑考惨死之死,不觉心中大痛,汗如雨下,忽觉心中绞痛,连吐三次,吐出三口肉糜。只见肉糜化作三只兔子,跳将出来,姬昌知道此乃长子血肉所化,顿时泪流满面,其声悲切,闻者无不落泪。其后姬昌命人造了一处灵台,纪念自己的长子伯邑考。
一日姬昌在灵台之上宴请众文武官员,半夜三更正自熟睡之时,见东南一只白额猛虎,胁生双翼,向帐中扑来,当下惊醒,询问左右。
散宜生答道“昔商高宗曾有飞熊入梦,得传说于版筑之间;今主公梦虎生双翼者,乃熊也,西周定有大贤入世,此实为兴周之吉兆也!”姬昌闻言当下大喜,派人四处查访大贤不提。
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牙拜将 殷洪殷郊下山
却说西岐这边,姬昌派人寻访大贤多日,终于在与众文武郊外行乐时有了眉目,却是自一樵夫处得知。这樵夫叫武吉,因在西岐城门前意外打死了人而获罪,此时甚至惊动了大夫散宜生,但武吉恐自己入狱后,家中老母无人照应,惊慌失措间,被隐居在西岐的姜子牙知道了。子牙见武吉并不是故意行凶,念起生性向善,便做法令其假死,逃过一劫,而武吉为求报恩,便拜在子牙门下,服侍子牙。
只是假死一事被大夫散宜生撞破,武吉六神无主间,道出了真相,令姬昌甚为惊奇,惊觉这姜子牙或许便是自己寻访多日的大贤,连忙叫武吉引荐。武吉不敢怠慢,连忙把文王一行人带到子牙住处,乃一竹林。文王定睛一看,见一老叟鹤发童颜,精神奕奕,正在溪边垂钓。姬昌制止百官欲惊动子牙的举动,于是在一旁端详良久,子牙明知文王在此,仍故作歌曰“西风起兮自云飞,岁已暮兮将焉为五凤鸣兮真主现,垂竿钓兮知我稀。”
文王一听,顿觉子牙乃真大贤,于是不禁礼贤下士,在竹林中就国事与子牙相谈甚欢,意气相投,便开口说道“大贤有经韬纬略之才,还望大贤助我。”
子牙自参透天尊揭语,便知道明主在西周,如今见到姬昌,便知道西岐乃是天尊要自己辅助的明主,当下拜道“子牙诚恐诚惶,愿效犬马之劳!”文王大喜,连忙迎了姜子牙入西岐,封子牙为右灵台丞相,又封武吉为武德将军。而子牙治国有方,安民有法,在西岐声名鹊起,受万民敬仰不提。
此时在东海碧游宫之内,正在打坐悟道的多宝忽地张开了眼睛。自上次紫芝涯一别,为治愈受心魔侵蚀之伤,已有几年有余。只见多宝自蒲团起身,朝殿上端坐云台的通天教主遥遥一拜,“此番行事,望老师助我!”
通天教主看着多宝,答道“善!为师便为你遮掩天机,你虽有功德灵宝紫电锤,杀人不沾因果,但亦需小心行事。”说罢,通天教主祭出青萍剑,只见青萍剑发出莹莹青光,化作剑光往天空一划,只见天空顿时传来一阵玄之又玄的感觉。
多宝见状,知道通天教主已遮掩天机完毕,顿时心中一松,笑道“弟子知道!”说罢,出了碧游宫,骑上谛听,飞身而去。
昔日教主为何会做出隐居紫芝涯的事为的便是向众弟子表明封神量劫对门人的严重性以及自己严令弟子下山,否则后果自负的决心,用以警醒弟子,而自上次与多宝在紫芝涯坦言封神之事后,通天教主便听多宝道人之言,重新回到碧游宫中,坐镇截教,以定军心。
众弟子虽不知教主因何事回了碧游宫中,但没有教主圣喻,不敢打搅,只当是大师兄多宝之功。有了通天圣人的截教,教中昔日沉闷的氛围顿时一清,又渐渐活跃起来。而此时通天教主看着多宝越来越远的身影,心中又是骄傲又是担忧,他这徒儿对截教,对自己当真是忠心耿耿,自己亦为能有这样的徒弟而感到骄傲,但是多宝为求保全截教一事,如今剑走偏锋,行事过于冒险,还需自己多加关注才行。想到此处不禁一笑,有这样优秀的徒弟,自己又怎能弃之不顾呢
多宝回到听涛岛中,在府中对青竹童子道“去后山把殷郊殷洪叫来。”青竹童子领命前去。那殷洪殷郊两兄弟自听涛岛中修行如今已有多年,不过虽仙道未成,但道行尚可,虽不像六耳火灵玄真等人拜在多宝门下,但听道多年寻常道家法术亦可随手拈来。
听青竹童子说多宝道人传唤,兄弟二人对视一眼,眼中闪烁不定。只见殷郊沉吟道“请回禀老师,我兄弟二人稍后就到。”二人虽没有没有拜在多宝门下,但到底在听道时得授上清道法,是以亦称多宝为老师。
看着青竹童子渐行渐远的身影,殷洪忍不住出声道“兄长,难道你真的要”
殷郊知道殷洪未尽之意,苦笑道“父王暴虐施政,已失民心,我自幼得授君王之道,如今天下动荡,百姓流离失所,长此以往必有祸事。”顿了顿,殷郊眼带寒光,坚决道,“况且母后不能白死,我亦不能让殷商毁在父王和那妖妃妲己手上!洪弟,我二人如今生死相依,请助我一臂之力,我必不负你!”兄弟二人一母同胞,从小兄友弟恭,关系甚是亲密。如今自己从小到大依赖的兄长需要自己的力量,殷洪顿时心情激动,脸色发红,看着殷郊沉静中带着坚定的神色,忍不住大声叫道“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