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娇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梅青
她的鞋子完全是手工制作,沿着雪白的边。
直觉是个守礼讲究的人,说话条理也很清晰。开着一家棺材铺子,有一儿一女。
“店里面冷清的很,我们当家的一个人就做了。”
“干我们这一行,时间长了不接触人群,阳气就弱了,大妹子你就当积阴德吧……”
&
70铭记
看来,顾昌坚并不如他所表现的那样,对她十分厌恶,相反,他用自己的方式关心着孩子,关心着自己。
看来,付出总有回报。
苏娇兰庆幸自己做对了。顾钲回来,看到她的进步也一定会很高兴吧。
明天就小年了!
这么大的雪也不知道顾钲回不回得来。
苏娇兰起身告辞,迎面碰上了袁才志。
袁才志先跟顾昌坚问了好,眼光落在苏娇兰的肚子上,“六个月了吧外面在下大雪,路上小心点。”
说完想了想,又吩咐方海,“小方,你去送送她。”
苏娇兰本想说不用,但迟疑了一下,就道:“那有就劳方哥了。”
对长辈安排的好意,坦然受之也是一种尊重。
她们来时还滴着些雪粒,出来已经是鹅毛大雪了,地上已经是厚厚的一层。
方海虚扶着苏娇兰,一边走一边跟她闲聊,“阿钲也快回来了吧明天就小年了呢。”
苏娇兰看了看天,“不知道呢,发电报说赶回来。”
方海听了难免想起一件事,神神秘秘地道:
“阿钲有个习惯,喜欢写字,我问了门前的对子以前就是他写的,比街上卖的还好呢。据我所知,他有一直写日记的习惯。就是不喜欢别人看。我猜他把我们看不顺眼的都记下了!”
苏娇兰听得直笑,“他不是这么小气的人。”
“那你知不知道他有记日记的习惯”
这个,苏娇兰还真不知道。
“没有吧我真没见过他写过日记啊。”
说说笑笑的时间总过得特别快,一会儿就到了惠民餐厅。
因为最近生意忙,天又冷不想早起,又要守店子,苏娇兰就搬到惠民这边来餐厅来住了。
好在是下雪,地上、房子上、屋顶上,路面上……目之所及,全是洁白一片,倒不怕看不见路。
谢巧儿看到她们回来,已经笑着迎了上来,方海趁机告辞
“小兰姐,我烧好了洗脚水。”
谢巧儿倒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好姑娘,不仅帮她照顾店子,而且帮忙照顾三个孩子。
”莎莎和萍萍已经洗好脚了,在床上坐着,我在给他们读故事。”苏娇兰听得一愣,难道说还真是位落难佳人
或许是想起了之前的美好回忆,谢巧儿又笑道:“我也不认得多少字,就上了两三年学,还是奶奶执意让婶娘出的学费,但后来堂弟就出生了,我就在家里带堂弟。”
苏娇兰趁机给谢巧说了顾昌坚之事,“老爷子知道你贤惠能干,特意点名要你去送饭。”
谢巧大大方方地一笑,“你晚上去的时候我就在想,你现在身子不方便,不如让我去算了,可我又怕遭了老爷子的嫌弃,没敢说。”
苏娇兰笑道:“老爷子年轻的时候是咱们这一代有名的才子,知识涵养都是一流的,跟他在一起绝对不会让你有不自在的感觉。就是脾气不好,他现在人在病中,有事你多迁就他一些。”
谢巧笑道:“有能力的人通常脾气会大一些。我们年纪轻,没经过事,正好跟在老爷子身边长长见识,多学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
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跟谢巧这个人在一起时间久了,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大方和气与人为善,心灵手巧的姑娘。
“小兰姐,你还没吃饭吧。在锅里温着呢,我给你端过来。”
谢巧说着已经手脚麻利地端了来两碗白米饭,兼一碗蒸肉。两双筷子。
“你吃饱了吗要不要再吃一些”
谢巧平时是和苏娇兰一起吃饭,知这是主人家的客套话,笑道:
“我早饱了,我去陪两个小妹妹玩去了。有事叫我。”
副很懂事的样子。
简直无可挑剔。
苏娇兰暗笑自己之前多心了。
吃了饭,谢巧又起过来收拾,
“小兰姐你歇着吧,我来就行了。
74意外
腊月二十八那天,顾昌坚带了顾钲夫妇连同几个孩子去县城采购年货,一家人都去,无论如何也要相让一下谢巧,这是礼节性的问题。
顾昌坚给了谢巧二十块钱的奖金,“看中什么,直管买。“
苏娇兰前世也喜欢这么奖励做事做得好的员工。
不能因为东家的慷慨,就把事情都往暧昧方向揣测吧
怪就怪在正月家家户户走亲访友去拜年的时候,方茹不在,问顾家人,又说:“生病了,去看病去了。”
肯定是那娘们整天打扮得风騒,被顾爷赶走了!
