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武争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饮马丰川
紧接着,一个对于蚂蚁来说的巨人走了过来,巨人掩着口鼻看着那脏兮兮已经发黑的被子,先是轻轻皱眉,随之淡淡的笑了一声,将被子翻开,然后看到了密密麻麻的蚂蚁群,然后抖落那些目不识丁的蚂蚁,将书拿了起来。
她吹拂掉书上不干净的东西,然后很认真的看着被啃食的如一枚树叶一样的旧书,随意的翻越了几下,但没有看出什么名堂,但她知道这本书很贵重,便将它包好了藏了起来。
她临走之时,回头看了眼似乎对她虎视眈眈的蚂蚁群,其中一只个头足有指头一样大小的蚂蚁王似乎像袭击她,她展翅飞升到巨人面前,然后忿忿的瞅着巨人,它决定先将她那双好看的眼睛挖掉,再吃掉她那双修长的手,待她没有攻击力之后,再从她胸器那对特别有食欲,且有呼之欲出的白馒头吃起。
似乎是收到了蚂蚁王的诏令,还或者是他们吃了不一样的东西,地面之下很多蚂蚁都忽然之间都生出了半透明的翅膀,嗡嗡升空,一股脑的冲向巨人那双美又不失威严的眸子。
巨人看着这群愚蠢的蚂蚁,轻笑道:“蝼蚁之辈岂敢逆天,你们亵渎天书犯天条在前,又冒犯天人在后,殊不知蚂蚁是不能飞的太高的,今日便将你们封印千年好了。”
话音甫落,巨人在窝棚的周围凭空画了一个圆,将那些蚂蚁全部都禁锢了起来,它们先折翅膀,然后纷纷落地,再然后被一股奇异的力量禁锢在地
下无法挪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巨人化作一道长虹飞天而去,抢走了它们心爱的美食。
至此之后,深谷变的更为幽静了。
一切的一切都被灰尘遮挡了起来,仿佛远离了人间。
又一场春雨过后,天空之上仿佛多了一道骄阳的照拂,天气变的渐渐炎热了起来。
或许是天气炎热,导致了人心的烦躁,这方大地开始了不安静起来,各方各地,街头巷尾吵架的人多了,慢慢打架的人也多了,最后演变为只要动手便会拉动明晃晃的器械,只要打架便要见血,严重者也会死人的。
就比如,在奉天王朝,远离中京城数千里之外的一座官府疏于管理的小城内,一条名安定的大街上,昨日便发生了一场规模较大的冲突,冲突的理由也很荒唐,竟是为了一名光脚女子。
冲突虽然没有人死亡,当流了很多血,血流成河,若不是昨夜异常及时雨清洗,街上依然可见斑斑血迹,好在后来双方受伤的人也得到了及时的治疗,这场冲突才渐渐平息了下去。
大雨过后,空气异常清香怡人。
光脚的女子再次出现在了街角上,她穿着一身很朴素的衣服,和村妇没什么两样,长发被一块灰色的布简单的抱着,脸上蒙着一块黑色的棉布,只露一双清澈的眼睛在外。
乍看起来都是普通极了的一位年轻女子,光着的脚很白,也很干净,即便走在灰尘遍满地的街上,依然能一尘不染,她身上也一样,衣服虽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干净的没有颗粒尘埃敢飘落上去。
这日清早,女子怀抱一本书,白皙的双脚走在湿漉漉的街面上,她便走她小声的自言自语着,仿佛在吟唱一般,其大体意思便是教授人们如何长生不老,如何和睦相处,如何衣食无忧。
女子的声音不高,但很清晰,渐渐飘进了过往的行人耳中,渐渐的有人被吸引了过去,日上三竿之时,女子周围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他们有的一边忙着自己手中的活,一边跟着女子吟唱,有人则是干脆全身心的投入了进来,这些人大部分是一些面色饥荒之人,有的人甚至甚至行动不便,他们在吟唱之中好似忘记了苦难,忘记了饥饿,忘记了身上的痛楚,脸上渐渐的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人们随
第三十一章 小城故事
接下来的几日时间,女子依然赤着白皙双脚沿街而行,声如莺歌般轻声吟唱,慕名而来的追随者越来越多,最初他们只是好奇女子的奇怪举止,随着那句句浅显的吟唱声深入脑海,仿佛似魔音一般,人们渐渐的为吟唱所着迷。
几日下来,街头之上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人们在茶余饭后,往往要随口吟唱几句,而且不少人已经能朗朗上口,能旁敲侧击的讲出一堆道理。
而这道理很浅显,基本人人都懂。
道理讲述的是发生在无数年前的一件事,那时候世间大同,没有硝烟和战火,人人得以吃饱穿暖,最主要人人可以长命百岁。