小镇上的人都如是想。
说来也巧,谢巧就是在这个时候去伺候顾老爷子的,无安身立命之处,有一份工作,东家人还不错,能不尽心尽力
闲言碎语传到苏娇兰的耳中,她不过一笑置之,“老爷子不是那种人!”
当传到顾钲的耳中的时候,已经到了二月二。
顾钲听了,直接把嚼舌头的人揍了一顿。
说闲话的人,反而更多了。
可惜顾昌坚一无所知。
他现在最大的乐趣就是教几个孩子。教她们国学,音乐、画画、下棋……
无所不教。
也不是个个孩子都有天份的。
“孩子们还小,等过两年大了懂事了就好教了。”苏娇兰安慰他道。
学这些东西挺不错,最起码有一计之长,苏娇兰这么说服自己。
想一年前她还说好话,拿着吃食求情让刘婆婆帮忙照看孩子呢。
“让爸教孩子们也好,免得闲下来东想西想。”她对顾钲说。
顾钲在这些小事上一向以苏娇兰的意见为意见。
“我悄悄地问了人,消息有可能是谢兰传出来的。”顾钲向苏娇兰道。
苏娇兰愕然。
谢兰不是谢巧的亲侄女吗难道她希望自己的侄女嫁给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
“上次去省城阿爸不是给了她二十块钱谢兰逢人便向人家炫耀,说阿爸多喜欢谢兰,人家背后可不就说些不好听的!”顾钲无奈地摇头,“我去她家说她了!”
“你们谢家的姑娘嫁不出去了是吧”他说着苦笑着摇头,“谢兰倒怪我们,说名声不好了!”
“别理他!”
“咱们再招个人吧!”顾钲唯有苦笑。
瓦罐汤学生喝的很少,主要是路过开车的司机和客人。
苏娇兰就把两边分开了,一边摆长形的条案,一边摆圆桌。
本来卖给学生的菜两份也只五分钱,利润很薄,但是春节过后,就是连绵的春雨,又冷,总不能让学生买了菜站到雨水里吃吧
学校的伙食实在很简陋,早餐煮白粥,中午蒸白米,晚上仍是白粥。她管不了学校但是可管自己,用大骨头和疏菜煮了汤放在桶里,免费供人饮用。
这么一来,在学生中声望就不错。生意好得不得了。
生意一好,他夫妇难免忙不过来。
再招一个人过来也好,把谢巧换过来,时间长了,流言不攻自破。
顾钲又写了招聘的告示贴了出去。
面试的人蜂涌而至,倾刻之间围了一两百人!