后来这方世界出现了一条条残酷的分界线,衍生出了大大小小的国度,有了国度便有权力的角争,同时也便多了战火的焚烧,从此开始民不聊生,饥不择食,寒不择衣,路边常常有冻死骨。
女子的出现很快轰动了整个小城,甚至小城周边的各镇各村,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吟唱的队伍开始出现了分支,开始以小城为圆心,渐渐的向四方扩散。
当然,人群之中也有一部分人纯碎是为了看那女子的人而来,他们一路紧跟在女子身后,目不转睛的盯着那双一尘不染的脚。
但他们很少会去想,那双脚为何不会粘泥
因为女子太过平和,讲述的内容有平实,便很是有人去猜测她的身份。
因为吟唱的内容俱是一点点灌输,他们很难知晓原来这便是灵根的教义。
几日时间下来,开始会自行吟唱的人们,眼中不知不觉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仿佛看到了更宽的生活大道,看到未来的自己生活在一个祥和的国度里面,过上了儿孙满堂的日子。
只是他们不知道,此刻正有一股力量在他们体内崛起,这股力量仿若一颗有效的种子,遇到春雨之后便开始萌发而动,开始在他们的经脉里生长为一颗参天大树。
这颗参天大树让他们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最主要的他们通过仰望这颗参天大树,知道了一个叫灵主的人,她美的无可比拟,美的不可方物。
差不多七日之后,小城之中,吟唱的人群已经多达几万。
半月之后,整个小城有半数的人都在低声吟唱。
渐渐的,这些人似乎受到了灵智的指示,开始甘心情愿的背井离乡而去,去往有人的地方,继续吟唱。
这一日,跟随女子吟唱的队伍之中又多了三位儒雅之士,他们跟在女子身后,一边看她走路的姿势,一边嘴唇轻启轻合,其实他们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根本不去听她的声音。
三人足足跟了一整天,天色渐晚之后,人群络绎散去,女子走入一条僻静小巷,然后推开一扇窄小的院门。
三人目送女子的身影消失,这才不舍的离去。
夜色深沉时分,在一处名叫溢香楼的小楼内,三人包下了一个宽敞的雅间,唤来几名陪酒女子,雅间内的气氛瞬间高涨起来,唧唧我我,搂搂抱抱,在酒色的熏陶之下,三人再不高谈阔论,也不谈论考取功名之时,只是抓着璧人的
小手谈儿女情长小曲调。
不多时,一穿着名贵的儒生拍了拍坐在腿上的那个柔软臀部,喷着酒气说道:“白兄,是不是为了女子着迷了,不然何至于足足跟随了一天,如果白兄真有此意,郑某倒是有一妙计了断白兄相思之苦。”
白姓男子抿了一口酒,笑道:“郑兄严重,白某心在国家大事之上,岂能陷入那些儿女情长之中。”
旁边郑姓男子笑道:“当初可是白兄亲口所说,身边独缺一位如那女子般的陪读。”
白姓男子淡淡的笑了笑。
就在这时,另一名男子说道:“两位兄台,咱们已在这小城逗留多如,眼看着考核之日临近,切莫误了人生大事。”
白姓男子端起酒杯,似乎无心喝酒,又放下酒杯,说道:“赶考之事包在白某身上便是,白家虽然落魄,但城内还算有几处拿的出手的产业,到时候不愁调集一辆马车赶路。”
三人相视而笑,继续拥着怀中的璧人喝酒。
酒过半巡,三人已经微微带出了醉意。
郑姓男子突然拍了拍白姓男子的肩头,提议道:“白兄,既然已经摸清了那女子的住处,何不趁着现在的夜色”
白姓男子推开怀中故作姿态的女子,笑道:“这种事急不来,凡事要讲究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如手足,两位只管吃好玩好便是,且看明日白某手段如何。”
似乎非常熟悉白姓男子的手段,其他两人并没有详加询问,开始谈笑之间频频举杯换盏,一直到很晚时分,白姓男子摇摇晃晃的出了小楼,其他两位则是留了下来。
第二日,三人按照约定碰面。
“白兄,一切都安顿好了”
“尽在白某掌控之中,如果不出预料,今天她会向白某当面道谢,剩下的事情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白旺兄不愧能在白家得宠,令得我等羡慕不已。”
……
日上三竿之时,三人“碰巧”与那吟唱女子在街头相遇,彼此略有印象,但还没到寒暄的地步,女子随意的瞅了眼三人,继续低头吟唱。
三人笑着融进了人群之中。
其中二人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白姓男子则是巧目观察着女子的一举一动,
第三十二章 听琴
这一日,赤脚女子收工之后向那条细巷中的窄屋走去。
白公子紧随其后,今天就他一人。
赤脚女子来的巷口的时候,忽然停了下来,白公子犹豫了一下走了上去,微微笑道:“今日之事让受惊了。”
女子回头轻轻笑道:“多亏公子出面,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白公子受宠若惊,但依然表现的很镇定,平静说道:“白旺,和中京城白家属于一脉。”
白旺说完之后,细心的观察着女子脸色的变化,在他看来但凡是奉天王朝的子民,应该没有人不知道中京城白家的,白家祖上曾出现过二品大员,虽然后来因为某种原因没落了一些,但依然有三品官员混进官场,三品在老百姓的眼里那就是天一样的存在了。
但女子表现的脸色平平,只是略显吃惊的点了点头,道:“原来是白公子,幸会。”
白旺虽然有些失望,但看着巷子尽头的那处小院,忽然心中热腾腾,收敛了诸多的激烈想法,平静说道:“姑娘文采卓绝,定然是受过良好的家教,想必曾经也是出身大户人家,白某冒昧问句,姑娘出了懂古训这些,是否也通音律”
女子点头道:“略懂而已。”
白旺忽然抚掌而笑,说道:“如此甚好,白某有一家传古琴,想必只有姑娘这般的妙手才能弹奏出不菲的曲调,不知白某有没有这种耳福。”
女子扶了一下面上的轻纱,笑道:“今日心境好,献丑也无法,不知白公子……”
小城最豪华的酒楼,白旺带着赤脚女子上了三楼。
这里也是他家的产业,自然是他说了算。
很快,白旺将所有的闲杂人等请到了其他楼层,三楼只留下女子和他一人,很快有人搬来一床古琴。
不多时,女子净手之后先小弹一曲熟悉一下这床古琴,随之彻底的放开手脚,双手如流水潺潺而动,整个三层荡漾在一片起起伏伏的妙音之中,山泉,鸟鸣,花开,花落,飘雪,尽在绵绵琴音之中。
琴音传到了其他楼层,通过小窗传到街边,传到了过往的行人耳中,不知何时,本是喧闹的二楼和一楼,渐渐的安静了下来,那些食客们缓缓的竖起了耳朵。
不多时,小城这座最豪华的酒楼周围围满了被琴音吸引过来的人群,他们俱是抬头望着那两扇精致的窗户,开始猜想今日这醉仙楼必定有什么重要人物,不然不会有这般雅正的琴音,莫非是中京城的白家来人
就在人们绞尽脑汁猜想的期间,一穿着极其普通的老人也来到了楼下,老人也竖起耳朵听那琴音,但他又和其他人不一样,因为他是堵着一只耳朵听。
众人觉得老人举止奇怪,便纷纷盯着他看,老人呵呵笑道:“这琴只适合一只耳朵听。”
便有人问道:“为何只适合一只耳朵,其中有何道理”
老人笑道:“俗话说的好嘛,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如此美妙的琴音如果不留在脑间,岂不浪费。”
人们似乎觉得有道理,纷纷效仿着堵上了另一只耳朵。
老人笑了笑,抬脚便向酒楼走去。
那人看了眼老人的装束,根本就与
这种大雅之堂格格不容,便好心劝道:“老人家,您可能不知,这可是白家的产业,一般人进去只有被赶出来的份,如果人家稍一不顺心,有可能会被打断腿的。”
老人疑惑道:“打断腿也值了,只要能听的更为真切。”
又有人好奇劝道:“老先生,站立这里也能听的清清楚楚,为何执意要上楼老先生莫非和白家熟悉”
老人摇头道:“是能听清楚,但如果见不着抚琴者,岂不是等于在偷听,如此一来,是对人家的大不敬。”
老人言之凿凿,似乎很有道理,但谁又敢往那朱红色的门内冲内,为了听琴,倒是被抬着扔出来,实在是不值的很。
老人站在朱红门前整理了一下衣衫,但在很多人眼里,他这动作就有些多余了,粗布的灰色大长袍,如何整理也不可能变成刺绣的,然而老人却整理的非常认真,整理好之后,又蘸着口水捋了捋长须,这才春风满面迈向那很高的门槛。
“这是哪里来的疯子,貌似不是咱们本地人。”
“本地人可没有这般不要命的主。”
“……”
似乎老人进的并不是什么顺利,刚进门便被拦了下来。
两个门神一样的打手怒视着老人即将迈出的一条腿,似乎老人那条腿再迈前一步,就的被打断。
事实也是如此,其中一人鼻孔看着老人讥讽道:“老东西,有钱吗”
老人摇头道:“身无分文。”
另一人手中提着一根手臂粗细的铁棍,亦是笑道:“既然没钱,定是有权之人”
老人再摇头道:“没品没俸禄,土老二一个。”
果然,那人提起手中的铁棍压在了老人那条准备抬起的腿上。
老人似乎毫不畏惧,朝着两人淡淡笑了一声,很小声的说了一句话,当即两人微微一怔,随即将那句话琢磨了一小会,竟然将道让开了。
老人面带微笑直接向二楼走去,老人刚要踏上楼梯的时候,守在楼梯旁的两位侍应马上横眉怒目将老人挡了下来,基本也是问的那番话,有钱吗有权吗
不知何故,老人又说了一番话,竟然老人甘心情愿的放行了。
老人一口气上了二楼,快要登上三楼楼梯的时候,一名生的丰腻,单衣裹胸的半老徐娘叉着腰居高临下的看着老人训话道:“今夜三楼肃静,闲杂人一改不得接近
猜你喜欢