苏娇兰吓了一跳,只得让顾钲把条件改了一下:
年满四十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妇女。就算如此依然有几十人。
一番筛选之后,苏娇兰选中了隔壁一个叫吴芳的。
吴芳梳着马尾,穿一身枣红的灯芯绒上衣,卡其色裤子,新鞋子。
她的鞋子完全是手工制作,沿着雪白的边。
直觉是个守礼讲究的人,说话条理也很清晰。开着一家棺材铺子,有一儿一女。
“店里面冷清的很,我们当家的一个人就做了。”
“干我们这一行,时间长了不接触人群,阳气就弱了,大妹子你就当积阴德吧……”
&
71防范
顾钲一边吃苏娇兰一边和他说了顾昌坚的近况。
早餐是谢巧做和白面馒头、白粥,配烧萝卜丝。
顾钲吃得很快,苏娇兰半个馒头还没吃完,顾钲已经把碗推在一边,说:
“我去那边看看。我一个人去,你就在家里。”
他特意强调了让苏娇兰留在家里,苏娇兰也乐得偷闲,顾钲吃了两个馒头,一碗白粥。这只是他平时食量一半。
看来,他还挺关心老爷子的,这对父子,都是一样。
有事时都很关心对方,但谁也不肯先承认。
让他们单独相处一下也好。
大雪仍旧纷纷扬扬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外面已经不时传来孩子的笑闹声,街上行人稀少。
西北风肆虐,冰冷刺骨。
门前的雪已经被顾钲扫过了,堆了两个半人高的雪人,又雕了胡萝卜做鼻子,两只红枣做眼睛。
莎莎还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围在了雪人的脖子里。
栩栩如生,又笑容可掬。
雪人赢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路过的莫不驻足观赏。
顾钲去得快回来得也快。
“还不错,昨天滴了瓶吊水,早起还去山上转了一圈。”
这老爷子!这么大的雪天,生病了不好好再加呆着。”
“你不用担心,走得路多了,发下下汗,好得快一些。”
说完他又迟疑了一下,终是开口道:
“那个女人带了父亲的存折,跟熊大国一起去京城了,爸吩咐阿钰去追了。中午……”
他话未说完,苏娇兰接口道:“中午咱们多做点饭,你给爸送过去,陪着他吃,或是把他接过来跟咱们一起过年吧。”
苏娇兰始终记得顾昌坚对她有恩。
一个老人,生病了,妻儿又不在身边,其他时候还好说,但关键是现在已经是二十三了,祭造日,眼看就要过大年了。
“我试试。”顾钲说,“今天中午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他出去了一趟,人果然变得开朗了一些,不再是一副拘谨的样子。
苏娇兰暗中点头,“拭止以待。”她说。
“我和小谢帮你准备食材,具体怎么做,你说了才算。”
“好。”他说。
他说话的时候眸光明亮如星辰,嘴角眼角都是笑意,让他的整个人都明亮、欢快起来。方茹之事,对他影响甚少。
方茹会卷款携逃,苏娇兰并不以外。
一个有前科的人,就别指望他无缘无故的改邪归正。
浪子回头的事时有发生,但肯定不会发生在一个昔日抛夫弃子,今日机关散尽只懂坐享其成的女人身上。可因为她是顾钲的生母,苏娇兰便不发表评论。
“那肯定过年回不来了。”她心里知道,谁知她以后还会不会回来。有了那么多钱,依照现在的生活标准和物价,省着花,到死不愁吃喝。
但她跟着熊大国和刘焕一起,将会一切未知。
刘焕这个女人,标准的心机婊。
苏娇兰猜的还真不错。
熊大国夫妇自从没钱之后,就把主意打了一圈亲朋好友身上。
可惜这个年代,所有人都没有多余的闲钱借给他。
“你家不是和顾家是亲戚吗”刘焕问道。
熊大国当然不肯说顾昌坚不待见他,他向刘焕吹牛皮道:
“是亲戚,我当时离婚的时候,顾表舅刚从里面放出来,咱们老爷子是个大方人,看到他就拉着一起吃了个饭。知道我想离婚,他就问我几个孩子怎么办姓不姓熊我想着你肚子里才是咱们的宝贝,就牙一咬说,不姓熊,愿意姓什么就姓什么他就问我那他们几个怎么活我就心一狠,把街上的门面给她了,有门面,还没办法,只能说这女人太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